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影响因子:0.44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厚皮性骨膜病1例

    厚皮性骨膜病又称为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杵状指(趾)、回状头皮、皮肤肥厚、多汗、关节疼痛及骨膜下成骨活跃,此病多见于男性,常在青春期前后发病.我科于2008年10月13日收治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高宏;张衍国;王小霞;魏凯军;孙东杰;吕雅洁;王欢;荣祥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平滑肌肉瘤

    报告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男,65岁.因左胫前暗褐色肿块1年伴疼痛1个月就诊.左胫前肿块由数枚黄豆至蚕豆大暗褐色结节融合,高出皮面,部分结节表面破溃,可见新鲜的肉芽组织,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小,压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境界清楚的梭形细胞增生,梭形细胞纵横交错排列成柬状.梭形细胞胞质呈嗜酸性.杆状核两端钝圆,部分核周见空泡,可见明显的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波形蛋白(+)、肌动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蛋白(-).诊断:平滑肌肉瘤.

    作者:杨励;党倩丽;孙晓燕;张美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

    报告1例肿瘤样钙质沉着症.患儿男,8岁.全身结节、肿块1年余.皮肤科检杳:颈部、躯干、四肢、臀部及手足可见约百个大小不一的结节和肿块,部分融合,边界清晰,少数包块顶端破溃,流出石灰状物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大量颗粒状灶性钙沉积.诊断:肿瘤样钙质沉着症.

    作者:晏洪波;杨斌;梁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肢端坏疽1例

    患者女,66岁.因面部水肿性蝶形红斑2年,肢端坏死疼痛2个月.于2007年5月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水肿性红斑,表面覆有鳞屑,皮损呈蝶形,同时伴有发热、乏力和脱发,曾于我科住院治疗,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EE).给予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李红;史晓蔚;沈柱;李承新;刘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难辨认癣4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27岁.因右大腿红斑、丘疹伴瘙痒半年,于2008年12月13日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大腿伸侧中部出现1枚绿豆大丘疹,偶痒,未予注意,渐扩大、增多,并出现红斑、脱屑.

    作者:李智华;江情;金云;陶丽;罗云鹏;周柳华;占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IV感染并发急性苔藓痘疮样糠疹1例

    患者男,27岁.因全身丘疹、脓疱、鳞屑、结痂伴瘙痒2个月,于2007年5月30日于我科门诊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躯干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粟粒大红色丘疹,自觉时有瘙痒,后皮损渐泛发至躯干和四肢,密集分布,部分皮损处可见丘脓疱疹,边缘有领罔状白色鳞屑,随后部分脓疱自行结痂,瘙痒加重.发病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

    作者:唐海燕;王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患儿女,22个月.因全身泛发大疱伴轻度瘙痒4个月,于2008年10月17日入院.患儿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肩背部出现数个绿豆至蚕豆大紧张水疱,水疱周围绕以红晕,伴轻度瘙痒.水疱数日内可破溃,较易干燥结痂,可迅速愈合,不遗留瘢痕.

    作者:杨汝斌;刘彤云;刘玲;万屏;何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角皮瘤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岁.因右腹部多发性包块3年,于2008年7月就诊.患儿出生后不久于右侧腹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紫红色及樱桃红色斑,后逐渐增大形成斑块.近1年生长迅速,明显高出皮面,局部颜色变深呈黑褐色珊瑚礁状,触碰时易出血且不易止血.

    作者:林舒;汪宇;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人足部血管肉瘤

    报告1例老年人足部血管肉瘤.患者男,73岁.双足部出现多发性紫红色丘疹、结节和斑块2个月.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全层,瘤组织内有大量增生的血管,管腔不规则,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31(+),CD34(+),Ⅷ因子相关抗原(一).诊断为血管肉瘤.

    作者:刘艳;王琳;王婷婷;徐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恶性黑棘皮病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1例

    患者男,77岁.因全身皮肤变黑1年,于2007年5月9日住院.1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背部皮肤变黑,无自觉症状,随后面部、耳郭、颈部、项部、双髋部及骶尾部皮肤亦逐渐变黑;双手足皮肤变黑,角质层肥厚,质地柔软.大部分皮损无自觉症状,腰部皮损偶有瘙痒.未接受过任何治疗.自发病以来,无发热.

    作者:佟盼琢;田珂;曹燕玺;吉冯伟;张晓光;王爱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患儿男,14岁.因右大腿部结节6年,于2008年1月至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就诊.患儿6年前右大腿皮肤出现一蚕豆大结节,呈蓝色,无自觉症状.近2年皮损逐渐增至鸽蛋大,其上方又新发一蚕豆大结节.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皮肤纤维瘤,未予任何治疗.患儿发病前局部无外伤史和昆虫叮咬史.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苏丽娜;傅雯雯;丁杨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床外单发性血管球瘤

    报告1例血管球瘤.患者男,46岁.颈部左侧豆大红色带蒂肿物10年,疼痛5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萎缩变薄,基底层黑素增加,真皮内可见肿瘤细胞团块,主要由大量均匀一致的血管球细胞和扩张的血管腔组成,免疫组化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vimentin)(++),结蛋白(desmin)、S-100蛋白、CD34、CD31均(-),诊断为甲床外单发性血管球瘤.

    作者:王涛;马东来;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先天性色素痣皮损处出现白色毛发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44岁.因右颈部黑色斑44年,于2008年10月就诊.患者出生时右颈部即有一黄豆大褐色黑斑,逐渐增大,至30岁时增至约4 cm×2 cm,以后无明显扩大,其上有黑色的毛发.

    作者:常建民;鲍迎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IgE综合征

    报告1例高IgE综合征(Job综合征).患儿女,10岁.因面部及躯干红斑、脱屑伴咳嗽、咯痰10年,加重半年就诊.患儿出生后不久头面部即出现湿疹样改变,继而泛发全身,以褶皱部位为重;经常咳嗽、咯黄色脓痰,并出现肛瘘.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升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特应性皮炎改变.

    作者:李莉敏;付萌;廖文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沿静脉分布的色素性扁平苔藓

    报告1例沿静脉分布的色素性扁平苔藓.患者男,39岁.双上臂与静脉走向一致的紫色斑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前臂数条紫色或褐色色素沉着带,与浅表静脉走向大致相同.自身抗体及乙肝、丙肝抗体榆查均阴性.组织病理检查示正性角化过度,基底层液化变性,表、真皮交界处可见到Civatte小体,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并可见噬黑素细胞.诊断为色素性扁平苔藓.

    作者:谭城;朱文元;闵仲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二期梅毒1例

    患者男,39岁.因头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伴鳞屑2个月,于2008年10月来我科就诊.2个月前患者腹部出现数个红色丘疹,后逐渐在头部、背部、腋窝、下肢、阴囊部出现类似皮损,无明显症状,不能自行消退.在外院就诊2次,均诊断为银屑病,并按银屑病治疗,疗效欠佳.患者自诉有多个同性性伴.

    作者:党育平;赵广;李东光;刘晓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

    患儿男,7岁.因口周及肛周红斑、渗出、结痂伴脱发及腹泻7年,于2007年5月28日人院治疗.患儿4个月时,口周出现数个米粒大红色丘疹,皮损逐渐扩大,融合成斑块,伴有瘙痒,逐渐蔓延至鼻周、眼周、肛周、骨隆突部位、躯干和四肢末端,皮损初发时均为米粒大红色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表面有渗出、结痂和干燥性鳞屑.

    作者:李红;沈柱;马帅军;廖文俊;刘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人Spitz痣1例

    患者男,20岁.因鼻粱左侧结节半年余,于2008年11月24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发现鼻梁左侧有一棕红色丘疹.渐增大,无痛痒,未经过任何治疗.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李艳秋;刘珺;安湘杰;韩平阳;杨凌云;张晶;李家文;王椿森;黄长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

    报告1例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患者女,60岁.因腰腹部风团样红斑、丘疹及结节伴瘙痒1个月就诊.患者有10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类风湿因子阳性.皮肤科检查:腰、背、腹部密集红色或肤色丘疹、结节,或风团样红斑,直径2~4mm,未见糜烂、坏死及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性粒细胞呈带状浸润,核尘明显,无血管炎改变.10d后皮损自行消退.

    作者:谭城;朱文元;闵仲生;赖仁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

    报告1例皮脂腺痣患者,曾接受数次肿块平皮面削除手术后复发,全部皮损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故皮脂腺痣皮损应彻底切除,并送组织病理检查,而不宜简单进行削平.

    作者:齐显龙;高剑;刘玲;王小玉;胡雪慧;廖文俊;高天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整体可视化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整体可视化皮肤癌的模型,以期实时动态观察药物与肿瘤体积、血清指数等指标的量效关系,为研究皮肤癌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利用pEGFP-N1表达质粒转染皮肤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SCL-1细胞,经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皮肤鳞癌细胞株pEGFP-SCL-1.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借助整体荧光成像系统实时监测细胞在接种部位生长情况.结果:皮肤鳞癌细胞pEGFP-SCL-1稳定、高效表达EGFP,裸鼠皮下注射部位种植成瘤,1周左右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验证了可视化模型的可靠性.结论:利用稳定转染的皮肤鳞癌pEGFP-SCL-1细胞,在注射部位种植建立整体可视化皮肤鳞癌,为研究皮肤癌治疗提供有效的阶段性监测的实验模型.

    作者:李亚玲;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维生素E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赖氨酸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维生索E(Vit E)是体内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之一,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将脂质过氧化自由基还原成脂质过氧化物.从而阻止分子氧和自由基通过非酶反应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作者:赵利媛;刘原君;姚卫峰;胡建中;亓玉清;刘全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细胞周期素D依赖性激酶4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和意义

    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CDK4即细胞周期素D依赖性激酶4,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周期G,期的正调控因子.

    作者:陈仁琼;陈旭;周之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口服阿莫西林后发生天疱疮

    报告1例口服阿莫西林后发生天疱疮的病例.患者男,40岁.因全身出现红斑、水疱1个月后就诊.1个月前患者全身皮肤出现散在黄豆大红斑、瘙痒,2 d后在红斑和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干燥结痂,但仍有新发水疱,皮损多分布在胸、背、颈部和腋下.经口服泼尼松20 mg/d治疗2周后,皮损基本消退,5 d前全身又出现红斑和水疱,皮损瘙痒.患者2次发病前均有口服阿莫西林史.皮肤科检查:躯干和四肢可见大小不一的散在水肿性红斑,部分红斑上可见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榆查示表皮内水疱和棘刺松解细胞,免疫组化组织病理示在表皮内IgG、C3呈网状况积.体外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终诊断为药物诱发的天疱疮.

    作者:冯素英;靳培英;周武庆;林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62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2003年1-_6月采用依巴斯汀(商品名:开思亭,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工业有限公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文京华;谭升顺;刘彤;赵恩兵;张志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O_2激光打孔后抽吸冲洗治疗囊肿性痤疮45例

    2004年4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CO_2激光机打孔后抽吸脓液,然后用2%丁胺卡那霉素多次冲洗治疗囊肿性痤疮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东;徐小华;王立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2005年9月-2007年9月笔者对110例慢性湿疹、皮炎患者采用依巴斯汀(商品名:开思亭,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工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同时与100例应用左西替利嗪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英军;韩秀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科于2008年1月-2009年3月采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6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7例Paget病、2例疣状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3例鲍恩样丘疹病和1例光线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AK)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易运连;朱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期皮肤病用药

    妊娠期的皮肤病用药选择至关重要.该文就妊娠期妇女的代谢特点、药物对胎儿的作用途径、药物对妊娠过程的影响以及常见皮肤病的妊娠期用药选择等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程茂杰;常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该文就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以供临床皮肤科医师参考.

    作者:顾有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席纹状胶原瘤

    患者男,34岁.主诉:左膝关节外下方结节10年余.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膝关节外下方出现一黄豆大肤色皮下结节,无明显增大,无自觉症状.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耿松梅;王倩倩;李政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壁部一淡红色结节——颗粒细胞瘤1例

    诊断: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组织病理所见:表皮突增生,真皮中下部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索状排列,周围以细胶原间隔,细胞呈卵圆形,胞体较大,胞质淡染,含有淡嗜伊红颗粒,细胞核小,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图2、3).

    作者:李子海;朱文元;范卫新;张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皮下结节上囊性物——水疱型毛母质瘤1例

    诊断:水疱型毛母质瘤(bullous pilomatricoma,BP).组织病理所见: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见肿瘤细胞团块,边界清楚,肿瘤细胞无异形性.肿瘤细胞团块由外至内可见典型的嗜碱性细胞、过渡细胞和影细胞(图2),影细胞小叶中未见钙化灶.

    作者:谭城;朱文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