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进展杂志

药学进展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1-5094
  • 国内刊号:32-1109/R
  • 影响因子:0.62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1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信息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 药学
药学进展杂志   2009年9期文献
  • β-Arrestin偏爱性配体的研究进展

    综述β-arrestin偏爱性配体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各种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β-arrestin偏爱性配体的生物学效应与相关药物设计以及配体的β-arrestin偏爱性鉴定,并探讨β-arrestin偏爱性配体研究的发展方向.G蛋白偶联受体是当今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而β-arrestin可精密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功能,既能抑制经典的G蛋白信号,又能激动β-arrestin信号,故其偏爱性配体可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为靶向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季婧立;季晖;高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基于瓦博格效应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综述基于瓦博格效应 (Warburg effect)的肿瘤治疗新策略,包括靶向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信号通路以调控HIF-1α及其下游效应分子水平、 靶向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改变癌细胞代谢方式、 直接干预有氧糖酵解以阻断肿瘤细胞能量供应和靶向酸性微环境以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瓦博格效应所呈现的癌细胞能量代谢的生化特征改变涉及多基因、多分子和多水平的调控,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契机,靶向有氧糖酵解过程而选择性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具有广阔的临床开发和应用前景.

    作者:邱嘉斌;何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实验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诱导肿瘤凋亡的过程涉及激活和上调Caspase-3、调节Bax/Bcl-2表达水平和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等,并与p53、ERK、NF-κB等多种调节因子相关.

    作者:曾适;杨勇;郭青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化学全合成研究现状

    综述近年来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全合成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对新药研发的推动作用.前列腺素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低毒性的内源性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用途广泛,其全合成研究也备受关注,并取得长足发展.

    作者:侯英伟;孙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erovance公司开发用于治疗哮喘的重组人IL-4变异体Aerovant吸入剂

    Aerovance公司近决定斥资3 800万美元,支持其研发产品Aerovant吸入剂用于未得到控制的哮喘患者的一项Ⅱb期临床试验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该款项还将用于制备供Ⅲ期临床试验所用的本品干粉吸入剂,包括扩大干粉喷雾干燥工艺.

    作者:范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OPKO公司研发治疗湿性老年性

    OPKO Health公司近刚刚结束了为其开发的唯一临床产品bevasiranib而进行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该产品为一种小分子干扰RNA(siRNA)药物,可沉默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以减少VEGF 的产生.而VEGF被认为可促进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AMD)眼中新血管的生长,使血液渗漏进入眼内,从而导致视力丧失.药理学试验显示,bevasiranib可降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VEGF水平,且在wet-AMD模型中,可减缓异常血管的生长和渗漏.

    作者:范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公司抗疟复方产品Coartem并授予其优先审批证件

    美国FDA近期批准了诺华公司的抗疟复方片剂产品Coartem(蒿甲醚+苯芴醇)用于治疗成人和体重5 kg以上儿童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轻症疟疾感染,但未批准其用于治疗重症疟疾和预防疟疾,同时依据一项鼓励开发热带疾病治疗药物的新政策,授予这家瑞士公司首个优先审批证件.FDA的这项新政策规定,若某药品是被开发用于治疗或预防美国FDA修正法案(FDAAA)中所列16种疾病以及含有先前在美国尚未获准的活性成分,那么该药品则有资格获得一份优先审批证件,即使像Coartem已在全球广泛上市的药品也可获得.诺华公司可利用此证件,获得未来某个新药的6个月优先审批权,也可出售此证件而获取收益,购得此证件的企业又可以此将新产品更快地投放市场.某些专家预测,该证件售价可达亿万美元.

    作者:范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Iguratimod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研发已有数10年历史,目前上市和尚处开发阶段的该类药物主要包括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糖皮质激素、病症缓解性抗风湿药(DMARDs)及免疫调节剂.

    作者:范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免疫治疗药Mifamurtide

    免疫治疗药物mifamurtide(L-MTP-PE)为一种人工合成的亲脂性胞壁酰二肽(MDP)类似物--微脂粒包裹的胞壁酰三肽磷脂酰乙醇胺,初由Ciba-Geigy公司开发,而后于2003年由IDM制药公司购得开发权.本品是一种分支杆菌胞壁成分,为一种天然免疫刺激剂,其脂质体制剂易被组织(尤其是肺)中巨噬细胞摄取,而肺为骨肉瘤的常见转移部位.

    作者:范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番茄红素-橄榄油微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利用微囊化技术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方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混合壁材,用复凝聚法制备番茄红素-橄榄油微囊,通过电镜扫描和粒径测定法评价微囊的体外特征,并在光照和热破坏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初步确定微囊制备的佳工艺:以橄榄油为油相,囊材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 mL-1,成囊时体系pH值为4.0、温度为45 ℃;选用高剪切乳化机进行乳化,转速为3 000 r·min-1,乳化时间为5 min;以冷冻干燥法进行微囊干燥.由此制得的微囊圆整度好,平均粒径约7 μm,均匀度为0.089 9,包封率为81.8%;在强光(4 500 Lx)或高温(60 ℃)下放置10天,其含量基本稳定.结论:番茄红素-橄榄油微囊制备工艺简易,成品稳定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毛毛;吕文莉;虞静;平其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氢溴酸高乌甲素鼻用原位凝胶剂的制备及其处方评价

    目的: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LH)鼻用原位凝胶剂,并进行处方考察以提高其鼻腔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腭纤毛法考察不同LH处方对鼻黏膜纤毛的毒性、大鼠在体鼻腔循环实验考察处方中3种吸收促进剂(β-环糊精、吐温-80和冰片)对LH的鼻黏膜吸收的促进作用以及小鼠扭体法实验考察不同LH处方的镇痛药效,从而确定LH鼻用原位凝胶剂的佳处方工艺.结果:处方中LH和所选用的辅料对鼻黏膜纤毛均无显著毒性;3种吸收促进剂对LH的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受试处方中,结冷胶和β-环糊精联用处方制剂的镇痛效果佳,其药效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LH注射液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冷胶和β-环糊精联用是制备LH鼻用原位凝胶剂的佳处方组合.

    作者:肖春雷;朱家壁;孙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考察

    目的:考察中药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中药软胶囊溶出迟缓机制.方法:采用加速试验,评价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以平衡溶胀量和ε-氨基酸残基含量为指标,评价明胶囊壳的交联程度;应用红外光谱和醛类专属反应,鉴定麻黄提取物中醛类成分,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在加速试验条件下(40 ℃,75%相对湿度),放置30天后,明胶囊壳的平衡溶胀量和ε-氨基酸残基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其交联度显著增加(P<0.01);放置60天后,麻黄软胶囊溶出度显著下降(P<0.01).环境因素(高温/高湿)、溶媒介质(聚乙二醇)和药物成分(麻黄提取物)均可导致明胶交联度显著提高(P<0.01),其中麻黄提取物的作用明显大于另两种影响因素.麻黄提取物中醛质量分数达约1.6%.结论:麻黄软胶囊溶出迟缓与囊壳明胶发生交联反应有关,而麻黄提取物中醛类成分是促进软胶囊发生交联反应、导致其溶出迟缓的主要原因.

    作者:韩松;郑文杰;刘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