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64X
  • 国内刊号:32-1204/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0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7,三部委)
  •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杂志   2016年12期文献
  • miR-195启动子甲基化对膀胱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miR-195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miR-195启动子甲基化与膀胱癌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5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膀胱癌细胞系T24中的表达水平;用寡核苷酸片段NC-mimics和miR-195-mimics转染膀胱癌T24细胞系,噻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凋亡试验检测转染后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DAC(甲基化酶抑制剂)处理T24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5表达水平.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miR-195的表达水平[-10.35,(-27.58,-4.38)]较癌旁组织[1.01,(1.00,1.02)]明显降低(Z=-7.75,P<0.01),T24细胞中miR-195的表达水平是SV-HUC-1细胞中的[3.81×10-5(3.05×10-6,7.63×10-6)]倍(Z=-2.09,P<0.01).与阴性对照组(转染NC-mimics)和空白对照组(只加转染试剂)比较,T24细胞转染miR-195 mimics后第1天(F=15.8,P<0.01)、第2天(F =220.43,P<0.01)和第3天(F=2 779.00,P<0.01)时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明显的抑制,并且细胞出现凋亡.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895±5)个、(790±5)个、(390±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710.27,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μmol/L DAC处理组及3μmol/L DAC处理组中T24细胞在24h(F=186.5,P<0.01),48 h(F=120.88,P<0.01),72 h(F=16 275.00,P<0.01)时的miR-195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26例癌组织中miR-195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较癌旁组织升高(x2=25.28,P<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miR-195低表达,miR-195可能参与调控食管癌T24细胞的增殖和凋亡,miR-195启动子甲基化与膀胱癌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程晨;饶应波;崔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抗念珠菌烯醇化酶抗体

    目的 建立检测抗念珠菌烯醇化酶(Eno)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用基因工程制备的重组Eno作为包被抗原和酶标抗原,通过棋盘滴定法对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密度进行考察.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测定291例住院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114例,念珠菌定植82例,细菌感染患者95例)以及200名健康人血清,并与本实验室前期自建的间接ELISA法检测抗Eno抗体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双抗原夹心ELISA法工作条件为:Eno抗原包被浓度为0.5 μg/mL,酶标抗原1∶4000稀释;封闭液为含50 g/L脱脂奶粉的PBS-T,待测血清稀释度为1∶100.患者血清检测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6.8%、7.4%和5.9%;不同批次重复测定15次,其批间CV分别为10.1%、9.6%和12.4%.重组抗原对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阻断率为92.2%.通过ROC曲线确定cut off值吸光度(A)为0.209.检测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6% (93/114)和94.4% (356/377),敏感性高于检测抗Eno抗体的间接ELISA法(81.6% vs 76.1%).结论 建立了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抗念珠菌Eno特异性抗体,可提高IC的诊断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笑;王颖;黄梅;胡毓安;史利宁;李芳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长链非编码竞争性内源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并且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节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参与大量病理、生理过程.长链非编码RNA含有microRNA(miRNA)反应元件,可以和miRNA相互结合,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此类lncRNA称为竞争性内源RNA (ceRNA),这种ceRNA参与胃癌的致病过程,为胃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阻断lncRNA与其相应位点的结合,也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徐榕蔓;韩奕文;王瑞;朱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黏蛋白16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黏蛋白(MUC)是一种高分子量高度糖基化蛋白,由多种上皮细胞分泌.卵巢肿瘤细胞表面相关抗原黏蛋白16(MUC16)表达于正常机体体腔上皮,起润滑和保护器官的作用.MUC16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以及目前通用的化学发光法、未来的芯片技术.80%以上卵巢癌患者高表达MUC16,临床上基于该特征,将MUC16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预测复发及判断疗效依据;MUC16可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潜在特异性分子靶点,也可为卵巢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作者:叶文凤;徐永娟;蒋敬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体内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的双层膜结构小囊泡,可携带包含亲代细胞信息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多数外泌体有特殊的功能,可能与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相关.现已发现外泌体参与疾病进展、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监视等多个环节.外泌体中蛋白质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部分.该文总结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综述目前外泌体蛋白质的临床作用,并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分析与评述.

    作者:覃思华;郑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函数法评定医学参考实验室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

    目的 使用函数法评定医学参考实验室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各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分为3部分: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的识别、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不确定度函数公式的建立;以α-淀粉酶(α-Amy)为例说明如何用函数公式获得相应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医学参考实验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α-Amy、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不确定度函数公式分别为:urel=[0.0000066+urel2 (reconstruct)+urel2(bb)+urel2 (imprecision)]1/2、urel=[0.000 006 6+urel2 (reconstruct)+urel2(bb)+urel2 (imprecision)]1/2、urel=[0.000 010 2+urel2(reconstruct)+urel2 (bb)+u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0082+urel2 (reconstruct)+urel2(bb)+ urel2 (imprecision)]1/2、urel=[0.0000063+u.l2(reconstruct) +urel2(bb)+u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07 2+urel2 (reconstruct)+urel2 (bb)+ urel2 (imprecision)]1/2、urel=[0.000 007 2+urel2 (reconstruct)+ urel2 (bb)+urel2 (imprecision)]1/2.当α-Amy浓度为100 U/L时,应用函数公式计算得扩展不确定度为2.5 U/L,当α-Amy浓度为400 U/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0.9 U/L.结论 用函数法可简便有效地评定医学参考实验室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

    作者:刘春龙;孙慧颖;胡滨;韩玉霞;陈宝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和监测平台的应用

    目的 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数据比对和监测平台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数据,用实验室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实现筛查数据的实验室间比对.方法 用开发的新生儿筛查数据比对和监测平台收集全国45家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2016年6月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每日检验结果的中位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多数实验室使用PerkinElmer检测系统.Phe筛查数据中位数分布在0.17~ 1.21 mg/dL,TSH筛查数据中位数分布在0.90~4.56 μIU/mL.Phe中位数百分差值满足1/2TEa(允许总误差)要求的实验室比例在97.8%以上,TSH约有1/3的实验室可以满足1/2TEa要求.结论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数据比对和监测平台是新生儿筛查质量管理的有益补充,能帮助实验室使用筛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实现筛查数据的实验室间比对,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参考.

    作者:章晓燕;张宏红;陈文高;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ELISA实验多功能定时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设计可监控ELISA实验温浴时间的定时器软件.方法 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工具开发ELISA实验多功能定时器.结果 ELISA实验多功能定时器具有设置项目名称和温浴时间、定时、自动记录并保存数据、可查询与导出实验记录等功能.结论 ELISA实验多功能定时器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功能完善,可有效控制温浴时间,确保实验质量,并可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总胆红素常规系统量值传递路径的比较

    目的 改进血清总胆红素(T-Bil)常规系统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方法 优选9个国内外生产厂家11种T-Bil试剂盒,涉及矾酸盐氧化法(5/11)、重氮法(3/11)、化学氧化法(2/11)、酶法(1/11)4种常用测量原理,复现11种T-Bil配套系统,分别测量冰冻人血清基质T-Bil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84和GBW09185各3次,依据WS/T 403-2012卫生行业标准判断各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分别采用4种基于T-Bil参考系统的量值传递路径对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系统修正后再次进行正确度评价.分析4种量值传递路径对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各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改进效果.结果 11个T-Bil配套系统中仅4号系统的测量结果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用4种量值传递路径向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10个T-Bil配套系统传递量值后,分别有3、7、10、10种T-Bil配套系统可获得可溯源的测量结果.第(1)种路径能修正50% (2/4)矾酸盐氧化法和50% (1/2)化学氧化法原理的配套系统;第(2)种路径能修正100% (4/4)矾酸盐氧化法、67%(2/3)重氮法、50% (1/2)化学氧化法的配套系统测量结果;第(3)、(4)种量值传递路径能修正各种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配套系统的测量结果.结论 血清T-Bil测量原理不同,改进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不同.采用有互通性的人血清T-Bil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可改进各类测量原理的T-Bil配套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是比较理想的T-Bil量值传递模式.

    作者:邵燕;胡滨;孙慧颖;刘春龙;刘淑明;陈宝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例类孟买血型的鉴定及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探讨类孟买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输血策略.方法 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进行ABO、H血型检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 transfer,FUT1)基因并测序.结果 2例均为类孟买血型Bbm.例1 FUT1基因测序显示为第547~552delAG碱基缺失,即CAGAGAG突变为CAGAG;其2个儿子血型为B型、H表型正常.例2 FUT1基因测序显示547~552delAG和814A>G复合突变,母亲的FUT1基因为814A/G和547~552delAG杂合,复合突变遗传于母亲.结论 2例FUT1基因纯合和杂合突变致类孟买表型形成.

    作者:刘秋菊;田海英;吴爱雪;林飞飞;陈凤夏;林甲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ALDI-TOF MS在临床微生物鉴定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是目前临床实验室中应用为广泛的质谱技术之一.然而,MALDI-TOF MS微生物鉴定的上机前准备、检测分析及结果判读等方面均易出现各种问题,严重时会影响鉴定结果.经文献查阅及实验室长期经验总结、验证,该文对目前MALDI-TOF MS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李修远;黄艳飞;尚军;鲁辛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与免疫学方法相比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多组分检测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临床检验领域重要的新技术之一.目前LC-MS/MS主要在激素检测、新生儿筛查、治疗药物监测、维生素D代谢物检测、蛋白质与多肽定量等项目应用比较成熟.虽然LC-MS/MS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在临床检验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但也存在自动化及标准化程度低、仪器操作复杂等不足.自动化、标准化、蛋白质定量、高分辨质谱等将是今后LC-MS/MS在临检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者:李水军;王思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化差速离心法在血培养报警瓶MALDI-TOF MS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用于血培养报警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细菌直接鉴定的前处理方法.方法 建立优化差速离心法流程.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5年10月至12月外周血培养报警标本100例(均为单一菌),以转种培养后菌落MALDI-TOF MS鉴定为金标准,对比差速离心法优化前后、BRUKER SEPSITYPER试剂盒(简称试剂盒法)鉴定结果,评价优化差速离心法的准确率.收集2016年1月至10月外周血及体液培养报警标本516例(经革兰染色确认为细菌),对优化差速离心法进行大样本应用研究.结果 优化的差速离心法、试剂盒法及优化前的差速离心法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7%、94%及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化的差速离心法鉴定分值>2.0的例数则多于其他两种方法,与优化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16,P=0.048).516例样本单一菌486例,混合菌30例.优化的差速离心法鉴定准确率为92.2%(476/516).外周血及其他体液样本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5%(179/289)、86.8%(197/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2,P<0.01).单一菌鉴定准确率为97.1%(472/48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分别为96.9%、99.1%,均明显高于阳性杆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29,P<0.01;x2 =48.526,P<0.01).混合菌鉴定准确率为13.3%(4/30).体液样本混合菌比例为11%(25/227),显著高于外周血[1.7% (5/289),x2=20.008,P<0.01].结论 优化差速离心法鉴定率高、成本低、易操作,优于试剂盒法,对单一细菌MALDI-TOF MS血培养报警直接鉴定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军;李修远;王丽赟;汤燕燕;李雪;张韶娅;黄艳飞;王玫;张明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全血中维生素B1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测定人体血清/全血中维生素B1的稳定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UPLC-MS/MS)法.方法 血清/全血样本经蛋白质沉淀处理,上清液用双蒸水稀释,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检测,维生素B1和同位素内标的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65.2→122.0和269.2→122.0.结果 维生素B1在0.446~89.2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6;低、中、高质控样本的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34%;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9%~102.6%,RSD均<6.61%.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人体血清/全血中维生素B1的测定.

    作者:江振作;陈从艳;田天;吴超超;高强;卢颖如;彭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室内质控变异系数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串联质谱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变异系数.方法 采用基于Web的室间质量评价软件系统,收集于2016年4月参加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全国室间质评项目的79家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数据,包括2016年4月2个水平(批号1和批号2)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控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CV).根据1/3室间质量评价限(TEa)和1/4 TEa这2个标准,计算各个项目2个批号质控品的室内质控CV的通过率.结果 氨基酸类项目批号1中70%以上实验室的当月在控CV都能满足≤1/3TEa,约50%实验室的当月在控CV能满足≤1/4TEa.批号2中除甲硫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项目满足≤1/3TEa的实验室均超过90%.酰基肉碱类项目批号1中约80%实验室的当月在控CV和70%以上实验室的累积在控CV能满足≤1/3TEa,半数以上实验室的当月在控CV和累积在控CV都能满足≤1/4TEa.批号2中,当月在控CV和累积在控CV满足≤1/3TEa的实验室分别约为90%和80%,满足≤1/4TEa的实验室分别约为80%和60%.结论 大多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室内质控CV可以满足1/3TEa,但满足1/4TEa的实验室仍相对较少,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应继续加强室内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其检测质量水平.

    作者:叶圆圆;王薇;何法霖;钟堃;袁帅;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可行性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方法 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检测2010年至2016年上海部分地区126 579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11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30种酰基肉碱,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和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三大类疾病筛查.结果 126 579例新生儿中确诊遗传代谢病26例,包括氨基酸代谢异常13例、有机酸代谢异常7例和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6例,总发病率为1∶4 869;另确诊2例母源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和1例母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结论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可有效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和诊断,还可对无症状母亲作出诊断.

    作者:田国力;王燕敏;许洪平;周卓;郭静;姚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分枝杆菌液体培养MALDI-TOF MS快速直接鉴定法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并评价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直接鉴定技术.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 46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进行BactecTM MGITTM 960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以其中报警并经萋-尼抗酸染色确认为抗酸杆菌的105例(无重复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本实验室自行设计并改良的“同仁”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直接鉴定法(培养液经特殊前处理后直接进行MALDI-TOF MS鉴定)及传统鉴定法(培养液转种于L-J固体培养基,得到菌落后再进行MALDI-TOF MS鉴定),并通过16S rRNA基因及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测序验证.结果 以基因测序鉴定为金标准,液体培养直接鉴定与传统鉴定法结果一致率为100%;二者鉴定至属的准确率均为100%(105/105),鉴定至种的准确率均为99.05%(104/105).液体培养后直接鉴定与传统鉴定法MALDI-TOF MS鉴定分值≥2.000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52,P=0.086).4例分值<1.700分的菌株谱图杂峰较多而有效峰较少.结论 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同仁”分枝杆菌液体培养MALDI-TOF MS直接鉴定法鉴定结果准确,缩短了分枝杆菌培养和鉴定的时间,且可保证生物安全,对分枝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意义重大,适用于我国各级临床实验室.

    作者:杨本善;李修远;董国伟;张韶娅;李雪;汤燕燕;王丽赟;黄艳飞;王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睾酮

    目的 建立一种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血清睾酮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 以[16,17,17-d3]睾酮为内标,用重量法准确地与血清混合,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以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对提取液作净化处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睾酮与内标的特定碎片离子,用包括法定量.结果 血清睾酮测定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CV)的均值(范围)为0.84%(0.22%~2.00%)、1.01%(0.48%~2.37%)和1.37%(0.53%~3.09%).参考物质ERM DA-345a和NIST SRM 971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的平均偏差范围为-2.0%~+1.8%.结论 用ID-LC/MS/MS建立了血清睾酮的测定方法,方法准确、精密、简便,有望作为血清睾酮测定的参考方法.

    作者:张天娇;王玉飞;曾洁;张江涛;周伟燕;闫颖;赵海舰;汪静;王冬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素参考方法建立及在正确度验证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isotope di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D-GC/MS)测定人血清尿素(Urea)参考方法,并用于临床实验室正确度验证新鲜冰冻血清样本靶值的确立.方法 参照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推荐方法,建立本实验室Urea参考方法,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标准参考物质(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SRM)909c及国际临床化学协会提供的比对样本2014RELA-A和2014RELA-B考察所建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性,并将建立的参考方法用于上海地区小分子正确度验证新鲜冰冻血清Urea靶值的确立.结果 参考方法测量SRM909c相对偏移为-0.25%,2014RELA-A和2014RELA-B测定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移分别为0.00%、-0.10%,测量不精密度≤1.5%,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不精密度.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均值为靶值,允许总误差8%为标准评价,正确度调查样品201411、201412、201511、201512的不合格率分别为4.17%、1.39%、0.00%、1.59%;若以参考方法定值结果为靶值,则正确度调查样品不合格率分别为11.11%、1.39%、1.59%、3.17%.结论 建立的ID-GC/MS测定血清Urea参考方法精密度、准确性均较好,靶值的确定对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有重要意义,该参考方法的建立有望用于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正确度验证计划.

    作者:金中淦;居漪;唐立萍;王美娟;刘文彬;李卿;虞啸炫;欧元祝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