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1.投稿方式--本刊已实行网上投稿、审稿、收/投修稿及校对校样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注册后投稿。注册信息务必真实准确,以便联系。投稿后本刊通过手机短信以及Email随时通知您稿件的处理进展情况,作者登录到投稿系统后,系统也会显示稿件所处的阶段。
2.修改稿--经审稿后拟刊用的稿件请按退修时提出的退修意见一一修改、复核。修改稿件时最好使用审阅格式,如果您不习惯使用审阅格式,请将修改处用红色做标记,这样编辑部可以很清楚知道您的稿件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修改稿通过投稿系统的收/投修改稿上传回编辑部,必要时在意见答复栏填写答复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意见。修改稿如超期(超过2个月)不能修回,应通知编辑部,否则视为自动撤稿处理。
3.校样稿—作者通过系统收到校样稿后,请仔细核实,并逐一回答编辑部提出的问题,对编辑部的意见给予答复。
4.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等课题,请在投稿时详细填写基金名称及编号,并在稿件首页脚注处注明,如“基金项目(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在邮寄版权转让协议时附上基金资助项目任务批准件的复印件,以便论文提前发表。论文如获奖也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及时寄至编辑部。
5.稿件不允许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投稿时须作者单位盖章同意并由所有作者签署亲笔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稿件经编辑部确定刊出后,在退修时作者将已经签署盖章的版权转让协议邮寄给编辑部,稿件发表后专有使用权归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所有,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有权以电子版、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未经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他处。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采用稿件可做文字修改和删节。
6. 作者需按系统上显示的版面费支付文章、彩色及黑白照片的版面费。作者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系统自助缴纳版面费,也可以通过邮局等传统方式缴纳。文章发表后,编辑部将酌致稿酬,同时赠第1作者当期杂志1册。编辑部所发放的稿酬包括电子版、光盘版及各大数据库网上检索等所有稿酬,为一次性全部给付,以后不再支付。
7.投稿后,作者如欲再投其他刊物,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增生性疾病,人群发病率为0.1%~2%,有的西方国家高达3%,银屑病患者往往并发卒中、心血管等疾病,加重了患者的损伤.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令人困惑,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 COX-2)是环氧化物酶家族成员,近期的研究显示上述两个因子在上皮细胞的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5-6],因此本研究检测了银屑病患者皮损中VEGF 和COX-2 两个因子的表达,借此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相关作用.
作者:韦千里;郑妮;孙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2004年1-12月笔者使用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手部湿疹80例,同时以西替利嗪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148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符合下列入选标准:①主要从事家务劳动;②排除有职业性化学物品接触史;③原有手癣、掌跖角化症及其他手部皮肤病者不列入本观察范围.
作者:金春玉;金哲虎;王鹏;金顺福;李莲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探讨红色毛癣菌体外分泌角蛋白酶的活性与诱导底物及其基因型的关系,从而了解红色毛癣菌的侵袭力与感染部位及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指甲、趾甲、皮屑和头发为底物,对不同基因型红色毛癣菌T1a和T1b进行体外培养,利用keratin-azure和酶标仪检测其产生的角蛋白酶活性.结果:不同底物诱导红色毛癣菌T1a和T1b产生角蛋白酶活性的高低比较,指(趾)甲高于皮屑(P<0.05),皮屑高于头发(P<0.05),指甲和趾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底物诱导菌株T1a和T1b产生的角蛋白酶活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底物诱导的角蛋白酶活性不同;红色毛癣菌的侵袭力可能与其感染部位所含的诱导底物有关,而与基因型无关.
作者:刘丽;赖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患者近2个月出现包皮无法上翻完全外露龟头,包皮龟头溃烂,门诊行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建议手术治疗于2010年12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包皮可上翻外露龟头.患者有性病史,具体不详.体格检查:包皮过长不可上翻,龟头外露部分溃烂,尿道外口无法清晰暴露.双侧腹股沟可及增大的淋巴结.
作者:陆鸿海;李爱华;方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报告巨大先天性色素痣皮损处出现白毛1例.患者男,34岁.患巨大先天性色素痣34年.2年前发现胸部色素痣上部分胸毛变白,患者无白癜风、晕痣及皮肤色素减退.先天性巨大色素痣上出现白毛值得研究.
作者:常建民;杨敏;付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阐述大疱性蕈样肉芽肿和色素异常性蕈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变化和鉴别诊断.
作者:邱丙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少数患者可并发皮肤肿瘤.我们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及囊肿破裂伴异物肉芽肿样反应的患者,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再次证实廖文俊等[1]提出的观点,认为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与表皮囊肿的形成有关.
作者:王竞杰;廖文俊;王雷;高天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的体外透皮情况.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利用离体兔皮和自制简易透皮装置对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在不同时间收集接受液样本,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根据维生素E标准曲线计算接受液的浓度,按累积透过量公式计算其累积透过量.将累积透过量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得回归方程,方程的斜率即为渗透系数.结果:维生素E不同时间点的接受液吸光度逐渐增加,从0.5 h的0.113增加到24 h的0.386;对应的浓度和累积透过量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累积透过量渗透系数为30.241.结论: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具有较好的皮肤透过性:透过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呈现时间依赖性.
作者:林向飞;骆丹;闵玮;马全红;夏强;顾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脓癣是相对少见的儿童皮肤癣菌感染,主要由亲动物性或亲人性的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感染,如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1-3],此类皮肤癣菌感染可引起宿主强烈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皮脱发和毛囊性脓疱,可融合成痈状脓肿,愈合后可形成瘢痕及永久性脱发,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我们报告1例由患体癣的宠物兔引起的儿童脓癣,并进行菌种分型鉴定及临床诊治,随访.
作者:田力娣;唐芹芹;杨川;苏晓翠;张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报告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女,36岁.因右颞部红色结节1年就诊.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颞部结节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给予手术切除,术后半年随访无原位复发.
作者:周春丽;郝飞;杨希川;叶庆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尊敬的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请问临床皮肤科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临床皮肤科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临床皮肤科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一下,临床皮肤科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