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进展杂志

药学进展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1-5094
  • 国内刊号:32-1109/R
  • 影响因子:0.62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1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信息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 药学
药学进展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新型抗肺动脉高压药PRX-08066的临床试验获阳性结果

    肺动脉高压表现为高血压和给肺提供血液的肺动脉发生结构变化.根据一份Datamonitor调查报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中约有20%患有肺动脉高压,即全球约有150万肺动脉高压患者.

    作者:范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欧洲药品管理局关注宫颈癌疫苗Gardasil的安全性

    截至2008年1月24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已收到2例使用重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16、18型)疫苗Gardasil而死亡的病例报告,这2例意外死亡的年轻女子分别来自奥地利和德国,其死因尚不明确,但与Gardasil的接种并无因果关系.

    作者:艾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首个源于中草药的抗丙型肝炎药PYN17进入临床试验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其患者在全球约有1.70亿,仅在美国就占人口的1.8%.此疾终会导致肝硬化,且有约5%的患者还会发展为肝癌,而目前其标准疗法是采取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与口服利巴韦林联用,但会引起严重副作用,如流感样症状、抑郁和焦虑,而且用于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糖尿病的病人时通常无效.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7年全球上市的新药

    参考2008年Scrip 3338期提供的信息与相关资料,2007年全球上市新药23个,其中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 NCEs)20个,新生物药(New Biologics)3个,包括采用生物技术研发的抗癌基因、抗溶血的单克隆抗体及补血的红细胞生成素产品(药名前加*表示).

    作者:廖斌;丛欣;廖清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抗前列腺癌的反义药物——OGX-011

    前列腺癌是具高5年存活率的癌症之一,即此类癌症患者中约有90%至少可存活5年,但因其高发病率以及其扩散前不易发觉,它至今仍是除肺癌外的第2大癌症死亡病因.

    作者:范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选择性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Icatibant

    Icatibant(JE-049)为一新型选择性强效肽类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是合成的十肽化合物,对缓激肽受体具有基本上与缓激肽一样的亲和力,其体内给药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Jerini公司于2001年从Aventis Pharma(Sanofi-Aventis)公司获得icatibant的全球开发权.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治疗药——Pradefovir

    人类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个特殊双股松弛的环状包膜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家族,含约3200个碱基对.HBV的慢性感染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作者:王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目的:制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考察白蛋白和多西紫杉醇的处方量及乙醇加入量等因素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收率、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考马斯亮兰-酶标仪法测定纳米粒收率,HPLC法测定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以累积释药百分率为指标,通过方程拟合释药曲线,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处方优化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优化处方制得的纳米粒为类球形,平均粒径65.3 nm,Zeta电位-31.4 mV,纳米粒收率95.0%,包封率74.3%,载药量4.65%,制剂24小时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74.4%.结论:难溶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以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成白蛋白纳米粒,其粒径小,稳定性高,可显著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相中的浓度.其优化处方中药物的释放显著慢于原料药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作者:张晓燕;平其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方法:LC条件: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TM RP18(100 mm×2.1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1 mmol/L醋酸铵溶液-甲酸(35∶65∶0.01),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10 μL;MS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电离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的MS扫描方式.结果: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在8.86 ~ 532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为8.86 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15%,准确度均在±15%范围内.采用本法对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0.2 g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了药动学研究.结论:本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左氧氟沙星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施爱明;潘杰;华雯妍;张全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