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影响因子:0.44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年11期文献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

    患者男性,14岁,因全身结节、斑块14个月,伴发热9个月收住院.7个月前有肝脾肿大、大网膜增厚,心包积液、胸腹水病史,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停药易反复.住院1周后,外周血3系迅速下降,肝功能迅速恶化,凝血障碍,并出现瘀点和上消化道出血.住院16天,自动出院,出院后6天死于上消化道出血.皮下结节处活检及免疫组化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作者:刘方;李红春;王宝玺;王家璧;刘跃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先天性额顶部皮下脂肪瘤-胼胝体发育不良-颅内脂肪瘤综合征1例

    报道1例先天性额顶部皮下脂肪瘤-胼胝体发育不良-颅内脂肪瘤综合征.患者男,27岁.额面正中竖形条状皮下肿物27年,隆起,约2cm×4cm×1cm,皮色,质软,无压痛,可轻微左右移动.合并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良及大脑镰下脑脂肪瘤(额顶部),本病极为罕见.

    作者:梁建平;朱学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胆碱能性红斑1例

    报道1例27岁男性病人,上肢和躯干上部反复出现暂时性瘙痒性红斑10个月,运动、洗热水澡和情绪激动诱发皮疹.

    作者:张汝芝;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肩关节复位术颞部压迫致斑秃样脱发1例

    患者男,25岁,因肩关节脱臼于2001年4月10日行全麻下肩关节复位术.术中双侧颞部头皮外罩铁托套固定.7h后摘除铁托套.术后患者即感铁托套压迫局部疼痛,并发现该处皮肤发红.

    作者:栾红;李林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巨大型鲍温病致侵袭性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男,59岁.25年前右髋部受外界摩擦皮肤被刺破,出现暗褐色斑片,并逐渐扩大,进展缓慢.5年前皮损隆起.3年前皮损中央出现破溃.皮肤科检查:右髋部见一约10cm×10cm暗褐色斑块,表面疣状突出,境界清楚,质硬,有压痛.中央有一溃疡,边缘隆起.皮损活检示鲍温病致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作者:佟春光;曹鸿玮;陈懿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扁平苔藓样角化病1例

    报道1例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患者女,79岁,因左臀部无症状角化斑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可见左臀部有一1.0cm×4.0cm的暗紫褐色肥厚性斑块,类长方形,表面轻度疣状,边界清楚.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伴灶性角化不全,局部颗粒层增厚或变薄,棘层不规则肥厚,基底层液化变性,部分表皮突明显伸长,弯曲如豆芽状.表皮近基底层处可见较多胶样小体.真皮浅层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呈带状浸润.经彻底手术切除治愈.

    作者:马东来;方凯;刘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硬蜱叮咬伤1例

    报告1例43岁男性在北京郊区云蒙山登山时腰部被蜱叮咬,就诊时主诉背部游走性环状红斑、瘙痒.根据蜱的形态特征分类鉴定蜱为全沟硬蜱,并对蜱进行扫描电镜研究.患者接受青霉素80万U,每日2次肌注,疗程1周,皮损消退.

    作者:刘跃华;方凯;王宏伟;韩晔华;邹宏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女性,48岁,因多形皮肤粘膜损害1月伴发非霍奇金淋巴瘤2年余入院.皮肤病理活检示棘刺松解性大疱,直接免疫荧光棘细胞间及基底膜区免疫反应物沉积,其免疫组化示T细胞侵入表皮现象.

    作者:袁小英;宋清华;马川;李林峰;袁珊;陈学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组织样麻风瘤1例

    报道1例组织样麻风瘤.患者男性,41岁,面部、躯干、四肢红斑、结节,自觉微痒,无明显浅感觉障碍及神经干肿大.病理检查示梭形、多角形组织细胞,部分胞质泡沫化,抗酸染色可见大量麻风杆菌.

    作者:刘宏杰;郭在培;王琳;李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1例

    报告1例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17岁男性患者,母亲左下腹有局部色素异常的表现.患者全身泛发色素沉着斑间以色素减退斑,局部呈网状外观.HE染色示色素沉着区基底层细胞中黑素增加,色素减退区黑素减少或缺如,而黑素细胞并不减少.人黑素细胞抗原HMB-45免疫组化示色素沉着区黑素细胞胞浆内有致密的阳性颗粒,而色素减退区黑素细胞胞浆内阳性颗粒少见.

    作者:鲁严;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先天性角化不良6例

    报道6例先天性角化不良,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皮肤异色症样皮损、指趾甲萎缩脱落和粘膜白斑等.其中1例伴有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患者的皮损曾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改变均与本病相符.

    作者:马东来;王家璧;王宏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

    近期笔者遇到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对其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易韦;贾美琳;文安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头孢曲松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尿频尿急、尿道口流出黄绿色分泌物1周于1997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平素体健,既往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亦无特殊食物过敏史.

    作者:贾东梅;黄晓婕;赵作涛;罗庆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1例

    报道1例46岁男性病人,全身皮肤红斑、水疱3年,加重1年,具有典型的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伴舌炎、糖尿病,体重下降,血胰高血糖素增高.皮肤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浅层坏死,免疫组化发现表皮浅层抗人胰高血糖素抗体着色阳性.腹部CT及锝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Octreotide)扫描显示患者胰尾及肝脏肿瘤.长效生长抑素治疗后,血胰高血糖素水平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皮疹逐渐好转.

    作者:曾建英;王宝玺;马东来;郑艳红;张少华;张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匐行性血管瘤2例

    报道2例匐行性血管瘤.2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1例皮损泛发,累及躯干和四肢,另1例皮损局限于双侧臀部.1例的组织病理检查符合匐行性血管瘤的改变.经可调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2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东来;何志新;方凯;刘克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皮肤钙质沉着症1例

    报告1例皮肤钙质沉着症.患者男性,40岁.左侧臀部肌注青霉素后,注射部位陆续出现黄豆大小淡白色丘疹和结节,自行破溃流出白色石灰样物,逐渐形成凹凸不平的硬性斑块33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深部组织可见大小不等团块状钙化物沉积,呈均质性或钙化球,HE染色呈深蓝色.

    作者:何弘;高效贤;岳新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结节病1例

    结节病亦称肉样瘤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无干酪样坏死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性疾病.除皮肤病变外,还累及人体任何器官或组织.常见的是皮肤结节病[1].近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爱昌;谷元凤;熊瑛;苏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Kaposi水痘样疹9例疗效观察

    报告9例年龄在5个月~2岁的Kaposi水痘样疹患儿,予以2.5mg/kg@d)的阿昔洛韦和5%人血丙种球蛋白溶液50ml/d静滴,疗程分别为7天和5天;结果发现新发皮疹很快能在1~3天内(平均为1.8天)得到控制,同时体温也能在1~3天内(平均为1.7天)恢复正常.皮疹从干涸、结痂到痂皮脱落的时间平均为6.6天(4~9)天.表明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静滴治疗能缩短Kaposi水痘样疹的自然病程,而且越早用疗效越好.

    作者:郭清龙;钱黎华;余流;鲁智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3例

    阿维A为第2代芳香维A酸类药物,国外已代替阿维A酯广泛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尤其对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用阿维A(新体卡松)治疗脓疱型银屑病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敬军;李和莲;陈志强;刘维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经1个疗程8周观察疗效.结果中、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寻常型银屑病和副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均达66%以上,尤其是中、重度痤疮患者疗效满意,痊愈率为38%,总有效率达87%以上.掌跖角化症、银屑病和副银屑病也取得满意的疗效,但痊愈率较低,可能与疗程短有关.而汗管瘤短期疗效不满意,可继续疗程进一步观察.对于尖锐湿疣不提倡使用该药治疗.

    作者:张雅洁;张桂梅;李放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应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肢端型血管角化瘤6例疗效观察

    用染料激光对6例肢端型血管角化瘤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中1例在激光治疗后行光镜、电镜观察.临床结果显示:5例经1~2次治疗后痊愈,1例好转;组织学研究表明,染料激光能选择性作用于皮损的血管组织.

    作者:陈向东;汪蓓青;刘健航;钱晖;沈善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泛昔洛韦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科室于2000年3月~5月间应用泛昔洛韦(仙林纳)治疗带状疱疹34例,并与阿昔洛韦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立恒;倪通;沈献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38例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笔者用YAG激光先后治疗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军英;许云鹏;杨发枝;栗玉珍;赵艳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

    为了解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的可能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效果,对99例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观察.结果提示,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的成因可能是皮肤对皮质类固醇的依赖,而不是对皮质类固醇的过敏反应.治疗戒断法较皮质类固醇梯度替代法更为有效,治疗的时间一般需要2个月.羟氯喹能控制反跳.

    作者:李秉煦;林孝华;邵笑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类天疱疮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HLA-DRB1基因与类天疱疮(BP)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56例BP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患者HLA-DRB1*10(DRB1*1001)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c=0.022,RR=6.466).结果提示HLA-DRB1*10(DRB1*1001)可能是我国上海地区汉族BP患者的易感基因.

    作者:金岩;骆肖群;付海军;翁孟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SLE患者辅助T细胞因子和疾病活动性的影响

    为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SLE患者辅助T(Th)细胞因子及疾病活动性的影响,将SLE患者分为处理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疾病活动性.治疗后处理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IL-10均降至正常;治疗后对照组IFN-γ水平低于正常,而IL-4、IL-10水平仍高于正常,处理组疾病活动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BCG-PSN可作为SLE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付;李捷;施为;陈明亮;杜乾君;陈翔;陈服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结节性硬化症18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和CT扫描的诊断价值,对18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综合进行分析,并进行CT扫描.结果18例患者临床均符合诊断,CT扫描亦发现有独具特征的脑部病灶,故认为提倡全面查体、重视皮肤改变、常规CT检查对结节性硬化症诊断有重要意义,其中以CT扫描有特征性诊断价值,但应同脑内多发钙化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作者:卢勇田;高胜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毛发研究的新模型——猪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

    对猪毛囊体外无血清培养的条件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在体外培养中对环孢素A(CsA)、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I)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反应性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猪毛囊在Williams E加L-谷酰氨等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从而建立了猪毛囊体外无血清培养模型,并使毛囊分离和培养的方法标准化.建立的猪毛囊体外培养模型毛囊生长曲线与人毛囊非常相似.(2)体外培养的猪毛囊对CsA、IGF-Ⅰ和TGF-β1均有敏感的反应性,反应浓度与人毛囊体外培养的浓度相似.(3)猪毛囊体外培养中CsA明显促进毛囊细胞分裂增殖和抑制毛囊细胞凋亡.所以猪毛囊体外培养模型是研究毛囊生理较好的方法.

    作者:范卫新;Lars Mecklenburg;Ralf Paus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CD44v6蛋白表达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6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2例淋巴结转移灶、11例假性上皮瘤样增生、10例正常皮肤进行检测,探讨CD44v6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鳞状细胞癌CD44v6表达下调,且分化越差下调越明显,与是否转移及发病部位无关.提示CD44v6对维持表皮正常结构起重要作用,并与细胞增殖分化程度有关,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标志.

    作者:李慧忠;李顺凡;吴国凤;樊翌明;吴志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早期梅毒450例临床分析

    对1986~2001年6月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门诊的性病病历中450例早期梅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一期梅毒235例(52.22%)、二期梅毒127(28.19%)、早期潜伏期梅毒88例(19.56%),梅毒螺旋体阳性检出率占44.21%.提示青海省梅毒流行呈增长趋势.

    作者:董世珍;樊明;张艾生;马玉芝;石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1种蒙药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对11种蒙药体外抗真菌作用进行了评价.选择医学真菌11属19种,将11种蒙药分别用乙醇和水制备提取液,分别用琼脂稀释法、琼脂柱法和分区划线琼脂平板法进行抗真菌敏感性试验.结果11种蒙药对3属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属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基本无作用,而对念珠菌和隐球菌及马内菲青霉仅个别蒙药有抑菌效果.所试验的蒙药对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有希望经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为临床用药.

    作者:张秀丽;张秀屏;沈永年;吕桂霞;陈伟;刘维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硬皮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特点与分析

    硬皮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病理显示病处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壁改变,如血管周围的细胞浸润,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

    作者:阿衣古力·玉素甫;惠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紫外线致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

    紫外线导致皮肤癌变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包括基因因素和非基因因素的影响.基因因素包括DNA的损伤和修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端粒酶等,非基因因素有免疫抑制、氧化应激、分子的表达、环氧合酶的作用,其中有些机制还不清楚,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农祥;何黎;李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耐药念珠菌的研究进展

    耐药念珠菌的出现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并已引起各界的重视.对耐药念珠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所致感染的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宋晓静;许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白癜风的治疗

    光化疗法和皮质类固醇是治疗白癜风一线疗法,不管是进展期和静止期均适用.PUVA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其发病部位、临床分型等因素合理选择表皮移植等外科疗法可以提高疗效.对非外科的其他疗法如卡泊三醇、假过氧化氢酶、UVB等也做了简要介绍.

    作者:谭城;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思泰口服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思泰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吡拉西坦,是一种脑代谢改善药物,尚未见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笔者曾遇见1例因口服”思泰口服液”而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菊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胫前粘液性水肿

    患者女,49岁.主诉:双小腿胫前硬肿斑块2年,无自觉症状.

    作者:李丽;王宝玺;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全国过敏性皮肤疾病研讨会纪要

    作者:郝飞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