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203
  • 国内刊号:11-307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9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把提高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放在首位

    力争达到西部地区高水平或一流水平中医药学院是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成立后的十年规划的目标.我院成立已经三年多,本科、普通专科、高职专科教学已在学院的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点已成功申报并已开始招生,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也于近期申报成功.

    作者:陈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处方书写错误的原因与对策

    处方,是医生对患者用药的技术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和指导患者用药及计算药费的依据.随着现代医院的需要,特别是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和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处方书写的质量规范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抓住机遇探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全国中医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怀,指明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中医药界人员的信心,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时期的到来.

    作者:王存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建立医德考评归档制度规范护士服务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人们更需要理解、关心和尊重.谁善待了病人,谁就会赢得医疗市场,特别是对于技术设备方面缺乏竞争力的基层中医院,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更重要.

    作者:翁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士长对护士人性化管理的体会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强度、高水准的工作要求,使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比率在明显上升.

    作者:张建华;邢波;刘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护理新思维在护患矛盾中的运用

    护患矛盾的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护理发展中的薄弱环节[1].虽然,各个医院护理管理都加强了防范措施,但护理行为的后果存在着不可预测性,护患矛盾仍有可能发生.

    作者:沈菊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产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命观和对健康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求医过程中对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

    作者:宋玲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龄患者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的高龄患者,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许多患者因手术风险大而放弃了手术治疗.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是在经尿道电切和汽化基础上开展的新方法,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龙世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从设备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战略竞争的过程,目前正向文化竞争发展.竞争就要有目标,目标是医院的方向,在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实施目标管理是医疗机构保持竞争实力的常用方法,也是医院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

    作者:韦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中医人才现状分析与思考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市场的逐步开放,给我们县级中医院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和冲击,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作者:纵亚雯;金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管理者沙龙为医院创新管理搭建平台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创新是客观情况下不断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医院事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作者:王健智;杜天信;宋宏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论民营制药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中国的制药企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制药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

    作者:朱民田;邓扬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联合使用中草药治疗的住院资料分析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联合使用中草药和未使用中草药两组的住院情况进行比较,评价住院患者联合使用中草药的价值,以提高中医药治愈率.方法:把2003年至2005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使用中草药的费用情况分为两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疗效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中草药和未使用中草药两组比较,联合使用中草药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3天,未用中草药组为27天,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用药组比不用药组更倾向于住院治疗;联合使用中草药组的住院治疗总费用明显高于未用中草药组,而未用中草药组患者每天的平均住院费用则更高,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提示未用中草药和联用中草药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中草药者单次的住院天数长,单次总住院费用高,每天平均住院费用较低,说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中草药者对于住院治疗态度较积极,其治愈率也较未用中草药组有提高,说明联合中草药治疗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岑玉文;谭行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全会计管理监督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相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作者:龙秀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基层中医院检验质量管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技工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振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

    2001年6月~2004年6月,笔者治疗抑郁症228例,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15例,选用博乐欣或氟西汀等西医综合疗法治疗113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广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症状复杂,病情危重.本病无特殊疗法,又是全身系统性实质性病变,因而预后较差.

    作者:朱强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IFN-γ、IL-4的影响

    采用ELISA方法,观察益肾达络饮对PLP139-151诱导的高敏感品系SJL小鼠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结果发现益肾达络饮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局部炎症,促进Th1/Th2比例平衡,有一定关系.

    作者:尚晓玲;邢广宇;张金涛;尹岭;高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消疕汤治疗银屑病

    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小者6岁,大者42岁,平均年龄23.3岁;病程短者6周,长者3年.

    作者:刘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癌舒康胶囊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TNF-a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舒康胶囊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T739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癌舒康胶囊对恶病质小鼠的一般状况,如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的影响;是否延长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命延长率,观察血清中TNF-a及血脂的水平变化.结果:癌舒康胶囊能明显增加癌症恶病质小鼠体重、摄食量及饮水量(P<0.01),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命延长率(P<0.05);可显著抑制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的异常升高(P<0.01);显著降低血清细胞因子TNF-a水平(P<0.01).结论:中药癌舒康胶囊对小鼠的癌症恶病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调节TNF-a及抑制脂肪分解等有关.

    作者:苏玲;周宜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品种葛根产地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甘葛藤又习称为粉葛.葛根始载于我国汉代《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并且属于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资源.

    作者:郑皓;赵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基础理论中日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是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

    作者:孟静岩;应森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将现代医学模式导入药理教学的探讨

    现代医学科学的全新发展,使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重点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学模式转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

    作者:李思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宏扬传统医德树立行业新风

    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岁月中创造了中医药学,同时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传统医德,数千年来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和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成为医界同仁规范自我、自善其身、鞭策奋进的精神动力.

    作者:曹正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浅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

    作者:高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提高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学报是以反映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术水平和科研动态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者交流学术思想、探讨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报告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争鸣的园地.

    作者:李晓丽;王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引入360度全方位绩效考核加强干部聘后管理

    干部聘用制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被聘用的干部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承担着核心的骨干作用,他们的决策力、执行力、创造力及组织领导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发展速度.

    作者:张艳涛;曹向阳;张进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本土化指标及不同类型医院的需求

    医务人员本土化对医院病源有着巨大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本土化过度,将给新技术、科研、战略、文化和活力带来危害,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敏键;徐长恩;王沽琼;周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试论举证责任倒置与医疗纠纷防范

    从2002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较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作了较大改动.在《条例》出台的3年多时间里,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人们对医疗事故的处理还是议论不断.

    作者:徐德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