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贾素庆;张晓明;楼建国;曹楚楚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76例,予以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结果:76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2.9%.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邹晓;韩江;邵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圣愈汤出自《兰室秘藏》,由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黄芪组成.原方是为“诸恶疮出血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睡眠”所设.近来笔者运用圣愈汤化裁治疗多种产后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1 恶露不下伴腹痛叶某某,女,26岁.2013年3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1周恶露排出甚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有空坠感,喜按揉,小腹柔软,未及包块,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纳可,便调.问诊得知产时失血较多.
作者:鲁文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前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肠道清洁度是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将生大黄敷脐试用于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拟行肠镜的患者14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在住院时间、病种、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们用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7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2±4.23岁;平均病程7.35±1.25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6.54±1.97;平均空腹血糖(FPG)5.67±1.02mmol/L.对照组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04±4.51岁;平均病程7.82±1.31年;平均BMI 27.03±1.82;平均FPG 5.59±1.04m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戚柳杰;裘益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在治疗阑尾脓肿积累了不少中医临床经验,现举医案两则以供探讨.1 肠热腑实证冉某,女,23岁.2016年11月18日初诊,自述右下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难以直立.伴大便秘结,量少,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细数.B超示:右下腹高回声灶;血常规:WBC:11.6×109/L.中医诊断:肠痈,证属肠热腑实证.治以清热泻火,养血行气通腑.拟方:黄连3g,黄芩、枳实各15g,败酱草、红藤各30g,生大黄、厚朴、当归、槟榔、川楝子、延胡索、田三七各10g,天花粉20g.5剂.11月20日复诊,述服药1剂后疼痛明显减轻,2剂后右下腹疼痛消失,遗有牵拉感,第3天出现胃脘部不适,遂来诊.
作者:卢莎莉;莫中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疗效不佳,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地塞米松针鼓室注射挽救性治疗后期突发性耳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3月~ 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经过常规治疗14天以上无效的突聋患者57例(58耳).所有患者初次就诊时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2005年制定的突聋诊断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均为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经静滴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2周后,纯音听阈检查结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分级方法,中度聋8耳,中重度聋6耳,重度聋18耳,极重度聋26耳,所有患者全频段听力下降;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夜寐不安,烦躁易怒,脉弦细数,舌紫黯或红、苔薄黄,26例患者出现面红口苦,17例患者有腰膝酸软、少气懒言等表现,辨证分型以肝郁气滞,肝火上扰为主,多伴有肾气不足,气滞血瘀的表现.
作者:王铁锋;方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范炳华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范师诊治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经验整理如下,以期有资于同道.1 案例介绍张某,男,61岁.2016年11月3日初诊.主诉:胸背痛2月余.患者自诉背部僵硬、疼痛,双侧胁肋部放射痛,并有胸闷憋气感,无跌仆闪扭史.每于晨起及夜卧时困难,疼痛加剧,难以忍受,活动后可稍缓解.
作者:柯奇朝;潘高之胤;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为代表的常见病.临床上可占肩关节疼痛患者的44%~65%.肩关节在上举、外展等系列活动中,由于机体机能退变引起解剖结构或长期重复劳动引起动力学原因会造成肩关节稳定性下降引起肩峰下组织反复发生撞击,进而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等病理变化,对此,笔者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采用温针灸配合肩胛骨贴扎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5例,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顺喜;刘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法联合西医治疗湿热内蕴型阑尾周围脓肿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且B超或CT显示右下腹有包块形成;中医四诊表现为腹部挛急,疼痛拒按,壮热日久不退,烦渴不欲饮,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形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辨证为湿热内蕴型.
作者:杨卫锋;周余人;陈晓林;闫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胡斌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对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且疗效卓著.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其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1522例,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的药物核心组合,发现新处方,探讨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作者:李海涛;贾素庆;张晓明;楼建国;曹楚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本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皮肤损害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对此,范永升教授在临床上使用“清热于内,散风于外”法治疗SLE皮肤损害,疗效显著.1 病因病机根据SLE患者临床特点,中医学将其归为“日晒疮”“蝶疮流注”“阴阳毒”等范畴.
作者:陈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运用消肿止痛散冷敷法治疗骨伤科四肢创伤患者损伤早期患者10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伤患共20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单侧肢体急性软组织损伤或急性闭合性骨折后伴有轻、中度的肿胀、疼痛患者.②患者受伤到入院时间<12小时;③年龄>18岁;④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1.7±13.5岁;创伤部位:上肢37例,下肢63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2.4±13.9岁;创伤部位:上肢34例,下肢6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俞洁;金利家;万小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运用艾箱灸神阙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治疗的2014年7月~2015年12月1 14例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其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17 ~ 69岁,平均44.73±13.76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27 ~ 76岁,平均49.22±1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虞文;何群峰;谢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本研究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门诊治疗的85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7岁25例,8~14岁17例;轻度12例,中度24例,重度6例;病程1~5年,平均2.7±1.7年;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5~7岁26例,8~14岁17例;轻度12例,中度25例,重度6例;病程1~5年,平均2.7±1.6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建英;章可谓;葛丹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本研究应用自拟益气化瘀汤辅助治疗31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来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卫生院CHF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3 ~ 79岁,平均65.37±7.35岁;原发疾病: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8例,Ⅳ级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4 ~ 78岁,平均64.85±7.42岁;原发疾病: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NYHA分级:Ⅱ级18例,Ⅲ级9例,Ⅳ级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黎桂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本文采用自拟降压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名.对照组中男性34名,女性21名;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5.6±14.3岁;高血压1级17名,2级23名,3级15名.观察组中男性32名,女性23名;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4±14.5岁;高血压1级19名,2级22名,3级14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屏障功能失常,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本病简称中浆病[1].笔者采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疾病,易导致肾、眼、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始于《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金匮要略》:“病者如热状,烦渴,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即瘀可致消.《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则以“消渴”为病证总名.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本实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将养阴药铁皮石斛与养血活血药当归联用,观察铁皮石斛当归复方提取液对高糖高脂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
作者:戴明珠;王楠楠;徐俞悦;苏洁;颜美秋;吕圭源;陈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体质分布特征,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骨伤科及康复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3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97例;年龄41 ~ 79岁,平均年龄为62.33±9.16岁.
作者:张培璐;刘华龙;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在手法整复后利用中医特色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80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研究16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 2016年3月诊治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皮肤破损,无血管、神经损伤.其中男性69例,女性91例;年龄31 ~81岁,平均65.4岁;右侧88例,左侧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骨折部位等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炬锋;卢新安;詹振宇;卢成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