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方剑乔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刘芳;王晨瑶;刘婧;梁宜;商越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剑乔, 针药并用, 临床经验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病程长、易于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方剑乔教授长期从事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研究,经验丰富,尤擅长以针灸为主联合中药内服治疗RA.笔者有幸跟诊于方师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方师诊疗经验整理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37例

    吉非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而皮肤毒性反应是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脓疱状突起的皮疹,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有时伴发痒,与普通药疹不同,一般见于服药后1周内,3~5周达高峰,停药后4周皮疹消失.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苏清;吴慧莉;黄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温通针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逐年增加,且多见于中老年人,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评价温通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5例患者全部为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邯郸市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男103例,女92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1.2岁;病程1~12年,平均5.3年.将入选患者通过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单纯药物组63例、治疗组即药物加温通针法组70例和药物加传统针刺组62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推拿结合滚床法锻炼治疗腰肌劳损35例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滚床法锻炼治疗腰肌劳损36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推拿门诊治疗的7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4~53岁,病程0.5~5年;对照组3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7~60岁,病程0.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毛雄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铁皮石斛治疗高血压病120例动态血压观察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铁皮石斛提取物(铁皮石斛膏)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具有缓和持久的降低血压、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预防中风的作用[1-4].本文进一步观察铁皮石斛提取物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探讨其降低和稳定血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人照;陈立钻;楼正家;卢瑛;杨兵勋;谢培怡;李静芝;杨芳亮;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三黄粉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三黄粉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均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且中医辨证属附骨疽湿热瘀阻证.随机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1岁,平均15.8±8.6岁;平均病程9.6±4.6天.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0岁,平均15.4±8.9岁;平均病程9.8±4.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聂亚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方剑乔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病程长、易于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方剑乔教授长期从事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研究,经验丰富,尤擅长以针灸为主联合中药内服治疗RA.笔者有幸跟诊于方师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方师诊疗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芳;王晨瑶;刘婧;梁宜;商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模拟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杠杆定位手法经多年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关于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作者选取健康志愿者为对象,研究该手法作用时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该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依据,进而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机制问题.

    作者:陆森伟;吕立江;王晓东;包家立;朱朝阳;应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疗效观察

    尿失禁作为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常表现为有强烈尿意,有意识性抑制排尿,但不能控制尿液漏出,临床发病率可达32%~79%,是中风严重程度的标志.作者自2010年来关注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头皮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俏敏;陈力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读李东垣“阴火”说浅识

    作者认为李东垣的“阴火”说,只是脾胃虚衰、元气不足之发热的解释工具.根据李东垣的著述是难以厘清“阴火”与各种火的关系的.李东垣的贡献在于中气不足而生寒热的发现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提出.并指出在甘温除热法中并不忌用苦寒之品.《内外伤辨惑论》的“内外伤十三辨”所辨之证,有不少与临证不相合.

    作者:管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推拿结合温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40例观察

    目前关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多以温针灸治疗为主,但对于病程较长,有关节间隙变化的患者,效果不佳,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并与单纯温针灸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门诊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1].随机分为两组,温针推拿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40~76岁,平均59岁,病程6个月~27年,平均7.1年.温针灸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病程6个月~28年,平均7.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秋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应用提壶揭盖法一得

    提壶揭盖法就是通过升提肺气、升举中气,而使下焦之气通利的方法.现举例如下.例1:张某,男,16岁,2011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发热咳嗽咽痛,伴水肿1周,小便量少,近几天来水肿日见加重,不思饮食,周身高度水肿,腹部及阴囊肿大,皮色光亮,舌质淡、苔薄,脉浮滑.证属风邪束肺,肺失宣降,肺闭水停,调控失职.当治以解表宣肺,利水消肿.药用:麻黄5g,杏仁6g,桔梗、紫菀各10g,金银花15g,葶苈子(包)、浮萍草、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泽泻、车前子(包)各10g.

    作者:刘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芩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临床所用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1].历代黄芩炮制方法繁多,但沿用至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黄芩、酒黄芩和黄芩炭3种[2].黄芩酒制能引药上行,增强黄芩清上焦肺热的作用,而炒炭后,则增强清热止血作用,常用于崩漏止血[3].本实验对3种黄芩炮制品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总黄酮进行了测定比较,从化学成分角度对黄芩炮制机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婷;周军挺;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参蒲五白消痤汤治疗痤疮58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2012年06月~2013年10月采用参蒲五白消痤汤治疗痤疮5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痤疮的诊断标准: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者可形成硬结性囊肿;②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伴有皮脂溢出;③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感受外邪等诱发.

    作者:郭长江;刘洪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1例疗效观察

    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学中称为“乳痈”,该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由于饮食不当,哺乳期乳汁淤积未及时疏通排空,加之产后情绪紧张,导致急性乳腺炎的高发,处理不当则易化脓(成脓期),严重者可影响哺乳.本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旭丰;陈华;杨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于健康男性,女性较少,好发于25~50岁,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进而使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性的疾病,其原发部位可能在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层病变是继发于脉络膜病变的结果.病因与病理基础不明确,虽然自限性较大,但仍有1/3~1/2患眼复发影响中心视力.而西药治疗疗效不确定,激光光凝治疗危险性大,因而缺乏从根本上治疗、预防或减少中浆复发的手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运用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平陈汤加味治疗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作者应用名老中医陈意的经验方平陈汤加减治疗痰湿内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在16~75岁.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在17~73岁.病程2月~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梅杰氏综合征16例

    梅杰氏综合征是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一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有口服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等,虽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比较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诊有16例梅杰氏综合征患者,运用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仡;李烨;沈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对超声提取桔梗有效成分工艺的优化研究

    桔梗,拉丁文名为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 A.DC.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其主要成分中针对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成分为多糖与桔梗皂苷[1].考虑到桔梗的药用价值较大,应选择疗效与安全并重的提取试剂与方法.本文通过建立苯酚-硫酸法以及香草醛-高氯酸法分别对桔梗中多糖和桔梗皂苷D的含量进行测定,以L9 (34)正交试验表对各试验组桔梗进行提取,并按拟定的检测方法对上述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终确定佳提取工艺.

    作者:吴应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为主,多因足部受力不均而引起,常导致肢体肿胀、疼痛,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作者运用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琦;王丹;刘海兵;傅瑞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羚角钩藤汤衍变与考释

    羚角钩藤汤,出自清代名医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原方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抽搦而设,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俞氏羚角钩藤汤的问世,为热盛动风证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专方.现就该方的源流、方证含义、后世医家的论述及临床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