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6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6年5期文献
  • 加味四君子汤对脾气虚肺癌转移小鼠Fas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气虚对肺癌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加味四君子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饮食节制复合因素法建立脾气虚小鼠模型,连续16 d.造模第17天眼球取血测血清胃泌素浓度,综合验证脾气虚模型.脾气虚模型成功后C57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制备肺癌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模型组、肺癌组、脾气虚肺癌组、脾气虚肺癌健脾组,肺癌组及脾气虚肺癌组生理盐水灌胃,脾气虚肺癌健脾组加味四君子汤灌胃.14 d后观测肺转移结节数,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Fas、Bcl-2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与脾气虚肺癌组比较,肺癌组、脾气虚肺癌健脾组肺转移结节均较少;与肺癌组比较,脾气虚肺癌组Fas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与脾气虚肺癌组比较,脾气虚肺癌健脾组Fas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结论:脾气虚可通过抑制Fas mRNA表达及促进Bcl-2 mRNA表达,促进肺癌转移;加味四君子汤可通过促进Fas mRNA表达及抑制Bcl-2 mRNA表达,抑制肺癌转移.

    作者:李小东;包素珍;李恒楠;魏自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瘤消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中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宫瘤消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中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为该药治疗内异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鼠动情期行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及宫瘤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指定药物进行灌胃干预,另取一组正常大鼠为正常内膜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异位内膜中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内膜组比较,模型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ax/Bcl-2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宫瘤消胶囊各剂量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增加(P <0.05,P<0.01),且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P<0.01).结论:宫瘤消胶囊可能通过调节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来实现对异位内膜的凋亡的控制.

    作者:肖新春;彭光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型rT2DM大鼠模型,根据振动频率分为低频治疗组(300次/min)和高频治疗组(600次/min),进行6周振腹干预,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餐后2h血糖(2h P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ISI并与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振腹干预6周后高频治疗组、低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SI值上升,FBG、INS、2h PG、F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治疗组与高频治疗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对照组、低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法可降低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提高ISI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FFA含量有关;对正常大鼠无此效应,认为振腹效应的产生与机体状态有关.

    作者:杨冰;陈鹏辉;季然;谢畅;赵方晓;王鹤;林彩霞;陈幼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积方对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近交系C57BL/6纯系小鼠行Lewis肺癌细胞移植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肺积方组及环磷酰胺(CTX)化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只行造模,肺积方组予每日0.4ml(含生药0.8 g)灌胃给药;CTX组按15 mg/kg溶于0.2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每周1次;各组均常规喂食.30 d后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瘤体大小;观察期满后各组小鼠断颈处死,留取肿瘤组织进行CD4+ CD25+ Treg流式细胞检测.结果:CTX组及肺积方组肿瘤相对体积(RTV)均较模型组缩小(P<0.05),肺积方组RTV低于CTX组(P<0.05);各组相对肿瘤体积抑制率比较,肺积方组高于CTX组(P<0.05);各组肿瘤组织中CD4+ CD25+ Treg比例比较,肺积方组及CTX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CTX组与肺积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积方有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减少CD4+ CD25+ Treg细胞分化有关.

    作者:胡丹丹;杨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黄芪汤对糖尿病肾病小鼠AMPK-Camkkβ(LKB1)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汤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6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芪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10只6周龄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正常组均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各药物组分别予黄芪汤1.08 g/kg、0.36 g/kg、0.12 g/kg灌胃.1次/d,灌胃14周后进行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学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皮质中AMPK-Camkkβ(LKB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能降低db/db小鼠的体质量、肾质量、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升高肾质量/体质量指数(P<0.05),改善肾脏病理情况;上调肾皮质中p-AMPK、p-Camkkβ、p-LKB1、p-ACC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黄芪汤通过有效活化AMPK-Camkkβ(LKB1)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

    作者:陈霞;彭文;曹爱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夏枯草对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改善作用

    目的:考察夏枯草水提物(PV)对链脲霉素(STZ)诱导的C57小鼠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NPDR)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连续5d腹腔注射STZ制备C57小鼠糖尿病模型,进而诱导建立糖尿病并发症NPDR实验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PV低剂量组(100 mg/kg)、PV高剂量组(200 mg/kg),另设有一组小鼠腹腔注射溶媒对照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6只.小鼠末次腹腔注射STZ后1个月灌胃给药PV或生理盐水,连续1个月.采用视网膜组织伊文氏蓝渗漏实验检测NPDR小鼠中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Iba1)的表达,并检测核因子κB (NF-κB)的转录激活.结果:模型组小鼠视网膜中伊文氏蓝渗漏值明显升高(P<0.001),而PV高低剂量组均对此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01);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PV高低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ba-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而PV高低剂量组Iba-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Phospho-p65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 <0.001),胞核中p65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PV高低剂量组中磷酸化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01),胞核中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PV能改善STZ诱导C57小鼠NPDR,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NF-κB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减少了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缓解了STZ诱导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的炎性损伤和BRB的渗漏.

    作者:梅茜钰;袁瑗;周玲玉;彭天娇;季莉莉;盛雨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金匮肾气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炎症反应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金匮肾气丸治疗组、阳性对照药依那普利治疗组,UUO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3d或7d后处死大鼠,取梗阻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68和CD3在肾组织的表达,组织匀浆EHSA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肾组织的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 (P-IκB)和IκB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3d、7d时肾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增高,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增多,肾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κB-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金匮肾气丸和依那普利治疗后,两药物组较模型组的肾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肾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IκB-α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改善UUO梗阻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作者:刘春燕;朱伟;梅文娟;陆苗苗;丁志高;唐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肌力的影响.方法:纳入72名受试者,按队列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观察组采用易筋经运动处方锻炼,对照组采取行走活动及健康宣教,周期均为8周.于锻炼前后采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评价两组受试者在等速运动(60°/s、180°/s)时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总功(TW)及屈伸肌比值(H/Q)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过易筋经训练,PT、TW、AP、H/Q等部分指标较试验前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其中60°/s的PT、TW及AP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60°/s的H/QQ及180°/s的PT、TW及AP、H/Q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结论:易筋经锻炼可明显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的肌力,改善肌肉的协调性.

    作者:刘玉超;严隽陶;王振裕;朱清广;房敏;张宏;方磊;尚悦;王燕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通络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阴两虚兼湿热瘀血证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泄浊方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评价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 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泄浊方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俞辉;李静;李梦帆;胡翠兰;池杨峰;王云满;刘育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蜈倍汤中药溻渍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蜈倍汤中药溻渍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8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蜈倍汤中药溻渍治疗,对照组给予5%水杨酸软膏联合樟脑软膏外涂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改良的EASI评分法,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症状(包括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和自觉症状(包括瘙痒、睡眠影响)的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4.1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红斑/丘疹、角化/脱屑、浸润/肥厚/苔癣样变、瘙痒、睡眠影响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红斑/丘疹、角化/脱屑、浸润/肥厚/苔癣样变、瘙痒、睡眠影响评分较治疗前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红斑/丘疹、睡眠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第3周、4周,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蜈倍汤中药溻渍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佳的功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章斌;李萍;杨新伟;傅佩骏;徐光耀;张思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冬菊洗液中药熏洗促进手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促进手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冬菊洗液进行中药熏洗后按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浴后按常规换药处理,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脓液培养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89%,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9.7 ±1.4)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 ±2.5)d,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第5天、10天、15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脓液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琼芳;胡祎;金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肺通络汤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汤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9例脑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同时依据痰培养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络汤加减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 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致病菌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勤贤;张国庆;顾柏林;周湘明;陆吕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德尔菲法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分型调查

    目的:规范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体质分型,以期达成专家共识.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编制两轮问卷,发送全国30余位中医儿科专家征询意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次调查显示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6%与94.3%,且对其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及内热质8种体质类型认识较一致,对新增的阳盛质有分歧.结论:参与专家积极性高、地域性广,有代表性;复感儿体质分型基本得到专家认可,仅个别指标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梦娇;薛征;宋辰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固经汤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固经汤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出血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无排卵性功血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固经汤口服,对照组予宫血停颗粒口服,治疗周期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止血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DW和MPV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T和APTT均缩短(P<0.05),且治疗组患者PT和APTT缩短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FBG水平均升高(P<0.05),FDP水平下降(P<0.05).结论:固经汤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血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止血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血小板活性和质量、促进凝血及调节纤溶活性等途径来实现的.

    作者:程红;梁文珍;钮缓缓;蓝晓颖;汤星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肺通络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清肺通络中药口服,同时辅以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周期为10 d.评价两组患儿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及肺部体征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对照组的疾病疗效愈显率为77.50%、治疗组为9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62.50%,治疗组为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痰壅、气喘及肺部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咳嗽、痰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的主症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清肺通络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MP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姜之炎;肖臻;姜永红;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癖病证源流考略

    对乳癖的病名源流进行初步考证,并梳理了古代医籍中关于乳癖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论述.乳癖的病名提出约在宋代以前,至明代后期该病名方与妇人乳房肿块建立起确切的联系,清代医家逐步丰富了乳癖的理法方药.

    作者:张序文;吴雪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伏寒理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探讨“伏寒”理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伏寒的隐匿性、积聚性、动态时空性、伤阳气、渐进性、寒性收引、伏寒生浊等特点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先天之寒、后天之寒、寒气潜藏成“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伏寒”形成的原因.正虚邪盛是内异症“伏寒”发生的病理基础.

    作者:黄飞翔;丛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苗医药在肺系病证中的应用研究

    肺系病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随着环境污染、雾霾、吸烟及人口老龄化,其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情易反复缠绵,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在现代中医及苗医理论指导下,苗医药在肺系疾病的应用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临床及基础研究均展现了其在防治哮喘、肺痨、肺胀、肺癌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发掘苗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优势奠定了基础.

    作者:彭玲玲;杨永清;吴晓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及中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对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神经炎症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天然药物治疗神经炎症这一新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作者:刘宏帅;石海莲;高雅婵;吴辉;黄菲;吴晓俊;王峥涛;胡之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和颜坤泰胶囊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和颜坤泰胶囊(HYKT)对体外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保护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分别予不同浓度的多柔比星(DOXO)和去氧乙烯环己烯(VCD)诱发细胞毒性;设定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6.7、8.35、4.18 mg/ml)坤泰胶囊组及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测定各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空白组显示,DOXO及VCD作用下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5%、33%左右;HYKT干预后,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均较空白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其中对DOXO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存性,而对VCD无明显的剂量依存性.结论:和颜坤泰胶囊对DOXO和VCD所诱发的生殖毒性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窦圣姗;张婷;张飞;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蔡小荪教授辨治痛经探微

    蔡小荪教授认为痛经乃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强调“求因为主,止痛为辅”;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原发性痛经以辨证为主,虚实为要;继发性痛经以辨病为先,随证加减;处方用药独具特色,轻清醇灵.并举验案2则.

    作者:冯林娜;付金荣;沈宇凤;张岚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