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医疗需求也不断提高,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加强医院管理,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的新课题.
作者:王文革;许桢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许多国家,药源性疾病位于心脏病、瘟疫、肺病、中风之后成为第5位导致人们死亡的疾病.我国近年来对药源性疾病的报告也越来越多.目前,药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引起我们医药工作者的关注.药源性疾病主要是指药物在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的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的异常症状.
作者:周国彬;于洁;田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院从2004年起,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缺陷作为管理中的重点,把对缺陷消极的事后处理转变成积极的超前控制,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小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医处方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具体表现.处方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要求每个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必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使之规范无误.然而,笔者在中医管理工作中,发现不少中医处方书写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势必影响医疗质量.归纳起来有如下数种:
作者:魏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如何求生存成为医院经营中大深刻的课题,设法获得患者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焦点[1、2].因此各医院相继引入了企业CS经营的理念,力求从环境、组织、信息、技术系统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以赢得患者.在医疗系统各专业中,24小时唯一在患者身边提供服务的是护理人员,因此,CS经营管理方式对护理部门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宁华英;袁亦文;宁华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面临的应激因素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高强度的工作应激会造成不良心理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身心失衡而致疾病.在激烈竞争的今天,疾病的爆发更体现出其突发性、复杂性的特点,加之医学知识、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尤其是医院内门诊、急诊、传染科及ICU、心血管病房等部门的护理人员其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国内学者报道,我国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发生率较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1、2].
作者:卢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卫生改革日渐深入,医院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如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除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外,必须尽快增强市场意识,以市场营销理念来经营和管理医院.就医疗营销而言,卖方就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病患者就是消费者,医院必须摒弃以往靠医师在诊疗间等病患上门的被动心理,转换为积极主动地为病患者做更多的服务,以获得更多的病源.
作者:李朝霞;高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国外医院进入中国,以及国内营利性医院的开设,使得国内医疗市场增添了几分竞争的紧张气氛.这对于政府兴办的非营利性医院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在当今医疗市场找准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特色来迎接挑战,用优质的服务来接受挑战,做优做强中医院,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纵亚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在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也日益凸现.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26所医疗机构中,321所医院存在着被医疗纠纷困扰的问题,发生率为98.44%[1].医患关系的紧张对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因此,分析医患紧张的案例,探讨医患矛盾的原因,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完善医疗体制改革,树立卫生系统的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谷音;江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也是医院各种资源消耗的过程,医疗成本费用也随之产生.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人的增长速度.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药费居高不下,政府、企业不堪重负,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医疗制度改革迫使医院必须按卫生经济规律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实施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医院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1].
作者:李志明;杜国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计算机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的医院相继采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由于当今HIS系统还没有一套像用友、金蝶财务件这样规范统一的软件,因此市场上的商品化的HIS系统版本很多,其性能也不尽相同(一个再完善的HIS系统也不能保证各种信息百分之百正确),再加上HIS系统的二次开发,有的医院甚至是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没有经过足够测试就正式上马,这样系统的漏洞和错误也就随之而来.
作者:陆大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医院改制的政策走向1.1改制的政策走向医院体制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热点、核心问题,虽然国家尚未出台具体政策,但各地或政府主导、或医院自主进行,均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尝试,虽达到的效果不同,并存在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苏庆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从1998年至2003年,是威海市中医事业适应形势、应对挑战,积极探索、努力发展的五年.在这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五年里,威海市中医事业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紧扣制约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力加强各级中医院建设、中医专科建设、中医人才培养以及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以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服务网络,对于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有中医院4所,均为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中医床位1270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床位0.49张;中医药人员939人,占医药人员总数的27%.
作者:刘新波;鞠立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机构为顺应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是美国医院在临床医疗服务中用来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质量的一种成功手段,是医疗或者健康z结构内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模式,它让服务对象从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照护.
作者:张敏州;程康林;乔志强;曾影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施今墨先生,于1932年创办华北国医学院.该院以研究整理中国医学,培养医学人才,更新国医教育,适应社会需要为办学宗旨.学制4年,课程以中医为主,中西兼授,融汇贯通.至1950年停办,共招生16班,毕业生达347人[1],为继承和发扬中国医学文化遗产,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人才,对中医高等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值得认真研究.
作者:高益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高等中医教育规模发展很快,教育观及质量观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对教育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实施临床教育的具体实施单位,我们临床医学院为了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开拓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为原则,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因临床思维、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作者:方熙茹;冼绍祥;张勇;陈茂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世纪,医院护理工作应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的需求.多元文化护理工作的开展要求护理管理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创新意识、前瞻意识及管理方式对护理过程的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1].合理整合护理人力资源,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对促进科室的团队建设和护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新医院管理体制将会诞生.在新医院管理体制下,如何进行医疗人才资源管理,适应人才资源开发,建立有效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人事干部应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
作者:任小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