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64X
  • 国内刊号:32-1204/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0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7,三部委)
  •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杂志   2018年9期文献
  • 非白血病性肥大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肥大细胞白血病( mast cell leukemia,MCL)是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ystemic mastocytosis,SM)的一种少见亚型,其可原发或继发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占比不到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1%[1]. 根据新的2016年版WHO血液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该病的诊断需满足: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标准、骨髓活检示未成熟或非典型肥大细胞浸润以及骨髓涂片中肥大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20%[2]. 另外更新标准继续将肥大细胞白血病分为经典型(外周血涂片中肥大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10%)和非白血病性肥大细胞白血病( aleukemic MCL) (<10%) [2]. 该病患者的病程短,预后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鉴于该病在我国罕见,现报道1例非白血病性肥大细胞白血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检验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作者:和迎春;李正金;刘建婷;龙安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清蛋白质电泳室内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血清蛋白质电泳室内质量控制情况.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参评单位回报的室内质量控制信息,将变异系数(CV)与1/3TEa、1/4TEa以及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CV)性能规范进行比较,得到满足各标准实验室的比例,从而分析我国血清蛋白质电泳的室内质量控制情况.结果 80%以上的实验室不精密度都能达到1/3TEa的标准,达到1/4TEa标准的实验室比例略有降低(61.07%~83.87%);而各个项目符合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性能规范的实验室不精密度水平差异较大.按照不同的标准统计各仪器组2017年CV的通过率,满足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性能规范的实验室比例参差不齐.而除清蛋白的比例相对较低外(~70%),Sebia Capillarys 2组满足低性能规范项目的比例均在80%以上;除γ球蛋白(67.31%)外,达到佳性能规范的实验室仅占回报实验室数的不足1/3.结论 各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不精密度水平满足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性能规范还存在很大差距,各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提高血清蛋白质电泳的精密度水平.

    作者:杜雨轩;王薇;何法霖;钟堃;袁帅;刘佳丽;张志新;王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清miR-146a、miR-193a-5p、miR-208b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监测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miR-146a、miR-193a-5p、miR-208b水平变化及其对ACS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4例ACS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ACS患者入院时、PCI术后3 d内以及对照者禁食12 h以上的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ACS患者PCI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者血清miR-146a、miR-193a-5p、miR-208b水平;随访ACS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通过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血清microRNAs水平与ACS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ACS患者入院时血清miR-146a(Z=-3.896,P<0.001)、miR-193a-5p(Z=-2.624,P=0.009)、miR-208b(Z=-3.558,P<0.001)水平均升高;与入院时比较,ACS患者PCI术后3 d内血清miR-146a(Z=-4.215,P<0.001)、miR-193a-5p(Z=-3.578,P<0.001)、miR-208b(Z=4.499,P<0.001)水平均下降,且与健康对照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146a:Z=-0.553,P=0.580;miR-193a-5p:Z=-0.449,P=0.654;miR-208b:Z=-0.313,P=0.754).血清miR-146a、miR-193a-5p、miR-208b区分AC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5%CI:0.62~0.81)、0.65(95%CI=0.54~0.75)、0.70(95%CI=0.60~0.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46a(OR=3.03,95%CI=1.25~7.35,P=0.014)、miR-193a-5p(OR=2.39,95%CI=1.10~5.70,P=0.048)、miR-208b(OR=3.25,95%CI=1.34~7.84,P=0.007)可作为ACS发生的预测因子.随访1年内,ACS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24.1%;发生MACE的患者PCI术后血清miR-146a(Z=-2.519,P=0.012)、miR-193a-5p(Z=-2.296,P=0.022)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的患者.结论 ACS患者血清miR-146a、miR-193a-5p、miR-208b水平升高,PCI术后水平降低,可望作为辅助ACS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作者:李卓玲;吴嘉;韦伟市;汪俊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进展中的变化及对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中的变化及对肺动脉高压(PH)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安徽省胸科医院COPD患者150例,其中COPD稳定期组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组(AECOPD)41例,AECOPD合并PH组7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AECOPD合并PH组根据PH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对照组与COPD各组的CRP、DD水平,以及AECOPD组与AECOPD合并PH组,AECOPD合并不同严重程度PH亚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8、12 d的DD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COPD组CRP、DD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OPD患者CRP、DD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CRP=19.647,FDD=16.598,P<0.05或P<0.01).治疗4、8、12 d后,AECOPD组与AECOPD合并PH组CRP、DD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组间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RP组内/组间=25.251/18.647,FDD组内/组间=6.903/5.412,P<0.05或P<0.01),但AECOPD合并PH组治疗8、12 d的CRP、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合并PH各亚组中,治疗4、8、12 d后CRP、DD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FCRP组内/组间=28.132/19.136,FDD组内/组间=3.521/4.248,P<0.05),但重度组CRP、DD水平仍高于轻度、中度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D、CRP与PASP呈正相关(rDD=0.727,rCRP=0.843,P均<0.01).结论 DD、CRP水平随COPD患者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且与PH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COPD病情进展及PH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作者:夏文娟;王学中;梅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D-二聚体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是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的常用手段,华法林和直接口服抗凝剂等药物的使用有效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但同时也带来出血风险的增加.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临床状态、不同的危险因素等决定了患者的抗凝管理需要更加个体化,包括抗凝强度的调整、抗凝时间的长短以及抗凝预后的评估等.D-二聚体作为一个敏感的血栓及凝血系统活化标志物,在诊断静脉血栓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近些年研究的进展,D-二聚体在口服抗凝管理中的作用日渐显现,不但可以用于评估抗凝质量,预测不良事件,还可以用于指导抗凝疗程和抗凝强度的调整.

    作者:张李涛;张真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脂肪形成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的生物学功能在近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显示,lncRNAs作为功能调控元件在脂肪组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当前已知的参与调控脂肪形成的lncRNA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小结,以期为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晓琴;宁勇;刘湘;高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心肌损伤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选标志物.目前,检测血清cTn水平的各种技术已趋向成熟,但是cTn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既往文献大多分析某一种影响因素,该文尝试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在应用这一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到cTn的多种影响因素,动态检测cTn并与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李丹丹;程歆琦;邱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周转时间分析与优化

    目的 了解导致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周转时间(TAT)延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持续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 分析优化前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的TAT,经采取改进标本运送流程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后再分析优化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的TAT,包括检验前TAT(PA-TAT)、实验室内TAT(IL-TAT)和TAT合格率.结果 优化前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平均PA-TAT和IL-TAT分别是600.3 min和62.5 min,TAT合格率为44.2%;优化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平均PA-TAT和IL-TAT分别是341.7 min和45.9 min,TAT合格率为65.6%.优化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TAT降低(P<0.05).结论 优化标本采集与运输流程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的TAT,提高TAT合格率.

    作者:崔婷;颜群;缪淑贤;颜承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的规范化建立和优化

    目的 规范化建立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并优化.方法 以自动审核规则为核心,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为基础,联合中间体软件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建立复检规则、各检测项目的审核范围、危急值、Delta check,以及检测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审核规则.通过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相互比对,验证自动审核系统的有效性.对审核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再次验证.结果 建立的自动审核规则涉及仪器报警代码、复检规则、Delta check、限值管理(包括危急值项目及结果)、逻辑规则5部分共358条.自动审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6%和69.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9%和98.2%.调整审核规则后,2017年临床生化报告审核通过率从56.89%上升至67.65%,升高幅度达18.91%.结论临床生化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应不断完善、优化及验证,以提高TAT合格率和报告准确性.

    作者:朱晶;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菲尔摩雷沙门菌引起急性胃肠炎1例

    沙门菌属是一类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致病菌,其血清型别很多,抗原复杂,是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菲尔摩雷沙门菌( Salmonella fillmore)是其中一种较为少见的非伤寒沙门菌,所属群为O8( C2)群[1]. 我们检出1例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由菲尔摩雷沙门菌引起的胃肠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之烽;孔筱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及其快速检测与防控治疗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近十年来在全球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挑战,其中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是引起CRE激增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CRE,尤其是产碳青霉烯酶的CRE,对临床治疗的指导和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研发了多种快速检测CRE表型和基因型的方法,且有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由于抗菌药物选择范围受限,临床通常联合采用多种药物对CRE感染进行治疗,而活性和安全性改善的新药尚处于临床开发的后期阶段.

    作者:缪敏慧;杜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种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活性检测方法的性能验证

    目的 验证一种新的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活性测定试剂的方法学性能.方法 验证苏州博源公司的Lp-PLA2检测试剂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功能灵敏度(LOQ)、分析灵敏度(LOD)、携带污染率和参考区间,用上海德赛公司Lp-PLA2试剂作为参比试剂,对临床样品进行评价.结果 Lp-PLA2不同浓度水平血清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108.7%、96.1%、98.4%;Lp-PLA2低(394.1 U/L)、中(785.3 U/L)、高(1048.7 U/L)3个浓度样品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90%、1.90%、2.30%;线性范围为44.4~1660 U/L(R2=0.9997);LOQ为4.22 U/L,LOD为0.89 U/L;携带污染率绝对值<3%;参考区间满足厂商声明的参考区间(≤670 U/L).收集体检者血清样品(n=40),分别用苏州博源公司(实验方法,Y)与上海德赛公司(参比方法,X)的Lp-PLA2试剂检测,Deming回归方程为Y=1.016X+3.90,r=0.987.结论 苏州博源公司Lp-PLA2试剂盒性能验证满足要求,样品检测结果与上海德赛公司试剂具有一致性.

    作者:钱迎芬;沈东华;张敏健;许亮;许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研究进展

    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实验室差错和患者安全工作组(WG-LEPS)围绕检验医学质量指标一致化的主题于2016年10月26日在帕多瓦举行会议.该次会议修订并发布了新的质量指标模型(MQI),批准了用于建立质量指标(QIs)性能规范的标准,确定了提供给参与实验室的报告中应包含的信息.该文介绍了该次会议的主要成果,以期为我国QIs的发展和临床实验室监测QIs提供参考.

    作者:叶圆圆;李婷婷;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T131型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我院首株临床分离的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其传播机制.方法 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耐药初筛;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试纸条检测药物低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以及测序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序列分型;S1-PFGE、Southern印迹杂交和质粒不相容性分型方法研究携带blaNDM-1质粒的特征.结果 该菌对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均耐药,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以及多黏菌素B敏感.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协同试验阳性;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后显示携带blaNDM-1、blaCTX-M-14和qnrS基因;MLST序列分型为ST131型;blaNDM-1位于大小约为100000 bp的IncN型质粒上,且该质粒可通过接合传播.结论 新出现的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为ST131型,blaNDM-1基因可通过质粒传播,临床应加强监测以防止耐药菌传播.

    作者:孙鹏飞;夏文颖;王珏;黄旭;倪芳;刘根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常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 分析常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常熟地区分离的34株CRKP菌株,使用Vitek 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PCR筛选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质粒接合转移实验验证耐药质粒的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34株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有33株检测到耐药基因,其中30株携带blaKPC-2基因、4株携带blaNDM-1基因、1株携带blaIMP-4基因(有2株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NDM-1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成功获得25株blaKPC-2阳性质粒.同源性分析显示共有11种型别,其中A型15株,B型9株,C型有2株,其余型各1株.结论 常熟地区的CRKP以携带blaKPC-2质粒为主,菌株克隆以A型和B型为主,存在小范围的克隆性传播.

    作者:周萍;邓一脉;蒋廷旺;邓正泊;杜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基因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13株CRE,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鉴定,MIC法进行药敏试验.随机选取68株CRE进行PCR扩增,检测blaKPC、blaIMP-1、blaVIM-1、blaOXA-48及blaNDM-1等碳青霉烯酶基因;PCR阳性结果进行DNA测序和BLAST比对,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检出的613株CRE中,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酶抑制剂的耐药率超过90%,仅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50%左右.68株CRE经PCR扩增和DNA测序,blaKPC-2检出58株、blaNDM-15株和blaIMP-15株,但未检出blaVIM-2和blaOXA-48耐药基因.结论 本院CRE常呈现为多重耐药,甚至是泛耐药.CRE的基因型以blaKPC-2型为主,提示须加强院感监测,预防和控制CRE菌株在院内扩散传播流行.

    作者:甘龙杰;陈善建;林宇岚;陈守涛;杨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宿迁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宿迁地区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分布、耐药特点及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方法 收集宿迁地区3家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CRE非重复菌株52株,E-test法测定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的低抑菌浓度(MICs),纸片扩散法检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CRE菌株标本来源广泛,痰液(38.5%)和尿液(28.8%)位于前两位;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部分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MICs>32 mg/L),未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中厄他培南比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显示更高的MICs.CRE菌株除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4%、30.8% 和0外,对大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90%.49株CRE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产酶比例94.2%,其中blaNDM-1占主导(79.6%),blaKPC次之(22.4%).blaNDM-1菌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6.7%)、肺炎克雷伯菌(15.4%)和阴沟肠杆菌(10.3%).blaKPC阳性菌株中,除1株同时携带blaNDM-1为大肠埃希菌,其余均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宿迁地区CRE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产生碳青霉烯酶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其中blaNDM-1是主要型别.临床应加强CRE的监测工作,采取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耐药基因的传播.

    作者:张保荣;毕茹茹;孔子艳;马萍;顾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无症状携带者主动筛查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感染与传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CRE感染是应对这种威胁的关键.住院患者肠道是耐药菌的储存库,这些定植的耐药菌具有引发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潜在风险.CRE的定植常先于CRE的感染或与感染并存,对入院患者进行CRE的主动筛查并对阳性患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预防CRE感染与传播的有效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CRE的主动筛查.该文就CRE的流行现状、CRE主动筛查的人群及样本、筛查的方法等作简要综述.

    作者:陈善建;曾勇彬;杨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KP C-2肺炎克雷伯菌的MLST和wzi分型分析

    目的 探讨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确定其wzi分型.方法 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108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PCR和DNA测序技术鉴定KPC-2编码基因.对产KPC-2菌株,用MLST技术分析其遗传相关性,并用PCR技术对其进行wzi分型.结果 10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72株产KPC-2.72株产KPC-2菌株经MLST分型分为9个不同克隆型,其中ST11(61/72,84.7%)为流行,其次为ST15(4/72,5.6%);72株产KPC-2细菌有7种wzi分型,wzi209(K47荚膜型)为流行(58/72,80.6%),其次为wzi64(K64荚膜型)(6/72,8.3%).结论 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ST11型在我院存在克隆播散,大多为wzi209,荚膜型为K47,需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作者:翟俊斌;贾佳;程莉;张之烽;沈瀚;曹小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mCIM与eCIM筛选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和EDTA碳青霉烯类失活法(EDTA-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对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筛选能力.方法 分别收集碳青霉烯类耐药和敏感肠杆菌科细菌102株和53株,采用mCIM和eCIM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试验,PCR法检测blaKPC-2、blaNDM-1、blaIMP-4、blaVIM-1和blaOXA-48耐药基因,并对表型筛选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97株检出耐药基因,包括51株blaKPC-2基因、38株blaNDM-1基因、5株blaIMP-4基因以及3株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NDM-1基因;mCIM检出阳性98株,阴性4株.98株mCIM阳性菌中,eCIM阳性46株,阴性52株.53株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mCIM试验均为阴性.mCIM试验筛选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的敏感性为99.0%,特异性为96.6%,与PCR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959;eCIM筛选金属酶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94.6%,Kappa值为0.881;eCIM筛选丝氨酸碳青霉烯酶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5.8%,Kappa值为0.882.结论 mCIM试验与eCIM试验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有效筛选碳青霉烯酶产酶株,而且可同时区分碳青霉烯酶类型,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玉兰;宋文杰;李继红;范士英;孙倩;张琳;时东彦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