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主管单位: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5-1678
  • 国内刊号:32-1355/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7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33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一九九七年获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江苏省第二届期刊评比优秀期刊奖
  • 药学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8年02期文献
  • 诱导条件对人线粒体色氨酰-tRNA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优化人线粒体色氨酰-tRNA合成酶(hmtTrpRS)的表达条件.方法 构建表达载体pET-24a(+)-hmtTrpRS,转化到大肠杆菌 BL21-Codonplus(DE3)-RIL中.分析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对hmtTrpRS表达的影响.结果 确定IPTG浓度为0.1 mmol/L,30℃诱导4 h,为诱导蛋白表达较合适条件.同时利用特异性的Ni亲和柱色谱纯化了目的蛋白.结论 获得较合适的表达务件,并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hmtTrpRS,为以后该酶结构、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雪梅;金晓玲;巩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台湾金线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抑瘤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台湾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的水溶性多糖(AFP)分离纯化条件,检测单一组分多糖的细胞活性及其结构.方法 采用DEAE-Cellul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00分离AFP,得到AFP-1和AFP-2两个水溶性单一多糖组分;采用红外光谱检测结构;检测AFP、AFP-1和AFP-2对SMMC-7721肝癌细胞,Hela宫颈癌细胞,spc-A1肺腺癌细胞和Bcap37人乳癌细胞进行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AFP-1和AFP-2均为β-D型的吡喃糖环.AFP、AFP-1和AFP-2对癌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结论 台湾金线莲多糖(AFP、AFP-1和AFP-2)是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或辅助抗肿瘤药物.

    作者:王常青;严成其;王勇;蓝杰;孙兵法;钱凯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泰山四叶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观察泰山四叶参多糖(PCL)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羟自由基(·OH)由Fenton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O2)由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相对含量反映PCL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观察PCL对H2O2诱导红细胞溶血的影响.结果 PCL能显著清除·OH,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EC50和IC50分别为230.2和479.0 μg/mL,并能清除O2和抑制H2O2诱导的氧化性溶血,EC50和IC50分别为1 048,5和1 674.2 μg/mL.结论 PCL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其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王德才;高丽君;高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延胡索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目的 从延胡索(Rhizoma corydalis)中分离纯化具有溶解纤维蛋白活性的单体蛋白单一组分,并对粗酶性质做初步研究.方法 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色谱从延胡索中纯化纤溶酶.结果 从延胡索中纯化出两种纤溶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 000和59 000.粗酶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刺鉴定为丝氨酸蛋白酶.EDTA对酶活没有抑制作用.延胡索纤溶酶粗酶体外溶纤性质主要表现为激酶活性,在4~50℃活性稳定,50~75℃酶活有所下降;适pH值为8.0,在pH 3.0左右,仍能保留大部分酶活;能抵抗胰蛋白酶水解争胃蛋白酶的作用.结论 延胡索纤溶酶性质稳定,有希望研发成为一种溶栓新药.

    作者:顾昌玲;朱宝成;周艳芬;胖铁良;赵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半枝莲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半枝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DEAE-Cellulose-52和Sepharose 4B柱色谱进一步纯化多糖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多糖对小鼠红细胞溶血、小鼠血清、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以及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结果 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的佳条件为温度70℃,提取6 h,料水比1:30,温度是提取多糖的关键影响因素.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半枝莲多糖的两个组分SBPw、sBP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降低化学法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和肝组织过氧化物损伤;能剂量依赖性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小鼠血清、肝组织中MDA的水平.结论 SBPW和SBPs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志远;戴玲;张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临界萃取后紫草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目的 确定从超-临界萃取后紫草籽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确定超临界萃取后紫草籽中黄酮类化舍物提取的佳方案,测定提取的粗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与柠檬酸、Vc的抗氧化协同作用.结果 超临界萃取后的紫草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固液比1:5、温度50℃、提取时间为2 h.超临界萃取后的紫草籽粗黄酮时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EC50为65.47mg/L.粗黄酮也具有一定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随着猪油中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抗氧化剂增效剂柠檬酸和Vc对超临界萃取后的紫草籽粗黄酮均有一定的协同效应,Vc的增效优于柠檬酸.结论 从超临界萃取后紫草籽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胡圣尧;聂志妍;宋聿文;袁勤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肾移植术后受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的评估

    目的 探讨肝、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理想的血药浓度监测指标.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65例肝移植受者及136例肾移植受者进行CsA谷浓度(C0)及服药后2 h血药浓度(C2)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肝移植受者C2、Co均值为3.56,肾移植受者C2/C0均值为4.8,肝、肾移植受者C2/C0均值有极显著差异(P<0.001);肝移植受者男性CsA血药浓度较女性低.结论 C0+C2和C2、C0作为CsA血药浓度监测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CsA体内药物暴露情况和监测CsA肝、肾毒性.

    作者:裴云萍;谈恒山;张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固定化产氨短杆菌细胞合成辅酶A的研究

    目的 利用固定化产氨短杆菌细胞合成辅酶A.方法 使用卡拉胶、魔芋胶和刺槐豆胶为复合载体包埋产氨短杆菌细胞,正交试验确定凝胶配方;正交试验确定合成辅酶A的前体配方;同时考察不同pH、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固定化细胞合成辅酶A的影响.结果 佳的凝胶配方为:卡拉胶1.0%,魔芋胶0.4%,刺槐豆胶0.4%;佳前体配方为:泛酸钙0.3%,丰胱氨酸0.3%,ATP 2%;适pH值为7.0;适表面活性剂为苯扎溴铵,添加量为0.05%.固定化细胞重复使用8次后,合成辅酶A的活性仍保持在50%以上.结论 用卡拉胶、魔芋胶和刺槐豆胶作为复合载体制备的固定化产氨短杆菌细胞,合成辅酶A的能力较高,稳定性较好,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栾贻宏;郭学平;王凤山;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萝芙木中育亨宾和利血平的含量

    目的 建立检测萝芙木中育亨宾和利血平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甲醇.水.三氟乙酸(30:70:0.1),流动相B为甲醇-水-三氟乙酸(55:45:0.1),阶段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育亨宾、利血平在10~2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结论 此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萝芙木中育亨宾、利血平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宇;孙蕾;冯蕾;钱秀萍;赵凤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口服透明质酸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目的 考察口服透明质酸(HA)的分布情况.方法 1.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给药:给小鼠灌胃同位素标记的HA(125I-HA).分剐于药后不同时间点取样,研究HA在小鼠组织内的分布情况;2.连续口服给药: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连续口服HA 31 d后皮肤中不同存在形式H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给药表明,在小鼠13个受检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1~4 h脾脏的代谢率快于肝脏,睾丸与皮肤中代谢率明显慢于其它器官,药后12 h内.38.7%的放射性从粪便排泄,18.6%从尿液排泄;连续口服给药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31 d后皮肤中HA总量有显著性升高,其中游离HA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升高.结论 口服HA被机体吸收后,能分布于机体的受检组织中,尤其可定位集中于皮肤组织.

    作者:蒋秋燕;凌沛学;程艳娜;张天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癌组织γ-谷氨酰转移酶单克隆抗体制备及ELISA方法的建立

    目的 应用纯化的人肝癌组织中蔓陀罗凝集素(DSA)强结合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并建立ELISA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亲和色谱法纯化肝癌组织中DSA强结合的GGT;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其McAb;protein A-Sepharose亲和色谱法纯化McAb,过碘酸钠法标记HRP法后建立ELISA方法.结果 获得5株能特异性识别DSA强结合GGT的McAb细胞株,其中3株细胞所分泌McA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应用所获得McAb进行HRP标记后,建立的ELISA方法,其检测灵敏度为10 μg/L,批内及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8.9%和11.5%.结论 成功制备了DSA强结合的GGT McAb杂交瘤细胞系,并建立了ELISA免疫学检测方法,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王念跃;赵伟;刘晨;张永臣;李勇;端木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肌肽在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肌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靠酶促合成的二肽(β-Ala-His).此文主要介绍了肌肽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诸如肌肤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肌肽对神经系统的保护和治疗,肌肽对慢性病的防治等.

    作者:沈杰;刘超;陈钧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糖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此文综述了多糖的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糖类药物的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冯优;王凤山;张天民;谭海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硫酸软骨素在骨关节炎防治中的作用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硫酸软骨素在骨关节炎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陈磊;凌沛学;张天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谷胱甘肽生物合成途径及发酵条件研究

    谷胱甘肽是一种合巯基活性三肽,在人体内广泛分布,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对于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起着重要作用.谷胱甘肽过度消耗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在生物医药、运动、美容保健等多个领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谷胱甘肽生产方法很多,其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成为普遍的生产方法,仍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此文就谷胱甘肽生物合成途径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综述.

    作者:肖开芳;李薇;郑珩;吴梧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胰蛋白酶的固定化研究进展

    固定化胰蛋白酶比自由酶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易于分离、可重复利用,因此更适合于实际应用.此文时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固定化载体和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文琦;王凤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粉防已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对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体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粉防己碱,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比较两组之间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细胞增殖率实验组吸光度为(0.31±0.03),对照组为(0.53±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处于增殖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68.3%,实验组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为占总数的4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粉防己碱通过阻止成纤维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而抑制其增殖,可能具有防治瘢痕的作用.

    作者:袁志坚;何晓升;何文涓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表达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工程茵的高密度发酵条件.方法 考察培养基以及诱导时机、诱导剂量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用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培养实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以2×YT+0.5%葡萄糖为发酵培养基,经0.8 mmol/L 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5 h,通过pH-stat反馈补料方式实现工程菌高密度发酵与目的蛋白高效表达,每1 L发酵液收获干菌体50.1 g,IGF-Ⅰ含量达5.25g/L.结论 建立了IGF-Ⅰ工程菌优化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为IGF-Ⅰ的下游纯化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蔚青;陈虹;胡文浪;张建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透明质酸钠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 对透明质酸钠(SH)的结构进行表征.方法 向SH的D2O溶液中加入NaOD,使NaOD的终浓度达到0.25 mol/L,分别于600 MHz和150 MHz进行1H-NMR和13C-NMR分析.结果 SH的氢谱和碳谱信号均清晰完整,且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结论 碱性条件下的NMR分析可为SH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金艳;凌沛学;张天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血清IgG含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测定动物血清IgG制品含量的方法.方法 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血清IgG含量的可行性,并将其与免疫单扩散法进行方法学的比较.结果 相比免疫单扩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得到的结果稳定,线性相当好.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动物血清IgG制品含量,该测定方法数据稳定,线性关系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

    作者:蒋卫;陈来同;胡晓倩;聂力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明胶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条件比较

    目的 研制低分子肝素明胶纳米微球,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 用乳化凝聚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明胶纳米粒,并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粒表面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结果 低分子肝素明胶纳米粒为圆形或椭圆形,分散性好,粒径40~100 nm,包封率在80%以上,佳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结论 以明胶为囊材,采用乳化凝聚法,制备了低分子肝素明胶纳米粒,且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赵阳;孙勇;李茂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猪源、牛源肝水解肽的质量对比研究

    目的 考查不同原料制得肝水解肽的质量及组分差异.方法 分别选取猪源、牛源肝水解肽溶液,依据标准检测部分项目,并用分子排阻色谱法进行肽图分析.结果 各项目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规定,而肽图明显不同.结论 猪源与牛源制品成分类似,多肽总含量接近,但具体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所差异.

    作者:王广;吕高辉;沈新影;王英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酶化学法测定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

    目的 建立酶化学法测定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乙酰左卡尼汀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卡尼汀乙酰转移酶、苹果酸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产生还原型辅酶I(NADH),其增加的量与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的量成正比,根据NADH在340 nm的波长处有大吸收的特点,测定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结果 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的线性范围为13.48~53.92μg,线性方程为Y=0.967 2 X-0.017 3,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17%,RSD为1.06%(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可用于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测定.

    作者:华玉琴;栾成章;祝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