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二甲基甲酰胺(DMF)诱导正常成人离体肝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以50mmol/L、100mmol/L、150mmol/L和200mmol/L剂量DMF对正常成人离体肝细胞染毒.采用AO/EB双重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 AO/EB染色可见:活细胞核染色质着绿色,死亡细胞核染色质着橘红色,晚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为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早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着绿色呈固缩状或圆珠状.染毒组早期凋亡细胞多于阴性对照组,随剂量增高,晚期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也增多.不同剂量组问染毒24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散点图可见,随染毒剂量增加,活细胞率逐渐下降,以200mmol/L剂量组的活细胞率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空白对照组和各剂量组间早期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9,P<0.01),随染毒剂量增高,早期凋亡细胞率增加.结论 一定浓度的DMF能诱导正常成人离体肝细胞发生凋亡,其早期凋亡率有随DMF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
作者:路艳艳;杨锦蓉;王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采用爬杆实验、悬挂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方法,观察模型成功后,盐酸多奈哌齐对行为学和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小鼠运动明显减少,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评分明显降低,盐酸多奈哌齐低剂量组上述症状减轻,评分显著增加(P<0.01和P<0.05);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药物组小鼠TH阳性细胞增多(P<0.01).药物组高低剂量间,上述结果无差异.结论 动物实验表明盐酸多奈哌齐对帕金森病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梁辉;赵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农药急性中毒的特点,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诊且资料完整的农药急性中毒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调查了112例农药急性中毒病人.男女性别比为1.60∶1.平均年龄为45.0岁.非生产性中毒是主要的中毒方式,占97.3%.自杀为其主要原因,占62.4%.自杀者病死率高,为5.8%.44.6%的农药中毒发病于第三季度.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占首位,占70.5%.其中,敌敌畏中毒病死率高(5.7%).15.2%的病例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25.9%的病人需要机械通气,有机磷中毒病例人工通气率(32.9%)明显高于其他组.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9%.农药急性中毒平均住院天数为10.52d.病死率为3.6%.农药中毒预后影响因素有自杀、病人的依从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温州地区农药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为防治和干预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邱俏檬;洪广亮;刘刚;卢中秋;吴斌;李景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的测定在淋巴瘤患者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49例、骨髓未侵犯51例患者的新鲜骨髓片用改良钙钴法做NAP染色,将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的NAP染色结果比较.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在骨髓未侵犯时NAP积分>10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组、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组、骨髓侵犯组分别为0、70.6%、8.2%.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骨髓侵犯,其NAP积分随之明显减低,积分<2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组、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组、骨髓侵犯组分别为0%、13.7%、71.4%,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随着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其骨髓片NAP活性可由高到低,提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降低,可直接反映恶性淋巴瘤病情的进展程度,对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婷;邓晶;沈丹;杨雨;徐威;宋菊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0μg/ml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方法 在绍兴市城区随机抽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20~50岁的职工145名,按0、1、6个月程序接种20μg/ml国产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结果 145人中完成全程免疫125人,全程接种率86.2%.免疫前、后抗-HBs阳性率各为50.4%和98.4%;抗-HBs几何均数平均滴度(GMT)为12.6mIU/ml和430.95 mIU/ml.免疫前抗-HBs GMT=0组和<10mIU/ml组全程免疫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为97.5%和95.5%;GMT为282.84mIU/ml和282.18mIU/ml.免后1年抗-HBs阳性率在80.0%和88.2%,GMT为60.48mIU/ml和75.71mIU/ml.不同年龄组的抗-HBs GMT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结论 成人接种20μg/ml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提示应开展成人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全人群防御乙肝的免疫屏障,加快我国控制乙肝的进程.
作者:章一丰;陈奇峰;王吉玲;姚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疾病,位居我县居民死因顺位第三位.我县6个乡镇于2002年始纳入慢性病监测系统.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常山县流动儿童的结构组成及其免疫接种情况,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将流动儿童分为本县以外区域户籍、流动至我县辖区且居住满3个月、年龄为0~7岁的流入儿童,本县户籍、流动至本县以外区域且时间超过3个月、年龄为0~7岁的流出儿童,和本县户籍、流动至本县其它乡镇且时间超过3个月、年龄为0~7岁的县内流动儿童,对他们的数量、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家福;沈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自疫情网络直报以来,医疗机构至疾控部门时间段的疫情报告质量和时效已大幅度提升.
作者:唐莹;林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永嘉县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探讨当前麻疹发病的流行因素及控制麻疹的策略,现对我县2003~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斌;陈晓微;余道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毒性脑膜炎是肠道病毒常引起的一种中枢系统疾病.有报道近3/4的无菌性脑膜炎是由埃可病毒引起,其余大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作者:卢汝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FAT)是疟疾血清学监测的重要方法,IFAT阳性率和疟史率显著相关,它反映疟疾感染的积累性结果[1],被认为是疟疾近期流行的一项综合指标[2].现将2005年两南边境地区居民1109份血样的IFAT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卫;姚立农;陈华良;谢祖英;余可根;夏生荣;吴婷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呈流行或散发两种形式.
作者:周文红;丁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及时对本地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是麻疹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预测人群麻疹流行强度,评价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的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毛龙飞;鲍文娴;陈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掌握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传染病发病规律并提出干预措施,我们对1996~2005年间辖区各幼儿园传染病报表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蔡月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需要,不少边远省份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地区的牛、羊等牲畜大量流入我市周边地区的交易市场,使我市从事羊贩卖、屠宰行业人员接触病羊后首次得病.2005年6月份以来,相继报告4例布鲁氏菌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群;方桂英;孙绍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及时了解近年来我市性病疫情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特征,掌握这些变化特征及现状,为有关部门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我市2001-2005年的性病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汪若秋;林益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时间序列分析是专门用于分析时间序列资料的统计模型.它考虑的不是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是重点考察变量在时间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为之建立数学模型.
作者:董选军;胡依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效果,随机选择105名在市属各医院出生并已接种卡介苗的3-6月龄儿童做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邱建峰;张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它是指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而在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此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的潜伏状态.
作者:包颖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3年6-7月,我市某工业区所在地发生一起甲型副伤爆发疫情,为探讨其发病、暴发流行的因素,及时控制扑灭疫情,我们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海文;倪成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HIV抗体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嘉兴市HIV初筛中心实验室除了承担本辖区内有关人群的HIV抗体筛查外,还承担了本市辖区内各HIV初筛实验室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并及时将复检阳性的标本送省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
作者:吉季梅;张建平;葛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防治与监测1 防治情况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属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1956年对24乡镇摸底调查,在23乡(镇)查出微丝蚴血症者783例,平均微丝蚴率为4.36%[1].
作者:陈胜则;徐以勒;李成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所致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隔膜是常见十二指肠梗阻多发解剖学异常,尽管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首次手术中容易漏治十二指肠隔膜而需再次手术,病死率较高,对提高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生存率仍然是严重的挑战[1,2].
作者:秦琪;钱云忠;钭金法;卢红莲;项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histiocytosis,LCH),曾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反应性增殖性的疾病.LCH可侵犯多个系统和器官,按其好发年龄、临床表现及病变范围的不同,传统分型包括骨嗜酸性肉芽肿、韩薛柯氏综合症和勒雪综合症.我院近5年收治了1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沈笛颖;王燕青;宋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对1996~2005年云和县各乡镇上报230名育龄妇女死亡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疾病死亡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叶;周沙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约有0.5%~5.0%可并发鼻窦炎.现回顾性分析我院43例婴幼儿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婴幼儿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进行讨论.
作者:胡冬梅;仇婉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和镇痛药瑞芬太尼都具有起效迅速、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是目前较理想的全凭静脉药物,但未见两者在BIS监测下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报道.
作者:倪卫国;李子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不孕症病因复杂,很多不孕症患者经常规检查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7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早产儿肺泡Ⅱ型细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所引起,病死率极高.
作者:陈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由于众多原因流产手术及多次流产的增多,再加上剖宫产率的明显上升,由此引起的富内妊娠物残留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
作者:寿坚;孙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围产儿死亡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本文对舟山海岛1995~2004年监测到的围产儿死亡及死因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毛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调整食物结构,优化膳食模式,让幼儿从平衡膳食中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这是托幼机构膳食管理的根本宗旨.
作者:方慧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作者:朱明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卵巢破裂出血合并宫内妊娠,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极易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现收集本市3家医院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卵巢破裂出血合并宫内妊娠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淑平;陈姣英;傅娣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肝硬化患者往往有营养代谢紊乱,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乏力、腹胀、纳差、腹水较为常见,容易并发感染,单纯的营养支持治疗不能阻止蛋白质分解,我们选择2002~2005年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汪相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疟疾(malaria.)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作者:刘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有肾脏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包括体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变化,导致产生泌尿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作者:堵宣妹;王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电图v5、V6导联ST-T改变有作者认为是存在着解剖上左室肥厚(LVH)[1];也有作者认为与左室形状有关[2].
作者:何俊玲;叶玲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肺结核患者治疗上各不同时期常可见到肝功能异常,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是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就直接关系到抗痨治疗的成败.
作者:陈鸿达;来优统;娄泉伟;金以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常见,占80%~90%,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
作者:徐建然;江爱玉;陈笑瑛;胡征;陈建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危重症患者常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MODS与肠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作者:吴伟芳;方强;方雪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D-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可产生的一种物异降解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小片段,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之一[1],目前已用于临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性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
作者:李宏波;徐爱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3月,宁波市某区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在例行的监督检查中,在不同的餐饮店发现6张伪造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虽然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但仍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英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今年以来我省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相继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完善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从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着手,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现就全面推行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这一新课题进行探讨.
作者:纪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3年至今,我市每年都有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至今已有三起,共造成十二死四伤的严重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巧武;余迪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提高饮用水的质量,现普遍使用集中式供水办法进行处理.这样便于管理,节约成本;通过沉淀,澄清,消毒等一系列工艺,再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个用户.
作者:王雪英;陈武明;徐明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嘉兴市区食品中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和水平,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作者对2004年嘉兴市区食品卫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叶聚隆;费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我区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我们于2002~2004年对本辖区内的10家医疗卫生单位使用中消毒液、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空气和压力蒸汽灭菌锅进行了细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晓霞;费素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高价铬对作业工人的危害,以便采取相应防治对策,2005年对某化成箔厂腐蚀车间空气中铬酸盐浓度、卫生防护措施进行调查,为接触铬酸盐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分析2003年以来车间空气中铬酸盐浓度检测资料.
作者:方华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爱芬;朱银潮;顾素玲;乐依萍;叶莉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市电瓶灯行业已逐渐成为颇具规模的块状产业,但慢性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为全面了解我市电瓶灯行业接铅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我市2003~2005年接铅工人的尿铅检查资料、工作场所空气铅浓度测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中飞;杨福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为使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达到要求,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劳动者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环境[1].我们对某漂染生产企业迁扩建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杨章萍;姜彩霞;盛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食品卫生标准是贯彻《食品卫生法》的主要技术准则,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分析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的主要技术手段和依据,同时也是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执法的主要法律依据.
作者:陈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把食品直接置于辐照场,利用辐照源放射出来的电子束或γ射线的能量,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在食品中引起化学的或生物的变化,可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害虫与活性酶,达到杀菌、灭活、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限的目的.
作者:高士根;胡芳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步,通过20余年的努力,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极大地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提高了我国人均期望寿命,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周作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适应放射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应用Access 2003集成办公软件中的Office 2003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嘉兴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初步运行,感到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扣红;沈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规范建设的必要条件.
作者:史玮;李海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医院常见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消毒剂提供依据,本文就绿脓杆菌对消毒剂聚维酮碘的耐药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吴红梅;陈杨芳;刘金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生活饮用水中硫酸盐测定,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用甘油.乙醇作稳定剂[1],但方法需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且灵敏度也较差.
作者:王永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996年通过浙江省计量认证,2001年通过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2004年通过浙江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评审.
作者:邱晓枫;李学梅;魏根娣;赵敏;姚怀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我市社区居民吸烟状况,为控制吸烟,预防和吸烟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于2006年4月结合健康教育示范社区基线调查对衢州市城市社区居民进行了吸烟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利红;林戈;杜任芳;张洁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逐步摆脱贫困,农村健康教育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作者:盛秀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其心理健康症状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
作者:杨鼎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吸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性公共卫生问题.全国第四次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1].
作者:裘欣;项海青;程彬;刘庆敏;方顺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1月25日,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了《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
作者:缪海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舒适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体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人一旦生病,他的舒适程度逐渐下降,对周围环境会不适应,身心会出现某些病理现象[1].针对我院肝病专科的特殊病人的舒适度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经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洗手卫生科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所重视和遵守.随着各种传染病,如SARS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被控制,医护人员都在回顾和思考究竟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
作者:王咪咪;蒋辉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患.目前,临床上虽有许多治疗的中西药物,但真正毒副作用小、临床有效的药物还有待研究.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穴位注射的药效是针、药、穴的协同作用.穴位注射体现了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合理选择某些药物,注入经络腧穴、阿是穴或皮下阳性反应处,将针刺技法、穴位、药物三者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医务工作者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来治疗乙型肝炎取得了一定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玖;余国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