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应用名老中医陈意的经验方平陈汤加减治疗痰湿内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在16~75岁.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在17~73岁.病程2月~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苦碟子注射液系由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提取的有效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腺嘌呤核苷、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侧支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保护人脑微血管细胞的作用[1],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我院神经内科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了87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彩萍;倪桂莲;朱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疾病终的心脏功能病变,患者心脏的入血量和输血量均少于正常标准,心脏排出量也较低,从而导致患者肺部产生大量瘀血.研究表明,心力衰竭通常会伴有心律失常症状,其治疗难度要远大于单一心力衰竭,因此及早发现并给予行之有效的治疗是预防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关键,若前期治疗效果不佳,就有可能导致后期治疗难度增加.近年来笔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CHF合并心律失常,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院自2012年06月~2013年10月采用参蒲五白消痤汤治疗痤疮5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痤疮的诊断标准: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者可形成硬结性囊肿;②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伴有皮脂溢出;③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感受外邪等诱发.
作者:郭长江;刘洪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在恩替卡韦抑制HBV基础上,加用中药垂盆草颗粒治疗乙肝患者40例,并与单纯应用恩替卡韦40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2011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9±6.5)岁;病程1.5~17年,平均病程(11.2±4.3)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1.2±7.8)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3.5±5.7)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史陈波;叶万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单用西药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程长,治疗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此,笔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自拟中药方雾化吸入佐治此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钱熊;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失禁性皮炎(IAD)国内也有译为失禁相关性皮炎[1],属于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一种,是由于大小便失禁导致肛周、会阴部皮肤反复接触排泄物并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从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本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9月采用肤疹宁软膏联合紫草油治疗失禁性皮炎与氧化锌软膏治疗失禁性皮炎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线英;马利娜;顾培芳;陆娟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它是指患者带状疱疹皮肤损害痊愈4~6周后,仍留有的顽固性、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我们采用自拟止痛汤为主治疗该病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峰;叶海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本研究通过柴芍承气汤联合早期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患者,从器官功能衰竭、APACHEII评分、局部并发症、胃肠减压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等方面量化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
作者:王彩平;李建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痰鸣多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各类病原体肺炎等未获得彻底有效治疗,加之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易造成咳嗽、痰鸣难消,病程迁延.笔者采用止咳化痰散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痰鸣患儿共83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跃;李小新;黄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滚床法锻炼治疗腰肌劳损36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推拿门诊治疗的7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4~53岁,病程0.5~5年;对照组3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7~60岁,病程0.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毛雄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笔者将30例持续被动训练和中药熏蒸疗法相结合应用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手术患者,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6岁.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内科疾病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周健;刘忠达;林伟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为主,多因足部受力不均而引起,常导致肢体肿胀、疼痛,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作者运用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琦;王丹;刘海兵;傅瑞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传统的平地步行训练无法在早期卒中患者中开展,而减重支持跑台训练因受到治疗师经验与体能方面的限制,疗效缺乏稳定性与客观性.作者采用涤痰汤加减配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步行训练,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龚剑秋;冯玲;司马振奋;吴月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静息心绞痛、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等等.其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加重与发作次数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近年来,笔者针对其中“心血瘀阻兼气虚”的中医证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自拟化瘀通脉汤治疗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环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的一种病症.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五倍子粉贴敷神阙穴配合玉屏风颗粒内服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肺癌盗汗患者4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红露;张济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吉非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而皮肤毒性反应是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脓疱状突起的皮疹,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有时伴发痒,与普通药疹不同,一般见于服药后1周内,3~5周达高峰,停药后4周皮疹消失.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苏清;吴慧莉;黄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于健康男性,女性较少,好发于25~50岁,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进而使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性的疾病,其原发部位可能在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层病变是继发于脉络膜病变的结果.病因与病理基础不明确,虽然自限性较大,但仍有1/3~1/2患眼复发影响中心视力.而西药治疗疗效不确定,激光光凝治疗危险性大,因而缺乏从根本上治疗、预防或减少中浆复发的手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运用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三黄粉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均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且中医辨证属附骨疽湿热瘀阻证.随机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1岁,平均15.8±8.6岁;平均病程9.6±4.6天.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0岁,平均15.4±8.9岁;平均病程9.8±4.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聂亚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当归散加减治疗孕后子宫动脉血流高阻力胎动不安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子宫动脉血流高阻力的胎动不安患者48例,均采用当归散基础方加减治疗.结果:经治疗4个疗程后,48例患者中,有效4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3.33%,其中5例为子宫动脉恢复正常,但胚胎停止发育.结论:加味当归散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高阻力胎动不安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马娴;张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癌症镇痛散外敷联合扶他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4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3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及肿瘤科病房.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为晚期肿瘤,经X线、核素骨扫描或MRI、CT提示有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并伴有明显疼痛,无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于雪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重症肺炎(SC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泻热解毒通腑汤治疗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60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ICU及呼吸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SCAP诊断标准.
作者:刘文兵;张艳;周三军;蔡莉娟;丁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对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治疗以激素、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治疗为主,虽能缓解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作者采用自拟中药外洗方熏洗、热敷患膝来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1~75岁,平均63.20±7.12岁;病程3~15月,平均8.20±3.53月;其中左膝12例,右膝8例.治疗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2~75岁,平均63.30±7.73岁;病程4~16个月,平均8.55±3.83月,其中左膝10例,右膝10例.治疗前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1]中,治疗组为60.45±7.82分;对照组患为63.55±11.11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近十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的患者.均根据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8例,女29例;年龄小20岁,大63岁,平均36.3岁;病程短30天,长6月,平均2.02月.对照组55例,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小22岁,大64岁,平均36.4岁;病程短33天,长7月,平均1.99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颂敏;李驰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逐年增加,且多见于中老年人,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评价温通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5例患者全部为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邯郸市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男103例,女92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1.2岁;病程1~12年,平均5.3年.将入选患者通过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单纯药物组63例、治疗组即药物加温通针法组70例和药物加传统针刺组62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梅杰氏综合征是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一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有口服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等,虽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比较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诊有16例梅杰氏综合征患者,运用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仡;李烨;沈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关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多以温针灸治疗为主,但对于病程较长,有关节间隙变化的患者,效果不佳,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并与单纯温针灸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门诊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1].随机分为两组,温针推拿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40~76岁,平均59岁,病程6个月~27年,平均7.1年.温针灸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病程6个月~28年,平均7.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秋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尿失禁作为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常表现为有强烈尿意,有意识性抑制排尿,但不能控制尿液漏出,临床发病率可达32%~79%,是中风严重程度的标志.作者自2010年来关注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头皮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俏敏;陈力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提壶揭盖法就是通过升提肺气、升举中气,而使下焦之气通利的方法.现举例如下.例1:张某,男,16岁,2011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发热咳嗽咽痛,伴水肿1周,小便量少,近几天来水肿日见加重,不思饮食,周身高度水肿,腹部及阴囊肿大,皮色光亮,舌质淡、苔薄,脉浮滑.证属风邪束肺,肺失宣降,肺闭水停,调控失职.当治以解表宣肺,利水消肿.药用:麻黄5g,杏仁6g,桔梗、紫菀各10g,金银花15g,葶苈子(包)、浮萍草、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泽泻、车前子(包)各10g.
作者:刘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宋康是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宋教授对内科杂病的治疗有独到的造诣,尤其在不寐证的治疗上,疗效十分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宋康教授学习,现将宋教授治疗不寐的验案选介如下,供同道参考.1 痰郁火盛该型患者舌红苔黄腻或白腻为其辨证要点,体型中等或肥胖,少数可见消瘦,可伴有心下痞满,心烦胸闷,口干不喜饮,头身重,胃纳差,人易困倦,便溏或便干,脉滑或沉.
作者:吕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何任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首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何老精研岐黄,师法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采用中医药治疗疑难顽疾独具匠心,现举何老消渴验案2则[1]介绍如下.1 翁某案如治翁某,女,35岁.1972年3月9日初诊.去岁起渴欲饮水,尿多,近来入暮嗌干,每天饮水10磅左右,喜冷饮,大便干燥,二三日一行,伴心悸、自汗,以颜面部为甚.
作者:张飞亚;邬洁涛;陶颖莉;黄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文章从临证力倡辨证,注重审因求机、方证相应;主张辨证分层次,擅于把握主证与兼证;证候辨轻重,避免机械地见是证而用是方;施治按阶段,主张扶正祛邪先后相宜等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病案,介绍徐珊临证灵活辨证论治的经验.
作者:徐发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鲁盈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科主任,从事肾脏病临床30年,擅长各类肾脏病诊治,经验颇丰.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肾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其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浮肿.由于本病对治疗反应差,故将其归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范畴.鲁盈老师认为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传统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旺意;鲁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病程长、易于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方剑乔教授长期从事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研究,经验丰富,尤擅长以针灸为主联合中药内服治疗RA.笔者有幸跟诊于方师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方师诊疗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芳;王晨瑶;刘婧;梁宜;商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陈意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从医50余年.笔者有幸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陈师治疗阴虚型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阴虚眩晕证是一个极易转化的眩晕类型.可由阴虚极而转至阳亢证;并可兼夹风、火、痰、瘀,由虚转实.阴虚型眩晕在急性发作或加重时往往包含了实证眩晕的证型,如阴虚夹肝风上扰、阴虚夹肝阳上亢、阴虚夹风痰上扰等,所以阴虚型眩晕的治疗横跨虚实两端.陈师认为阴虚型眩晕的治疗当分缓急,即“急治其标,缓治其本”.
作者:邵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朱彩凤教授为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从医30年,擅长肾系病证辨治,学验俱丰.朱师喜用药对治疗肾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今择其常用药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药对1.1 金银花、忍冬藤: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本药质体清扬,气味芬芳,于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故擅治外感风热.忍冬藤功效清热疏风,通络止痛,能够改善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等症状.
作者:叶晴晴;朱彩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病,病程慢性,临床典型皮疹为皮肤红褐色扁平隆起皮损,界限清晰,大直径可达5mm.好发于面部、手背等处,亦可累及四肢.由于皮损累及面部,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某些皮损在患者免疫状态增强时可以自行缓解,但缓解时间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数年,且皮损易反复发作并加重.目前临床上治疗扁平疣方法较多,但多数为联合治疗,单一方法疗效较差,且疗效的个体差异性也较大[1].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肖奋;朱敏荣;倪忠根;俞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学中称为“乳痈”,该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由于饮食不当,哺乳期乳汁淤积未及时疏通排空,加之产后情绪紧张,导致急性乳腺炎的高发,处理不当则易化脓(成脓期),严重者可影响哺乳.本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旭丰;陈华;杨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间断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养阴生津,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功能及耐力.
作者:朱峥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在5-Fu化疗期间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5-Fu组、5-Fu+Cur组各20只,实验第7天处死大鼠后取出大鼠回肠,并在电镜下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Bcl-2、Caspase-3、Jnk及Erk的mRNA的表达.结果:萎黄素通过调控MAPKs信号传导上的P38通路,下调P38mRNA的表达;在线粒体通道上通过上调肠黏膜上皮细胞中Bcl-2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化,减轻肠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从而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结论:姜黄素可以明显修复和改善化疗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并能抑制化疗引起的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作者:傅婷;汪潞;王赟;来岳标;汪玉琪;陈寒露;姚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杞鹿健肾颗粒对阴阳两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24h动态血压水平、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鹿健肾颗粒,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实验后脱落病例6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3例.根据中医症状疗效统计,治疗组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有效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23.33%;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12,P=0.03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压>140mmHg百分比以及舒张压>90mmHg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治疗后治疗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t=3.741,P=0.013).结论:杞鹿健肾颗粒联合基础降压治疗可让阴阳两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一定降低趋势,并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对于该研究中的患者的PTH水平也有相应的改善.
作者:顾娟;陈咸川;施丹;范代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散结镇痛胶囊、米非司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我院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腹腔镜术后,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人前列腺素F2α(PGF2α)、CA125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F2α、CA125数值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GF2α、CA125的数值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顾金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铁皮石斛提取物(铁皮石斛膏)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具有缓和持久的降低血压、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预防中风的作用[1-4].本文进一步观察铁皮石斛提取物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探讨其降低和稳定血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人照;陈立钻;楼正家;卢瑛;杨兵勋;谢培怡;李静芝;杨芳亮;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杠杆定位手法经多年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关于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作者选取健康志愿者为对象,研究该手法作用时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该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依据,进而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机制问题.
作者:陆森伟;吕立江;王晓东;包家立;朱朝阳;应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症状,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以及血清IL-8、IL-10水平.结果:8周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AT评分下降,PaO2升高,血清IL-8下降、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FEV1、FEV1/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可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使COPD稳定期患者IL-8下降,IL-10升高,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氧分压.
作者:汪丙柱;周国儿;邬易琳;谢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30%,属于祖国医学“痹病”范畴,与痹病中的“历节”、“骨痹”等病相似.以关节肿痛,关节僵硬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家称之为“(旭)痹”,“顽痹”等.笔者尝试通过益气活血通络的角度出发,以防己黄芪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其临床诊治加以剖析与探讨.
作者:华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补中益气汤出于李东垣《脾胃论》,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笔者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 老年便秘如治吴某,男,73岁.患者便秘6年,近半年加重,大便4~7天一行,虽有便意,临厕努挣则汗出、气短,便后乏力,肢倦懒言,时有肛门脱垂或腹部坠胀.诊见面白、神疲、唇甲少华、语言低怯.舌淡嫩、苔白,脉虚弱.
作者:陆登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甘草干姜汤为张仲景笔下的经典方剂,原治疗“咽中干,烦躁,吐逆”(《伤寒论》)以及“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金匮要略》),是临床常用方剂,但单用此方较少见.近年来,笔者以此方治疗胃癌术后化疗反复呕吐1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老年女性七七之后,天癸竭,命门火衰,尿路感染容易反复发生.现代医学对此类疾病常单一地应用抗生素,其虽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但对中老年女性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却难以彻底治愈,长期应用抗生素则更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并降低机体免疫力.《医贯》曰:“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赵氏认为慢性虚损性疾病在于肾水命火的失调,治疗时更应在肾水中补命门之火.文章旨在探讨《医贯》对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和温补肾阳、补肾养阴类中药对其治疗作用的认识.
作者:刘蕊;陈敏;王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认为李东垣的“阴火”说,只是脾胃虚衰、元气不足之发热的解释工具.根据李东垣的著述是难以厘清“阴火”与各种火的关系的.李东垣的贡献在于中气不足而生寒热的发现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提出.并指出在甘温除热法中并不忌用苦寒之品.《内外伤辨惑论》的“内外伤十三辨”所辨之证,有不少与临证不相合.
作者:管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羚角钩藤汤,出自清代名医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原方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抽搦而设,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俞氏羚角钩藤汤的问世,为热盛动风证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专方.现就该方的源流、方证含义、后世医家的论述及临床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临床所用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1].历代黄芩炮制方法繁多,但沿用至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黄芩、酒黄芩和黄芩炭3种[2].黄芩酒制能引药上行,增强黄芩清上焦肺热的作用,而炒炭后,则增强清热止血作用,常用于崩漏止血[3].本实验对3种黄芩炮制品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总黄酮进行了测定比较,从化学成分角度对黄芩炮制机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婷;周军挺;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浸拘束法致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和幽门结扎法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白檵木花正丁醇部位组小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和大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说明正丁醇部位组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此外白檵木花其他提取部位对实验性胃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
作者:荆常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桔梗,拉丁文名为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 A.DC.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其主要成分中针对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成分为多糖与桔梗皂苷[1].考虑到桔梗的药用价值较大,应选择疗效与安全并重的提取试剂与方法.本文通过建立苯酚-硫酸法以及香草醛-高氯酸法分别对桔梗中多糖和桔梗皂苷D的含量进行测定,以L9 (34)正交试验表对各试验组桔梗进行提取,并按拟定的检测方法对上述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终确定佳提取工艺.
作者:吴应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中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建立快速、高效的有机酸检测方法,有利于阐明中药的药效机理,也有助于中药资源的深入开发.离子色谱法检测有机酸含量具有快速、有效、简单和自动化等优点.超声提取因其耗时少、消耗溶剂少、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药品分析研究.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离子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析木瓜、女贞子、金银花、覆盆子、山茱萸5种中药饮片提取液中的多种有机酸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娜妮;张扬;黄孝闻;寿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电活动的病理现象,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心律失常在临床多见心中动悸不宁,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呈陈发性或持续不止,伴有眩晕、胸闷、心烦易激动、气短乏力,甚者胸痛、喘促肢冷、汗出、晕厥、黑蒙、呼吸困难等症状,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心悸包括惊悸与怔忡,二者相关,多云“悸久怔忡”.《类经》中有“心中澹澹大动,……病本于心”、“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等记载,形象描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
作者:陈启兰;祝光礼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