学术投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6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一)

    目的:研究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14C-脱氧葡萄糖代谢测定等方法研究60味中药,在一次用药1h时,不同归经中药对各组织器官机能影响.结果:将器官组织分为11类时,各归经变量之间有大的显著差异,而器官组织形成的类别少;不同的药物归经能够作用于可以区别的不同器官组织类别,并且影响器官组织类别的数目不同.结论:中药归经有其形态学基础,且中药归经的作用与多个解剖学脏器有关.

    作者:王博;俞仲毅;陆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抗早熟中药对青春发育启动大鼠骨骼生长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阴泻火中药对青春期启动大鼠骨骼生长及相关基因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将150只4周龄青春发育早期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Gn-RHa组,共5组,每组30只.每周测量大鼠身长,并分别在给药第4周、8周及停药4周时,每组各取10只大鼠处死,测量胫骨长度并留骺软骨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骺软骨IGF-1、IGF-1R、cbfα1基因表达.结果:中药中、大剂量组和GnRHa组身长生长速度及胫骨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减慢,但停药后对大鼠成年期身长无影响.中药中、大剂量组及GnRHa组大鼠治疗后骨骼相关生长基因IGF-1、IGF-1R基因表达下调,但是停药后,成年期各组大鼠IGF-1、IGF-1R基因表达无差异.表明中药及西药对大鼠骺软骨cbfα1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滋阴泻火中药对青春期启动大鼠长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药物通过下丘脑-垂体-生长(骨骼)轴的调控,从而下调大鼠骺软骨IGF-1、IGF-1R基因表达有关,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作者:俞建;吴家敏;杨毅;汪永红;时毓民;周文江;朱列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抗大鼠心肌缺血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抗大鼠心肌缺血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母草生物碱组、黄酮组、丹参组,及生物碱加黄酮大、中、小剂量组.采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用药后检测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变化情况、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酶谱变化.结果:与生物碱组、黄酮组及小剂量组相比,益母草生物碱加黄酮大、大中剂量组J点未发生明显偏移(P<0.05),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max)向正常水平恢复(P<0.05),抑制损伤大鼠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活性及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组织切片进一步说明生物碱和黄酮成分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P<0.05).结论:益母草中的生物碱、黄酮成分能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组织缺血损伤.

    作者:李素云;姜水印;卫洪昌;庞惠芳;林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增生病患者舌面各部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舌前、舌中、舌边各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53名乳腺增生病患者舌前、舌中、舌边各部6.7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舌前、舌中、左右舌边各部红外辐射光谱形态相似;在检测的38个波长检测点中有17个点(10.5~11.75μm、12.0μm、12.75 μm、14.0 μm、14.25~16.0μm)乳腺增生病患者舌前与右舌边及舌中红外辐射强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患者舌面各部红外辐射强度有明显的差异,部分证明了舌面各部候脏腑功能的诊断思想的客观性.

    作者:应荐;沈雪勇;张志枫;丁光宏;王子焱;周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目的: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汉族人慢性肾炎(CGN)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方法:选择汉族人CGN且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以及正常人作为其对照组,进行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用SMART技术逆转录并扩增总cDNA,用RsaI酶切基因组cDNA成大小不等的片断,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进行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PCR,将PCR产物与U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后,再用PCR方法插入片段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CGN肾阴虚证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了CGN肾阴虚证的差异cDNA片段,得到了386个白色克隆,再经PCR方法快速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从而成功地构建了CGN肾阴虚证的cDNA消减文库.结论:S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cDNA片段以构建CGN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CGN肾阴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玉萍;罗仁;赵晓山;李俊;聂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采用高维数据归约由药物判定方剂功效

    目的:探讨药物高维数据归约方法判断方剂功效的可行性.方法:以<中医类方辞典>的方剂为样本数据,将组方药物的数据量化,采用单纯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属性距离矩阵的高维数据方法(SARM)分别由药物判断方剂功效.结果与结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结合中医先验知识由药物判断客观方剂功效是可行的.

    作者:雍小嘉;彭京;宋姚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辨证分型与胆总管直径相关性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胆总管直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超观察112例PCBD患者胆总管直径.结果:脾胃虚弱型胆总管直径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其次为肝胃不和型和肝胆湿热型.结论:在PCBD辨证时,结合胆总管直径检测结果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作者:方盛泉;倪红梅;朱生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分类与细胞因子及有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寒、热证候分类的客观基础,研究中医四诊信息与RA细胞因子、临床炎性指标、临床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RA女性患者70例,按RA证候问卷表采集患者各项证候信息,参照相应标准进行寒、热证候判断,活动性判断.同时,取患者晨起空腹血样,检测细胞因子、临床炎性指标和临床免疫学检查指标.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为主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在控制RA活动性的基础上,分析各客观指标在寒、热证候之间的差异.结果:除C反应蛋白(CRP)外,早期女性RA寒热证候患者细胞因子(IL-8、TNF-α、IL-10),临床炎性检查指标(ESR),及各免疫学指标(IgA、IgM、IgG、RF、C3)的值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RA患者寒热证候之间CRP有显著性差异,寒证的CRP低于热证,提示CRP可以作为RA寒热证候分类的微观指标之一.

    作者:赵林华;肖诚;闫小萍;汪建明;张英泽;董秋霞;吕诚;吕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证候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73例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资料,与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相比较,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证候特点与肝硬化组患者的证候特点较为相似,提示二者有相似的病理基础.根据临床诊断发现: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组以肝郁脾虚证及肝肾阴虚证为主;肝硬化组以肝郁脾虚证及肝脾血瘀证为主;而糖尿病组则以阴虚证为主,其中包括肾阴亏虚及气阴两虚证.结论: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以肝郁脾虚、瘀阻肝络为主证,2型糖尿病以阴虚为主证.

    作者:麦静愔;徐列明;成扬;赵长青;薛惠明;叶细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ACE术前后血瘀程度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肝癌患者血瘀程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41例TACE前后的<血瘀证诊断标准量化得分表>中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及血凝状态指标.结果:从血瘀证得分、血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方面,都表明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血瘀程度较术前明显加重.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血瘀证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术后血瘀程度较前明显加重.

    作者:鞠立霞;陈喆;任荣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春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与sIgA相关性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春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与呼吸道局部免疫分子SIg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时令病邪致病较典型的春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风寒型32例,风热型31例,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检测口咽部免疫分子SIgA状况.结果:疾病组SIg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风热组患者SIg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风寒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春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医证型与局部免疫分子SIgA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陈文慧;袁嘉丽;姚政;张英凯;赵鹏;韩妮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略论宋代名医朱肱伤寒辨治特色

    宋代名医朱肱辨治伤寒,具有定位重表里,辨证重阴阳,以及脉证合参的特点.

    作者:田文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七情定义新探

    按照科学概念定义规则,在情志抽象概念定义下,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逐一定义.力求各定义体现中医学对七种情志的认识特征,且与现代情绪概念内涵相融洽,为当前有关七情及七情致病的实际研究提供可操作性的定义和理论依据.

    作者:乔明琦;张惠云;韩秀珍;胡春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伤寒论》脾胃学说钩沉

    <伤寒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从六经病的理、法、方、药等方面探讨张仲景脾胃学说的内涵,认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多取决于脾胃的盛衰.治疗时立法、组方、用药、服法应处处顾护脾胃;诊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可测知疾病的传变及预后;药后饮热粥、禁生冷和久病的调、补、和、清之法均意在顾护和恢复胃气.

    作者:李合国;劳绍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冠心病中医辨证研究进展

    对冠心病中医辨证研究从病名、证候规范、临床流行病学、冠脉造影、功能检查、生化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作者:朱明军;王永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IGF与肠纤维化的关系及针灸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体内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裂、凋亡,机体生长发育、组织纤维化的形成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结合研究现状,就IGF的生物学功能、与肠组织纤维化的关系、针灸对肠纤维化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谭琳蓥;吴焕淦;刘慧荣;江彬;黄文燕;张必萌;施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我校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课等形式,对我校本科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对照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进行分析.

    作者:沈美萍;赵海磊;马天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PBL教学法是近年兴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方法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教学中都已逐渐应用.经采用PBL教学法教授<内经选读>课程,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适合在中医经典课教学中推广.

    作者:邹纯朴;陈晓;周国琪;王庆其;李海峰;王丽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佳提取工艺参数及佳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同时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包合方法对挥发油包合效果的优劣.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川芎浸泡2 h,加入10倍水提取8h;佳包合方法为组织捣碎法.结论:挥发油佳提取方法、包合方法均具有良好重现性.

    作者:刘梅;王拥军;施杞;周重建;张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硫熏对百合有效成分的影响

    目的:考察硫熏干燥法对百合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钼蓝比色法、苯酚硫酸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硫熏和非硫熏百合中总磷脂、总多糖及总皂苷含量.结果:硫熏后百合的总磷脂、总多糖及总皂苷含量都明显降低.结论:产地加工时应彻底抛弃硫熏干燥法,采用安全的烘干法.

    作者:李林;张志杰;蔡宝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语言的特点及其对中医英语表达的影响

    中医理论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古代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由此也决定了中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作者:李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