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健脾固冲汤治疗更年期脾虚型崩漏48例

徐敏霞;方燕

关键词:崩漏, 更年期, 脾虚型, 益气健脾固冲汤
摘要:笔者采用益气健脾固冲汤治疗更年期脾虚型崩漏48例,临床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妇科门诊选取符合崩漏及脾虚型诊断标准[1]的患者96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年龄47 ~ 55岁,平均49.6±3.6岁;病程10d ~7个月,平均42.6±17.2d.对照组:年龄45~55岁,平均49.2±3.8岁;病程14d~6个月,平均41.7±16.8d.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循经按已刺在痛症中的运用

    循经按已刺指在针灸临床操作中,以经络辨证为指导,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对所取腧穴采用先指按后,若有效,再针刺的一种方法.《灵枢·杂病》:“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按而后刺之法,言简意深,循经按而后刺在临床用于痛症时,有立竿见影,针到痛除之效.

    作者:潘旭初;陈媛媛;宋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观察

    笔者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应用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妇科的EMS术后使用诺雷得治疗,第一针诺雷得治疗后1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年龄29.03±4.24岁,月经周期29.23±1.07天,经期5.67±0.75天,Kupper-man评分(KMI评分)[1]11.67±0.95分,雌二醇(E2)6.83±5.04pg/ml,双层子宫内膜(En)0.30±0.06cm,Ⅲ期12例,Ⅳ期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28.30±3.99岁,月经周期29.06±1.23天,经期5.63±0.76天,KMI评分11.63±1.13分,E2 6.93±3.82pg/ml,双层En0.33±0.05cm,Ⅲ期14例,Ⅳ期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杨脂;叶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

    我们用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7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2±4.23岁;平均病程7.35±1.25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6.54±1.97;平均空腹血糖(FPG)5.67±1.02mmol/L.对照组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04±4.51岁;平均病程7.82±1.31年;平均BMI 27.03±1.82;平均FPG 5.59±1.04m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戚柳杰;裘益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阑尾周围脓肿69例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法联合西医治疗湿热内蕴型阑尾周围脓肿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且B超或CT显示右下腹有包块形成;中医四诊表现为腹部挛急,疼痛拒按,壮热日久不退,烦渴不欲饮,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形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辨证为湿热内蕴型.

    作者:杨卫锋;周余人;陈晓林;闫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改善鼻饲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改善鼻饲患者胃肠功能,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鼻饲伴胃潴留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24±8.46岁;平均鼻饲时间28.95±14.50天.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37±9.64岁;平均鼻饲时间30.49±13.95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周春亭;徐小燕;郑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郁气滞与心脾两虚抑郁症HPA轴及精神病理学差异分析

    为探讨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型与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异常的关系以及精神病理学差异,选取肝郁气滞与心脾两虚两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2月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并符合肝郁气滞或心脾两虚证型诊断标准,肝郁气滞型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18 ~ 60岁.心脾两虚型19例名,男4例,女15例,年龄18 ~ 60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婚姻、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高之涵;朱建峰;沈莹;陈正昕;陈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

    木贼药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药典收载正品木贼有1种,常见混淆品种有问荆、笔管草、节节草[1-2].本文对市面上销售的10批木贼药材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了相应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为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作者:汪霞;刘兵兵;张庆英;姚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脉象与体质及小波分析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脉象与体质之间的某种规律及小波分析方法在四种不同脉图运用的可行性.方法:①选择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健康大学生400名,根据体质类型的分类标准,对调查对象的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及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询问,在询问过程中认真体会脉象并记录.②通过查阅文献,找出常脉、数脉、滑脉、弦脉四种较典型的脉图;借用MatLab工具,对原始脉象图进行默认阀值消躁法消除噪声,并使用‘db4’函数对图像进行4层小波分解.结果:①男性和女性在各种体质中的构成是有差异的(P<0.05);②四种脉象下各个体质的情况是有差异的(P<0.05);③常脉多见于平和质;④数脉多见于湿热质和阴虚质;⑤滑脉多见于痰湿质和湿热质;⑥弦脉多见于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和阴虚质;⑦根据小波分解的近似信号及细节信号图形,在分析脉图的方法中,小波分析方法是有效的.结论:通过调查研究,脉象与体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并得出四种不同脉象(常脉、数脉、滑脉、弦脉)相应的体质类型;它不仅是脉象现代客观化研究领域的新突破,而且为根据脉图结合四诊辨别体质类型、疾病和证型及疾病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解四种不同脉图而得出的不同尺度图形,可见小波分析是处理脉图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后期提取脉图的关键特征向量,建立数据库.

    作者:徐梦丽;高祥福;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概况

    2014年“幽门螺杆菌(Hp)胃炎全球共识”将Hp相关性胃炎明确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并指出Hp感染后一般难以自行清除,除非进行根治,或者胃粘膜发生严重肠化生则细菌出现难以定植而自动消失[1].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Hp及其相关性胃炎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佳;门江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苍附导痰汤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肾两虚夹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较常见的一种多态性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治疗主要以长期应用外源性激素,但存在抑制自身性腺功能的副作用.笔者采用苍附导痰汤辅助治疗PCOS脾肾两虚夹痰湿证,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勇;江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势头,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苦参汤加味外洗为主治疗本病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的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0 ~ 88岁,平均72.32±5.14岁;平均病程3.11±0.39月.对照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48 ~ 89岁,平均71.46±5.68岁;平均病程2.82±0.4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指肺炎病变起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继而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支气管肺炎患者因其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支原体影响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而因缺氧对心肾造成损害,严重威胁到患者健康.笔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府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稳心颗粒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90例

    本研究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 2016年6月CHF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1 ~ 86岁,平均66.8±6.9岁;NYHA分级:Ⅱ级22例,Ⅲ级14例,Ⅳ级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63 ~ 83岁,平均66.3±6.2岁;NYHA分级: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兴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保肺汤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46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020年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肺动脉高压(PH),且PH是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病理环节.寻求有效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方法成为解决疾病问题的重要目标.课题组在完成保肺汤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后,进一步应用保肺汤治疗COPD伴PH 4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何绿苑;臧敏;赵晨充;林文波;胡红宣;胡秀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艾箱灸神阙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5例疗效观察

    笔者运用艾箱灸神阙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治疗的2014年7月~2015年12月1 14例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其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17 ~ 69岁,平均44.73±13.76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27 ~ 76岁,平均49.22±1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虞文;何群峰;谢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笔者在手法整复后利用中医特色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80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研究16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 2016年3月诊治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皮肤破损,无血管、神经损伤.其中男性69例,女性91例;年龄31 ~81岁,平均65.4岁;右侧88例,左侧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骨折部位等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炬锋;卢新安;詹振宇;卢成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阑尾脓肿医案两则

    笔者在治疗阑尾脓肿积累了不少中医临床经验,现举医案两则以供探讨.1 肠热腑实证冉某,女,23岁.2016年11月18日初诊,自述右下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难以直立.伴大便秘结,量少,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细数.B超示:右下腹高回声灶;血常规:WBC:11.6×109/L.中医诊断:肠痈,证属肠热腑实证.治以清热泻火,养血行气通腑.拟方:黄连3g,黄芩、枳实各15g,败酱草、红藤各30g,生大黄、厚朴、当归、槟榔、川楝子、延胡索、田三七各10g,天花粉20g.5剂.11月20日复诊,述服药1剂后疼痛明显减轻,2剂后右下腹疼痛消失,遗有牵拉感,第3天出现胃脘部不适,遂来诊.

    作者:卢莎莉;莫中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热敏灸预防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致胃肠道反应30例观察

    笔者采用热敏灸疗法预防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致胃肠道反应3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近期内本院内分泌科首次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0岁,平均46.0±1.5岁;糖尿病病程4~15年.治疗组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51.5±1.2岁;糖尿病病程3 ~ 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胥;叶会玲;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五苓散方证辨析与治验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经典方剂,可以治疗水液代谢失调方面的诸多疾病[1].我们从《伤寒论》原文出发,通过对条文中相关症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五苓散证的病机,从而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1 五苓散证的症状与病机五苓散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71、72、73、74条和第156条.在上述条文中,我们发现“口渴”与“小便不利”为其重要临床症状.在74条中提到“水逆”,即“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其中隐含着胃中有停饮,这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所在.

    作者:石镇东;徐玉;刘晓谷;邓金钗;郑小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巨刺法配合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

    笔者采用巨刺法配合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收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0例,病程均为30天~1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 ~ 68岁,平均35.0±4.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36.0±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林楠;林咸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