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影响因子:0.58
  • 创刊:195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 中医学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期文献
  • 补肺健脾益肾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42例

    本研究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门诊治疗的85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7岁25例,8~14岁17例;轻度12例,中度24例,重度6例;病程1~5年,平均2.7±1.7年;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5~7岁26例,8~14岁17例;轻度12例,中度25例,重度6例;病程1~5年,平均2.7±1.6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建英;章可谓;葛丹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心饮治疗老年性舒张性心力衰竭30例

    笔者对老年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心饮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0 ~ 80岁,平均68.5±12.67岁;其中冠心病14例,高血压病14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61 ~ 77岁,平均69.32±15.88岁;其中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1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锋;贾月惠;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消肿止痛散冷敷法治疗四肢创伤早期肿胀疼痛100例观察

    笔者运用消肿止痛散冷敷法治疗骨伤科四肢创伤患者损伤早期患者10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伤患共20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单侧肢体急性软组织损伤或急性闭合性骨折后伴有轻、中度的肿胀、疼痛患者.②患者受伤到入院时间<12小时;③年龄>18岁;④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1.7±13.5岁;创伤部位:上肢37例,下肢63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2.4±13.9岁;创伤部位:上肢34例,下肢6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俞洁;金利家;万小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改善鼻饲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改善鼻饲患者胃肠功能,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鼻饲伴胃潴留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24±8.46岁;平均鼻饲时间28.95±14.50天.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37±9.64岁;平均鼻饲时间30.49±13.95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周春亭;徐小燕;郑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0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屏障功能失常,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本病简称中浆病[1].笔者采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气化瘀汤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31例

    本研究应用自拟益气化瘀汤辅助治疗31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来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卫生院CHF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3 ~ 79岁,平均65.37±7.35岁;原发疾病: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8例,Ⅳ级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4 ~ 78岁,平均64.85±7.42岁;原发疾病: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NYHA分级:Ⅱ级18例,Ⅲ级9例,Ⅳ级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黎桂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气养血通络法防治化疗药物相关性手足综合征20例

    笔者采用益气养血解通络防治化疗药物相关性手足综合征(HFS)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06月~ 2016年06月收治的进行口服希罗达加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方案(XELOX方案)化疗的胃癌、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共40例,其中结肠癌17例,胃癌23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男10例,女10例;结肠癌7例,胃癌13例.对照组男9例,女11例;结肠癌10例,胃癌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琼晓;王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肠镜检查前运用生大黄敷脐70例观察

    目前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肠道清洁度是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将生大黄敷脐试用于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拟行肠镜的患者14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在住院时间、病种、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电刺激内关穴佐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心悸30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刺激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高代谢状态,出现心房纤颤及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进一步发展为甲亢性心脏病,心悸即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此,我们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佐治30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濡肠饮加味内服联合通便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24例

    笔者以陈士铎的濡肠饮加味内服联合通便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2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同时符合便秘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便秘阴虚肠燥证者:大便于结如羊屎,形体消瘦,头晕耳鸣,盗汗颧红,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

    作者:金美娟;唐存祥;董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汤加味熏眼合青黛粉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20例

    笔者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味熏眼联合青黛粉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纳入标准:受感染的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有红斑或水泡的患者,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胞睑难睁,胞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知觉减退.轻者眼内沙涩,微痛不适,畏光流泪;重者碜涩疼痛,灼热羞明,热泪频流.

    作者:邱丽娜;许丽萍;郭红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拟降压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5例

    本文采用自拟降压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名.对照组中男性34名,女性21名;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5.6±14.3岁;高血压1级17名,2级23名,3级15名.观察组中男性32名,女性23名;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4±14.5岁;高血压1级19名,2级22名,3级14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笔者在手法整复后利用中医特色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80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研究16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 2016年3月诊治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皮肤破损,无血管、神经损伤.其中男性69例,女性91例;年龄31 ~81岁,平均65.4岁;右侧88例,左侧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骨折部位等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炬锋;卢新安;詹振宇;卢成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保肺汤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46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020年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肺动脉高压(PH),且PH是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病理环节.寻求有效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方法成为解决疾病问题的重要目标.课题组在完成保肺汤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后,进一步应用保肺汤治疗COPD伴PH 4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何绿苑;臧敏;赵晨充;林文波;胡红宣;胡秀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焦虑抑郁76例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76例,予以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结果:76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2.9%.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邹晓;韩江;邵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指肺炎病变起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继而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支气管肺炎患者因其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支原体影响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而因缺氧对心肾造成损害,严重威胁到患者健康.笔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府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愈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的疾病,目前UC病因尚不明确.笔者应用健脾愈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逸迁;陈智耶;叶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循经按已刺在痛症中的运用

    循经按已刺指在针灸临床操作中,以经络辨证为指导,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对所取腧穴采用先指按后,若有效,再针刺的一种方法.《灵枢·杂病》:“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按而后刺之法,言简意深,循经按而后刺在临床用于痛症时,有立竿见影,针到痛除之效.

    作者:潘旭初;陈媛媛;宋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巨刺法配合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

    笔者采用巨刺法配合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收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0例,病程均为30天~1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 ~ 68岁,平均35.0±4.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36.0±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林楠;林咸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师氏梅花针法治疗颈性眩晕30例

    笔者采用师氏梅花针治疗颈性眩晕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病程3个月~5年.1.2 诊断标准:①以眩晕为主,有跌倒、步履蹒跚史;②因体位改变或头部位置改变诱发或加重眩晕;③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拉实验阳性;④放射线提示椎间孔增生狭窄或有椎体错位;⑤排除其他引起眩晕的内科疾病.符合①②④或者①③④即可诊断.

    作者:乔凯辉;汤明;於金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阙穴经皮给药联合TDP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

    本文运用中医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理论,采用神厥穴经皮给药并联合TDP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进一步充实“内病外治”疗法,提高了护理效率,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肝病科肝硬化伴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68±12.47岁;平均病程7.45±2.17年;40例肝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42±12.96岁;平均病程6.98±1.89年;39例肝炎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徐霞;李跃;谢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我科的门诊腰椎间突出症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性14例;年龄31-54岁.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突出症诊断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作者:余铁英;陈建良;潘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耳迷走神经刺激配合体针治疗失眠症45例

    笔者应用耳迷走神经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体针针刺治疗失眠症45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从2016年6月~ 2017年1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睡眠障碍门诊患者中筛选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7.49±12.87岁;平均病程4.1±0.8年;平均入睡时间2.1±0.5h.观察组中男1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8.49±13.36岁;平均病程4.3±0.9年;平均入睡时间2.0±0.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许旭杰;王文丽;王筝;马睿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揿针配合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32例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D),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三大主症.笔者采用揿针配合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3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18~ 60岁;病程7天~2年.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18~60岁;病程7天~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艾箱灸神阙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5例疗效观察

    笔者运用艾箱灸神阙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治疗的2014年7月~2015年12月1 14例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其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17 ~ 69岁,平均44.73±13.76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27 ~ 76岁,平均49.22±1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虞文;何群峰;谢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风寒湿型粘连期肩周炎43例观察

    目的:基于粘连肌肉定位诊断,观察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3例,A组采用反阿是穴-阿是穴温针灸,B组常规腧穴温针灸.通过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疗效标准等评价其疗效.结果:A组和B组的愈显率分别为55.49%和4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A组优于B组.结论: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收效满意,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

    作者:吴云锋;房连强;谭朝坚;张全爱;林彬;袁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温针灸配合肩胛骨贴扎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为代表的常见病.临床上可占肩关节疼痛患者的44%~65%.肩关节在上举、外展等系列活动中,由于机体机能退变引起解剖结构或长期重复劳动引起动力学原因会造成肩关节稳定性下降引起肩峰下组织反复发生撞击,进而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等病理变化,对此,笔者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采用温针灸配合肩胛骨贴扎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5例,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顺喜;刘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热敏灸预防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致胃肠道反应30例观察

    笔者采用热敏灸疗法预防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致胃肠道反应3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近期内本院内分泌科首次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0岁,平均46.0±1.5岁;糖尿病病程4~15年.治疗组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51.5±1.2岁;糖尿病病程3 ~ 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胥;叶会玲;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阑尾脓肿医案两则

    笔者在治疗阑尾脓肿积累了不少中医临床经验,现举医案两则以供探讨.1 肠热腑实证冉某,女,23岁.2016年11月18日初诊,自述右下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难以直立.伴大便秘结,量少,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细数.B超示:右下腹高回声灶;血常规:WBC:11.6×109/L.中医诊断:肠痈,证属肠热腑实证.治以清热泻火,养血行气通腑.拟方:黄连3g,黄芩、枳实各15g,败酱草、红藤各30g,生大黄、厚朴、当归、槟榔、川楝子、延胡索、田三七各10g,天花粉20g.5剂.11月20日复诊,述服药1剂后疼痛明显减轻,2剂后右下腹疼痛消失,遗有牵拉感,第3天出现胃脘部不适,遂来诊.

    作者:卢莎莉;莫中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周富明辨治杂病验案三则

    周富明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为平湖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余年,熟悉内科疾病诊治,擅长疑难病证之辨治,对各类肾脏疾病有其独特的诊疗思路,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随周师临证抄方,遂拾其要者,加以整理,以分享同道:1 痹证案任某某,男性,80岁.2014年9月23日诊.

    作者:陈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口苦治验举例

    “口苦”即患者自觉口中苦味,乃一常见之临床症状.《黄帝内经》称其为“胆瘅”认为胆热、肝热是主要病因.《中医诊断学》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亦将口苦归属于热证,故大多的临床医生常从热证的角度治疗口苦证,处以黄芩、黄连等苦寒药和玄参、麦冬等养阴清热药但治之,但疗效有一定局限性.笔者在临证时,对于常规方法疗效不佳的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或温肾祛湿之法多有效验,今选择验案二则,介绍如下.

    作者:罗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丁甘仁医案看医文并茂的海派膏方

    丁甘仁(1865--1926年),近代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孟河四大家之一.十九世纪末迁沪开业,因其医术精湛而渐成一代中医名家.1916年与同僚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大多出自丁氏门下,继而形成阵容浩大、绵延不绝的丁氏学派.丁甘仁先生无愧为海派中医的一代宗师.

    作者:杨艳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陈华德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临床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小儿脑瘫、弱智和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笔者有幸跟师临证,现将陈师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整理,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多发性运动、肌肉快速抽动、不自主的发声和语言障碍,病情常有波动性,属中医学中“筋惕肉”“瘛疭”等范畴.

    作者:杨振江;刘健强;辛彦萱;陈华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范永升“清热于内,散风于外”法治疗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经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本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皮肤损害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对此,范永升教授在临床上使用“清热于内,散风于外”法治疗SLE皮肤损害,疗效显著.1 病因病机根据SLE患者临床特点,中医学将其归为“日晒疮”“蝶疮流注”“阴阳毒”等范畴.

    作者:陈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熵聚类分析的胡斌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规律探讨

    胡斌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对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且疗效卓著.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其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1522例,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的药物核心组合,发现新处方,探讨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作者:李海涛;贾素庆;张晓明;楼建国;曹楚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范炳华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举隅

    范炳华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范师诊治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经验整理如下,以期有资于同道.1 案例介绍张某,男,61岁.2016年11月3日初诊.主诉:胸背痛2月余.患者自诉背部僵硬、疼痛,双侧胁肋部放射痛,并有胸闷憋气感,无跌仆闪扭史.每于晨起及夜卧时困难,疼痛加剧,难以忍受,活动后可稍缓解.

    作者:柯奇朝;潘高之胤;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

    我们用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7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2±4.23岁;平均病程7.35±1.25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6.54±1.97;平均空腹血糖(FPG)5.67±1.02mmol/L.对照组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04±4.51岁;平均病程7.82±1.31年;平均BMI 27.03±1.82;平均FPG 5.59±1.04m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戚柳杰;裘益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阑尾周围脓肿69例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法联合西医治疗湿热内蕴型阑尾周围脓肿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且B超或CT显示右下腹有包块形成;中医四诊表现为腹部挛急,疼痛拒按,壮热日久不退,烦渴不欲饮,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形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辨证为湿热内蕴型.

    作者:杨卫锋;周余人;陈晓林;闫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稳心颗粒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90例

    本研究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 2016年6月CHF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1 ~ 86岁,平均66.8±6.9岁;NYHA分级:Ⅱ级22例,Ⅲ级14例,Ⅳ级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63 ~ 83岁,平均66.3±6.2岁;NYHA分级: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兴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天麻钩藤饮合地塞米松针鼓室注射挽救性治疗后期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疗效不佳,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地塞米松针鼓室注射挽救性治疗后期突发性耳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3月~ 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经过常规治疗14天以上无效的突聋患者57例(58耳).所有患者初次就诊时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2005年制定的突聋诊断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均为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经静滴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2周后,纯音听阈检查结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分级方法,中度聋8耳,中重度聋6耳,重度聋18耳,极重度聋26耳,所有患者全频段听力下降;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夜寐不安,烦躁易怒,脉弦细数,舌紫黯或红、苔薄黄,26例患者出现面红口苦,17例患者有腰膝酸软、少气懒言等表现,辨证分型以肝郁气滞,肝火上扰为主,多伴有肾气不足,气滞血瘀的表现.

    作者:王铁锋;方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观察

    急性胰腺炎(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2013年亚特兰大国际消化学术会议上对AP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将AP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根据患者入院后24h内有无器官功能衰竭来区分MAP和SAP,及脏器衰竭在48h内是否能恢复区分MSAP和SAP.对此,笔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6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芳;张剑美;任玲玲;庄永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势头,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苦参汤加味外洗为主治疗本病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的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0 ~ 88岁,平均72.32±5.14岁;平均病程3.11±0.39月.对照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48 ~ 89岁,平均71.46±5.68岁;平均病程2.82±0.4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22例

    笔者采用活血止痛中药配合微创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43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 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4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测而确诊,排除半月板、韧带损伤需要手术处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3 ~ 41岁,平均33.53±3.06岁.对照组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2 ~ 39岁,平均32.26±3.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俊波;胡仕其;朱广平;张鑫;吴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俞氏灌肠方原剂量组、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模型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8只.予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模型后,分组灌肠给药2周后处死.观察其结肠组织学改变情况,并测定其血清TNF-α、IL-2、IL-10的含量.结果:①俞氏灌肠方原剂量组、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原剂量组评分下降较其他2组更为明显(P<0.01).②3个治疗组大鼠的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③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IL-2、IL-10有明显的升高(P<0.01);原剂量组血清IL-2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俞氏灌肠方能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道炎症,治疗作用与药物的浓度相关,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的提高IL-2水平.

    作者:叶彬;来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毒宁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肾毒宁颗粒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Platt法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术后一周下颌静脉采血,测定肾功能,根据肌酐分组,分为肾毒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科素亚组,另设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8只,灌胃60天,在处死大鼠前1天收集24h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处死大鼠测定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UN、Scr、24h尿蛋白含量表达均下降,SOD升高,MDA表达均下降(P<0.05),肾毒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与科素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毒宁颗粒剂可降低大鼠BUN、Scr、24h尿蛋白含量,保护肾功能,并可以降低MDA,提高大鼠SOD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

    作者:胡双燕;熊荣兵;傅晓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铁皮石斛当归复方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疾病,易导致肾、眼、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始于《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金匮要略》:“病者如热状,烦渴,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即瘀可致消.《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则以“消渴”为病证总名.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本实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将养阴药铁皮石斛与养血活血药当归联用,观察铁皮石斛当归复方提取液对高糖高脂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

    作者:戴明珠;王楠楠;徐俞悦;苏洁;颜美秋;吕圭源;陈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菊米提取物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视网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菊米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致高血压大鼠模型眼底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给药组,模型组及给药组建立高糖高脂致高血压大鼠模型.给药组给予菊米提取物,正常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指标:①组织生化:视网膜组织血管舒缩因子、氧化指标.(②视网膜铺片PAS染色.结果:菊米提取物可升高高血压动物模型视网膜组织中NO、Glu、SOD含量,降低MDA、iNOS、vWF、MMP-9、EGF、ET-1、ICAM-1.使动静脉血管比例接近1∶2;改善视网膜血管及细胞排列等病理状态.结论:菊米提取物可以改善高血压动物模型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维持视网膜微环境稳定.

    作者:项微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五苓散方证辨析与治验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经典方剂,可以治疗水液代谢失调方面的诸多疾病[1].我们从《伤寒论》原文出发,通过对条文中相关症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五苓散证的病机,从而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1 五苓散证的症状与病机五苓散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71、72、73、74条和第156条.在上述条文中,我们发现“口渴”与“小便不利”为其重要临床症状.在74条中提到“水逆”,即“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其中隐含着胃中有停饮,这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所在.

    作者:石镇东;徐玉;刘晓谷;邓金钗;郑小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圣愈汤治疗产后病验案举隅

    圣愈汤出自《兰室秘藏》,由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黄芪组成.原方是为“诸恶疮出血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睡眠”所设.近来笔者运用圣愈汤化裁治疗多种产后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1 恶露不下伴腹痛叶某某,女,26岁.2013年3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1周恶露排出甚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有空坠感,喜按揉,小腹柔软,未及包块,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纳可,便调.问诊得知产时失血较多.

    作者:鲁文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关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的探讨

    什么是中医学术思想?这一问题在当前中医学术流派及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过程中,业界似比较模糊,表述颇不统一.笔者认为,学术思想就是把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提炼成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本文就目前学术思想整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术思想的形成、提炼等问题作了探讨,以期正与同道.

    作者:王庆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气健脾固冲汤治疗更年期脾虚型崩漏48例

    笔者采用益气健脾固冲汤治疗更年期脾虚型崩漏48例,临床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妇科门诊选取符合崩漏及脾虚型诊断标准[1]的患者96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年龄47 ~ 55岁,平均49.6±3.6岁;病程10d ~7个月,平均42.6±17.2d.对照组:年龄45~55岁,平均49.2±3.8岁;病程14d~6个月,平均41.7±16.8d.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敏霞;方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苍附导痰汤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肾两虚夹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较常见的一种多态性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治疗主要以长期应用外源性激素,但存在抑制自身性腺功能的副作用.笔者采用苍附导痰汤辅助治疗PCOS脾肾两虚夹痰湿证,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勇;江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足部熏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痛42例

    近年来,本院采用足部熏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痛4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痛[1]患者84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35.1±6.2岁;病程3~21月,平均8.6±3.7月.观察组:年龄20 ~ 46岁,平均36.0±6.3岁;病程4 ~22月,平均8.9±3.9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施培华;姚丽娟;曹岐新;段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观察

    笔者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应用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妇科的EMS术后使用诺雷得治疗,第一针诺雷得治疗后1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年龄29.03±4.24岁,月经周期29.23±1.07天,经期5.67±0.75天,Kupper-man评分(KMI评分)[1]11.67±0.95分,雌二醇(E2)6.83±5.04pg/ml,双层子宫内膜(En)0.30±0.06cm,Ⅲ期12例,Ⅳ期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28.30±3.99岁,月经周期29.06±1.23天,经期5.63±0.76天,KMI评分11.63±1.13分,E2 6.93±3.82pg/ml,双层En0.33±0.05cm,Ⅲ期14例,Ⅳ期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杨脂;叶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

    木贼药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药典收载正品木贼有1种,常见混淆品种有问荆、笔管草、节节草[1-2].本文对市面上销售的10批木贼药材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了相应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为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作者:汪霞;刘兵兵;张庆英;姚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波辅助提取三叶青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拮抗炎症细胞的研究

    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的块根或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等功效.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退高热等特有的作用,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高度的关注[1-3].多糖是三叶青中的重要组成成分[4],目前对三叶青多糖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肝损伤,调节免疫的功效[5],然而尚未见到三叶青多糖抗炎机制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将采用微博辅助法提取三叶青多糖,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得到三叶青多糖佳制备工艺.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探究三叶青多糖拮抗炎症细胞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作者:黄有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概况

    2014年“幽门螺杆菌(Hp)胃炎全球共识”将Hp相关性胃炎明确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并指出Hp感染后一般难以自行清除,除非进行根治,或者胃粘膜发生严重肠化生则细菌出现难以定植而自动消失[1].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Hp及其相关性胃炎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佳;门江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珍珠母重镇安神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1]记载,珍珠母为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其味甘、咸,性寒,归肝、心经,主要成分为碳酸钙(90%以上),另含有机质(3.5%左右)、少量镁、铁等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市场上有生珍珠母和煅珍珠母两种饮片形式.它一般用量是10 ~ 25g,宜先煎,粉碎度愈大愈好,煎煮以40min为佳.

    作者: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郁气滞与心脾两虚抑郁症HPA轴及精神病理学差异分析

    为探讨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型与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异常的关系以及精神病理学差异,选取肝郁气滞与心脾两虚两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2月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并符合肝郁气滞或心脾两虚证型诊断标准,肝郁气滞型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18 ~ 60岁.心脾两虚型19例名,男4例,女15例,年龄18 ~ 60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婚姻、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高之涵;朱建峰;沈莹;陈正昕;陈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笔者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体质分布特征,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骨伤科及康复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3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97例;年龄41 ~ 79岁,平均年龄为62.33±9.16岁.

    作者:张培璐;刘华龙;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脉象与体质及小波分析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脉象与体质之间的某种规律及小波分析方法在四种不同脉图运用的可行性.方法:①选择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健康大学生400名,根据体质类型的分类标准,对调查对象的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及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询问,在询问过程中认真体会脉象并记录.②通过查阅文献,找出常脉、数脉、滑脉、弦脉四种较典型的脉图;借用MatLab工具,对原始脉象图进行默认阀值消躁法消除噪声,并使用‘db4’函数对图像进行4层小波分解.结果:①男性和女性在各种体质中的构成是有差异的(P<0.05);②四种脉象下各个体质的情况是有差异的(P<0.05);③常脉多见于平和质;④数脉多见于湿热质和阴虚质;⑤滑脉多见于痰湿质和湿热质;⑥弦脉多见于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和阴虚质;⑦根据小波分解的近似信号及细节信号图形,在分析脉图的方法中,小波分析方法是有效的.结论:通过调查研究,脉象与体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并得出四种不同脉象(常脉、数脉、滑脉、弦脉)相应的体质类型;它不仅是脉象现代客观化研究领域的新突破,而且为根据脉图结合四诊辨别体质类型、疾病和证型及疾病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解四种不同脉图而得出的不同尺度图形,可见小波分析是处理脉图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后期提取脉图的关键特征向量,建立数据库.

    作者:徐梦丽;高祥福;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