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影响因子:1.10
  • 创刊:198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72
  • 全年订价:26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国家“双效”期刊
  • 特种医学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02年6期文献
  • 肺良恶性病变99Tcm-MIBI显像与肺癌DNA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肺癌摄取99Tcm-MIBI比值与癌细胞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27例肺良性病变及46例肺恶性病变患者均行99Tcm-MIBI早期和延迟肺显像,并测定病变靶/非靶(T/NT)摄取比值(UR).对肺恶性病变组中的24例手术标本进行DNA含量测定,计算DNA含量指数(DI),并与术前99Tcm-MIBI U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良性病变组延迟UR为1.13±0.19,肺癌组为1.45±0.21,两者比较P<0.01;延迟相目测观察及UR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55.6%,78.1%和80.4%,62.9%,73.9%;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二倍体)细胞DI=0.68±0.21,肺腺瘤DI=0.51±0.27,肺癌组DI=1.43±0.33(与前两者比较,P均<0.01).肺癌组异倍体细胞出现率为83.3%.肺癌组DI与延迟UR的r为0.32.结论 99Tcm-MIBI不是理想的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显像剂;延迟相UR有可能间接反映癌细胞DNA含量.

    作者:冯彦林;谭家驹;杨劼;朱正;余丰文;贺小红;黄克敏;袁白虹;苏少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剂量131I治疗3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简称甲癌)转移灶患者多次大剂量131I治疗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①治疗方法:肺、骨转移者每次口服131I 7.4 GBq,淋巴结转移者每次口服131I 5.55 GBq,2次治疗间隔4个月.②疗效判断:分治愈:为131I显像阴性,血甲状腺球蛋白(Tg)降至正常水平;有效:血Tg转阴,131I显像仅见病灶缩小或减少或病灶吸131I率下降;无效:血Tg高水平,131I显像有新病灶出现或患者死亡.③副作用观察为对甲状旁腺功能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①疗效:312例甲癌转移灶患者治愈35.9%(112例),有效60.2%(188例),无效3.8%(12例).②副作用:8.6%的患者有甲状旁腺素(PTH)一过性下降,但无1例甲状旁腺减退症发生.治疗后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出现多种畸变,部分患者的辐射耐受增强.结论采用131I多次大剂量治疗甲癌转移灶疗效佳,副作用小,不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并发症.131I治疗的适应证应扩大至手术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者.

    作者:朱瑞森;余永利;陆汉魁;罗全勇;陈立波;朱继芳;袁志斌;朱珺;马寄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SPECT/CT双探头符合线路衰减与非衰减校正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SPECT/CT双探头符合线路衰减和非衰减校正技术对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用18F-脱氧葡萄糖(FDG) SPEC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经衰减和非衰减校正测量病灶的靶与本底(L/B)比值.结果①衰减校正检出恶性病变41 例(56 个病灶)、良性病变7例(11个病灶);非衰减校正检出的良恶性病变部位和数量与衰减校正一致.②经衰减校正检出的56个恶性病灶L/B比值为24.07~1.39,平均5.20±4.28,其中<2.0为8个,2.0~2.5为7个,>2.5为41个;良性病灶11个,L/B比值为20.1~1.48,平均5.61±4.79,其中<2.0为2个,2.0~2.5为2个,>2.5为7个.③经衰减校正良恶性病灶L/B比值平均为5.28±3.51,非衰减校正为3.22±2.00,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 18F-FDG SPEC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中衰减和非衰减校正对检出病灶数量和定位无明显区别,但前者图像明显好于后者.仅据L/B比值判断良恶性病变不可靠.

    作者:川玲;朱家瑞;赵文锐;卢殿峰;许根祥;魏威;王新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骨显像呈放射性稀疏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

    患者男,38岁,进行性乏力伴烦渴多尿、便秘半年,周身骨痛1个月,无恶性肿瘤史.体格检查:精神极萎,全身骨骼压痛,巩膜轻度黄染,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血常规、血糖正常,尿本周蛋白阴性.

    作者:许小飞;王坚;潘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AMI患者直接与择期PTCA术后心肌活性及左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比较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分别对24例经直接PTCA治疗(直接PTCA组)和22例经择期PTCA治疗(择期PTCA组)的AMI患者于PTCA术后10~20 d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并在1周内完成心肌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将MIBI摄取明显减低或无摄取而FDG摄取明显改善的心肌节段判定为存活心肌.结果直接PTCA组与择期PTCA组的心肌灌注减低节段分别为16.2%(35/216个)和28.3%(56/198个),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8.8,P<0.01);存活心肌节段分别为77.1%(27/35个)和53.6%(30/56个),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18.4,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65.4±9.8)%和(51.2±10.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P<0.05).结论直接PTCA能更有效地增加心肌血流灌注,并可更多地挽救AMI患者的存活心肌和保护心脏功能.

    作者:张建;王铁;崔亮;王乐丰;武秀朵;刘枢;曲士颖;黄京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前肾动态显像研究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肾动态显像的必要性.方法正常受检者2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54例,其中Debackey Ⅰ型24例、Debackey Ⅲ型30例,据肾功能情况分为3组.均行99Tcm-双半胱氨酸(EC)肾动态显像(坐位)并计算肾功能参数,包括:①高峰时间(Tp);②半排时间(T1/2);③20 min清除率[CR20 min(%)].结果 25例正常人肾动态显像示,腹主动脉显影后2 s双肾显像,双肾位置、形态正常,大小一致,Tp为(2.89±0.76) min,T1/2为(7.24±1.64) min,CR20 min为(69.87±5.4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组1双肾显像时间及各项肾脏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组2双肾大小差异明显,异常(缩小)侧肾显影时间明显延迟,各项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组3双肾血流灌注时间均明显延缓,各项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各值与对照组和组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肾动态显像可早期反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肾血管(特别是单侧)受累和肾功能异常情况.此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蒨;王金城;归海旻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有特殊心电图改变、疑为AHCM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UCG)、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等检查.结果 32例患者中确诊为AHCM者29例,UCG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3.1%和89.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是诊断AHCM一种有效无创的方法.

    作者:冯颖青;周颖玲;黄文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90Sr-90Y敷贴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笔者于1998年1月~2001年12月用90Sr-90Y敷贴器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忠旗;陈斯泰;李永培;盛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影响甲状腺吸131I功能测定技术因素探讨

    临床上已注意到患者自身因素对甲状腺吸131I功能的影响,笔者探讨了不同测量条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国荣;欧阳伟;黄玉英;刘金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99Tcm-CP用于炎症显像的实验研究

    笔者研究了99Tcm标记的小分子炎症趋化肽(CP)在动物炎症模型的显像和体内生物分布,并与99Tcm-人血清白蛋白(HSA)及人多克隆抗体(hIgG)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凯军;张永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鼠海马3H-MK-801结合位点放射自显影

    海马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效应是高级可塑性神经活动的基础,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之一的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发挥着关键作用.笔者以3H-MK-801为配基,采用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NMDA受体在大鼠海马中的分布特征.

    作者:温绍君;张忱;王佐广;张文;赵迎新;文杰;刘洁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氟西汀的抗抑郁疗效

    氟西汀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抗抑郁药.笔者探讨了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该药抗抑郁疗效的价值.

    作者:赵晋华;林祥通;江开达;昂秋青;张光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肽在激发β细胞分泌中的表达

    笔者通过对35例正常人及39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素(INS)测定及C-肽释放试验,探讨了C-肽对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改弟;于献泽;张艳;史杰;刘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ZDY101对拟痴呆大鼠脑M胆碱能受体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采用脑内注射兴奋性氨基酸制备拟痴呆动物模型,对比观察滋阴药活性成分ZDY101与Tacrine对拟痴呆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程度及对脑M受体的调节作用.

    作者:管宏;孙启祥;胡雅儿;夏宗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颅骨99Tcm-MDP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转移

    鼻咽癌(NP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常侵犯颅底.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非常灵敏,但由于颅底结构的复杂性,对NPC伴颅底转移的检测作用尚不明了.本研究对照CT探讨颅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半定量分析对NPC颅底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华;何国荣;欧阳伟;黄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89Sr韧致辐射显像评价骨转移89Sr治疗疗效

    近几年,用89Sr等纯β类核素进行内照射治疗已成为核医学的热点.用韧致辐射显像了解核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情况,国内外学者已作了初步探讨[1-3].笔者对89Sr韧致辐射骨显像进行了尝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平;楼岑;陈亮;余林良;黄华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模型小鼠胃内海尔曼螺杆菌

    海尔曼螺杆菌(Hh)是人体胃黏膜中一种不同于幽门螺杆菌(Hp)的致病菌[1],其在小鼠胃内易定植,已建立Hh感染小鼠模型[2].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无创性检测模型小鼠感染Hh的方法,以期能长期监测小鼠胃内Hh定植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桂安;陈烨;张万岱;施理;徐智民;周殿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胺碘酮联合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房颤

    胺碘酮有抗心律失常和抗甲状腺激素作用,本研究探讨其联合131I治疗中、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合并房颤的疗效.

    作者:朱玲锦;武海明;管昌田;匡安仁;魏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6-18F-DOPA合成改进及动物实验

    目的研究6-18F-多巴(DOPA)的合成改进及其在大鼠体内和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脑内生物分布.方法以6-硝基胡椒醛为前体,经亲核氟化、二碘硅烷在柱还原碘化、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及水解4步反应合成6-18F-DOPA,测定大鼠体内和偏侧PD大鼠模型脑内6-18F-DOPA生物分布.结果 6-18F-DOPA总放化产率为5%~18%(未经时间衰减校正),总合成时间<110 min,放化纯度>98%,对映纯度>97%.正常大鼠肾脏、血液、纹状体和海马对6-18F-DOPA摄取较高,但前两者对6-18F-DOPA清除快,而后两者对6-18F-DOPA滞留时间长,且具有较高纹状体/皮质和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与假手术对照组和偏侧PD大鼠模型未损毁侧(左侧)比较,偏侧PD大鼠模型损毁侧(右侧)纹状体对6-18F-DOPA摄取显著下降,且具有较低纹状体/皮质和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P<0.05).结论提供了简便实用的6-18F-DOPA合成方法,制备的6-18F-DOPA可用于动物及PD患者PET显像.

    作者:唐刚华;唐小兰;张岚;王明芳;罗磊;李志;汪勇先;黄祖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宫颈癌细胞摄取99TcmN(NOEt)2与99Tcm-MIBI动力学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99Tcm-氮-二(N-乙基-N-乙氧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NOEt)2]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摄取动力学.方法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法研究人宫颈癌Hela细胞在37 ℃和22 ℃时对99TcmN(NOEt)2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的摄取动力学.结果 Hela细胞摄取99TcmN(NOEt)2的峰值为46.15%,99Tcm-MIBI为12.60%(P<0.01);5 min时Hela细胞摄取99TcmN(NOEt)2为峰值的65%,99Tcm-MIBI为50%(P<0.05);60 min时99TcmN(NOEt)2在Hela细胞中的滞留率为66.02%,99Tcm-MIBI为56.67%(P<0.05);Hela细胞对99TcmN(NOEt)2的摄取不依赖温度,99Tcm-MIBI摄取则呈温度依赖性.结论 99TcmN(NOEt)2可能较99Tcm-MIBI更适用于肿瘤显像,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诗安;张永学;安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53Sm-羟乙基乙二胺三甲撑膦酸(HEDTMP)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153Sm-羟乙基乙二胺三甲撑膦酸(HEDTMP)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分别以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和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EDTMP)作对照,进行153Sm-HEDTMP新西兰兔、Wistar大鼠骨显像和昆明小白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①153Sm-HEDTMP动物骨显像提示有较高的骨摄取,颅骨、脊柱、四肢显示清晰,与99Tcm-MDP及153Sm-EDTMP的骨显像效果相似.②153Sm-HEDTMP有快速的血清除与骨摄取,注射后30 min骨摄取为19.13%ID/g,3 h为24.54%ID/g,24 h为18.95%ID/g;示踪剂主要经肾脏排泄,非靶脏器放射性残留低.③153Sm-HEDTMP的骨摄取和靶/非靶比值比153Sm-EDTMP高.结论 153Sm-HEDTMP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有希望成为新的放射性骨治疗剂.

    作者:胡疏;邓候富;蒋树斌;雷勇;罗顺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及认知激活局部脑血流研究

    目的探讨未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与认知激活状态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特点及其症状与血流灌注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研究组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双日法行基础及认知激活状态99Tcm-双半胱乙酯(ECD)脑SPECT断层显像.采用Wisconsin卡片分类试验(WCST)进行认知激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WCST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基础状态时研究组左、右颞叶后下部rCBF灌注比值明显增加(P<0.05),左额叶中中部rCBF比值明显下降.认知激活状态与基础状态相比,对照组左额叶外侧中部及右枕叶上部的rCBF比值明显增加,而研究组各个感兴趣区(ROI)rCBF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及一般病理因子分与左额颞部上部、左颞叶后上部、右枕叶上部、左顶叶外侧部、右颞叶后上部及左右颞顶部等ROI的rCBF比值呈正相关,妄想、幻觉行为、兴奋及敌对性评分与右颞叶后上部、右壳核、右丘脑、左额叶外侧上下部、右颞枕部等ROI的rCBF比值正相关,而概念紊乱则与右壳核及右丘脑的rCBF比值呈负相关.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可能伴有额叶功能低下,其阳性症状严重程度与大脑不同部位的血流灌注特点有关.

    作者:李华芳;修雁;陈绍亮;顾牛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TNFα、ET及NO与妊高征胎盘和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17例正常孕妇和41例妊高征孕妇在产前产后分别测定血TNFα、ET及NO水平;用电镜观察胎盘和脐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①妊高征患者产前血TNFα和ET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下降,随病情加重而更明显;产后72 h TNFα和ET水平下降,NO水平增高.②妊高征患者胎盘和脐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损伤性表现,且与产前血TNFα变化相一致.结论妊高征患者胎盘和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性变化与血TNFα水平增高有关,TNFα可能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一种免疫因子引发妊高征.

    作者:陈辉霖;徐望明;陈婉茜;谢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MEC-1、Mc3细胞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及其与放射配基结合特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及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生长抑素受体(SSTR) 2种亚型(SSTR1、SSTR2)的表达,及两者与SSTR的放射配基125I-RC-160的结合差异.方法①采用细胞计数法、软琼脂法等观察MEC-1及Mc3细胞株生物学特性;②以原位杂交法检测MEC-1、Mc3细胞株SSTR1及SSTR2亚型的表达情况;③以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分析MEC-1、Mc3细胞与125I-RC-160结合情况.结果①MEC-1、Mc3细胞生长稳定,Mc3细胞较MEC-1生长速度略快,克隆形成率高;②MEC-1细胞高度表达SSTR1及SSTR2,表达率分别为82.6%和81.7%;Mc3细胞未见2种亚型表达;③MEC-1和Mc3细胞与125I-RC-160的特异结合率分别为(23.8±9.4)%和(3.2±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MEC-1高度表达SSTR1及SSTR2,其与SSTR配基RC-160的特异结合率显著高于Mc3细胞.

    作者:李焰;汪静;邓敬兰;吴军正;李富军;刘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亢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31I治疗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的相关因素.方法 240例甲亢患者行131I治疗,观察各影响因素并记录完整,1年内随访,对可能与早发甲低有关的多个因素用向前逐步筛选变量法行Logistic回归判别分析,对各研究指标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①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年龄、甲状腺质量、发病情况、吸碘率曲线形态、给予患者每克甲状腺组织的131I剂量等5个因素与早发甲低发生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甲状腺质量、高吸碘率、甲亢患者所服131I剂量等3个因素与早发甲低相关.②经检验,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研究对象行Logistic回归判别即回代检验,早发甲低发生与不发生的准确性分别为64.08%、78.83%,总准确性为72.50%.结论分类估算和调整给药剂量是治愈甲亢、降低早发甲低发生率的关键;加强随访和必要时补充甲状腺激素是减少早发甲低发展成永久性甲低的重要措施.

    作者:熊玲静;梁昌华;邓豪余;李新辉;胡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88Re-硫化铼放射性滑膜切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88Re-硫化铼关节滑膜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患者分为血友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2组,关节腔内注入222~444 MBq 188Re-硫化铼,行放射滑膜切除.术后3~6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MRI)及临床表现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MRI及临床表现结果示,188Re-硫化铼滑膜切除能使增厚的滑膜变薄,炎性细胞减少,血友病患者关节腔出血次数减少.结论 188Re-硫化铼能有效切除炎性滑膜,能减轻血友病关节炎关节症状和减少关节腔内出血次数.

    作者:陈刚;李培勇;江旭峰;张立颖;王学锋;孙争鸣;张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核素显像特征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诊断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影像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99TcmO-4 60 min间断动态显像法.结果 16例核素显像诊断为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其中8例为消化道重复畸形,4例Meckel憩室,4例为其他疾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论核素显像诊断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简便、有效,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邹兰芳;姚惠筠;李春林;赵春燕;陈道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03Pd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03Pd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103Pd溶液加入SMC培养液中,72 h时加入103Pd衰变液作对照;应用3H-TdR参入实验研究103Pd对SMC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3Pd对SMC凋亡的影响.结果 103Pd能明显抑制SMC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1.85 MBq 103Pd对SMC增殖的抑制率为2.3%,几乎不能抑制SMC增殖;103Pd剂量从7.4 MBq增加到37.0 MBq,增殖抑制率从41.6%上升至91.2%,SMC增殖受到明显抑制.1.85~37.0 MBq 103Pd均不能诱导SMC的明显凋亡,其凋亡率均小于4.0%.结论 103Pd在体外能有效抑制SMC增殖.103Pd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机制主要是抑制SMC增殖,而非诱导SMC的大量凋亡.

    作者:罗全勇;朱珺;陈立波;陆汉魁;朱瑞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PET显像中的校正技术

    在PET显像数据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物理因素影响,如探测效率的不均匀性、死时间、光子衰减、散射、偶然符合、辐射衰变等.要保证图像重建的质量和图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就必须在图像重建之前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校正.本文主要介绍PET显像过程中的校正技术.

    作者:陈英茂;田嘉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放射性球囊内气泡对血管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计算放射性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时球囊内气泡对血管的剂量分布影响.方法采用Prestwich的剂量点核函数计算球囊周围的剂量分布,计算体积为0.02 mL的气泡位于球囊壁中心和边缘两种情况下对球囊周围组织的剂量分布影响,并与无气泡的液体球囊比较.结果气泡在球囊壁中心时,影响范围为4 mm,球囊两侧的剂量不均匀大可达38%;在边缘时,影响范围为6 mm,剂量不均匀达47%.结论球囊内气泡对血管组织的剂量分布有影响.

    作者:徐志勇;王明席;张良安;戴光复;苑淑渝;范亚光;吴伟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关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体会

    如何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是每一位研究生必须作出的选择,选择起点较高、设计合理,同时实验技术难度不是很大的研究课题,是保证研究生在短短的3年之内保质保量完成学位论文的关键所在.作为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拟订1个适宜的研究课题为研究生培养中众所关注的问题.下面仅就核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怎样结合专业进行选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作者:汪静;邓敬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用于地尔硫(卓)缓释粘附材料的研究

    目的筛选口服缓释地尔硫的生物粘附材料.方法通过测定可用于制药的粘附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类、卡波姆(Cb)类、聚维酮(PVP)K3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大鼠胃和肠黏膜的大粘附力及其在大鼠胃和肠道的排空速度,筛选出佳粘附材料,再用放射性核素体内示踪技术验证其在犬胃、肠的粘附能力.结果 Cb与大鼠肠黏膜的粘附力为19.6~31.0 g,显著大于其他材料(4.0~24.3 g).Cb934在大鼠胃内的排空半衰期为7.4 h,大于其他材料.含50%Cb934的粘附颗粒能将其在犬胃内的排空半衰期延长1倍;8 h时犬小肠含Cb934 50%和100%的粘附颗粒滞留量分别为29.6%和55.1%,而不含Cb934的粘附颗粒6 h时即为0.结论 Cb934可作为口服缓释剂生物粘附材料.

    作者:李云春;付劼;张志荣;杨晓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图像重建-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迭代重建算法的发展,目前的PET仪及SPECT仪中几乎都提供了迭代重建算法.迭代法中普遍使用的是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OSEM)[1].其有序子集思想(OS,即将全部投影数据分成多个组-子集)与代数重建技术(ART)[2]的思路相似,而在迭代过程中的数据更新算法则是基于大似然期望法(MLEM)[3,4].目前临床对该算法了解不多,本文就其原理及性能作了介绍.

    作者:陈英茂;田嘉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计算机模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区别及优缺点

    计算机模拟实验(CME)国内报道较少.笔者就CME优缺点作一介绍.

    作者:陈英茂;田嘉禾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