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教育杂志

中医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影响因子:0.54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 中医学
中医教育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方剂教学中应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

    中成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到目前为止,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已达几千多种,治疗范围遍及临床各科,许多品种已为广大群众所熟知乐用.由于中成药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贮藏、携带方便、随时可以取用等优点,既可供医生治病使用,亦可由有一定医药知识的病人自行购用,因此在国内外很受欢迎.

    作者:王义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研究

    重点学科建设是促进高等学校学术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和共享,提高综合效益,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重义.提高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水平,是重点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是使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有效运转和提高建设效益的保障.

    作者:田润萍;刘迪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析高校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

    从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扩招后的大学生21世纪初开始陆续进入社会.21世纪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以人为本.创新活动积极的因素是人,创新依赖于创新型人才.21 世纪需要的是通才教育的世纪.通才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就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教育.综合素质就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人文素质(文化修养、人格、气质、情操等)、业务素质(科学素质、业务能力等)和身体心理素质(体质、体能、意志、毅力、情感、心理承受力等).

    作者:佟晓辉;普书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浙江中医学院1997~2000届医类专业毕业生调查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我们对我院医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该调查为我院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和我省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决策提供了依据.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沈又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

    编者按:全国第一届高等中医药院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上,院校长们围绕高等中医药院校扩大办学规模,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其立论新颖,观点鲜明,见解精辟,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院校长们的文章.

    作者:严世芸;周敦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新世纪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中医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这一主要特征,就中医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进行探讨.1 经济全球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一国的经济活动超越了国界,从而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具有国际的内容和意义.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范围概念,即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被纳入世界大市场范围之内,也是一个程度概念,即世界上的主要经济要素须具备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的能力和条件.

    作者:祝彼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创办七年制中医教育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中医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某些进步.但总体而言,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还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对许多疑难病证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为中医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后劲较足的高层次中医科研人才.

    作者:雷顺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台湾学生如何学好中医

    中医渊源五千年,乃我中华之瑰宝,其独特之理论与实践,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大放异彩,使我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其功大矣.台湾学生于今能负笈求读深造于祖国大陆各高等中医学府,此乃民族中医兴旺隆睦之兆.这里就台湾学生学习中医从学和教两方面发表个人浅见.

    作者:宁小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班主任作为学校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党政对学生工作实现齐抓共管的基层干部,其工作的质量对学校的面貌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正确贯彻落实,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否德智体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班主任工作的状况.因此,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韩志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吴一纯教授论治学

    吴一纯教授(1918~1997)是享誉三秦大地的名老中医专家,陕西兴平人.吴教授早年在教会学校学习,对古代文学钻研颇深,后就读于国防医学院,是建国后西学中人员,在第四军医大学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曾任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军队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编写了<中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导>、<中西医结合简明内科学>、<中西医结合简明肿瘤学>等多种教科书.

    作者:汤岳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邓铁涛教授中医教育思想探讨

    邓铁涛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和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长期从事高校中医教学工作,对中医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独到的见解.

    作者:刘小斌;严峻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材使用状况及分析

    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西医院校还是中医药院校都被作为主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只是两者各自的教学科研任务、作用与地位有所不同.为了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生理教学及科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院校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对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材、科研课题及经费、教学及科研设备、发表文章及著作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就高等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材的使用及存在问题略抒管见.

    作者:李德松;李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新世纪《医古文》教材编纂的建议

    医古文课程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人从事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已经18年.现就医古文课程学习方法与新世纪教材编纂,提几点建议.

    作者:李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协作建设单位名单(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