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应用提壶揭盖法一得

刘奇

关键词:提壶揭盖法, 医案, 中医药疗法
摘要:提壶揭盖法就是通过升提肺气、升举中气,而使下焦之气通利的方法.现举例如下.例1:张某,男,16岁,2011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发热咳嗽咽痛,伴水肿1周,小便量少,近几天来水肿日见加重,不思饮食,周身高度水肿,腹部及阴囊肿大,皮色光亮,舌质淡、苔薄,脉浮滑.证属风邪束肺,肺失宣降,肺闭水停,调控失职.当治以解表宣肺,利水消肿.药用:麻黄5g,杏仁6g,桔梗、紫菀各10g,金银花15g,葶苈子(包)、浮萍草、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泽泻、车前子(包)各10g.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结合温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40例观察

    目前关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多以温针灸治疗为主,但对于病程较长,有关节间隙变化的患者,效果不佳,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并与单纯温针灸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门诊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1].随机分为两组,温针推拿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40~76岁,平均59岁,病程6个月~27年,平均7.1年.温针灸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病程6个月~28年,平均7.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秋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朱彩凤治疗肾病常用药对举隅

    朱彩凤教授为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从医30年,擅长肾系病证辨治,学验俱丰.朱师喜用药对治疗肾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今择其常用药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药对1.1 金银花、忍冬藤: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本药质体清扬,气味芬芳,于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故擅治外感风热.忍冬藤功效清热疏风,通络止痛,能够改善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等症状.

    作者:叶晴晴;朱彩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试论心律失常与脉象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电活动的病理现象,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心律失常在临床多见心中动悸不宁,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呈陈发性或持续不止,伴有眩晕、胸闷、心烦易激动、气短乏力,甚者胸痛、喘促肢冷、汗出、晕厥、黑蒙、呼吸困难等症状,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心悸包括惊悸与怔忡,二者相关,多云“悸久怔忡”.《类经》中有“心中澹澹大动,……病本于心”、“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等记载,形象描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

    作者:陈启兰;祝光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陈意治疗阴虚型眩晕经验

    陈意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从医50余年.笔者有幸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陈师治疗阴虚型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阴虚眩晕证是一个极易转化的眩晕类型.可由阴虚极而转至阳亢证;并可兼夹风、火、痰、瘀,由虚转实.阴虚型眩晕在急性发作或加重时往往包含了实证眩晕的证型,如阴虚夹肝风上扰、阴虚夹肝阳上亢、阴虚夹风痰上扰等,所以阴虚型眩晕的治疗横跨虚实两端.陈师认为阴虚型眩晕的治疗当分缓急,即“急治其标,缓治其本”.

    作者:邵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姜黄素抑制化疗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在5-Fu化疗期间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5-Fu组、5-Fu+Cur组各20只,实验第7天处死大鼠后取出大鼠回肠,并在电镜下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Bcl-2、Caspase-3、Jnk及Erk的mRNA的表达.结果:萎黄素通过调控MAPKs信号传导上的P38通路,下调P38mRNA的表达;在线粒体通道上通过上调肠黏膜上皮细胞中Bcl-2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化,减轻肠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从而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结论:姜黄素可以明显修复和改善化疗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并能抑制化疗引起的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作者:傅婷;汪潞;王赟;来岳标;汪玉琪;陈寒露;姚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为主,多因足部受力不均而引起,常导致肢体肿胀、疼痛,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作者运用复合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琦;王丹;刘海兵;傅瑞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方剑乔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病程长、易于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方剑乔教授长期从事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研究,经验丰富,尤擅长以针灸为主联合中药内服治疗RA.笔者有幸跟诊于方师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方师诊疗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芳;王晨瑶;刘婧;梁宜;商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羚角钩藤汤衍变与考释

    羚角钩藤汤,出自清代名医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原方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抽搦而设,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俞氏羚角钩藤汤的问世,为热盛动风证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专方.现就该方的源流、方证含义、后世医家的论述及临床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28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病,病程慢性,临床典型皮疹为皮肤红褐色扁平隆起皮损,界限清晰,大直径可达5mm.好发于面部、手背等处,亦可累及四肢.由于皮损累及面部,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某些皮损在患者免疫状态增强时可以自行缓解,但缓解时间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数年,且皮损易反复发作并加重.目前临床上治疗扁平疣方法较多,但多数为联合治疗,单一方法疗效较差,且疗效的个体差异性也较大[1].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肖奋;朱敏荣;倪忠根;俞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鲁盈对膜性肾病的辨治方法

    鲁盈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科主任,从事肾脏病临床30年,擅长各类肾脏病诊治,经验颇丰.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肾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其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浮肿.由于本病对治疗反应差,故将其归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范畴.鲁盈老师认为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传统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旺意;鲁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垂盆草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在恩替卡韦抑制HBV基础上,加用中药垂盆草颗粒治疗乙肝患者40例,并与单纯应用恩替卡韦40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2011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9±6.5)岁;病程1.5~17年,平均病程(11.2±4.3)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1.2±7.8)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3.5±5.7)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史陈波;叶万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平陈汤加味治疗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作者应用名老中医陈意的经验方平陈汤加减治疗痰湿内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在16~75岁.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在17~73岁.病程2月~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间断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养阴生津,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功能及耐力.

    作者:朱峥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于李东垣《脾胃论》,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笔者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 老年便秘如治吴某,男,73岁.患者便秘6年,近半年加重,大便4~7天一行,虽有便意,临厕努挣则汗出、气短,便后乏力,肢倦懒言,时有肛门脱垂或腹部坠胀.诊见面白、神疲、唇甲少华、语言低怯.舌淡嫩、苔白,脉虚弱.

    作者:陆登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涤痰汤配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早期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传统的平地步行训练无法在早期卒中患者中开展,而减重支持跑台训练因受到治疗师经验与体能方面的限制,疗效缺乏稳定性与客观性.作者采用涤痰汤加减配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步行训练,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龚剑秋;冯玲;司马振奋;吴月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止咳化痰散治疗小儿咳嗽痰鸣83例临床观察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痰鸣多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各类病原体肺炎等未获得彻底有效治疗,加之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易造成咳嗽、痰鸣难消,病程迁延.笔者采用止咳化痰散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痰鸣患儿共83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跃;李小新;黄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参蒲五白消痤汤治疗痤疮58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2012年06月~2013年10月采用参蒲五白消痤汤治疗痤疮5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痤疮的诊断标准: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者可形成硬结性囊肿;②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伴有皮脂溢出;③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感受外邪等诱发.

    作者:郭长江;刘洪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37例

    吉非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而皮肤毒性反应是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脓疱状突起的皮疹,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有时伴发痒,与普通药疹不同,一般见于服药后1周内,3~5周达高峰,停药后4周皮疹消失.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苏清;吴慧莉;黄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疗效观察

    尿失禁作为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常表现为有强烈尿意,有意识性抑制排尿,但不能控制尿液漏出,临床发病率可达32%~79%,是中风严重程度的标志.作者自2010年来关注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头皮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俏敏;陈力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1例疗效观察

    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学中称为“乳痈”,该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由于饮食不当,哺乳期乳汁淤积未及时疏通排空,加之产后情绪紧张,导致急性乳腺炎的高发,处理不当则易化脓(成脓期),严重者可影响哺乳.本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旭丰;陈华;杨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