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郁气滞与心脾两虚抑郁症HPA轴及精神病理学差异分析

高之涵;朱建峰;沈莹;陈正昕;陈炯

关键词:抑郁症, 肝郁气滞, 心脾两虚,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精神病理学
摘要:为探讨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型与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异常的关系以及精神病理学差异,选取肝郁气滞与心脾两虚两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2月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并符合肝郁气滞或心脾两虚证型诊断标准,肝郁气滞型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18 ~ 60岁.心脾两虚型19例名,男4例,女15例,年龄18 ~ 60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婚姻、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俞氏灌肠方原剂量组、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模型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8只.予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模型后,分组灌肠给药2周后处死.观察其结肠组织学改变情况,并测定其血清TNF-α、IL-2、IL-10的含量.结果:①俞氏灌肠方原剂量组、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原剂量组评分下降较其他2组更为明显(P<0.01).②3个治疗组大鼠的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③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IL-2、IL-10有明显的升高(P<0.01);原剂量组血清IL-2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俞氏灌肠方能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道炎症,治疗作用与药物的浓度相关,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的提高IL-2水平.

    作者:叶彬;来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保肺汤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46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020年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肺动脉高压(PH),且PH是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病理环节.寻求有效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方法成为解决疾病问题的重要目标.课题组在完成保肺汤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后,进一步应用保肺汤治疗COPD伴PH 4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何绿苑;臧敏;赵晨充;林文波;胡红宣;胡秀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我科的门诊腰椎间突出症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性14例;年龄31-54岁.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突出症诊断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作者:余铁英;陈建良;潘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珍珠母重镇安神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1]记载,珍珠母为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其味甘、咸,性寒,归肝、心经,主要成分为碳酸钙(90%以上),另含有机质(3.5%左右)、少量镁、铁等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市场上有生珍珠母和煅珍珠母两种饮片形式.它一般用量是10 ~ 25g,宜先煎,粉碎度愈大愈好,煎煮以40min为佳.

    作者: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改善鼻饲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改善鼻饲患者胃肠功能,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鼻饲伴胃潴留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24±8.46岁;平均鼻饲时间28.95±14.50天.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37±9.64岁;平均鼻饲时间30.49±13.95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周春亭;徐小燕;郑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温针灸配合肩胛骨贴扎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为代表的常见病.临床上可占肩关节疼痛患者的44%~65%.肩关节在上举、外展等系列活动中,由于机体机能退变引起解剖结构或长期重复劳动引起动力学原因会造成肩关节稳定性下降引起肩峰下组织反复发生撞击,进而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等病理变化,对此,笔者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采用温针灸配合肩胛骨贴扎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5例,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顺喜;刘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笔者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体质分布特征,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骨伤科及康复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3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97例;年龄41 ~ 79岁,平均年龄为62.33±9.16岁.

    作者:张培璐;刘华龙;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圣愈汤治疗产后病验案举隅

    圣愈汤出自《兰室秘藏》,由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黄芪组成.原方是为“诸恶疮出血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睡眠”所设.近来笔者运用圣愈汤化裁治疗多种产后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1 恶露不下伴腹痛叶某某,女,26岁.2013年3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1周恶露排出甚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有空坠感,喜按揉,小腹柔软,未及包块,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纳可,便调.问诊得知产时失血较多.

    作者:鲁文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

    我们用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7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2±4.23岁;平均病程7.35±1.25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6.54±1.97;平均空腹血糖(FPG)5.67±1.02mmol/L.对照组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04±4.51岁;平均病程7.82±1.31年;平均BMI 27.03±1.82;平均FPG 5.59±1.04m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戚柳杰;裘益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陈华德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临床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小儿脑瘫、弱智和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笔者有幸跟师临证,现将陈师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整理,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多发性运动、肌肉快速抽动、不自主的发声和语言障碍,病情常有波动性,属中医学中“筋惕肉”“瘛疭”等范畴.

    作者:杨振江;刘健强;辛彦萱;陈华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概况

    2014年“幽门螺杆菌(Hp)胃炎全球共识”将Hp相关性胃炎明确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并指出Hp感染后一般难以自行清除,除非进行根治,或者胃粘膜发生严重肠化生则细菌出现难以定植而自动消失[1].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Hp及其相关性胃炎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佳;门江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消肿止痛散冷敷法治疗四肢创伤早期肿胀疼痛100例观察

    笔者运用消肿止痛散冷敷法治疗骨伤科四肢创伤患者损伤早期患者10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伤患共20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单侧肢体急性软组织损伤或急性闭合性骨折后伴有轻、中度的肿胀、疼痛患者.②患者受伤到入院时间<12小时;③年龄>18岁;④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1.7±13.5岁;创伤部位:上肢37例,下肢63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2.4±13.9岁;创伤部位:上肢34例,下肢6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俞洁;金利家;万小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势头,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苦参汤加味外洗为主治疗本病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的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0 ~ 88岁,平均72.32±5.14岁;平均病程3.11±0.39月.对照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48 ~ 89岁,平均71.46±5.68岁;平均病程2.82±0.4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补肺健脾益肾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42例

    本研究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门诊治疗的85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7岁25例,8~14岁17例;轻度12例,中度24例,重度6例;病程1~5年,平均2.7±1.7年;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5~7岁26例,8~14岁17例;轻度12例,中度25例,重度6例;病程1~5年,平均2.7±1.6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建英;章可谓;葛丹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笔者在手法整复后利用中医特色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80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研究16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 2016年3月诊治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皮肤破损,无血管、神经损伤.其中男性69例,女性91例;年龄31 ~81岁,平均65.4岁;右侧88例,左侧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骨折部位等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炬锋;卢新安;詹振宇;卢成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焦虑抑郁76例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76例,予以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结果:76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2.9%.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邹晓;韩江;邵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观察

    笔者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应用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妇科的EMS术后使用诺雷得治疗,第一针诺雷得治疗后1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年龄29.03±4.24岁,月经周期29.23±1.07天,经期5.67±0.75天,Kupper-man评分(KMI评分)[1]11.67±0.95分,雌二醇(E2)6.83±5.04pg/ml,双层子宫内膜(En)0.30±0.06cm,Ⅲ期12例,Ⅳ期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28.30±3.99岁,月经周期29.06±1.23天,经期5.63±0.76天,KMI评分11.63±1.13分,E2 6.93±3.82pg/ml,双层En0.33±0.05cm,Ⅲ期14例,Ⅳ期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杨脂;叶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

    木贼药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药典收载正品木贼有1种,常见混淆品种有问荆、笔管草、节节草[1-2].本文对市面上销售的10批木贼药材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了相应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为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作者:汪霞;刘兵兵;张庆英;姚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热敏灸预防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致胃肠道反应30例观察

    笔者采用热敏灸疗法预防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致胃肠道反应3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近期内本院内分泌科首次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0岁,平均46.0±1.5岁;糖尿病病程4~15年.治疗组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51.5±1.2岁;糖尿病病程3 ~ 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胥;叶会玲;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风寒湿型粘连期肩周炎43例观察

    目的:基于粘连肌肉定位诊断,观察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3例,A组采用反阿是穴-阿是穴温针灸,B组常规腧穴温针灸.通过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疗效标准等评价其疗效.结果:A组和B组的愈显率分别为55.49%和4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A组优于B组.结论: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收效满意,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

    作者:吴云锋;房连强;谭朝坚;张全爱;林彬;袁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