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国际刊号:1005-4561
  • 国内刊号:33-1177/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2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西医结合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结肠黑变病及其临床转归的探讨-附51例临床分析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大肠粘膜色素沉着[1],引起非炎症性良性的病变,临床少见,国内报道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爱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频电刀配合西瓜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评价

    笔者采用高频电刀配合西瓜霜治疗宫颈糜烂,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在门诊或妇科普查确诊慢性宫颈炎的病人300例,其中中度糜烂160例,重度糜烂140例.随机分中西医组及对照组各150例.全部病例均按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标准判断宫颈糜烂的程度,均经宫颈刮片检查以排除早期宫颈癌,并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排除霉菌、滴虫感染.

    作者:胡向军;刘玮;赵剑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头痛18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1年10月~200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患者180例,并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的176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易;石世平;孟烈;龙泽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苏冲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

    笔者自1999年7月~2000年3月用胃苏冲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代宇;何廷炳;冯沛银;周明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13例

    现将我院自1994年2月~2001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交通伤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13例初步小结如下.

    作者:王吉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作用快而维持时间短,且难以保持血液学稳定.干扰素治疗慢粒可延缓急变和延长生存期,血液学稳定,但单用时起效较慢.为提高疗效,我们试用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粒1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怀富;张善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药加介入治疗中晚期贲门癌60例临床观察

    贲门癌发病率高,相当多患者一旦确诊已属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切除机会.这些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往往较重,一般情况差,常规的放疗和全身化疗效果不理想.

    作者:刘汉举;严晓红;邓鸿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紫河车制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6例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在鼻科疾患中是一种难以根治的常见病.近几年我们发现用紫河车制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6例有效,小结如下.

    作者:欧阳长庚;杨启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鱼腥草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180例

    自2001年1月~2002年4月,采用鱼腥草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180例,并与抗生素治疗18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秀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溃疡急性穿孔局灶性切除联合药物治疗

    胃溃疡穿孔临床常用穿孔修补术、胃次全切除术治疗.我院自1993~2001年在71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中,对其中42例行病灶局部范围性梭形切除术,报道如下.

    作者:王朝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52例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自1998年以来,我们用大柴胡汤加味方治疗高脂血症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荣民;钱小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65例

    1998年1月~2001年1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辨证镜检一体化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U)内镜检查一般分为活动期、愈合过程期和疤痕期三期.笔者自2001年1月~2001年12月,根据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期,结合临床辨证,综合分析,一体化治疗消化性溃疡24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和颅内高压相类似[1],容易延误诊治,我院1995年10月~2002年4月收治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5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绍俭;郎月华;熊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51例,女35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病程10~40年,<10年19例.伴有肺气肿12例,肺心病2例.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哮喘诊断标准.

    作者:任真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林可霉素静脉滴注引起心跳骤停1例

    林可霉素抗菌谱类似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作用,一般常用于对青霉素无效或过敏者.林可霉素具有不必做皮试、过敏机会少、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此药又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口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不可直接静脉推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昏厥,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1].但在短期内输入少量液体的情况下,出现变态反应以致心跳呼吸骤停,实属罕见.

    作者:赵敏新;陈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发性骨髓瘤性肾病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a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肾功能损害是MM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半数以上病例可出现肾衰.MM伴肾衰者预后差,是导致MM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MM伴肾损害患者11例的临床特点,探讨MM肾脏受损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骆敏;刘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茵陈蒿汤加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36例

    1998年我院应用茵陈蒿汤与思密达合用治疗母乳性黄疸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儿均为1998年2月~2002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病人,诊断标准:①全部病例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儿;②皮肤黄染出现时间为生后4~7天,并逐渐加深持续不退>15天;③黄疸轻、中度为多,重度少见;④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HBsAg阴性,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⑤停止喂母乳后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退,恢复喂乳后又加深.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胎龄38.3周,平均病程16天.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05~342μmol/L;≥342μmol/L 3例.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病程17天,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05~340μmol/L.两组患儿胎龄、病程及治疗前血清胆红素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

    作者:谢淑荣;万春生;杨万荣;周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脉络宁硬膜外介入疗法治疗颈椎病

    从1997年11月~2000年3月,我院采用脉络宁硬膜外介入疗法治疗颈椎病3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杭柏亚;姜耀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肛瘘挂线疗法心得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与肛管或直肠腔相通的慢性瘘管.笔者自2000年1月~12月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9~65岁,病程4~30年.其中2个以上外口者8例,大部分患者为单纯性肛瘘.

    作者:王克非;王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温阳降气汤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50例

    我们以温阳降气汤(自拟)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智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肱骨近端骨折128例临床分析

    笔者拟对我院1994~2001年收治的共128例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72例,年龄10~91岁,平均60岁.致伤原因:平地跌伤75例,车祸伤30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他外伤11例.骨折分型按Neer(1970)分型[1]:Neer 1型62例,Neer 2型49例,Neer 3型11例,Neer 4型6例.其中骨骺骨折7例.

    作者:邵立民;朱宏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腔穿刺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基本临床操作技术,尤其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临床意义重大,是外科急腹症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我科自1997~2002年运用腹腔穿刺辅助诊断外科急腹症285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泽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延迟性脾破裂15例诊治体会

    延迟性脾破裂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本院自1989年3月~2002年2月年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15例,现予报道分析.

    作者:毛养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观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随着对肺心病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近两年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7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0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龄60~88岁,平均71岁,病程5~20年.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50例,支气管哮喘15例,肺结核5例.

    作者:叶路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微波加清咽饮治疗喉原性咳嗽138例

    喉原性咳嗽系指喉咽疾病所引起的咳嗽1其主要症状是咽异物感,喉痒如蚁行,呛咳难愈。我院自1996年6月以来采用微波加清咽饮治疗喉原性咳嗽138例,经临床观察及随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志学;郭伟;陈玉;闻留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单纯性血尿36例

    单纯性血尿是儿童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其病因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儿童单纯性血尿36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冯志良;邱松华;沈雪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恶露不净25例

    我院就分娩、计划生育术后恶露不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陈金如;陈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消溃灵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内皮素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消溃灵方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用游标卡尺测定溃疡指数,分别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浆内皮素(ET-1)含量变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及图象分析. 结果:消溃灵组和L-Arg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极显著低于L-NNA组(P< 0.01);L-NNA组溃疡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消溃灵组和L-Arg组血浆ET-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极显著低于L-NNA组(P<0.01);L-NNA组血浆ET-1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1).消溃灵组和L-Arg组EGFR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P<0.05),较L-NNA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P<0.01);L-NNA组EGFR较模型组显著减弱(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P<0.01);消溃灵组溃疡指数、血浆ET-1含量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与L-Arg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消溃灵能抑制ET-1的释放,促进溃疡周围EGFR的表达以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其作用可能与NO的合成有关.

    作者:陈绍斌;肖凤仪;李国成;张连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参三醇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抑制及增加化疗药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三醇(GPT)对K562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协同作用。方法:在液体培养、半固体集落形成培养中,以不同浓度的GPT处理K562细胞24、48、72小时,用细胞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率来观察GPT的增殖和抑制效应;用MTT法检测GPT对化疗药物的协同性。结果:低浓度(μg/ml、20μg/ml)的GPT能显著地刺激K562细胞增殖,中浓度(μg/ml)时使细胞增殖受抑,并呈时间--效应依赖性,GPT分别与化疗药物高三尖杉酯硷(HHr)、阿糖胞苷(Ara-c)联合应用能增加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率为(88.4±2.7)%和(73.8±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9.3)%和(30.1±7.5)%(P<0.01).对低敏的足叶乙甙(Vp-16)组也能使抑制率从原先的<10%提高到>50%.结论:不同济量的GPT对K562细胞具有刺激增殖和抑制生长的双相效应,并能增强K56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人参皂甙内抑制白血病细胞的有效成分,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金锦梅;徐卫红;朱泱平;高瑞兰;马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补肾益气活血汤对高血压病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汤治疗高血压病相关性中风恢复期肾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氧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9例患者随机分中药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组用补肾益气活血汤;西药组用脑复康、舒脑宁及阿斯匹林常规量口服;两组均使用尼群地平控制血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E-SODA)、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红细胞压积(Ht)、全血粘度(Va)、红细胞电泳时间(EET)、血小板电泳时间(PE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粘度(Vp).结果: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疗效,治疗组基本痊愈及显著进步66.67%,西药组34.09%,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E-SODA、GSH-PX及E-LPO、Ht、Fbg、Va、Vp两组均明显低于及高于健康人(P<0.01),EET、PET较健康人明显延长(P<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汤治疗高血压病相关性中风的作用机理与抗氧自由基损伤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作者:刘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以头穴、体穴并用,阴阳经同取,健瘫侧交替方法,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并进行机理研究.方法:选择脑梗死病程5天内,具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取患肢对侧头穴运动区中2/5、感觉区中2/5,健瘫侧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极泉、尺泽、内关、大陵隔日交替针刺,加电针刺激,治疗1个月.结果:观察组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其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此针刺疗法在降低内皮素、调节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PGI2平衡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能改善脑梗塞的病理环节,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从而较好地解决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吕莉君;沈鎏涌;范刚启;朱丽萍;吴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机制研究与中医药防治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约有1/3出现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LVH是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其机制逐渐被揭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LVH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药学者在临床防治和实验研究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综述如下.

    作者:祝光礼;陈铁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外伤性胃肠穿孔131例诊治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伤性胃肠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3年间收住的131例外伤性胃肠穿孔诊治结果.结果:创口感染15例,腹腔残余脓肿6例,肠粘连肠梗阻5例.治愈125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系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或失血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不能纠正.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早使用抗生素,早期使用促肠蠕动药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郑巨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的关系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161例,按中医辨证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脾虚61例、湿热中阻40例、肝肾阴虚32例、瘀血阻络28例四型.四组均以拉米呋啶片每日100mg口服,连服9个月以上.治疗前先查HBV-DNA定量及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服药开始后每隔3个月定期复查.结果: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型HBeAg阴转疗效较差,分别与湿热中阻、肝肾阴虚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肝郁脾虚与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与肝肾阴虚型之间的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赵仙铭;李伟林;项一群;戴仁森;杜元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温阳利水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新法.方法:治疗组61例用温阳利水汤治疗,与对照组30例用散利痛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疼痛进行定量比较. 结果:治疗组优良率 77.05%,对照组优良率为1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汤具有消除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肿胀、渗出、粘连和疼痛的作用.

    作者:徐光;张炳祥;郭加南;徐善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苯氧胺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合康妇消炎栓对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有临床症状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0例,随机选取实验组60例,给予三苯氧胺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康妇消炎栓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苯氧胺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作者:任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30例

    笔者于2002年4月~2002年8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早期肝硬化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捷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倍美力在绝经后妇女取环的应用

    我院应用倍美力在绝经后妇女取环的应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2001年1月~2002年底1年间,绝经1年以上,共50例,年龄50~70岁,放置年限为10~20年,无服雌激素的禁忌症妇女,服药前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确诊为宫内节育器.均给予倍美力片 0.625mg,1天1次,共服用7天.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等离子多功能治疗仪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我院门诊自1999年4月开始应用等离子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干扰素局部加全身治疗尖锐湿疣2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筱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

    笔者尝试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心绞痛,常能收到标本同治,为减少心绞痛的复发率,巩固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现就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如下.

    作者:许从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陈旧性肛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院从1990年~200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切除扩创结合中药换药治疗陈旧性肛裂,经临床系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志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愈儿童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病因病机目前尚无确切定论.笔者运用中医理论,协同现代医药,探讨其发病机理,自拟治疗方法,收效甚佳,报道如下.

    作者:翟作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头痛155例疗效观察

    自1998~2001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头痛155例,将中医活血化瘀、散寒除湿、温阳化气等辨证施治和西医的保护局部神经末梢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机结合,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开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心理康复护理

    我们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62例进行临床观察心理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敏;梁浩荣;丁萍;严颂琴;谌剑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镜治疗胆管疾病的护理

    我院从2001年2月~2002年2月对23例胆管、胰腺疾病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术,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沈忆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药汽疗外治退行性骨关节病100例

    退行性骨关节病乃临床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有理疗、手法推拿、针灸等,但疗效并不可靠,我院骨伤科于2001年6~12月利用中药汽疗外治退行性骨关节病100例,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人重型麻疹32例护理

    现将1999年10月~2001年9月收住的重型麻疹32例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成人重型麻疹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9~35岁,平均25岁.确切麻疹疫苗接种者6例,其余接种史不详或根本未接种,且多数居住在农村或市郊.32例中并发肺炎21例,并发心血管功能不全4例,并发喉炎6例,营养不良1例,并发脑炎1例.32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23例.除1例合并脑炎死亡外,余均治愈.

    作者:丁符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莴苣叶对苯肾上腺素致离体兔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目的:观察莴苣叶鲜汁(LSFJ)对苯肾上腺素(PHE)致离体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保留血管内皮和去血管内皮的离体兔胸主动脉作标本,以PHE收缩血管达高峰后,再加入LSFJ记录3min后的血管张力变化.结果:LSFJ使PHE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张力明显增加.在PHE作用基础上LSFJ0.5ml、1.0ml、1.5ml加入10ml的Krebs后分别使保留血管内皮肌张力增加 16.3%、21.9%、28.8%;使去血管内皮张力增加17.3%、23.6%、28.5%.结论:LSFJ对PHE致血管平滑肌收缩有协同作用.

    作者:陈岳榕;贺毅;杨君佑;张凯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学中尚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需要深入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名是其中之一.

    作者:杜惠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6例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机械通气时并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了解本地区VAP病原学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本院对2000年11月~2002年6月自ICU成立以来的VAP 36例进行病原学及药敏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军华;陆惠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耐药性菌痢

    近年来,由于痢疾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我院1999年~2001年对夏秋季流行的急性难治性耐药菌痢患儿采用穴位注射654-2治疗56例,观察其疗效,并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何云贵;毛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宫外孕误行药物流产27例临床分析

    随着药物流产(药流)的普及,临床应用的增多,不乏发现误行药流的宫外孕病例.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宫外孕病例319例,其中27例曾误诊宫内孕行药物流产,兹作报道,以期安全药流及临床诊疗.

    作者:王小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脏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病,我国人群发病率为0.24%~0.4%,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首.本病侵犯全身各器官,故又称类风湿病.既往由于对本病肾损害认识不足,不仅像<西塞尔内科学>这种权威内科学上几乎没有提到RA肾脏损害,国内一些大型肾脏科专著对RA肾损害也重视不够,以致认为RA本身很少引起肾脏病变.但近20年来由于肾活检技术的广泛开展及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RA肾脏损害并不少见.早年对RA肾损害病理改变的认识主要来自尸检资料,认为RA肾损害类型主要是肾淀粉样变、肾乳头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炎及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炎.但近年来肾活检发现,肾脏病理改变以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为多见.国内有人对11例已排除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的RA进行肾活检,虽然有肾损害临床表现者仅3例,但肾活检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肾组织形态异常,提示RA患者肾脏损害高达100%.可见RA肾脏损害发生率是相当高的.

    作者:朱辟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第7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