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882
  • 国内刊号:32-1875/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56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1992年徐州市科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8年1期文献
  • 神经导航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神经导航术中定位中线结构、蝶窦前壁、鞍底以及海绵窦、颈内动脉等,并用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19例神经导航各例的平均坐标误差为1.14~3.62 mm(总平均1.53 mm).19例垂体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11例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一些巨大或解剖定位结构不清的垂体瘤进行手术时,神经导航提供实时三维定位,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符耀清;冯东侠;周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31例

    目的 评价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63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71条肢体)行激光联合手术治疗.①激光治疗联合高位大隐静脉结扎术522例632条肢体;②激光治疗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和大隐静脉结扎术33例33条肢体;③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局部曲张浅静脉剥离术54例78条肢体;④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和交通支结扎术22例28条肢体.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4年,均恢复正常生活.除激光治疗联合高位大隐静脉结扎术2例2条肢体局部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 静脉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和无遗留手术瘢痕等优点,联合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

    作者:姚英杰;徐龙君;董龙庆;张虹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糖尿病患者50例,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60例;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结果 2型糖尿病有慢性并发症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无慢性并发症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能是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周冬梅;李伟;殷松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RNAi技术沉默PTHrP基因的表达诱导软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对软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siPTHrP转染组,每组样本数均为6.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将空质粒pSilencer3.1 H1 neo(空质粒组)和重组质粒pSilencer3.1H1 neo-siPTHrP(siPTHrP转染组)转染至SW1353软骨肉瘤细胞株,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THrP基因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上的变化.结果 siPTHrP转染组的细胞生长较空白对照组软骨肉瘤细胞明显缓慢;siPTHrP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重组质粒pSilencer3.1H1 neo-siPTHrP能明显抑制软骨肉瘤细胞的PTHrP基因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论 重组质粒pSilencer3.1H1 neo-siPTHrP可明显抑制软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其内源基因PTHrP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为PTHrP介导的软骨肉瘤基因沉默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韩会峰;许铁;裴冬生;秦宏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385例癫(癎)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常规应用抗癫(癎)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85例癫(癎)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监测446例次中,低于有效血药浓度202例次,占45.3%,高于有效血药浓度34例次,占7.6%.结论 癫(癎)患者常规经验用药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血药浓度监测对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来成;李相涛;王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其中轻度窒息19例,重度窒息21例)及4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于生后24 h内及1周抽取股静脉血送检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生后24 h内窒息组FT3、F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患儿FT3、FT4均低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组和对照组间TSH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后复查FT3、FT4、TSH,窒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出现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且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加重,随原发病好转甲状腺功能可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

    作者:王娟;王昭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CSⅡ)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收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在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基础上,予CSⅡ治疗2周,使空腹血糖(FBG)<6.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BG2h)<8.0mmol/L,观察CSⅡ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水平的改变.结果 CSⅡ治疗后FBG为(5.4±1.6)mmol/L,PBG2h为(7.6±2.1)mmol/L;治疗后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2±1.8)mg/L vs.(5.8±2.3)mg/L,P<0.01].结论 CSⅡ治疗使FBG和PBG2h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并显著降低血浆hsCRP水平.

    作者:殷松楼;周冬梅;殷寒秋;凌宏威;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咽异感症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压力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咽异感症的症状程度、病程、性别与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64例咽异感症患者(病例组)和3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管测压.将病例组分为Ⅰ组(不伴有消化系统症状,n=30)和Ⅱ组(伴有消化系统症状,n=34);按病程分为<3个月组(n=28)、3个月~1年组(n=18)和>1年组(n=18);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27)和女性组(n=37).结果 病例组中,Ⅱ组UES静息压均高于Ⅰ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Ⅰ组UES静息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年者UES静息压高于病程<3个月者(P<0.05).男女之间UES静息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异感症与UES高压关系密切,且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和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表现UES高压.

    作者:陈军;赵绍军;徐洁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波浪型耳周美容切口在腮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波浪型耳周美容切口在腮腺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7例腮腺区肿瘤患者,经波浪型耳周美容切口入路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并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患者对该切口的满意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达临床Ⅰ期愈合,无涎瘘发生.8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面瘫,2~6个月后恢复;1例出现全面瘫.该切口的美观效果得到患者认可.结论 波浪型耳周美容切口可切除腮腺任何部位的肿瘤,消除了经典手术入路美观方面的缺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于勇;韩正学;韩正杰;胡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的小体积(30%)大鼠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SD大鼠为模型动物,体内切肝方法获取30%小体积供肝,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共完成100例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结果 小体积肝移植术后,受体2天和7天生存率分别为78%和62%.结论 采用改良二袖套法结合体内切肝技术,可以建立稳定的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细致的操作是成功建立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关键.

    作者:宋军;华志元;姚爱华;浦立勇;王学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探头内镜超声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脱气水充盈法对6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62例食管、胃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患者中,包括间质瘤28例,脂肪瘤3例,囊肿3例,异位胰腺5例,食管癌2例,胃癌4例,息肉6例,外压性病变6例,食管静脉瘤1例,胃炎4例;其中12例行内镜下切除,11例行手术治疗.内镜超声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 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内镜下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吴克俭;费素娟;朱炳喜;唐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门诊输液儿童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输液儿童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抽取门诊静脉输液配制中心1 893张儿童输液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1 893张儿童输液处方中有1 838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为主;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利福霉素钠、青霉素钠、头孢他啶、呋布西林钠等的使用频率较高;单用抗菌药物处方77.4%,二联抗菌药物处方22.6%;疗程以2~3天为主.结论 我院门诊输液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证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徐梅;李湘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和感染引发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 探讨感染引发胎膜早破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20例正常择期剖宫产孕妇(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也无临产征兆)的胎膜在体外进行孵育,共分成4组:0 h组(取下后未经孵育的胎膜)、24 h组、48 h组、72 hLPS组.首先评价体外孵育胎膜的存活力,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4组胎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后分析72 h LPS组MMP-9/TIMP-1比值的变化.结果 体外孵育胎膜的总存活力达到(83±1.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见0 h组及48 h组的MMP-9表达微弱,24 h组的表达较前2组增强,72 h组的表达强,各组TIMP-1的表达无明显区别,72 h组MMP-9/TIMP-1比值上升.结论 MMP-9/TIMP-1比值升高可能是感染引发胎膜早破的机制之一.

    作者:高迎春;李长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CSEA)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CSEA无痛分娩产妇124例(观察组),无镇痛分娩产妇136例(对照组),观察2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阴道出血量、异常分娩指征、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均长于对照组(P<0.01);2组第三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器械助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阴道器械助产指征:观察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指征:2组在胎儿窘迫、头盆不称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其他指征方面则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器械助率增加,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宋玉华;王荣芳;满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时血清心肌酶及多项生化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婴幼儿支气管肺炎(肺炎)并心力衰竭(心衰)时血清心肌酶及多项生化指标的改变,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住院肺炎患儿共160例,其中轻症肺炎82例,重症肺炎并心衰(肺炎心衰)3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衰(先心肺炎心衰)48例.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儿童血清多项生化指标.结果 肺炎患儿心肌酶和尿素氮水平增高,而K+、Na+、Cl-、TCa2+、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下降.先心肺炎心衰组、肺炎心衰组、轻症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前3组之间两两比较亦有一定差异(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测定结果比较,心肌酶及各项生化指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 婴幼儿肺炎血清心肌酶及多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病情越重,心衰程度越重,改变越明显.及时检查、及时发现、积极纠正,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春萍;郭爱华;路明;高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利福平制剂的利福平血浆浓度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利福平制剂的利福平血浆浓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色谱柱为Chromasil C18(4.6 mm×250 mm,ID 5μm);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0.01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68∶28∶4,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3 nm.结果 利福平的回归方程为:C=5.37×10-6A+0.15,r=0.9991;线性范围:0.60~12.00 ng/L;低检测浓度为0.30 ng/L;高、中、低浓度(12.00mg/L、7.20 mg/L、0.60 mg/L)回收率为(100.01±2.42)%、(98.23±2.05)%、(100.52±5.81)%;日内变异及日间变异均<10%.结论 本方法可准确、快速测定血浆中利福平的浓度,可用于复方利福平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乔宏艳;曲婷;王宇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将Marsh成人药代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小儿术中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镇静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SA Ⅰ级无神经精神系统疾患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小儿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不用镇静药.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连接脑电监护仪监测BIS.用TCI技术输注异丙酚镇静,用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价镇静程度.充分镇静后,实施骶管或硬膜外阻滞.记录不同时点的血压、心率、BIS、OAA/S、丙泊酚预期理论浓度(Cp)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自酚用量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诱导时间为(即清醒至OAA/S≤1)(302.6±60)s,相应BIS为66±10;靶控后恢复时间(即停药至OAA/S≥2)(14.6±3.3)min,相应BIS为86.2±6.0;异丙酚诱导剂量(1.9±0.7)mg/kg,异丙酚维持剂量(8.3±3.3)mg·kg-1·h-1,异丙酚目标浓度保持在2~3 mg/L,术中BIS值保持在62±11.诱导及维持中血压、心率稳定,未出现呼吸抑制(SpO2≥95%).BIS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Marsh成人药代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小儿术中镇静安全有效,BIS是较好的镇静程度监测指标.

    作者:张月英;刘金东;段世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芬太尼和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和芬太尼+氯胺酮组(FK组),每组10只.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和避暗实验(stepthrough test)分别观察芬太尼、氯胺酮单用或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FK组用药后第1天错误次数均明显多于F组和K组(P<0.01),潜伏期均明显短于F组和K组(P<0.01);用药后第2天,各组错误次数、潜伏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芬太尼和氯胺酮合用当天抑制小鼠学习记忆呈协同作用,但用药后第2天协同作用消失,提示可能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朱佳丽;王志伟;于志英;李小亮;张珊;戴体俊;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丙泊酚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丙泊酚(propofo1)对小鼠学习记忆(learning and memory)功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脂肪乳组腹腔注射10%脂肪乳(10 ml·kg-1),另3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丙泊酚,P5组为5 mg·kg-1,P10组为10 mg·kg-1,P20组为20 mg·kg-1.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和避暗实验中(step-through test)分别观察、比较小鼠潜伏期(latency)和错误次数(number of errors),以评估药物对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用药后第1天,与脂肪乳组相比,P5、P10和P20组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潜伏期缩短(P<0.05);P10和P20组错误次数比脂肪乳组增多(P<0.05),但P5组错误次数与脂肪乳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第1天,与P5组相比,P10和P20组避暗实验测定的潜伏期缩短(P<0.05),错误次数增多(P<0.05);跳台实验中测定的潜伏期有缩短趋势,错误次数有增多趋势,但相比P5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能影响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停药1天后迅速消失,提示不会造成持久性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许继元;戴体俊;莫逊;谷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多次注射地西泮对小鼠体重、自主活动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西泮对小鼠体重、自主活动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分成4组(n=11):生理盐水10 ml/kg组(NS组)、地西泮4 mg/kg组(D4组)、地西泮8 mg/kg组(D8组)、地西泮16 mg/kg组(D16组).分别腹腔给药10天.第12天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 mg/kg,测定小鼠体重、自主活动计数及避暗实验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小鼠体重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但小鼠避暗潜伏期较NS组增加(P<0.01),自主活动计数较NS组减少(P<0.05).结论 多次注射地西泮可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自主活动减弱,但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

    作者:文静;徐小林;戴体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羟乙基淀粉130/0.4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血浆炎症因子表达和单个核细胞核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对内毒素腹腔注射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其对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0 ml/kg,LPS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0 ml/kg,LPS+HES组按照HES 130/0.4的剂量不同分为3个亚组,分别腹腔注射LPS 5 mg/kg,接着分别静脉输注HES 130/0.4 7.5、15、30 ml/kg,HES组静脉输注HES 130/0.4 30 ml/kg.在腹腔注射LPS 3 h后以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浓度,用凝胶电迁移法检测NF-κB和AP-1的水平.结果 腹腔注射LPS后大鼠血浆TNF-α、IL-10和IFN-γ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NF-κB和AP-1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HES 130/0.4静脉输注可降低血浆TNF-α和IFN-γ的浓度以及NF-κB和AP-1的活性(P<0.05),而增加IL-10的浓度(P<0.05),其中15 ml/kg剂量组对TNF-α、IFN-γ和NF-κB的作用强(P<0.01),而7.5 ml/kg剂量组对IL-10和AP-1的作用强(P<0.01).结论 HES 130/0.4可降低内毒素注射后促炎因子的表达,增强抗炎因子的表达,可能与其抑制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活性有关.

    作者:周斌;龙云;封小美;金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攀网法与翻正反射法测定肌松药ED50的比较

    目的 对攀网法与翻正反射法测定肌松药在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用攀网法与翻正反射法测定小鼠不同肌松药的ED50.结果 攀网法测定肌松药ED50与翻正反射法测定肌松药ED50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翻正反射法还可同时测定肌松药的LD50、潜伏期以及持续期等.结论 翻正反射法可以替代攀网法测定肌松药的ED50,且效果更好.

    作者:庞训雷;张彦;戴体俊;陈玉芳;王玉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应激状态下氯胺酮催眠作用ED50的测定

    目的 探讨机体应激状态对氯胺酮催眠小鼠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 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电击组、慢性心理应激组、急性心理应激组4组(每组n=10),用序贯法测出各组氯胺酮催眠小鼠的ED50.结果 电击组、慢性心理应激组小鼠的ED50均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急性心理应激组与空白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对氯胺酮敏感性有改变,且不同应激方式有所不同.

    作者:王润丰;夏梦;周杏林;何中华;宋英;戴体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64%~81%.随着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手术技巧和器械的改进,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洪伟;郭开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黏膜淋巴细胞Th1/Th2和Fas/FasL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γ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Fas/FasL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SS患者唇腺组织中IFN-γ、IL-4、Fas和FasL的表达,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分析SS患者中IFN-γ/IL-4和Fas/FasL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的关系.结果 SS患者IFN-γ/IL-4和Fas/FasL均高于正常对照,并且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结论 IFN-γ/IL-4和Fas/FasL升高可能在SS唇腺组织的破坏及S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强;柏涛;吴鸿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乳腺肿瘤患者细针抽吸细胞c-erbB-2的表达变化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患者细针抽吸(FNA)脱落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ICC)的方法检测71例乳腺肿瘤患者(28例导管内癌,22例浸润性导管癌,21例纤维腺瘤)FNA涂片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FNA涂片脱落细胞c-erbB-2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阳性率为57.1%(16/28),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59.1%(13/22),纤维腺瘤阳性率仅为4.8%(1/21).结论 FNA涂片行ICC检测c-erbB-2的蛋白表达,对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指导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先勇;李洪春;江涛;朱立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参皂甙对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Ginsenosides,Gs)对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Gs(12.5、25、50、100、200 mg/L)对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的Gs干预的各组,随着Gs浓度升高,心肌细胞收缩功能明显降低(P<0.01).结论 25 mg/L以上浓度Gs能降低正常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

    作者:王影;郝艳玲;孙义伟;孙红;姜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NF-κB、iNOS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TM两步法检测76例结肠癌组织中NF-κB、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iNOS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89%(44/76),69.74%(53/76).NF-κB、iNOS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均与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无关.在结肠癌中,NF-κB、iNOS表达具有相关性.NF-κB、iNOS阳性组微血管密度(MVD)高于阴性组MVD,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NF-κB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而NF-κB调节下高表达的iNOS亦与肿瘤血管生成乃至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朱祖安;刘莹;崔涛;费素娟;杨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