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影响因子:0.58
  • 创刊:195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最新资讯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浙江
期刊标签:中医学
国际刊号:0411-8421
国内刊号:33-1083/R
邮发代号:32-11
创刊时间:1956
发行周期:月刊

浙江中医杂志简介

  本刊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临床心得,推广科研成果,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努力弘扬中医学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栏目设置

论著、临床研究、专家传经、经验交流、妇科集验、古籍研读、针灸聚英、证治研讨、实验研究、衷中参西、中医教学、医案医话、信息、中药研究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浙江中医杂志投稿要求

浙江中医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内容:稿件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要求选题新颖、主题明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逻辑严密、文句通顺、语法正确、文字规范、图表简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等文章应设立对照组,需要比较的数据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要注明出处,要有权威性。

  2 文题:稿件题目要求简明、具体、确切,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除非必需,尽量不用副标题。

  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如确实需要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书写于作者姓名下,单位必须用全称,要规范,并标明所在地区的省(市、区)、县(市、区)名称及其邮政编码。若作者单位为2个或2个以上,则按作者姓名排序序号分别书写,并标明所在地区的名称及其邮政编码。

  4 摘要: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药研究、经验交流等栏目的稿件需附中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形式书写,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学术探讨、专家传经、证治研讨、专题述评、古籍整理等栏目的稿件可以采用以介绍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简介式摘要形式书写。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我们”等主语。字数为300字左右。

  5 关键词:每篇稿件选3~8个关键词,即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表》《中医药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6 标题:稿件中各级标题依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标题第一级用1,第二级用1.1,第三级用1.1.1,其余依次类推。各级标题序号均需顶格书写,之后空一格书写标题。一篇文章中标题层次不宜太多。

  7 图表:每幅图表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如表(图)1、表(图)2等,每幅图表应冠有表(图)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表(图)的下方作为注释。表一律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和底线)。表内数据的单位应在表题后或表内各分项后注明。图表也可按要求编排在电子文档中输送。

  8 医学名词: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2014年版)为准。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

  9 数字:数字的用法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如疗程、次等。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必须用汉字数字,如四君子汤、十二指肠等;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六七米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如康熙十七年;引用古籍(线装本)时,应与原版本一致,其版次、卷次、页码等可以照原样使用汉字数字。

  10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所有生化指标尽量按国际单位制,中药处方中的用量全部用g表示(引用古代文献时除外)。计量单位符号既要使用正确又要书写清楚。

  11 统计学符号: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大小用英文小写n;②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③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c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2 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仅限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主要文献,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章中引用顺序排列,附于文末。举例:

  期刊:[序号]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之间用“,”相隔;超过3名的只列前3名,后加“,等”).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1]陆木兴.江南与岭南地区湿邪的特性及证治差异[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26-327.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卷[M].版次(第一版可以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1]张介宾.类经•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8-121.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浙江中医杂志影响因子
浙江中医杂志发文量
浙江中医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大黄素抗大鼠肺纤维化实验及对IL-7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素抗肺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吹入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于实验第29天抽取血清后,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肺湿重、羟脯氨酸(HYP)、病理切片及白介素-7(IL-7)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从肺系数、肺组织HYP含量、IL-7及病理检查等方面显示,大黄素的中、低剂量组能够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大黄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7相关.

    作者:李玉花;许先荣;李国平;胡马洪;陈扬波;周颖;许琳;周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一贯煎加味治疗乳晕红痛症25例

    笔者在长期的乳房病专科门诊中,发现一些女性病人以双侧乳晕发红、疼痛为主要症状,但诊断又无相应的中西医病名,姑且命名为乳晕红痛症,并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红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试论心律失常与脉象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电活动的病理现象,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心律失常在临床多见心中动悸不宁,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呈陈发性或持续不止,伴有眩晕、胸闷、心烦易激动、气短乏力,甚者胸痛、喘促肢冷、汗出、晕厥、黑蒙、呼吸困难等症状,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心悸包括惊悸与怔忡,二者相关,多云“悸久怔忡”.《类经》中有“心中澹澹大动,……病本于心”、“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等记载,形象描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

    作者:陈启兰;祝光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验

    “血府逐瘀汤”方出《医林改错》,用于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兼肝郁气滞之瘀血证,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笔者尝移用此方加减治疗荨麻疹,取效亦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崔云辨治男性不育症验案三则

    崔云主任中医师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男科科研与临床工作三十余载,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深得教诲,受益颇多.现举崔师治疗男性不育案三则,以飨同道.

    作者:郜都;李培轮;刘擎;陶方泽;崔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周仲瑛辨治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经验

    周仲瑛教授业医50余载,在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上积累丰富经验。现结合周师验案将其辨治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经验介绍如下。1 阴阳并调,养心安神 顾某某,男,26岁。患者1年半前因劳累后感心慌不安、阵发而作,经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室性早博。先后服用心律平、乙吗噻嗪等药,取效不显,早搏仍时作时止。诊见:时有心慌不适,心跳有停搏感,疲劳后易发作,午后、傍晚时发作较频,休息后稍稳定,伴胸闷不舒,口干乏力,大便偏溏。舌质偏黯、苔淡黄薄腻,脉参伍不调。辨证从阴阳失调,气阴两虚,心神失宁着眼,治拟阴阳并调,养心安神。拟方:炙桂枝、大麦冬、苦参各10g,炙甘草、五味子各5g,生龙骨(先煎)20g,生牡蛎(先煎)、熟枣仁各25g,潞党参12g,紫丹参、合欢皮各15g,朱灯芯3g,石菖蒲9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复诊:心慌早搏有所稳定,但情绪激动后有影响,稍有气短,舌象同前,脉来小弦。原方既效,毋须易辙,前方中加入白檀香(后入)、阳春砂(后入)各3g,炒玉竹10g,改炙甘草为6g。三诊时患者告知早搏基本未发,叠进前方,以巩固疗效。此后患者因感冒一度病情反复,俟治愈感冒后,仍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施治,经心电图复查,室性早搏已消失。

    作者:顾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曾被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由郎格罕组织细胞为主的组织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广泛增殖浸润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死亡率较高.本病分为3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1型:莱特勒-西韦病(L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桢;邹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和厚朴酚对过氧化氢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厚朴活性成分和厚朴酚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用50μmol/L的过氧化氢诱导凋亡,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5、10、20μmol/L)的和厚朴酚,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blot法分析caspase3、caspase9和bcl-2的表达.结果:过氧化氢能明显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58.66%±7.36vs2.84%±0.49%,P <0.01),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和厚朴酚能剂量依赖性拮抗过氧化氢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凋亡诱导作用,抑制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和活性,促进bcl-2的表达.结论:和厚朴酚对氧化应激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可能对白内障的发生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叶萍;李学琴;钱韵;沈玲;姚航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2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减轻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糖尿病性胃轻瘫在内科门诊已非少见。1997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以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该病患者42例并与吗丁啉片或西沙必利片等西药治疗的40例对照观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依据:①有糖尿病史,诊断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标准;②临床表现除糖尿病本身固有症状外,伴有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症候群,早饱、厌食、餐后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或疼痛;③X线钡餐检查有胃收缩无力、蠕动减弱,钡剂滞留时间延长,超过6小时;④胃镜、B超检查排除有胃流出道梗阻,消化性溃汤及肝、胆、胰器质性病变。1.2 一般资料:符合上述入选标准患者共82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1~68岁,平均52.5岁;病程1~30年,平均9.5年;空腹血糖水平7.6~18.6mmol/L,平均8.95mmol/L;糖尿病Ⅰ型10例,Ⅱ型32例。对照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0岁,平均50.9岁;病程0.5~25年,平均8.9年;空腹血糖水平7.1~16.7mmol/L,平均8.11mmol/L,糖尿病Ⅰ型10例,Ⅱ型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水平、分型等方面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福斌;徐兆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吃完萝卜莫吃橘子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迷途风雨** 的反馈:

浙江中医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浙江中医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浙江中医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haiyu** 的反馈:

浙江中医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浙江中医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小鲸** 的反馈:

浙江中医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浙江中医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