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檵木花抗实验性胃溃疡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荆常锋

关键词:白檵木花, 活性部位, 实验性胃溃疡
摘要:目的:研究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浸拘束法致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和幽门结扎法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白檵木花正丁醇部位组小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和大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说明正丁醇部位组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此外白檵木花其他提取部位对实验性胃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辅助离子色谱法分析5种中药饮片中有机酸含量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中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建立快速、高效的有机酸检测方法,有利于阐明中药的药效机理,也有助于中药资源的深入开发.离子色谱法检测有机酸含量具有快速、有效、简单和自动化等优点.超声提取因其耗时少、消耗溶剂少、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药品分析研究.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离子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析木瓜、女贞子、金银花、覆盆子、山茱萸5种中药饮片提取液中的多种有机酸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娜妮;张扬;黄孝闻;寿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于健康男性,女性较少,好发于25~50岁,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进而使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性的疾病,其原发部位可能在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层病变是继发于脉络膜病变的结果.病因与病理基础不明确,虽然自限性较大,但仍有1/3~1/2患眼复发影响中心视力.而西药治疗疗效不确定,激光光凝治疗危险性大,因而缺乏从根本上治疗、预防或减少中浆复发的手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运用白虎汤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甘草干姜汤临证一得

    甘草干姜汤为张仲景笔下的经典方剂,原治疗“咽中干,烦躁,吐逆”(《伤寒论》)以及“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金匮要略》),是临床常用方剂,但单用此方较少见.近年来,笔者以此方治疗胃癌术后化疗反复呕吐1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三黄粉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三黄粉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均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且中医辨证属附骨疽湿热瘀阻证.随机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1岁,平均15.8±8.6岁;平均病程9.6±4.6天.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0岁,平均15.4±8.9岁;平均病程9.8±4.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聂亚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推拿结合滚床法锻炼治疗腰肌劳损35例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滚床法锻炼治疗腰肌劳损36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推拿门诊治疗的7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4~53岁,病程0.5~5年;对照组3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7~60岁,病程0.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毛雄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雾化吸入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单用西药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程长,治疗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此,笔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自拟中药方雾化吸入佐治此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钱熊;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它是指患者带状疱疹皮肤损害痊愈4~6周后,仍留有的顽固性、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我们采用自拟止痛汤为主治疗该病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峰;叶海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为主,多因足部受力不均而引起,常导致肢体肿胀、疼痛,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作者运用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琦;王丹;刘海兵;傅瑞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对超声提取桔梗有效成分工艺的优化研究

    桔梗,拉丁文名为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 A.DC.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其主要成分中针对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成分为多糖与桔梗皂苷[1].考虑到桔梗的药用价值较大,应选择疗效与安全并重的提取试剂与方法.本文通过建立苯酚-硫酸法以及香草醛-高氯酸法分别对桔梗中多糖和桔梗皂苷D的含量进行测定,以L9 (34)正交试验表对各试验组桔梗进行提取,并按拟定的检测方法对上述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终确定佳提取工艺.

    作者:吴应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散结镇痛胶囊合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散结镇痛胶囊、米非司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我院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腹腔镜术后,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人前列腺素F2α(PGF2α)、CA125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F2α、CA125数值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GF2α、CA125的数值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顾金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梅杰氏综合征16例

    梅杰氏综合征是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一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有口服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等,虽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比较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诊有16例梅杰氏综合征患者,运用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仡;李烨;沈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垂盆草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在恩替卡韦抑制HBV基础上,加用中药垂盆草颗粒治疗乙肝患者40例,并与单纯应用恩替卡韦40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2011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9±6.5)岁;病程1.5~17年,平均病程(11.2±4.3)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1.2±7.8)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3.5±5.7)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史陈波;叶万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1例疗效观察

    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学中称为“乳痈”,该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由于饮食不当,哺乳期乳汁淤积未及时疏通排空,加之产后情绪紧张,导致急性乳腺炎的高发,处理不当则易化脓(成脓期),严重者可影响哺乳.本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旭丰;陈华;杨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何任消渴验案两则赏析

    何任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首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何老精研岐黄,师法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采用中医药治疗疑难顽疾独具匠心,现举何老消渴验案2则[1]介绍如下.1 翁某案如治翁某,女,35岁.1972年3月9日初诊.去岁起渴欲饮水,尿多,近来入暮嗌干,每天饮水10磅左右,喜冷饮,大便干燥,二三日一行,伴心悸、自汗,以颜面部为甚.

    作者:张飞亚;邬洁涛;陶颖莉;黄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铁皮石斛治疗高血压病120例动态血压观察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铁皮石斛提取物(铁皮石斛膏)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具有缓和持久的降低血压、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预防中风的作用[1-4].本文进一步观察铁皮石斛提取物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探讨其降低和稳定血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人照;陈立钻;楼正家;卢瑛;杨兵勋;谢培怡;李静芝;杨芳亮;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五倍子外敷治疗中晚期肺癌盗汗40例

    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的一种病症.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五倍子粉贴敷神阙穴配合玉屏风颗粒内服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肺癌盗汗患者4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红露;张济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28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病,病程慢性,临床典型皮疹为皮肤红褐色扁平隆起皮损,界限清晰,大直径可达5mm.好发于面部、手背等处,亦可累及四肢.由于皮损累及面部,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某些皮损在患者免疫状态增强时可以自行缓解,但缓解时间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数年,且皮损易反复发作并加重.目前临床上治疗扁平疣方法较多,但多数为联合治疗,单一方法疗效较差,且疗效的个体差异性也较大[1].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肖奋;朱敏荣;倪忠根;俞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间断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养阴生津,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功能及耐力.

    作者:朱峥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20例临床观察

    目前对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治疗以激素、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治疗为主,虽能缓解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作者采用自拟中药外洗方熏洗、热敷患膝来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1~75岁,平均63.20±7.12岁;病程3~15月,平均8.20±3.53月;其中左膝12例,右膝8例.治疗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2~75岁,平均63.30±7.73岁;病程4~16个月,平均8.55±3.83月,其中左膝10例,右膝10例.治疗前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1]中,治疗组为60.45±7.82分;对照组患为63.55±11.11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中固卫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症状,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以及血清IL-8、IL-10水平.结果:8周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AT评分下降,PaO2升高,血清IL-8下降、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FEV1、FEV1/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可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使COPD稳定期患者IL-8下降,IL-10升高,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氧分压.

    作者:汪丙柱;周国儿;邬易琳;谢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