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影响因子:0.58
  • 创刊:195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 中医学
浙江中医杂志   2002年7期文献
  • 苦参薏苡黄连汤治疗奶癣38例——附西药治疗38例对照

    近5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苦参薏苡黄连汤治疗奶癣38例,并与西药治疗38例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76例来自本院门诊病人,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奶癣的诊断依据,年龄均为1.5个月~6个月的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

    作者:叶金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开痹化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伴有血尿酸过多,当尿酸盐沉积在软组织内而累及关节时,则称为痛风性关节炎.近4年来,笔者用自拟开痹化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向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大黄柴枳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6例——附单用西药治疗56例对照

    笔者在1998~2001年间采用自拟大黄柴枳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56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志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晕痹汤治疗颈椎病86例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晕痹汤加减治疗各型颈椎病8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6例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36~68岁,平均51.6岁;病程1周~12年,平均3.2年.其中颈型10例,神经根型27例,椎动脉型38例,交感神经型8例,脊髓型3例.

    作者:崔世奎;陈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65例

    笔者近7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65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5例病例均为本院急诊病人,其中男48例,女17例;年龄小10岁,大68岁;车祸伤51例,坠落伤14例;胫腓骨上1/3骨折11例,中1/3骨折23例,下1/3骨折26例,多段骨折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短半小时,长8小时.

    作者:陈翔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自拟三金三子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

    笔者在结石专科门诊中,采用自拟三金三子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病程在1~4年之间.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16例,肾与输尿管同时结石10例,膀胱结石2例.主要表现为腰腹部阵发性绞痛,局部叩击痛,尿频尿急,排尿疼痛或血尿.经B超或X线摄片确诊,结石直径在0.4~1.0cm之间.

    作者:张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内外合治小儿夏季热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治方法治疗小儿夏季热多例,取得满意疗效.内服药物:西洋参、苍术各4g,鲜石斛、石膏各10g,西瓜翠衣、芦根各6g,薄荷、甘草各2g.煎水代茶频频饮用.外用药物:银花、连翘、鲜浮萍各30g,鲜芦根、鲜石斛各100g,鲜荷叶1张,煎汤2000ml兑水,将患儿身体除头部外浸于药液之中即可.药量随患儿体表面积多少略作加减,水温适宜,药液浸后擦干,外扑六一散.一般治疗10天后即可获效.

    作者:孙尧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37例——附西药治疗30例对照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37例中,并与口服维生素B1、复方芦丁等西药治疗的30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芪藤汤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

    笔者自1997~2001年运用自拟芪藤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8例为门诊患者,均已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保守手术或有规则的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已消失,评定为临床治愈,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体征又出现,成为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年龄大为48岁,小为28岁,平均年龄36.5±6.70岁;病程短2年,长10年,平均病程为4.57±2.40年.

    作者:李友第;赵芳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刺落枕穴治疗落枕138例

    治疗方法是患者取坐位,针双侧落枕穴(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选30号1寸不锈钢毫针直刺0.5~0.8寸,采用强刺激快速捻转提插,至局部有酸麻胀感,并逐渐向上肢放射,同时令患者作头部向健侧快速摆动、耸肩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开始时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可以由医者协助运动.通常在活动中,患者肩、项、背疼痛缓解,可自主活动,历时约3~5分钟,病程长、症状重者可留针20~30分钟,留针过程中嘱患者继续活动.自1997年9月~2001年9月共治疗138例,病程短72小时,长1个月.经1次治疗症状消除,颈项活动正常122例;2次治疗,症状显减,只有轻微不适感16例.

    作者:韩静;张凤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刺四神聪及神庭治疗顽固性失眠70例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以针刺四神聪及神庭为主治疗本病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70例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小24岁,大65岁;病程短2个月,长5年;有神经衰弱史者45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者15例,脑血栓、半身不遂合并失眠10例.

    作者:吕洪丽;李瑞芝;范作先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后溪穴补阳经验举隅

    笔者运用谢感共导师传授的多种取穴法则,充分发挥了后溪穴的补阳作用.现介绍如下.1 脾阳虚证可据异经之间的补母经法,再结合表里经的补母穴法.脾经(属土)之母经的为心经(属火),与心经为表里经为小肠经,小肠经之母穴为后溪.因此可以取后溪来补脾阳之虚.如治韩某,女,48岁.2001年6月20日上午11时50分来诊.患者心慌心悸已20天,形寒肢冷,懒动,面色白,口中时流清涎,纳差,腹胀,便溏,小便清,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迟弱.据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诊断为偶发性室性早搏,心动过缓.证属心脾阳虚.遂取后溪配心俞、脾俞,均双侧,针后加温和灸各20分钟.后约每日下午2点30分(正当午火时,因南宁地方时比北京时迟47分钟)来治疗,仍守原方.3次后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又治疗4次.

    作者:罗本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耳穴按压结合运动治不寐

    我们运用运动结合耳穴按压,治疗不寐120例,疗效良好.耳穴取穴,心、脑点、肾、神门、皮质下,多梦者加胆,纳差者加胃或脾.治疗时将耳廓皮肤消毒,以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氧化锌胶布上,贴压在所取耳穴上.每穴用手按压,每日随时按压,睡前按压3~5分钟,至局部产生强烈酸胀感为度.3~5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5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作者:李云捧;孙茹萍;杨志新;楚更五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郭书升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

    郭书升先生,从事肝病临床40年,在辨舌诊疗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将郭先生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简介于下.1 辨舌质淡白舌主虚或寒.如舌淡瘦薄或有裂纹者是为气血亏虚,治以补气养血,药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山药等.如舌淡胖嫩湿润者为阳虚有寒湿,舌边有齿印为气虚,治以补气温阳,药用黄芪、红参、白术、山药、黑附子、肉桂、巴戟天、补骨脂、鹿角霜、仙灵脾等,利湿加泽泻、茯苓、车前子等.

    作者:郭海涛;郝现军;王冠民;郭俊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热喘平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热证82例观察——附单用西药治疗76例对照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1998年~2001年期间,我们对收住的COPD患者辨证分型,对痰热证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热喘平合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忠;胡弛雄;丁美群;楼祥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间歇牵引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50例 ——附单纯牵引或复方丹参注射治疗50例对照

    我们自1997年6月至2001年6月,运用间歇牵引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50例,并通过与单纯间歇牵引或单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黎强;吴芝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辨证研究——附100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高,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一般65岁以上发病率为5%~10%之间,其中老年性痴呆约占50%,血管性痴呆约占25%,其他类型痴呆约占25%.发达国家老年痴呆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四位[1].近年来,中医药在老年痴呆的防治方面有大量的报道,但有关老年痴呆的中医辨证问题尚未统一,本文通过对100例老年痴呆的中医脏腑归属、虚实辨证作一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黄飞华;夏翔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毒与癌症发病关系探讨

    众所周知,毒与癌的关系相当密切,不仅是中医学这样认为,现代医学也同样是这样认为的,因而临床上用解毒法治疗癌症便成为一大重要法则.为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运用解毒法治疗癌症,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在毒与癌症的发病关系上作一深入探讨.

    作者:柴可群;郑建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高粘血症的临床研究近况

    高粘血症又称血液高粘滞综合症(Blood Hypervisicosity Syndrome 简称 HBS)是指血液粘度较长期处于升高状态所致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微循环不良.由于HBS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的生理病理过程,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所以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和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治HBS,进一步减少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已成为当前医学界非常重视的课题.

    作者:李其信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癌细胞扩散之谜/晒太阳对预防某些/癌症有益/中医戒烟5法/葡萄糖耐量异常青睐肥胖儿童/睡眠少致糖尿病/便秘食疗方/小验方4则/解压力降血糖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九味羌活汤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局部色素脱失所致的皮肤病,易诊断而难治疗.近年来,笔者运用<此事难全>中九味羌活汤治疗泛发性白癜风5例,结果4例显效(皮肤黑色素再生显著,皮损消退50%以上,暴露部位白斑基本消失),1例有效(皮肤黑色素再生明显,皮损消退30%以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顾仲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白虎汤加减治疗恶性疾病发热验案举隅

    1 肝癌发热戚某某,男,39岁.2000年5月9日就诊.患者肝区疼痛3月伴发热4天.诉3月前起肝区疼痛,呈间隙性隐痛,胃纳减退,消瘦,乏力,口干,不欲饮.1个月前出现眼、皮肤发黄,小便黄,大便正常.实验室检查:血AFP阳性.B超报告:肝区可见直径5.2cm肿块.确诊为肝癌.10天前赴某市医院插管化疗.于41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8.2℃~38.7℃.经补液抗炎对症治疗,仍发热不退.体检:消瘦,巩膜、皮肤黄染,皮肤灼热感,腹平软,肝肋下3cm、质硬.

    作者:宋跃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三仁汤治疗内伤发热经验举隅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主治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的方剂.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内科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屡有效验,举例如下.

    作者:蒋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治验血小板增多症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治疗气虚血滞、四肢麻痹之名方.笔者将其移用于治疗血小板增多症也有效验.患者赵某某,女,70岁.偶然检查时发现血小板增高,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经省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血小板下降.出院后服用羟基脲控制,患者服用后副作用大,改用中医治疗.初诊于2000年11月.自诉神疲乏力,睡眠不安,担忧血小板凝聚血管阻塞致四肢不用.

    作者:瞿倬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40例观察——附单用西药治疗36例对照

    大量研究都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消灭HP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健.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既能控制HP感染,又能缓解症状.我们用自拟消幽饮配合西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智玉;朱沼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得谷丹治疗胃动力障碍64例临床观察——附潘立酮治疗32例对照

    得谷丹是我省名老中医姜琦主任医师的经验方,由泻心汤、左金丸化裁而来,主要组成药物为川连、吴茱萸、大黄、酒药等.笔者用于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共观察了64例,收效良好,并与潘立酮治疗的32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卢惠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复元升提汤治疗胃下垂102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2~2002年2月,采用自拟复元升提汤治疗中老年人胃下垂,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102例中,男40例,女62例;年龄40~49岁19例,50~59岁36例,60~75岁47例;病程短3年,长19年.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做X线钡餐透视确诊.

    作者:李玉英;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45例——附单用化疗治疗44例对照

    结直肠癌由于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低,约有30%的本病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其中以肝转移多见.因此,确诊结直肠癌时,多数已属晚期,失去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即使手术切除原发灶,仍有8%~25%的病人出现远处转移.对这些病变广泛的结直肠癌病例的治疗,临床上多以全身化疗为主.中医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毒瘀滞凝结有关.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结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45例,并与单纯用全身化疗的44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两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建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结肠炎丸为主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附丽珠肠乐治疗30例对照

    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40例顽固性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结肠炎丸配合丽珠肠乐治疗,并与单纯服用丽珠肠乐的3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三七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5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与胃癌关系密切.我们采用自拟三七饮治疗本病5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嗣堇;蔡峰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六味木香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附西药治疗50例对照

    1999年1月以来,我院应用六味木香胶囊(江西三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共100例病人,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21~67岁,平均32.6岁;病程长35年,短2个月.100例均经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经B超、生化检查,排除肝、胆疾病.全部病例均有上腹痛,部分病例有饱胀、嗳气、食欲减退、大便不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洪宁;郑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124例——附单用西药治疗120例对照

    近3年来,笔者临床采用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124例,并与同期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120例对照,获效较后者为佳,兹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建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古代肛肠疾病的手术疗法

    肛肠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是其中的主要治法之一,对肛肠疾病较重者或某些特殊肛肠疾病,手术可认为是首选的方法.不仅是现代,即使在古代内治法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手术疗法仍占有重要地位.下面结合文献谈一下古代肛肠病的手术疗法概况.

    作者:王立柱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