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64X
  • 国内刊号:32-1204/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0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7,三部委)
  •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杂志   2013年1期文献
  • 三酰甘油对离子选择电极间接法检测钾、钠、氯的影响

    三酰甘油(TG)升高会影响离子选择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间接法测定钾(K)、钠(Na)、氯(Cl),导致K、Na、Cl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引起临床医生质疑.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本院新鲜血液标本,3 500 r/min离心5min,取血清,用Beckman AU5400(原Olympus AU5400)检测总蛋白(TP)和TG,-20℃保存.实验组60例血清标本,TP均在参考范围内,TG< 10 mmol/L 15例,10 ~ 20 mmol/L 30例,>20 mmol/L 15例.对照组20例血清标本TP和TG均在参考范围内.

    作者:王志刚;刘波;张运刚;张利宾;李晓燕;许娜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例RhD阴性献血者检出抗-D+C+G和抗-E抗体

    我站在对RhD阴性献血者血型确认的同时,对每份RhD阴性血标本做常规表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如后者阳性,则用谱细胞对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1例RhD阴性献血者2010年7月参与无偿献血时,检出血浆中存在IgG类不规则抗-D抗体.2011年5月再次无偿献血时,通过抗体鉴定发现血浆中存在IgG类的抗-D+C+G抗体和抗-E抗体,报告如下.

    作者:舒群峰;刘冬;崔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心肌损伤标志物不同检测系统质量水平调查

    目的 分析我国心肌损伤标志物不同检测系统的质量水平.方法 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近4年的室间质评数据及2011年4月各临床实验室上报的室内质控数据按照仪器、试剂和校准品制造商进行分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变异情况分析,室内质控结果按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实验室分析变异波动大的检测指标为cTnI和cTnT,cTnI的稳健CV可达120%,cTnT的稳健CV可超过70%,CK-MB和Mb的变异情况相对较小,稳健CV通常可处于20%以内.各检测系统的室内质控数据分析得出,从1/3TEa的标准来判断,大多数的系统80%以上的实验室满足此要求,从分类等级更高的生物学变异标准来判断,大多数检测系统70%以上的实验室能满足适当的规范要求.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该重视各检测系统的一致性,提高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杨雪;张传宝;王薇;汪静;赵海舰;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便携式血糖仪试纸对血糖测量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便携式血糖仪试纸(以下简称“试纸”)对血糖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A、B、C、D、E产品的血糖仪各1台进行实验.(1)分别随机选择A、B、C、D各产品3个不同批号试纸各1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测量血糖候选标准物质1,评价各产品试纸批间重复性;(2)分别随机选择A、B、C、D、E各产品同一批号的试纸3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测量血糖候选标准物质2,评价各产品瓶间重复性;(3)分别随机选择A、B、C、D、E各产品同一批号的试纸3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测量血糖候选标准物质2,评价各产品瓶内重复性.结果 (1)3个不同批号的A、B、C、D产品试纸血糖候选标准物质1测量结果的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95%、1.18%、5.19%、7.19%;按“国标”方法计算的批间差分别为1.24%、2.48%、10.12%、14.53%;(2)3个同一批号不同瓶号的A、B、C、D、E产品试纸测量血糖候选标准物质2的瓶间CV分别为0.75%、0.90%、0.36%、0、2.38%;(3)3个同一批号不同瓶的A、B、C、D、E产品试纸测量血糖候选标准物质2的瓶内CV分别为2.05%、1.98%、1.50%,7.25%、2.83%、2.36%,4.53%、2.96%、3.17%,2.14%、2.05%、1.50%,3.09%、3.75%、4.16%.结论 不同产品血糖试纸质量不同,血糖试纸的质量影响便携式血糖仪测量结果质量,应引起重视.

    作者:胡滨;邵燕;孙慧颖;李月玲;刘春龙;陈宝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梭子蟹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抗体针对的过敏原的异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梭子蟹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IgE (sIgE)抗体所针对过敏原的异质性.方法 提取梭子蟹蛋白质溶液,经酶免疫印迹技术,分析50例梭子蟹过敏患者血清sIgE与梭子蟹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不同区带,并分析个体间的差异.结果 针对分子量(Mr)36 000蛋白质的sIgE在患者人群中出现的频率高达80%(40/50),针对Mr48 000、43 000蛋白质的sIgE分别达62%(31/50)和50%(25/50).反应条带为3条及3条以上的患者总数占92%(46/50),6条反应条带的患者达30%(15/50).结论 对梭子蟹过敏患者血清中sIgE所针对的过敏原组分存在明显异质性.

    作者:李韶深;李婵;朱愉;任杰;丁强;周宇婕;相平;李会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育男性精液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检测苏州地区男性精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水平,分析PAEs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84例不育男性和32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液中16种PAEs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苏州地区男性精液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3种PAEs含量较高.不育组的DIBP、DBEP、DEHP含量及PAEs总量高于正常生育组,差异显著(P均<0.01);且精液中DIBP、DBEP、DEHP及PAEs总量与精子总数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在苏州地区男性精液标本中检测到了PAEs,PAEs蓄积可能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徐廷云;胡嘉波;高华生;吴芝园;徐文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SLE患者细胞免疫失调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SLE患者和31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百分率,并分析其与CD4+ CD25+和CD4+ CD25 high细胞的相关性,以及各种Treg细胞与SLE患者及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期外周血CD4+ CD25 high细胞百分数为(11.65±5.53)%,显著高于SLE稳定期的(8.52±3.15)%和健康人对照组的(6.85±1.63)%,F=23.287,P <0.01.SLE患者Treg细胞与CD4+ CD25high和CD4+ CD25+细胞百分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9,0.711,P均<0.05),SLEDAI与CD4+ CD25+ CD127low/-、CD4+ CD25+、CD4+ CD25high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0,0.394,0.348,P均<0.05).结论 SLE活动期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达增加,且与SLEDAI相关,SLE患者免疫异常可能与Treg细胞的异常水平有关.

    作者:张彦红;胡丽萍;林向阳;孙莉;胡王强;陆红;谢耀盛;朱丽青;张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东亚人群ADAM33 T2 A/G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东亚人群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 (ADAM33) T2 A/G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全面检索相关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用STATA 9.0软件分析,并由漏斗图和Begg秩相关法来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6篇文献被纳入分析,共包括哮喘组患者1 261例,健康社区人群对照组2 401例,meta分析计算合并风险比(OR)与95%可信区间(CI):A/G等位基因为[1.37(0.95~1.96),P>0.05];AA+ AG/GG基因型为[1.31(0.93 ~ 1.85),P>0.05].研究结果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P均>0.05).结论 本研究虽然未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但提示东亚人群ADAM33 T2位点的等位基因A和哮喘发病有关联,AA和AG基因型人群较GG基因型人群对支气管哮喘易感性更高.

    作者:陈旭;彭契六;苏显都;莫武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种快速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基因FAM83A的巢式PCR法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FAM83A基因的巢式PCR法.方法 设计退火温度分别为72℃和60℃的内、外侧两对引物,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加入0.2 μmol/L外侧引物和20μmol/L内侧引物,使两轮PCR扩增反应一步完成.分别用建立的巢式PCR法与传统巢式PCR法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和8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比较其特异性;将乳腺癌细胞株MCF-7系列稀释后分析两法的灵敏度.结果 建立的巢式PCR法与传统巢式PCR法在43例标本中均检出16例阳性,并都能检测出10-6稀释的MCF-7细胞,两法特异性和灵敏度相同.本法步骤简便,所需时间缩短了24 min.结论 建立的巢式PCR法敏感、特异,且快速、简便,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

    作者:刘镭;黄亮;车清海;黄旭;程露阳;赵恩宏;肖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用于21-三体综合征无创产前检测

    目的 初步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孕母血浆游离DNA用于21-三-体综合征(T-21S)胎儿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0例T-21S胎儿的孕母血浆和100例健康胎儿孕母血浆(均经过羊水细胞C显带核型确认),分别作为T-21S组和健康对照组,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数据经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并将两组测序结果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比较,评价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检测效果.结果 10例T-21S组和99例健康对照组的测序结果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符合率为100%,另1例健康孕妇血浆因胎儿DNA浓度较低未达到检测要求.结论 孕母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用于T-21S胎儿产前诊断具有无创伤、高通量、高准确率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颖;孟露露;季修庆;张菁菁;马定远;成建;刘安;周静;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干血滤纸片17α-羟孕酮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干血滤纸片17α-羟孕酮(17α-OHP)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筛查质量.方法 将干血滤纸片标本分别按抗血清和铕示踪剂的加样量(150 μL、110 μL、100 μL、90 μL、50μL)分5组,采用TrFIA法测定干血滤纸片17α-OHP的浓度;比较58孔微孔板底部去除水汽前、后的17α-OHP浓度;比较30例干血斑不同取样部位(中央和边缘)的17α-OHP浓度.结果 抗血清和铕示踪剂的加样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与100 μ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孔板底部水汽存在与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样部位(中央和边缘)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CAH筛查试验时应保证试剂加样量准确,微孔板底部干燥.

    作者:梁晓威;杨冰;孙亦骏;孙云;黄美莲;张瑾;张晓娟;程威;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肿瘤专科血液复检规则的初步建立和评价

    目的 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对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分析并涂片镜检,探讨适用于肿瘤患者的血液复检标准.方法 用SysmexXE-2100血液分析流水线,随机检测肿瘤患者1 200例,同时涂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显微镜WBC分类.参考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和我国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提出的复检规则,拟定了改良的筛选方案,计算其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和涂片复检率.选定200例样本验证新建立的复检标准.结果 应用初的改良筛选方案,真阳性率为34.5%,假阳性率为19.5%,真阴性率为42.7%,假阴性率为3.3%,涂片复检率为54.0%;应用改良的筛选方案,真阳性率为20.6%、假阳性率为10.3%,真阴性率为64.3%,假阴性率为4.8%,涂片复检率为30.9%.结论 针对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建立的血液复检规则假阴性率低于大可接受限5%,复检率下降23%,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王悦;刘汝锋;任颖佳;高学硕;董大海;张青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艰难梭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一般认为是环境和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近年来该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多,是医院内获得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被认为是引起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CDI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型高产毒株在北美地区造成了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本文对CDI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治疗以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CDI的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

    作者:赵建宏;杨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颈癌发病相关MicroRNAs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长约22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功能.高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生物信息学结合实验生物学方法研究宫颈癌相关miRNA成为热点.miRNA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不同miRNA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车玉传;温旺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检测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PCa的治疗效果,也大大降低了病死率.然而,tPSA用于筛查仍存在着一些争议.为了提高对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需要更加合理地运用tPSA进行筛查.此外,还需要寻找并确定新的、有效的标志物.本文将探讨tPSA检测及临床应用,并简要介绍一些新发现的PCa血清生物标志物.

    作者:曹璐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家系GJB1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探讨一个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临床分析、电生理检查和系谱分析后,用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GJB1(gap junction protein β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该家系9例患者临床表现及系谱分析符合X连锁显性遗传型CMT (CMTXD)特征;肌电图提示先证者及其父上、下肢多发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纤维脱髓鞘损害,合并轴索损害;基因分析显示该家系5例患者发生了GJB1 c.44G>A突变,女性为杂合子突变,男性为半合子突变.结论 该家系为X连锁显性遗传型CMT家系,GJB1 c.44G>A突变是家系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

    作者:成建;林颖;季修庆;周静;张菁菁;刘安;李璃;马定远;许争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ys C及其GFR评估方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其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Grubb公式)在糖尿病肾病(DN)及其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DM)患者184例,检测患者血清Cys C、Cr、Urea、Alb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通过MDRD方程、简化MDRD方程、C-G方程及Cys C方程评估入选患者预测GFR(eGFR),并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 C为1.17(0.97,1.44) mg/L,与单纯DM组[1.04(0.89,1.22) mg/L]比较,Z=-6.54,P<0.05;与临床DN组[1.85(1.30~2.75) mg/L]比较,Z=-3.90,P<0.01.Cys C方程、MDRD方程、简化MDRD方程、C-G方程的eGFR值早期DN组与临床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DM组与早期DN组比较,仅Cys C方程的eGF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KD Ⅰ期、Ⅱ期,Cys C方程eGFR值显著低于MDRD方程、简化MDRD方程和C-G方程(P<0.01);在CKDⅢ~Ⅴ期,Cys C方程eGFR值与MDRD方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简化MDRD方程、C-G方程(P<0.01).结论 Cys C及其评估方程可能提高DN的检出率,在评估CKDⅢ~Ⅴ期DN患者GFR时可能优于简化MDRD方程和C-G方程,在CKD Ⅰ期、Ⅱ期DN患者中存在低估现象.

    作者:陆琼;贾中伟;吕礼应;徐元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LE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 T细胞和CD3+CD4-CD8-DN T细胞的流式细胞分析及意义

    目的 探讨CD3+ CD16+ CD56+天然杀伤T(NK T)细胞和CD3+ 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在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32例SLE活动期患者作为SLE活动组、30例SLE稳定期患者作为SLE稳定组、2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对象外周血中NK T细胞和DN T细胞的比率,并比较其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外周血NK T细胞比率(3.47±1.49)%显著低于SLE稳定组(5.30±1.83)%及健康人对照组(6.24±2.11)%,P均<0.01,但SLE稳定组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LE活动组外周血DN T细胞比率(5.16±1.97)%显著高于SLE稳定组(4.00±1.37)%及健康人对照组(3.15±1.06)%,P均<0.01,SLE稳定组亦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NK T细胞比率与SLE DAI呈显著负相关(r=-0.439,P<0.01);SLE患者外周血DN T细胞比率与SLE DAI呈显著正相关(r=0.446,P<0.01);SLE患者外周血NK T细胞比率与DN T细胞比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05).结论 外周血中NK T细胞及DN T细胞比率改变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SLE的病情活动性相关.

    作者:尤海燕;郑东海;裘影影;吴玲;巴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气分析仪智能质量管理程序的应用

    目的 评估血气分析仪GEM 3000智能质量管理(intelligent quality management,IQM)程序的应用情况,为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方法 收集我科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GEM 3000过程控制液A、B的检测数据,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能力验证的分析质量要求进行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IQM可以通过将误差检出率(probability for error detection,Ped)以及假失控率(probability for false rejection,Pfr)转化为平均检出时间(average detection time,ADT),并将pH、PCO2、PO2、K、Ca、乳酸(Lac)以及血细胞比容(HCT)等各检测指标的重要误差在5~ 50 min测出;检测指标Na和Glu的误差将在15~130 min测出.pH、PCO2、PO2、K、Glu、Lac以及HCT等指标的假失控被控制在50~500 h出现一次;指标Na为12.5 ~ 125 h,Ca为4.2~41.7 h出现1次.结论 相比传统8h(或24 h)一次的质控频率,IQM可以提供更加快速的误差检测和更低的假失控率,更大程度上提供了临床血气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黄冬悦;钟永林;林小能;符静宁;于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已通过ISO 15189认可的临床实验室常规生化指标的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已通过ISO 15189认可的临床实验室的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性能.方法 采集已通过ISO 15189认可的临床实验室2012年第1次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QC)数据,根据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对K、Na、Cl、Ca等24个指标的EQA和累计在控CV的及格率进行统计;评估各指标的西格玛(σ)水平;计算各指标的实验室间平均CV,与CAP 2012年常规化学调查总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QA活动中,平均80%以上的实验室K、Glu、Urea等18个指标满足适当的质量规范,平均80%以上的实验室K、Urea、UA等14个指标满足佳的质量规范;IQC活动中,平均80%以上的实验室K、P、Glu等16个指标的累积CV满足适当的质量规范,80%以上的实验室TG、T-Bil等6个指标的累积在控CV满足佳的质量规范;>80%的实验室Urea、UA、T-Bil、ALT和GGT达到3<σ≤6;>80%的实验室TG、D-Bil、CK和Fe达到σ>6;>20%的实验室Na、C1、Ca、Alb、ALP和Mg σ≤0.各指标实验室间平均CV与CAP调查结果相当.结论 通过ISO 15189认可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基本满足基于生物学变异的适当的质量规范,但个别指标仍需继续改进质控策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康凤凤;王薇;何法霖;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误差的原因

    目的 探讨为什么不能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用Vitek 2 Compact检测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复检,PCR法扩增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 ′)-Ⅰ、aac(3′)-Ⅰ、aph(3 ′)-Ⅵ及aac(3′)-Ⅱ和3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结果 K-B法和琼脂稀释法的药敏结果一致,与仪器法有差异;50株(83.3%)仪器法敏感的菌株,K-B法表型为阿米卡星双圈耐药,该50株菌均扩增出armA,未扩增出rmtB及rmtC;其中47株(94.0%)扩增出aac(6′)-Ⅰ基因,35株(70.0%)扩增出aac(3′)-Ⅰ基因,10株(20.0%)扩增出aph(3′)-Ⅵ基因,8株(16.0%)扩增出aac(3′)-Ⅱ基因;有9株(15.0%)3种药敏方法的结果一致,均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扩增出相关耐药基因;另有1株(1.7%)仪器法敏感、K-B法阿米卡星为非双圈耐药,未扩增出16SrRN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仅扩增出aac(6′)-Ⅰ基因.结论 用Vitek 2 Compact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会出现假敏感现象,可能由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表达介导.

    作者:王莹;汪鹏程;曾章锐;王卫萍;邵海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miR-15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稳定株筛选

    目的 构建人miR-152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并筛选稳定表达株.方法 PCR扩增包括miR-152前体所在区域的基因组DNA,克隆到慢病毒栽体表达质粒pGIPZ中,得到重组的pGIPZ-miR-152表达载体,通过与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获得携带miR-152 minigene的重组慢病毒.用病毒感染HepG2细胞,72 h后用嘌呤霉素筛选.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52基因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验证和测序比对鉴定正确;该质粒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滴度达7.5×107TU/mL;用病毒感染HepG2细胞,感染效率达70%以上.药物筛选10 d后,获得的过表达株miR-152表达量比正常细胞高近10倍.结论 成功构建人miR-152基因慢病毒栽体质粒pGIPZ-miR-152,并筛选出miR-152过表达细胞株,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作者:冯跃英;许晓琴;林胡;史春梅;季晨博;郭锡熔;傅君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头孢菌素敏感或中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新检出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头孢他啶(CAZ)和/或头孢吡肟(FEP)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改良三维试验检测细菌耐药酶的产生.SDS-PAGE观察对亚胺培南(IPM)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子量(Mr)46 000外膜蛋白OprD的改变.PCR扩增oprD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9株分离菌对IPM均为中、低度耐药,对CAZ为敏感或者中介(除46号菌外).改良三维试验显示29株细菌均未产碳青霉烯酶.SDS-PAGE显示外膜蛋白缺失可分为3种类型:7株为外膜蛋白整体缺失或者减少,4株外膜蛋白无明显变化,其他均为Mr 46 000外膜蛋白缺失或者减少.按3种缺失类型选择了12株菌测序,发现:其中1株不同位置有多个点突变,导致出现终止密码子;7株出现碱基的少量缺失;3株有新碱基插入;1株为大片段的碱基置换.结论 由编码外膜蛋白的oprD基因缺失、突变以及插入导致的外膜蛋白缺失或改变是引起该表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曾章锐;邵海枫;王卫萍;黄梅;史利宁;王颖;范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克雷伯属菌耐药元件检测及指标与样本聚类分析

    目的 探讨耐药克雷伯属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以及与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收集20株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耐药克雷伯属菌,用PCR法分析67种水平转移获得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元件标志基因,再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UPGMA法)和样本聚类分析(neighbour-joining法).结果 20株耐药克雷伯属菌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5种氨基糖苷类、4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和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志;指标聚类分析提示,KPC与ISKpn6高度相关联,SHV与IS26高度相关联;样本聚类分析显示,4号与18号株、15号与20号株分别为克隆传播.结论 克雷伯属菌耐药元件检测可揭示菌株耐药的遗传学背景.

    作者:林宁;孙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岑某,男,78岁,小腹脐周反复阵痛2月,大便2次/日,性状未成形或糊状,排便后腹痛缓解,无发热、呕吐.既往排便每日1次或2日1次,性状较硬.否认有不良卫生习惯、不洁食物史、旅游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症.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日常服用治疗药物主要有美托洛尔片、左旋氨氯地平片、瑞格列奈片、骨化三醇胶丸等.血压160/80 mmHg,心率82次/min,双肺无干湿性哕音,腹平软,脐周按之不适,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无亢进.体表皮肤无皮疹.血常规:WBC 5.7×109/L,N0.663,L 0.241,M 0.062,E 0.026,B 0.007,RBC 5.13×1012/L,Hb 158 g/L,PLT 161×109/L,餐后随机血糖8.6mmol/L.

    作者:彭海维;方宗君;顾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性能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一种血液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案并对DZ-BCMA300型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与显微镜分类计数法对比,评价DZ-BCMA300型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正确率、漏检率、重复率、稳定性和检测速度.结果 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正确率为95.3%,重复率为0.1%,漏检率为0.6%,稳定性达97.7%,检测速度≤5 min/片.结论 血液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性能评价方案切实可行,DZ-BCMA300型白细胞图像识别系统总体性能达设定指标.

    作者:徐宁;何文军;吴新忠;杨峻;肖长周;张云超;李曼;王栋;庄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