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671-170X
  • 国内刊号:33-1266/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3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1997-1998年度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术前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在晚期卵巢黏液性和浆液性上皮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2例晚期卵巢黏液性和浆液性上皮癌病例.无术前化疗组(A组),先行手术切除,术后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6~8个疗程;术前化疗组(B组),先行以铂类药物为主化疗1~3个疗程,然后行手术治疗,术后再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6~8个疗程.术前化疗组在以下6项:Ⅳ期病例、低分化病例、合并腹水、胸水的病例、CA125中位值和锁骨上淋巴转移等不利因素高于无术前化疗组(P<0.05).[结果]满意的手术切除率A组59.2%、B组85.7%(P<0.05);术后并发症A组25.9%、B组10.9%(P<0.05);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A组14个月、B组12个月(P>0.05).[结论]术前化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的手术切除率,而不影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癌进行术前化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富元;邹劲林;李艳芳;王孝忠;李玉洁;冯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底肿瘤的X刀治疗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X刀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10月至1999年12月期间对93例(95个病灶)颅底肿瘤患者实施了X刀治疗.[结果]随访11个月~68个月,93例患者中81.72%X刀治疗后获得临床症状改善,2例患者于X刀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因脑水肿而行手术治疗;1例失明,6例死于复发或转移.影像学观察病灶全部消失18个,体积缩小35个,无明显变化38个,病灶增大4个,肿瘤控制率95.79%.[结论]对经过选择的颅底肿瘤实施X刀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局部肿瘤控制效果和较低的治疗并发症及后遗症.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采用立体定向穿刺活检确诊后再行X刀治疗.

    作者:李赞;吴湘玮;包荣华;张九堂;瞿吉保;何正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UC1黏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MUC1黏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5例卵巢癌中MUC1的表达状况.[结果]黏液性卵巢肿瘤患者MUC1水平随恶性程度的增大而表达增强.MUC1的超表达及胞质的高比率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呈正相关趋势.[结论]MUC1的表达可作为评估卵巢上皮交界性黏液肿瘤癌变潜能及卵巢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跃龙;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灌注联合射频透热治疗28例晚期卵巢癌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腹腔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以顺铂+卡铂+依托泊甙为主的联合方案行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并腹腔射频透热治疗28例晚期卵巢上皮癌,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NC)5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7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双铂联合依托泊甙腹腔热灌注并射频透热治疗对中晚期卵巢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少.

    作者:刘萍;杨家梅;顾晓怡;李苏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供体硝酸异山梨酯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异山梨酯(ISDN)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以HepA中瘤细胞接种小鼠左侧足垫制作荷瘤动物模型.小鼠连续腹腔注射ISDN,200μg/只,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作为对照.给药后7d、14d观察尿液NO2-+NO3-含量、肿瘤大小.②体外实验:将HepA中瘤细胞培养于含2μg/ml、10μg/ml、100μg/ml ISDN的培养液中48h,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增殖程度.[结果]①ISDN组小鼠尿液NO-2NO-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SDN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和P<0.01).②3种浓度的ISDN可降低培养HepA肿瘤细胞增殖,在10μg/ml、100μg/ml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以100μg/ml浓度组抑制作用强.[结论]NO供体ISDN可抑制肿瘤的生长,NO对肿瘤细胞增殖的直接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理的一部分.

    作者:陈小林;杨泽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穿刺钳取活检诊断乳腺肿块

    [目的]探讨一种自行设计用于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穿刺钳取活检新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和可行性.[方法]对80例患有乳腺肿块病人进行肿块取样时,在同一病人,首先使用穿刺钳取法取样活检,然后在其肿块经手术切除后,另行常规取样送检,以便将先后取材的两种样本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取得后定性资料.[结果]在术前经穿刺钳取活检法处理的80例样本中,其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恶性病变者41例,良性病变者39例.而在肿块手术切除后进行常规取样送检的80例中,诊断为恶性病变者45例,良性病变者35例,其总诊断符合率为95%(76/80).[结论]应用穿刺钳取活检法诊断乳腺肿块,技术简便、安全、准确,切实可行.

    作者:马作新;张宏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湿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直肠癌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直肠癌诊断的新途径,运用穿刺针吸细胞学在其它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应用于直肠癌的诊断.[方法]总结分析了经细湿针45例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直肠癌的病例.[结果]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提示其对直肠癌诊断正确率100%.[结论]细湿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直肠癌,不需特殊医疗器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无大出血感染之危、损伤小、安全可靠、不会引起肿瘤种植.因此认为细湿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直肠癌比临床上常用的细干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正确率.

    作者:李衍杭;吴雪松;冯基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对30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加化放疗(A组)并与30例单纯行化放疗(B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0%、80.0%;中位生存期A组为17.5个月,B组为13个月;1、3、5年生存率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毒副反应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有增效减毒,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作者:陈绪元;雷自重;何方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卵巢上皮癌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上皮癌治疗与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10年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三院治疗的383例卵巢上皮癌进行回顾分析,术后化疗以PAC方案为主(顺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采用SAS软件统计,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83例卵巢上皮癌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56%、39.28%、30.09%.Ⅰ~Ⅳ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8、55、21、17个月(平均25个月).化疗疗程数>6者比<6者预后好(P<0.01).无残留或残留病灶<2cm者比>2cm者预后好(P<0.01).[结论]卵巢上皮癌预后与临床分期、有无残留癌及术后化疗疗程数等相关.

    作者:张桂荣;翟云起;杜少敏;张广美;隋丽华;朱丽;张凤茹;刘翠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预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化疔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Tunel)、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42例初治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bcl-2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42例AML患者中,30例获完全缓解(CR)者,bcl-2表达显著低于12例未缓解(NR)者(P<0.05);CR患者柔红霉素(DNR)和阿糖胞苷(Ara-C)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NR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体外DNR和Ara-C两药诱导白血病细胞的总凋亡率,可以作为临床预测AML患者DA方案疗效的定量指标.[结论]体外化疔药物能否有效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判断AML患者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许小平;史剑慧;费新红;陈莉;吕书晴;许晓巍;程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糖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原发性肝癌疗效、预后的影响及在肝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42例肝癌患者接受手术、介入放疗、生物治疗等单一及综合治疗.分析肝癌合并高血糖的疗效,及肝癌的多种预后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在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合并并发症与否等有关.[结论]高血糖并不影响肝癌的预后,高血糖不能作为肝癌诊治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作者:李小平;黄雯霞;陈震;孟志强;刘鲁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前列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cell antigen,PSC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ISH)技术,对PSCAmRNA在26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9例正常前列腺(NP)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及定位.[结果]PSCAmRNA在NP、BPH及前列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70.0%及84.6%,强阳性率分别为0、10.0%及57.7%.NP与BPH组织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其表达定位于前列腺上皮的基底细胞层;PSCA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细胞间质和肌肉组织均无表达.前列腺癌与NP、BPH组织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PSCAmRN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SCA高表达是前列腺癌的共同特征;PSC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免疫靶向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郎根强;孙颖浩;许传亮;王元天;邱镇;顾正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对1988年2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28例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颈段5例,胸段19例,腰段4例.[结果]28例均行手术治疗,26例肿瘤全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23例经1~12年(平均5.5年)随访,评定为优18例,良3例,进步1例,差1例,优良率91.3%.[结论]椎管内脊膜瘤是椎管内较常见的肿瘤,多位于脊柱胸段.确诊以病理检查为主要依据,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远松;周建生;刘振华;官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瘘的体会

    17例恶性食管瘘患者,置入被膜内支架18枚,均一次成功,瘘口全部堵塞,近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代志军;王西京;刘小旭;康华峰;薛锋杰;薛兴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意义

    通过对826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与临床组织病理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62例两者之间不符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玉军;舒琦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子线治疗下颈段淋巴结转移灶的模拟定位技术

    探讨电子线治疗下颈段淋巴结转移灶的模拟定位技术.

    作者:貌友兄;练兴招;林承光;李扬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对26例65岁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化疗,结果CR1例,PR13例,SD11例,PD1例,总有效率53.8%.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局部静脉炎,脱发,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作者:柯明耀;裴新亚;陈玲玲;兰国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皮肝内支架近距离照射治疗梗阻性黄疸

    对28例梗阻性黄疸进行了介入治疗,认为行经皮经肝胆汁引流术(PTCD)、内支架置入术,加近距离照射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曹贵文;邵连叶;孙也全;王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38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治体会

    通过对38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认为如合并甲状腺癌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合并淋巴瘤可作活检,术后辅以放化疗.

    作者:郭世伟;李昌斗;王卓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例上皮样血管肉瘤.结合文献探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作者:吴梅娟;倪型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肿瘤进展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对癌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临床应用、副作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胡洁;李苏宜;姜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趋化因子与肿瘤

    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家族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刚;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放射性中耳损伤的实验研究

    本文就放射线对中耳形态功能的损伤及近年来放射线生物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放疗后渗出性中耳炎的可能的预防方法.

    作者:陈仲春;王胜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肿瘤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肿瘤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应用肿瘤血管抑制剂改变肿瘤血管生长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也是肿瘤防治的又一条新途径.本文对肿瘤血管抑制剂的种类、各自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右颞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4岁.出生即发现右侧颞部肿块,直径2em,渐增大至8em,其间不伴其他症状和体征,于2000年10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右颞部膨隆,表面皮肤完整,颜色无异常,可扪及皮下肿块.头颅CT示:右颞部肿块侵及颞肌但颅骨完好.完整切除肿物送检.

    作者:陈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食管腺癌64例分析

    自1995年3月~2000年2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食管癌2436例,其中腺癌64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2.62%,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徐熙山;牛凤英;张百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

    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两院共收治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1岁~47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短10天,长11个月,中位病程3个月.症状:血便或黏血便4例,里急后重及腹泻1例.

    作者:李激;张银龙;李嘉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与间隔减瘤术

    在过去10年中,晚期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和间隔减瘤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全文回顾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认为对于那些预计首次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卵巢癌,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善生存,尚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来使用.同时,探讨了欧洲和美国的两项有关卵巢癌间隔减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朱笕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