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1-6264
  • 国内刊号:32-1647/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6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65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全国优秀学报
  • 医药卫生综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2年2期文献
  • 他达拉非半量隔日口服治疗ED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他达拉非半量(10 mg)隔日口服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选择158例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诊断标准的ED患者,随机分为他达拉非(希爱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两组,分别接受3个月的治疗,治疗后各组又随访3个月以上.采用勃起功能障碍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估治疗前后及继续随访3个月后各组的疗效,同时比较患者性生活日记中插入成功率和性交中保持勃起至完成性交的成功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IIEF-5评分分别为(9.96±4.21)、(9.69±4.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IIEF-5评分分别为(20.38±4.18)、(16.08±3.26)分,随访至6个月时IIEF-5评分分别为(18.16±2.31)、(11.98±3.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两组间在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的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患者性生活日记中插入成功率和保持勃起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希爱力组高于复方玄驹胶囊组.焦虑评分值两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他达拉非隔日半量口服可有效治疗ED,且疗效优于传统中药,可作为临床上的一线治疗方法.

    作者:刘贤奎;董潇;于鸿远;崔小鲁;孔垂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布特征与治疗

    目的:总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分布特征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7例经治疗的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例直肠NET占同期直肠恶性肿瘤的1.1%,男性5例,女性2例,其中5例在距肛缘10cm以内,占71%.3例经肛门行局部扩大切除;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其中2例术后病理基底部无肿瘤,进行常规随访,1例术后病理检查基底见癌细胞,进行经肛局部扩大切除;另外1例患者肿瘤距肛缘10cm,直径1.5cm,行直肠经腹前切除术.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现正常存活.结论:直肠NET临床少见,发生于直肠远端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其外科手术原则与直肠腺癌相似.

    作者:端传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助阳宁神方拮抗皮质酮致抑郁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助阳宁神方(ZNF)拮抗皮质酮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羟色氨酸(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模型和育亨宾毒性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皮质酮皮下注射制备抑郁动物模型,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给药4周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改变.结果: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模型中,ZNF各组甩头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NF未显著增加育亨宾毒性模型中小鼠死亡率(P>0.05);ZNF可上调模型组GFAP的表达下降.结论:ZNF抗抑郁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产生,而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改变有关.

    作者:戴建国;王中立;陈琳;赵玉男;詹瑧;黄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

    目的:寻求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经实时RT-PCR确诊的183例普通型和64例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析淋巴细胞计数与疾病分型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甲型H1N1流感重症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23±0.76)×109 L-1]较普通型患者[(1.50±0.59)×109 L-1]明显偏低(t=2.958,P<0.01);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92±0.79)×109 L-1]较治疗前[(1.27±0.63)×109 L-1]明显上升(t=6.33,P<0.01).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分型及病情变化有预测作用.

    作者:池云;成骢;魏洪霞;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Plk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的表达和定位

    目的:构建人Polo样激酶2(hPlk2)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该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提取工具细胞Hela的m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hPlk2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亚克隆至pEGFP-C1表达载体中.然后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工具细胞COS-7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GFP-hPlk2在COS-7细胞内的定位.结果:hPlk2基因cDNA全长克隆到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为2058bp,并测序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到了pEGFP-hPlk2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105kDa.pEGFP-hPlk2在COS-7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周.结论:成功构建了hPlk2基因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Plk2蛋白在COS-7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周.

    作者:沈涛;杨礼庆;李妍;许晓军;梁爽;巴根;付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学技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的28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1例,中段3例,下段24例,分别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6例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顺利置入双J管后治愈,同期行经皮肾穿刺造瘘4例.12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明确诊断但置双J管失败,改行开放手术修复治愈.双J管于术后1~2个月后拔除,4~6周拔除肾造瘘管.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侧尿路连续性恢复,输尿管通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或正常.7例术后出现狭窄需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输尿管镜检利于明确诊断,置入双J管是处理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刘春来;张西玲;刘屹立;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颈妊娠1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妊娠的临床特征,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因阴道反复流血就诊,9例有宫腔操作史,初次就诊时B超明确诊断9例,1例B超未见明显宫颈妊娠证据.单纯药物(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5例,联合药物加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2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药物加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1例,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充分认识宫颈妊娠的临床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治,宫颈妊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单纯药物或联合保守性手术是治疗宫颈妊娠的切实可行且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徐晓峰;李荣;周怀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梅毒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梅毒性肝炎一例

    梅毒性肾小球肾炎为2期梅毒的罕见并发症,合并急性肝炎更为少见.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例42岁女性,以继发于2期梅毒的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肝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有掌跖部斑疹.肾脏病理示肾小球轻微病变,免疫荧光见IgG、IgM及C1q血管壁颗粒状沉积(1+ ~3+).经4周驱梅治疗后,大量蛋白尿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提示我们对每个肾病综合征患者都应注意病因学诊断.

    作者:葛晓;刘必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TA1在胃癌细胞系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以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和定位,研究MT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提取胃癌细胞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 技术探测内源性MTA1的表达;选取高表达MTA1的胃癌细胞株,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MTA1的定位;收集临床胃癌组织标本,测定MTA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8种胃癌细胞株中有6种胃癌细胞表达MTA1,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MTA1的比例达到63.6%(11对样品).结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MTA1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胃癌组织中高表达MTA1,对胃癌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姚远;李艳;赵鸿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GEX-5X-1-hLMO4原核质粒构建及重组蛋白表达

    目的:构建hLMO4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纯化和鉴定其表达.方法:hLMO4全长编码基因经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BL21大肠杆菌中诱导GST-hLMO4融合蛋白表达,利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纯化诱导的融合蛋白,并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结果:hLMO4编码序列克隆至pGEX-5X-1载体中,双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为500 bp,在E.coli BL21中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分子质量约为49 000 Da,成功纯化出GST及GST-hLMO4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到蛋白表达.结论:构建了hLMO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鉴定了GST-hLMO4融合蛋白表达.

    作者:张红艳;李彦姝;姚远;王春玉;王迪;李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携带SEA基因靶向鼠膀胱癌的表达

    目的:研究hTERT和HIF启动子双调控的溶瘤腺病毒能否感染鼠膀胱癌细胞并表达治疗基因,为动物实验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溶瘤腺病毒感染鼠膀胱癌细胞,生物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SEA在细胞内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EA蛋白表达.结果:镜下可见细胞感染腺病毒并终裂解,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到实验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携带SEA基因的hTERT/HIF双调控溶瘤腺病毒可在鼠膀胱癌细胞内复制增殖并表达SEA基因,可用于治疗鼠膀胱癌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陈猛;郝林;史振铎;张辉;董洋;韩从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食管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出血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术中发现,采取加强缝合止血;1例内镜下肾上腺素多点注射止血;4例行胃镜辅助下开胸止血,其中1例行颈部重新吻合.结果:9例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术后半年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感染,均无再出血及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应用胃镜辅助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并能有效地减少再次手术时对患者的创伤,利于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任德发;胡汉;赵倩;刘锦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环氧合酶-2抑制剂联合苦参碱逆转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单独及联合应用苦参碱对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的影响,以及探讨他们互相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阿霉素(ADM)的半数抑制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p-糖蛋白(P-gp)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DM对K562、K562/AO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398、33.31 μg·ml-1;苦参碱(200 μg·ml-1)、塞来昔布(7.5 μg·ml-1)单独及联合应用处理细胞时,ADM对K562/AO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9.44、12.84、2.71 μg·ml-1;苦参碱、塞来昔布单独及联合应用于K562/AO2细胞后凋亡率明显增加,MDR1和COX-2 mRNA以及P-gp、COX-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且两药联合时下调更明显.结论:苦参碱和塞来昔布均有逆转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时效果更加明显,P-gp的高表达可能与COX-2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桂琳;李静;陈宝安;高峰;王筠;蔡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评价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MF)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12例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采用关节镜下MF修复,缺损面积约2.0~6.0cm2,平均3.2cm2.术后第1、2、3周患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0mg,1 次·周-1.术后随访,对比手术前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5个月.终随访Lysholm评分优2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66.7%.术前Lysholm评分(46.2±3.6)分,随访终末时为(78.4±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VAS为(4.26±0.56)分,终末随访时为(1.82±0.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并发关节腔积血,2例有关节轻度疼痛和偶有交锁.结论:MF联合术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较满意,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软骨修复技术.

    作者:伏治国;瞿玉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层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弓离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的CT资料,判断其类型,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别在容积重建及大密度投影图像上测量离断的距离、离断近端及远端血管的直径,对比其差异.结果:本组9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共诊断主动脉弓离断 7例(占0.77%),其中A型5例,B型2例;容积重建及大密度投影测量离断的长度及离断近端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7.37±4.47)、(20.24±6.63)mm,P=0.18;(8.42±3.54)、(9.21±4.05)mm,P=0.13].容积重建及大密度投影测量离断远端血管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2.22)、(9.61±2.58)mm,P=0.03].结论: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可满意地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判断其类型,并可以精确地测量离断的长度及离断处远、近端的血管直径,为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依据.

    作者:李晶;杨明;刘斌;莫绪明;杨小庆;吴旻;高修成;李慧君;陈井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74例血小板减少标本人工复检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推片法在血小板计数减少标本复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常规人工推片法和改良人工推片法,分别对我院住院患者仪器测定血小板计数≤60×109 L-1的574例标本进行复检并分析.结果:574例标本中,检出血小板聚集阳性标本常规人工推片法为21例,改良人工推片法为24例,3例血小板大量聚集成团分布的标本不能用常规法而可以经改良法检出.结论:改良人工推片法可降低血小板大量聚集标本的漏检率.

    作者:生媛;胡伟;魏红霞;张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激光热疗荷瘤大鼠中的实时监测研究

    目的: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应用于激光间质热疗大鼠胶质瘤术中实时监测,观察术中NIRS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利用NIRS对胶质瘤激光间质热疗进行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左前腋皮下,建立荷瘤大鼠模型,肿瘤生长至直径1~1.5cm时,在不同时间、功率下对大鼠荷瘤进行808nm激光间质热疗,观察并记录激光间质热疗时瘤组织的NIRS参数,尤其是优化散射系数(μ′s)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时间、功率下NIRS变化显著.结论:利用NIRS实时活体在位监测激光间质热疗大鼠胶质瘤是可行的.

    作者:王猛;游洋;杨天明;钱志余;包美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明确BNP水平对慢性肥胖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左室射血分数<50%),测量患者身高、体重,根据BMI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BMI<24 kg·m-2)、超重组(BMI=24~27.9kg·m-2)及肥胖组(BMI≥28kg·m-2),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及BNP水平与BMI的相关性.结果:(1) 肥胖组患者血浆BNP水平[(1 460±87)ng·L-1]明显低于对照组[(1 857±145)ng·L-1]及超重组[(1 756±100)ng·L-1](均为P<0.01);(2) BNP与BMI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91,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浓度随BMI增加而降低,在应用BNP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价时,应同时考虑肥胖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作者:陈雄;崔俊友;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应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日.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颖娟;周晓琴;杨小兰;李霞;奚忠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校健康体检发现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子宫肌瘤发病与月经紊乱、流产≥2次、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和亲属有子宫肌瘤史有关.

    作者:张兰;余进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苏北、苏中、苏南2235所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现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完善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13个地级市共抽取52个县(市、区),对抽到的每个县(市、区)所有普通中小学(不含农村办学点)卫生保健工作以及卫生(保健)室人员、设备、常用药物的配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2235所学校中把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每年组织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体检档案、对常见病统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制度的比例分别为94.0%、89.6%、90.1%、78.9%、98.4%,中小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81所学校设立卫生(保健)室,其中26.8%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64.8%的配有内用非处方药,23.6%的配齐健康体检5大件,中小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校医(保健教师)的配备达标率高于中学(P<0.05).苏南地区卫生保健工作及卫生室基本情况好于苏中、苏北.结论:江苏省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具有一定基础,但卫生保健基本情况不容乐观,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间差异,卫生保健工作需要规范建设、加大投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强督导检查.

    作者:杜国平;李伟;唐万琴;丛晓娜;卫平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种高效的小鼠肺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应用胶原酶Ⅴ酶消化法建立一种高效的小鼠肺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方法:小鼠处死后取出肺脏,将其剪碎,应用胶原酶Ⅴ(175 U·ml-1)消化,37℃孵育1 h,随后进行细胞计数、活细胞百分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1) 光镜下见胶原酶Ⅴ消化所得小鼠肺细胞多种多样,大小不一,细胞形态完整,分散度好;(2) 30 mg小鼠肺组织可提取细胞数量为(1 ~3) ×106个,肺单细胞悬液中活细胞百分率均在95%以上;(3) 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大量的肺细胞.结论:应用胶原酶Ⅴ酶消化法制备小鼠肺单细胞悬液高效、简便,为肺细胞生物学及肺部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肺单细胞制备方法.

    作者:刘军;张朋书;于晴;邱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掌侧可调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可调式锁定加压钢板(A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AO分型,对我科1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ALCP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Dienst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4~9个月随访,平均5.9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1.8周.术后Dienst功能评估:优11例,良4例,可1例.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掌侧A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益;王斌;徐建达;彭立波;侯为林;瞿玉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脑损伤和S-100β蛋白的关系

    作者对近年来有关S-100β蛋白的基础研究以及其在心脏直视手术脑损伤判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认为S-100β蛋白是检测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脑损伤的较敏感、特异的指标,但其临床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王晨曦;刘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脂联素与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浆蛋白,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中作者就脂联素与脑血管病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宏;王文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尽管有各种假说试图阐明IBS的发病机制,但目前尚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解释其所表现的所有症状.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多,认为基因、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可复合影响并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本文中作者就目前在该领域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寒昱;孙志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既能起始又能够激活抗原特异性初始T细胞应答,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DC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此篇综述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肿瘤微环境中DC与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信号通路激活及炎症介导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DC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蔡枫;何贞月;姜婷婷;张伟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urrent opinions of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common,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LS include systemic edema, hypoproteinemia, effective circulating blood volume reduction and blood concentrated.The common pathogenesy is sepsis, severe trauma,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so on.CLS is divided into leakage period and recovery period usuall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reatment in different period are different in each pathophysiologic process.Although the methods of treatment ar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measures are in shortage. More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studied currently which include improvement of endothelial cell function, macromolecular colloidal solution application,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and so on. It is a guiding value to understand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LS.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TEN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使用西妥昔单抗的预测作用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保持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使用的药物主要有5-FU/LV、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和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然而靶向治疗在不同患者中的获益率却存在差异,目前推荐西妥昔单抗用于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治疗前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可作为疗效预测因子.除此以外,EGFR活化通路中的其他一些预测因子如BRAF、PIK3CA、PTEN等对靶向治疗的疗效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作者在系统回顾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PTEN等预测因子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使用西妥昔单抗等靶向治疗的预测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近年来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作者:沈月;陈锦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s(miRNAs)是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其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s参与多样性的生命活动过程,包括代谢调节及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这些生命过程的失调将导致疾病状态,因此miRNAs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发现,一些miRNAs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和在位)中表达水平明显不同.对某些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调节异常的miRNAs靶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同时也为其有效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闫玉华;周怀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