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临床观察

王燕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摘要: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势头,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苦参汤加味外洗为主治疗本病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的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0 ~ 88岁,平均72.32±5.14岁;平均病程3.11±0.39月.对照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48 ~ 89岁,平均71.46±5.68岁;平均病程2.82±0.4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笔者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体质分布特征,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骨伤科及康复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3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97例;年龄41 ~ 79岁,平均年龄为62.33±9.16岁.

    作者:张培璐;刘华龙;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毒宁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肾毒宁颗粒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Platt法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术后一周下颌静脉采血,测定肾功能,根据肌酐分组,分为肾毒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科素亚组,另设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8只,灌胃60天,在处死大鼠前1天收集24h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处死大鼠测定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UN、Scr、24h尿蛋白含量表达均下降,SOD升高,MDA表达均下降(P<0.05),肾毒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与科素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毒宁颗粒剂可降低大鼠BUN、Scr、24h尿蛋白含量,保护肾功能,并可以降低MDA,提高大鼠SOD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

    作者:胡双燕;熊荣兵;傅晓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愈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的疾病,目前UC病因尚不明确.笔者应用健脾愈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逸迁;陈智耶;叶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

    木贼药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药典收载正品木贼有1种,常见混淆品种有问荆、笔管草、节节草[1-2].本文对市面上销售的10批木贼药材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了相应木贼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为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作者:汪霞;刘兵兵;张庆英;姚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0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屏障功能失常,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本病简称中浆病[1].笔者采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周富明辨治杂病验案三则

    周富明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为平湖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余年,熟悉内科疾病诊治,擅长疑难病证之辨治,对各类肾脏疾病有其独特的诊疗思路,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随周师临证抄方,遂拾其要者,加以整理,以分享同道:1 痹证案任某某,男性,80岁.2014年9月23日诊.

    作者:陈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风寒湿型粘连期肩周炎43例观察

    目的:基于粘连肌肉定位诊断,观察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3例,A组采用反阿是穴-阿是穴温针灸,B组常规腧穴温针灸.通过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疗效标准等评价其疗效.结果:A组和B组的愈显率分别为55.49%和4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A组优于B组.结论: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收效满意,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

    作者:吴云锋;房连强;谭朝坚;张全爱;林彬;袁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电刺激内关穴佐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心悸30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刺激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高代谢状态,出现心房纤颤及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进一步发展为甲亢性心脏病,心悸即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此,我们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佐治30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肠镜检查前运用生大黄敷脐70例观察

    目前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肠道清洁度是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将生大黄敷脐试用于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拟行肠镜的患者14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在住院时间、病种、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师氏梅花针法治疗颈性眩晕30例

    笔者采用师氏梅花针治疗颈性眩晕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病程3个月~5年.1.2 诊断标准:①以眩晕为主,有跌倒、步履蹒跚史;②因体位改变或头部位置改变诱发或加重眩晕;③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拉实验阳性;④放射线提示椎间孔增生狭窄或有椎体错位;⑤排除其他引起眩晕的内科疾病.符合①②④或者①③④即可诊断.

    作者:乔凯辉;汤明;於金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22例

    笔者采用活血止痛中药配合微创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43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 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4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测而确诊,排除半月板、韧带损伤需要手术处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3 ~ 41岁,平均33.53±3.06岁.对照组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2 ~ 39岁,平均32.26±3.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俊波;胡仕其;朱广平;张鑫;吴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观察

    笔者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应用诺雷得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妇科的EMS术后使用诺雷得治疗,第一针诺雷得治疗后1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年龄29.03±4.24岁,月经周期29.23±1.07天,经期5.67±0.75天,Kupper-man评分(KMI评分)[1]11.67±0.95分,雌二醇(E2)6.83±5.04pg/ml,双层子宫内膜(En)0.30±0.06cm,Ⅲ期12例,Ⅳ期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28.30±3.99岁,月经周期29.06±1.23天,经期5.63±0.76天,KMI评分11.63±1.13分,E2 6.93±3.82pg/ml,双层En0.33±0.05cm,Ⅲ期14例,Ⅳ期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杨脂;叶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濡肠饮加味内服联合通便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24例

    笔者以陈士铎的濡肠饮加味内服联合通便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2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同时符合便秘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便秘阴虚肠燥证者:大便于结如羊屎,形体消瘦,头晕耳鸣,盗汗颧红,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

    作者:金美娟;唐存祥;董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指肺炎病变起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继而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支气管肺炎患者因其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支原体影响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而因缺氧对心肾造成损害,严重威胁到患者健康.笔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府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菊米提取物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视网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菊米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致高血压大鼠模型眼底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给药组,模型组及给药组建立高糖高脂致高血压大鼠模型.给药组给予菊米提取物,正常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指标:①组织生化:视网膜组织血管舒缩因子、氧化指标.(②视网膜铺片PAS染色.结果:菊米提取物可升高高血压动物模型视网膜组织中NO、Glu、SOD含量,降低MDA、iNOS、vWF、MMP-9、EGF、ET-1、ICAM-1.使动静脉血管比例接近1∶2;改善视网膜血管及细胞排列等病理状态.结论:菊米提取物可以改善高血压动物模型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维持视网膜微环境稳定.

    作者:项微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拟降压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5例

    本文采用自拟降压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名.对照组中男性34名,女性21名;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5.6±14.3岁;高血压1级17名,2级23名,3级15名.观察组中男性32名,女性23名;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4±14.5岁;高血压1级19名,2级22名,3级14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范炳华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举隅

    范炳华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范师诊治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经验整理如下,以期有资于同道.1 案例介绍张某,男,61岁.2016年11月3日初诊.主诉:胸背痛2月余.患者自诉背部僵硬、疼痛,双侧胁肋部放射痛,并有胸闷憋气感,无跌仆闪扭史.每于晨起及夜卧时困难,疼痛加剧,难以忍受,活动后可稍缓解.

    作者:柯奇朝;潘高之胤;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阙穴经皮给药联合TDP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

    本文运用中医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理论,采用神厥穴经皮给药并联合TDP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进一步充实“内病外治”疗法,提高了护理效率,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肝病科肝硬化伴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68±12.47岁;平均病程7.45±2.17年;40例肝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42±12.96岁;平均病程6.98±1.89年;39例肝炎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徐霞;李跃;谢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铁皮石斛当归复方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疾病,易导致肾、眼、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始于《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金匮要略》:“病者如热状,烦渴,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即瘀可致消.《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则以“消渴”为病证总名.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本实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将养阴药铁皮石斛与养血活血药当归联用,观察铁皮石斛当归复方提取液对高糖高脂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

    作者:戴明珠;王楠楠;徐俞悦;苏洁;颜美秋;吕圭源;陈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俞氏灌肠方原剂量组、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模型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8只.予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模型后,分组灌肠给药2周后处死.观察其结肠组织学改变情况,并测定其血清TNF-α、IL-2、IL-10的含量.结果:①俞氏灌肠方原剂量组、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原剂量组评分下降较其他2组更为明显(P<0.01).②3个治疗组大鼠的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③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IL-2、IL-10有明显的升高(P<0.01);原剂量组血清IL-2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俞氏灌肠方能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道炎症,治疗作用与药物的浓度相关,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的提高IL-2水平.

    作者:叶彬;来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