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1.投稿方式--本刊已实行网上投稿、审稿、收/投修稿及校对校样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注册后投稿。注册信息务必真实准确,以便联系。投稿后本刊通过手机短信以及Email随时通知您稿件的处理进展情况,作者登录到投稿系统后,系统也会显示稿件所处的阶段。
2.修改稿--经审稿后拟刊用的稿件请按退修时提出的退修意见一一修改、复核。修改稿件时最好使用审阅格式,如果您不习惯使用审阅格式,请将修改处用红色做标记,这样编辑部可以很清楚知道您的稿件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修改稿通过投稿系统的收/投修改稿上传回编辑部,必要时在意见答复栏填写答复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意见。修改稿如超期(超过2个月)不能修回,应通知编辑部,否则视为自动撤稿处理。
3.校样稿—作者通过系统收到校样稿后,请仔细核实,并逐一回答编辑部提出的问题,对编辑部的意见给予答复。
4.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等课题,请在投稿时详细填写基金名称及编号,并在稿件首页脚注处注明,如“基金项目(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在邮寄版权转让协议时附上基金资助项目任务批准件的复印件,以便论文提前发表。论文如获奖也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及时寄至编辑部。
5.稿件不允许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投稿时须作者单位盖章同意并由所有作者签署亲笔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稿件经编辑部确定刊出后,在退修时作者将已经签署盖章的版权转让协议邮寄给编辑部,稿件发表后专有使用权归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所有,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有权以电子版、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未经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他处。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采用稿件可做文字修改和删节。
6. 作者需按系统上显示的版面费支付文章、彩色及黑白照片的版面费。作者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系统自助缴纳版面费,也可以通过邮局等传统方式缴纳。文章发表后,编辑部将酌致稿酬,同时赠第1作者当期杂志1册。编辑部所发放的稿酬包括电子版、光盘版及各大数据库网上检索等所有稿酬,为一次性全部给付,以后不再支付。
7.投稿后,作者如欲再投其他刊物,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小汗腺汗囊瘤又称汗腺囊腺瘤(eccrine cystadenoma)或汗管扩张症(syringoectasia),好发于成人面部,系小汗腺真皮内导管扩张而致的良性肿瘤[1].临床上较少见,笔者近期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74岁.面部透明、淡蓝色小丘疹7年,反复发作.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透明、淡蓝色类似假水疱样囊性小丘疹,夏重冬轻,自诉日晒后皮疹增多,无瘙痒等自觉症状,处阴凉环境后皮损可部分消退.有时皮损破溃后有少许透明液体流出.曾于外院诊治,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无明显好转.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饶朗;王晓华;蔡碧姗;禹欢欢;陈永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8岁.额部结节破溃1年,于2015年9月3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余前额部出现一黑色结节,完全剪除后破溃不愈合.既往体健,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额部一直径约1.5 cm黑褐色溃疡,呈“火山口”样(图1A).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压、血糖、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作者:康道现;周开华;邹晴;康絮煦;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价0.03%和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中国成人和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赋形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对327例中、重度AD患者给予0.03%和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3周,在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3周后成人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日常活动和休闲3个方面评分的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儿童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休闲、学校、假期、日常活动、睡眠和治疗的影响各方面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幼儿组各方面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03%和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中国成人和儿童中、重度AD患者3周后,成人及儿童(>4岁)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
作者:窦侠;刘玲玲;谢志强;陈连军;李丽;冯素英;谭国珍;阎明;朱学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Weber-Cockayne(EBS-WC)亚型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EBS-WC亚型2个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个家系中共有患者17例,均为连续数代发病,男女均可受累.临床表现为掌跖在摩擦、受热后发生水疱、大疱,同一家系内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电镜检查示表皮基底细胞胞质空泡样变性.结论:EBS-WC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确诊需依靠电镜检查.
作者:鞠强;石继海;康晓静;姜祎群;夏隆庆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了解北京地区高危女性人群中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状况,于2000年1月~2001年4月,对北京市高危女性进行体检和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以及HIV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感染率分别为:7.63%、7.20%、5.66%、4.63%、1.11%.发现1例HIV抗体阳性者.虽然淋病是感染率高的性传播疾病,但是在调查的几种STD中,增幅快的是梅毒.提示加强对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HIV的筛查是防治STD传播的重点.
作者:张海萍;连石;朱威;刘彦春;赵威;赵琛;田秋华;宋承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脂溢性皮炎系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通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可侵犯全身,伴发瘙痒,成年人及新生儿多见[1].累及成人面部者,皮损多表现为鼻唇沟和鼻翼部位暗红色油腻性斑片,可伴有鳞屑,部分病例可累及全面部,表现为基底潮红的油腻性红斑,有碍容貌.笔者采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治疗面部油性脂溢性皮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艳;许速;何国强;金艳霞;卢路;黄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敏感性皮肤(SS)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人们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地区年满18岁的正常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272例,44.4%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不是SS,25.8%不确定自己是否是SS,29.8%自我评估是SS:其中20.6%觉得自己是轻度SS,9.0%自我评估为中度SS,只有0.2%觉得自己是重度SS.18.2%男性自我评估为SS,31.9%女性自我评估为SS,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1).自我评估为SS的人群年龄在18~29岁、30~49岁和≥50岁3个年龄组的比例分别为32.6%、26.6%和2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海地区人群较为敏感的影响因素为在冬季使用洁面剂、酒精饮料、风、温度的变化和光照.结论:女性自我评估为SS的比例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自我评估为SS的比例降低;问卷是评价SS较好的方法.
作者:余玲玲;王学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利用放射过敏吸附试验(RAST)对荨麻疹患者进行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以了解荨麻疹患者的食物和环境的过敏原,为荨麻疹提供病因学诊断,对检测出的过敏原临床上采用避免接触或特异性脱敏治疗可望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翟庆;钱奕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76岁.因左小腿皮肤起紫红色斑块2个月余于2011年6月2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小腿外侧出现甲盖大紫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大、增厚,瘙痒明显.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晏洪波;余君贤;杨斌;梁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铬和钕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两种微量元素,在我们日常饮用水和食物中均含有微量的铬和钕.近期由于在部分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中检测出这两种元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该文对铬和钕的分布及其对人体与皮肤的安全性进行了文献复习和综述,初步判断健康皮肤通过护肤品或化妆品接触到微量的铬和钕是安全的,正常使用不会导致皮肤损害;同时,通过化妆品接触到微量的铬和钕,透皮吸收进入体内的量更少,不会导致人体内脏损害.
作者:乐嘉豫;董美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你好,请问临床皮肤科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临床皮肤科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临床皮肤科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请问临床皮肤科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