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朱峥泓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丹红注射液,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间断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养阴生津,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功能及耐力.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读李东垣“阴火”说浅识

    作者认为李东垣的“阴火”说,只是脾胃虚衰、元气不足之发热的解释工具.根据李东垣的著述是难以厘清“阴火”与各种火的关系的.李东垣的贡献在于中气不足而生寒热的发现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提出.并指出在甘温除热法中并不忌用苦寒之品.《内外伤辨惑论》的“内外伤十三辨”所辨之证,有不少与临证不相合.

    作者:管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散结镇痛胶囊合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散结镇痛胶囊、米非司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我院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腹腔镜术后,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人前列腺素F2α(PGF2α)、CA125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F2α、CA125数值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GF2α、CA125的数值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顾金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涤痰汤配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早期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传统的平地步行训练无法在早期卒中患者中开展,而减重支持跑台训练因受到治疗师经验与体能方面的限制,疗效缺乏稳定性与客观性.作者采用涤痰汤加减配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步行训练,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龚剑秋;冯玲;司马振奋;吴月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由赵献可“命门火衰论”谈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防治

    中老年女性七七之后,天癸竭,命门火衰,尿路感染容易反复发生.现代医学对此类疾病常单一地应用抗生素,其虽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但对中老年女性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却难以彻底治愈,长期应用抗生素则更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并降低机体免疫力.《医贯》曰:“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赵氏认为慢性虚损性疾病在于肾水命火的失调,治疗时更应在肾水中补命门之火.文章旨在探讨《医贯》对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和温补肾阳、补肾养阴类中药对其治疗作用的认识.

    作者:刘蕊;陈敏;王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37例

    吉非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而皮肤毒性反应是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脓疱状突起的皮疹,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有时伴发痒,与普通药疹不同,一般见于服药后1周内,3~5周达高峰,停药后4周皮疹消失.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苏清;吴慧莉;黄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五倍子外敷治疗中晚期肺癌盗汗40例

    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的一种病症.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五倍子粉贴敷神阙穴配合玉屏风颗粒内服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肺癌盗汗患者4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红露;张济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1例疗效观察

    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学中称为“乳痈”,该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由于饮食不当,哺乳期乳汁淤积未及时疏通排空,加之产后情绪紧张,导致急性乳腺炎的高发,处理不当则易化脓(成脓期),严重者可影响哺乳.本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旭丰;陈华;杨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雾化吸入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单用西药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程长,治疗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此,笔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自拟中药方雾化吸入佐治此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钱熊;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于李东垣《脾胃论》,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笔者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 老年便秘如治吴某,男,73岁.患者便秘6年,近半年加重,大便4~7天一行,虽有便意,临厕努挣则汗出、气短,便后乏力,肢倦懒言,时有肛门脱垂或腹部坠胀.诊见面白、神疲、唇甲少华、语言低怯.舌淡嫩、苔白,脉虚弱.

    作者:陆登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方剑乔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病程长、易于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方剑乔教授长期从事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研究,经验丰富,尤擅长以针灸为主联合中药内服治疗RA.笔者有幸跟诊于方师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方师诊疗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芳;王晨瑶;刘婧;梁宜;商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间断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养阴生津,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功能及耐力.

    作者:朱峥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辅助离子色谱法分析5种中药饮片中有机酸含量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中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建立快速、高效的有机酸检测方法,有利于阐明中药的药效机理,也有助于中药资源的深入开发.离子色谱法检测有机酸含量具有快速、有效、简单和自动化等优点.超声提取因其耗时少、消耗溶剂少、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药品分析研究.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离子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析木瓜、女贞子、金银花、覆盆子、山茱萸5种中药饮片提取液中的多种有机酸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娜妮;张扬;黄孝闻;寿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于健康男性,女性较少,好发于25~50岁,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进而使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性的疾病,其原发部位可能在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层病变是继发于脉络膜病变的结果.病因与病理基础不明确,虽然自限性较大,但仍有1/3~1/2患眼复发影响中心视力.而西药治疗疗效不确定,激光光凝治疗危险性大,因而缺乏从根本上治疗、预防或减少中浆复发的手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运用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模拟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杠杆定位手法经多年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关于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作者选取健康志愿者为对象,研究该手法作用时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该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依据,进而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机制问题.

    作者:陆森伟;吕立江;王晓东;包家立;朱朝阳;应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近十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的患者.均根据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8例,女29例;年龄小20岁,大63岁,平均36.3岁;病程短30天,长6月,平均2.02月.对照组55例,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小22岁,大64岁,平均36.4岁;病程短33天,长7月,平均1.99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颂敏;李驰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中固卫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症状,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以及血清IL-8、IL-10水平.结果:8周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AT评分下降,PaO2升高,血清IL-8下降、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FEV1、FEV1/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可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使COPD稳定期患者IL-8下降,IL-10升高,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氧分压.

    作者:汪丙柱;周国儿;邬易琳;谢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结合持续被动训练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30例临床观察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笔者将30例持续被动训练和中药熏蒸疗法相结合应用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手术患者,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6岁.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内科疾病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周健;刘忠达;林伟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芩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临床所用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1].历代黄芩炮制方法繁多,但沿用至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黄芩、酒黄芩和黄芩炭3种[2].黄芩酒制能引药上行,增强黄芩清上焦肺热的作用,而炒炭后,则增强清热止血作用,常用于崩漏止血[3].本实验对3种黄芩炮制品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总黄酮进行了测定比较,从化学成分角度对黄芩炮制机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婷;周军挺;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肤疹宁软膏合紫草油治疗失禁性皮炎23例

    失禁性皮炎(IAD)国内也有译为失禁相关性皮炎[1],属于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一种,是由于大小便失禁导致肛周、会阴部皮肤反复接触排泄物并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从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本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9月采用肤疹宁软膏联合紫草油治疗失禁性皮炎与氧化锌软膏治疗失禁性皮炎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线英;马利娜;顾培芳;陆娟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试论心律失常与脉象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电活动的病理现象,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心律失常在临床多见心中动悸不宁,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呈陈发性或持续不止,伴有眩晕、胸闷、心烦易激动、气短乏力,甚者胸痛、喘促肢冷、汗出、晕厥、黑蒙、呼吸困难等症状,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心悸包括惊悸与怔忡,二者相关,多云“悸久怔忡”.《类经》中有“心中澹澹大动,……病本于心”、“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等记载,形象描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

    作者:陈启兰;祝光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