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荧光分析(ELF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PCR)2种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检测方法的检验性能,从中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操作简便的CDI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方法 对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消化内科及感染科等临床科室的126份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毒素或基因检测.以产毒培养试验(toxigenic culture,TGC)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价ELFA与PCR方法的性能,同时分析我院及各科室的CDI流行情况.结果 TGC检测126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9.0% (24/126),其中ICU、消化内科感染率较高.ELFA和PCR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66.7%和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P<0.05);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CDI形势较为严峻,以ICU和消化内科为突出.PCR与ELFA均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但前者敏感性较好.
作者:孔建新;蔡心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哈萨克族人群体质指数(BMI)与健康风险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对新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和社区部分抽样人群共987例进行健康检查,检测一般健康指标和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分析BMI与健康风险的关系及性别差异.结果 男性BMI大于女性,除HDL-C外,哈萨克族男性和女性上述各指标均随BMI的升高而增高,肥胖组高(P<0.05).人群中肥胖、高血压、高UA、高TG、高TC、低HDL-C、高FPG的检出率分别为41.6%、51.0%、26.4%、17.2%、26.8%、18.2%、11.4%,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随BMI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各种指标异常的检出率均有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 哈萨克族体检人群BM1与血UA、血脂、血糖指标的异常密切相关并存在性别差异,应通过宣传和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以降低危害健康的风险.
作者:孙玉萍;余家会;张蓓;古丽尼扎·哈力阿克帕尔;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菌株同源性.方法 对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和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改良Hodge试验、EDTA及E-test法同时测定金属酶;PCR检测blaNDM-1基因;用基因组重复序列PCR(Rep-PCR)检测基因同源性.结果 13株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除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13株可分为两个克隆组,说明我院存在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以ICU较为突出.结论 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型别,且已在ICU中局部流行.
作者:安淑娟;姚立琼;金凤玲;朱海平;陈保锦;元淑巧;刘志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1例ABw19亚型的血型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对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血型通过基因测序等方法研究其分子机制.结果 该患者血型鉴定为比较少见的ABw19亚型,该亚型是由于ABO血型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646T/A杂合,导致F216I氨基酸改变所致.结论 ABO血型基因646T >A突变可能是导致ABw19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之一.
作者:叶春艳;邓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及流行情况.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药物敏感性,E-test法检测VRE对万古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PCR检测vanA、vanB、vanC1和vanC2-3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VRE同源性.结果73株肠球菌中检出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检出率为4.1%;3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耐药,但对利奈唑胺敏感;基因型检测显示3株屎肠球菌均为vanA型,PFGE结果显示该3株VRE不属于同一型别.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中已出现VRE,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以阻止VRE菌株在院内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胡素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过敏性鼻炎(AR)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对187例AR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检测;并对187例AR患者及374例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调查17项AR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 187例AR患者血清总IgE均为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以屋尘/户尘螨的阳性率(51.34%)高,食入性过敏原以虾、蟹、贝为主(阳性率25%).吸烟、哮喘史、过敏史、流动人口等6种因素为AR危险因素.结论 宁波地区AR的主要过敏原是屋尘/户尘螨;危险因素有吸烟、哮喘史、过敏史、父/母患AR、粉尘及化学性气体职业暴露、流动人口、饲养宠物.
作者:谢服役;张孝认;孙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s 9,TLR9)基因rs187084和rs352140位点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到2013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活检的患者326例,同时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用胶体金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抗Hp抗体.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方法检测TLR9基因rs352140和rs187084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TLR9基因rs187084位点和rs352140位点CC、TT和CT各基因型在抗H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91,0.90;P=0.14,0.64);TLR9基因rs187084和rs352140位点各基因型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组与Hp感染相关疾病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析rs187084位点时,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显示,CC基因型患胃癌的风险是TT和CT基因型的2.46倍(OR =2.46,95%CI:1.01 ~6.01,P=0.04).结论 TLR9基因rs 187084和rs352140位点多态性与Hp感染可能无相关性;rs187084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舒颖;张平安;童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和活化B细胞(CD19+ CD83+B细胞)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新发Graves病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外周血FT3、FTT4、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fh和活化B细胞的水平,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raves病患者Tfh为(3.05±1.33)%,高于健康人对照组的(1.15±0.59)%(P<0.05);Graves病患者活化B细胞为(7.77±3.42)%,高于对照组的(4.94±1.43)%(P<0.05);Graves病患者Tfh与TPO-Ab、Tg-Ab呈正相关(TPO-Ab:r=0.893,Tg-Ab:r=0.807,P均<0.01),而与TRAb无相关性(r=0.539,P>0.05);此外活化B细胞比例与其外周血中TPO-Ab呈正相关(r=0.895,P<0.01),而与Tg-Ab、TRAb无相关性(Tg-Ab:r =0.137,TRAb:r=0.398,P均>0.05).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fh与活化B细胞呈正相关(r=0.702,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Tfh及活化B细胞可能参与Graves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马智鸿;包建东;陈永伟;潘凌峰;邹美芬;邵启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鉴别诊断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多重巢式PCR法.方法 针对P.f、P.v18S rRNA基因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巢式PCR,并检测54例疑似疟疾临床标本,以镜检法为金标准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结果 该方法可扩增出162 bp(P.f)和112 bp(P.v)基因片段,并能检出混合感染.该方法检测P.f,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63.33%;检测P.v,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68.29%.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巢式PCR方法能可靠诊断疟疾并鉴别虫种,敏感性高,在混合感染的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
作者:孙菲;万向阳;李欢;文岚;王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CellaVision DM96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简称DM96)对外周血白细胞与非白细胞成分识别与分类的性能.方法 选取来自健康体检人员、肿瘤患者及白血病患者共155例外周血标本,经涂片染色,用DM96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与干扰白细胞识别的非白细胞成分共17类进行预分类,经专业人员审核再分类,以再分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M96对这17类成分分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本研究DM96共采集白细胞与非白细胞成分19 587个,总正确率为82.3%(16 123/19 587).DM96在健康体检人员和肿瘤患者组中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预分类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85%.DM96对检测幼稚粒细胞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50%,对原幼细胞的敏感性较低,为36.1%(223/618),但阳性预测值良好,为92.1% (223/242).结论 DM96对成熟细胞有较高识别能力,但对幼稚粒细胞和原幼细胞的识别不佳;可作为外周血涂片形态学复检的辅助工具,但对含有幼稚细胞较多的白血病外周血标本,建议仍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
作者:任颖佳;王悦;刘汝峰;董大海;高学硕;徐国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和准确的多通道电化学传感器分析方法(ECISA),用于人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检测,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基于抗体真空组装技术,将抗PSA抗体在16通道碳印刷电极阵列表面进行自组装,结合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原理和多通道电化学传感技术对185份人血清中的tPSA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多通道电化学传感技术检测tPS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5~50 ng/mL; tPSA的低检测限为10 pg/mL;定量限为61 pg/mL;检测tPSA批内变异系数(CV)为8.00%~8.50%;与ECLIA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41,P<0.01).结论 ECISA技术检测tPS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与ECLIA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能满足临床对tPSA检测的要求,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并具备用于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前景.
作者:马佩俊;黎振华;窦艳枝;邓王平;吕建新;宋世平;樊春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肿瘤是一种受环境和(或)遗传因素影响的克隆增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发展进程呈多阶段性.近来研究显示,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hedgehog(Hh)信号通路与肿瘤的细胞增殖与凋亡、易感性、血管生成、浸润转移以及预后等有密切联系,本文就此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於琳;刘靳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肝细胞肝癌(HCC)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临床监测和早期诊断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主要方法.由于早期无症状,发现往往已是晚期,现有的肿瘤标志物尚无法满足临床的要求.代谢组学致力于研究生物体系受刺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的变化,它的提出为发现潜在HCC肿瘤标志物提供新思路.已有学者利用色谱、质谱、磁共振等技术平台从患者血液、尿液、粪便、组织等标本中寻找代谢产物差异,发现潜在的HCC标志物,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应用代谢组学研究HCC标志物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练明建;刘树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细菌整合子中大多数的耐药基因盒不合启动子,故基因盒的转录需要依靠整合子可变区上的启动子Pc来启动.不同类型的启动子,可以从整合酶的表达、耐药基因盒的表达以及整合和剪切频率几个方面对整合子的作用产生影响,通过研究不同启动子对整合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整合子介导细菌耐药的调控机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启动子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启动子对整合子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对启动子在整合子调控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袁璐;刘红波;邹雅如;许欢;陈体;漆涌;伍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尿β痕迹蛋白(BTP)/Cr是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方法 选择5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59例,年龄22 ~ 78岁,女252例,年龄21 ~ 77岁.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BTP,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结果以BTP/Cr表示.结果 尿BTP/Cr结果呈非正态分布.男性尿BTP/Cr中位数(四分位数)为2.78(1.74,4.01)mg/g,女性尿BTP/Cr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50(0.94,2.48) mg/g,男性结果高于女性(P<0.01).按年龄分组,男性尿BTP/Cr随年龄增加而降低,20 ~ 29岁组与30 ~ 39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 ~ 39岁组与40 ~49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尿BTP/Cr变化随年龄增加而降低,20 ~29岁组高于其他4组(P<0.01);而其他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95百分位数作为参考区间上限,男性20 ~39岁、>40岁和女性20 ~ 29岁、>30岁年龄组尿BTP/Cr分别为7.84、5.23、4.38、3.86 mg/g.结论 尿BTP/Cr存在年龄、性别差异.
作者:朱学涛;郑萍;赵绍林;杨晋;杨新玲;吴惠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血清和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探讨Cys C在MCI和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68例MCI患者、AD患者和认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初筛和临床评估,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MCI组(56例)、AD组(42例)和健康人对照组(70例).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组人群血清和尿CysC水平,分析血清和尿Cys C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测定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 MCI和AD患者血清和尿Cys C水平均较健康人对照组高(P均<0.05);MCI和AD患者MMSE和MoCA得分均与血清Cys C水平呈负相关(rMCI-MMSE=-0.493,rMCI-MoCA=-0.607,rAD-MMSE=-0.513,rAD-MoCA=-0.224,P均<0.05),与尿Cys C水平也呈负相关(rMCI-MMSE=-0.246,rMCI-MoCA=-0.252,rAD-MMSE=-0.233,rAD-MoCA=-0.304,P均<0.05).尿CysC诊断MCI的ROC曲线下面积(AUGROC)为0.866(95% CI:0.786 ~0.946),其诊断临界值为22.81 mg/L时,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75%,Youden指数为0.67,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85.2%.结论 血清和尿Cys C水平升高与老年人MCI和AD的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尿Cys C是一种非入侵诊断MCI的辅助方法.
作者:谢冰;许顺江;王学义;张睿;王岚;崔冬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ID4基因在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定量检测乳腺癌及正常组织标本中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用RT-PCR检测MM-453细胞去甲基化处理前后ID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ID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31.16±1.50)%vs (19.89±0.22)%,P<0.01];ER+乳腺癌组织中ID4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ER-乳腺癌组织[(36.57±1.97)% vs(27.91±1.83)%,P<0.01];去甲基化处理后MM-453细胞ID4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mRNA表达显著上升,两者呈负相关(r=-0.973,P<0.01).结论 ID4基因可能通过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等多种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在ER+的乳腺癌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琰;严枫;冯继锋;张晓梅;夏雷;吴剑秋;陈青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和IL-21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15例ITP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5+ CD4+ Tfh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IL-21 mRNA的表达.结果 ITP组PBMC中CXCR5+ CD4+ Tfh细胞比例(17.55 ±1.015)%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10.19±0.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7,P<0.01);ITP组血清中IL-21水平(100.7±3.71) 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64.6±0.8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P<0.01),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 =0.689 3,P<0.01).ITP患者IL-21 mRNA的相对表达量4.319±0.767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1.125±0.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3,P<0.01).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fh细胞比例、IL-21水平及IL-21 mRNA表达均增高,可能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谢珏;崔大伟;刘艳;孙长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28-T、CD4+ CD28-T、CD8+ CD28-T细胞亚群和可溶性CD28(sCD28)含量的表达变化,以分析其作为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单抗夹心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sCD28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外周血中CD3+T、CD4+T、CD8+T、CD28-T、CD4+ CD28-T、CD8+ CD28-T细胞亚群的表达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Graves病患者CD3+T、CD4+T细胞亚群表达百分率显著减少(P均<0.01),而CD28-T、CD4+ CD28-T、CD8+ CD28-T细胞亚群的表达百分率和sCD28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Graves病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28-T、CD4+ CD28-T、CD8+ CD28-T细胞亚群和sCD28浓度均显著下降,并呈恢复性改变(P均<0.01);且上述4种指标的表达水平与Graves病患者临床体征(甲状腺肿大程度、GO眶病)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28-T、CD4+ CD28-T、CD8+ CD28-T细胞亚群和sCD28含量的表达水平与Graves病患者的病情密切有关,可能为Graves病的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孙中文;冯彩云;易丽娴;孙静;黄静芳;陈蕾;史进方;顾国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表达与DNA甲基转移酶3A基因(DNMT3A)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64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抗原表达水平,Sanger测序法检测其DNMT3A基因突变,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64例AML患者中发现237例DNMT3A野生型;27例(10.2%)患者存在DNMT3A突变.突变类型包括DNMT3A R882H 12例,DNMT3A R882C 15例.在AML各亚型中的DNMT3A突变率分别为M0 0% (0/5),M114.3% (4/28),M2 5.0% (3/60),M3 0% (0/24),M4 10.7% (9/84)和M517.4% (11/63).在237例野生型患者中发现AML1-ETO、BCR-ABL、CBFB-MYH、MLL-AF9、PML-RARa融合基因突变分别为19例、3例、19例、2例、18例,但27例突变型患者均未合并上述融合基因.CD抗原分析结果显示,CD14、CD56抗原表达率在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免疫抗原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入预后分析的36例AML-M5中,DNMT3A野生组的1个疗程缓解率为53.6%(15/28),DNMT3A突变组的1个疗程缓解率为25.0% (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P>0.05).其中24例CD56阳性的AML-M5患者在DNMT3A突变组中1个疗程缓解率为25.0% (2/8),明显低于野生组的68.8% (11/16) (P =0.043).结论 DNMT3A基因突变在AML-M1、M2、M4及M5患者中均有发现;在AML-M5患者中DNMT3A基因突变与CD抗原有一定关联性,原始细胞表达CD56、CD14在DNMT3A基因突变患者中增高,而CD34表达下降;CD56表达阳性的AML-M5患者若伴有DNMT3A基因突变,其预后较差.
作者:章梁君;蒋能刚;周娟;叶远馨;陆小军;应斌武;江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性能稳定、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的冻干人心肌肌钙蛋白Ⅰ亚基(cTnⅠ),用作cTnⅠ定量检测试剂的质控品.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后,诱导表达重组cTnⅠ,经纯化后制备冻干质控品,同时考察该质控品的稳定性.结果 成功诱导表达可溶性cTnⅠ蛋白,其冻干品与标准参考物质SRM 2921具有相同的免疫反应性,且该质控品用于检测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结论 制备的冻干cTnⅠ使用方便、结果稳定,可以满足室内质控要求,适合作为cTnⅠ定量试剂盒的质控品.
作者:才蕾;武建伟;邓秋菊;方琦;王继华;唐时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 GliT单克隆抗体(单抗)并进行鉴定.方法 取重组烟曲霉TR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抗TR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IsoStrip鉴定抗体类、型,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单抗的特异性.结果 筛选到1株稳定分泌抗TR单抗(Anti-TR1)的杂交瘤细胞,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为κ型.ELISA法测定效价为5×105,能够与烟曲霉分泌蛋白及菌丝中天然TR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基因重组TR特异性结合.免疫荧光检测表明,该株单抗与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菌丝均发生反应,是曲霉属特异性的抗体.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该抗体可与曲霉菌丝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获得了1株持续分泌高效价抗曲霉属特异性抗TR单抗的交杂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史利宁;胡毓安;陆静芬;廖红;马春芳;李晓军;李芳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13年3月我科从1份眼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到1株脓液诺卡菌(Nocardia puris),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农民.有糖尿病史多年.两年前无明显诱因觉右眼视物不清,渐进性发展,一直未引起注意.两月前自觉右眼视物模糊症状加重,伴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2013年3月10日来我院就诊,拟诊:右眼角膜炎,倒睫.予以抗炎治疗并建议手术治疗倒睫.因患者原因未行手术.后因右眼失明伴眼痛,再来我院就诊.查:手动/眼前,上睑内翻,睫毛贴于角膜,球结膜充血,角膜中下部灰白色混浊水肿,局部基质层缺损,前房积脓约4 mL,虹膜纹理欠清,瞳孔圆、直径3 mm、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混浊,眼底检查窥不入,眼压正常,泪道冲洗不合作.
作者:茆海丰;陈东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Pelger-Hu(e)t异常(Pelger-Hu(e)t anomaly,PHA)是一种先天或后天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畸形,细胞形态在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困难、分2叶甚至完全不分叶和过度的染色质凝聚的现象.PHA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核纤层蛋白B受体(lamin B receptor,LBR)的基因(LBR)突变密切相关;也可以是后天获得,即假性PHA,又称获得性PHA.现报告1例脑梗死伴肺部感染患者PHA病例.
作者:谈晴云;沈文艳;邵康;顾怡;沈薇;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除冷凝集素对血常规检验干扰的常用方法是将标本于37 ℃温育一定时间(如20 min)后立即检测[1].但在实际工作中,当患者冷凝集素效价较高时,该法尚不能完全消除其干扰.我们针对1例溶血性贫血合并支原体肺炎患者的高效价冷凝集素,用生理盐水置换等量血浆,同时对标本温育,消除了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
作者:王励;黄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用单值-移动极差(x-MR)法建立HBsAg定量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图.方法 首先用箱线图法剔除HBsAg室内质控数据离群值,然后对剔除离群值后质控数据进行Anderson-Darling (A-D)正态性和独立性检验,再以(x)±2.66 ×MR为单值控制图控制限、3.27MR为移动极差控制图控制上限绘制x-MR控制图,并对控制图进行失控分析,比较x-MR与均值-标准差((x)-s)控制图对失控的监测效果.结果 HBsAg第3个质控数据35.00 ng/mL为离群值;A-D正态和A-D独立分别为0.507和0.609,质控数据兼具正态性和独立性;x-MR图表明第10个质控数据失控,提示存在系统变异.按常规绘制(x)-s控制图则未能检出x-MR控制图所检出的第10个真失控数据.结论 x-MR控制图有助于提高失控判断的灵敏度.
作者:祝文彩;季伙燕;王惠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