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671-170X
  • 国内刊号:33-1266/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3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1997-1998年度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47例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及15例正常对照(包括5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癌旁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6.8%,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ER、PR状况、绝经与否无关.对照组中无MDR1基因表达.[结论]乳腺癌MDR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化疗耐药的评价指标,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东风;李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NP和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及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采用GP方案,38例采用NP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GP组为45.8%,NP组为52.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和9.9个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结论]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且相似,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姜正华;朱湘平;丁平;汤艳;朱慕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肺癌中的检测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在鉴别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该芯片检测系统测定143例肺癌病人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HCG,AFP,Free-PSA,PSA,CA125,HGH,CA15-3)的水平.[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之间各项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血清水平和C-12总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分期的肺癌之间C-12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CA19-9阳性率及血清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各项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及血清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组织能够产生CA19-9,CA19-9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该检测系统在鉴别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预后评估方面价值有限,尚需作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增减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作者:王伟;汪安兰;文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沙立度胺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方法及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观察沙立度胺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沙立度胺在(10~100)μg/ml范围内对MCF-7和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伴随VEGFmRNA表达水平下降;50μg/ml明显抑制两株细胞VEGFmRNA的表达.[结论]沙立度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乳腺癌细胞VEGFmRNA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反应.

    作者:季艳霞;姜达;康振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表达及与病理特点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7 mRNA在45例胃癌中的表达,并与相应的病理特点进行对照.[结果]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MMP-7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从高分化癌至未分化癌阳性率分别为57.1%、60.0%、90.9%、91.7%);随着癌细胞由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向深部侵犯肌层和浆肌层时,MMP-7mRNA的表达阳性率大幅度提高(从黏膜层至浆膜外阳性率分别为25.0%、33.3%、84.6%、90.0%、91.7%);有淋巴管、淋巴结及静脉转移MMP-7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无转移病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MMP-7 mRNA可作为胃癌侵袭、转移、复发的标志物,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树军;李永研;吕金利;王福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氟西汀减轻癌症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氟西汀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的自身对照研究,共52例患者入组,34例进行治疗组,接受氟西汀20mg/天,连用14天或以上;对照组18例,未予氟西汀治疗.[结果]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与抑郁密切相关(Rs=0.225,F=14.505,P=0.000);恶心呕吐情况,治疗组稳定和有效30例(88.2%),对照组11例(61.1%,X2=5.191,P=0.023).氟西汀的副作用少且可耐受.[结论]氟西汀能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岱佳;谢德荣;梁汉霖;陈丽容;李志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应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

    [目的]观察胃癌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是否适用于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方法]建立昆明种小鼠癌细胞接种的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后饲养6天,处死.PAS染色证实肿瘤细胞存活,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种植肿瘤区域有无血管生成.[结果]实验动物全部存活,PAS染色表明模型建立成功,肿瘤种植区域无血管生成.[结论]使用癌细胞接种的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较适用于研究癌细胞的分化与凋亡,不适于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文澜;张琍;刘晓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联合早期腹腔化疗68例

    [目的]评估静脉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8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静脉化疗+术后早期腹腔化疗(联合化疗组)34例;单纯全身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34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肝转移率和生存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联合化疗组3年生存率73.5%,静脉化疗组为61.8%(P<0.05).联合化疗组肝转移率为29.4%,静脉化疗组为44.1%(P<0.05).联合化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率、骨髓抑制率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67.6%、55.9%、29.4%,大多为Ⅰ、Ⅱ级,与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能明显减少大肠癌的复发和肝转移,提高生存率,联合化疗毒性虽然比单纯静脉化疗重,仍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

    作者:伍岗泉;沈建生;刘广成;袁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9例均为住院患者,用药剂量为375mg/m2,每周1次,连续4~6次,可与化疗方案联用.[结果]CR5例,PR1例,SD1例,PD2例,总有效率(RR)为66.67%,其中Ⅰ A期6例,ⅢB期1例,ⅣB期2例.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寒战、胸闷、一过性皮疹及短暂的肝功能指标升高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治疗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作者:于晓宁;陈学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黏附分子CD44v6和E-cadherin结肠癌小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小鼠组织与结肠癌(C26)小鼠黏附分子CD44v6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小鼠和正常小鼠组织中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以组织标本的平均密度(MOD)表示.[结果]结肠癌小鼠组织中CD44v6的MOD为0.1103±0.0020,而对照组为0.0868±0.0187;结肠癌小鼠中CD44v6表达水平比正常小鼠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肠癌小鼠组织中E-cadherin的MOD为0.1100±0.0034,正常对照为0.1426±0.0015,结肠癌小鼠比正常小鼠明显降低(P<0.01),且CD44v6表达水平与E-cadher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0).[结论]结肠癌的生长、侵袭可能与黏附分子异常表达相关,检测CD44v6和E-cadherin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生长和侵袭倾向的参考指标.

    作者:柴智明;程明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22例不可切除胰腺癌插管途径分析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插管途径.[方法] 22例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采用胰腺局部动脉插管区域灌注化疗,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并结扎胃网膜右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8例;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并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根部10例;经胃左动脉逆行插管至腹腔干动脉4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17例疼痛患者12例减轻,其中经胃网膜右动脉途经插管有7例(7/12).根据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VHO):部分缓解(PR)8例,其中经胃网膜右动脉途经插管4例(50%);无变化(NC)10例,恶化(PD)4例.平均生存12.4个月.[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短期内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疼痛,从而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经胃网膜右动脉途径插管加胃十二指肠动脉根部结扎,效果较好.

    作者:吕孝鹏;马向东;杨英祥;权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nm23-H1体内转染抑制LCI-D20的转移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与肝癌细胞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质粒构建重组体DNA pL(nm23-H1)SN;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pLXSN与pL(nm23-H1)SN导入包装细胞PA317,并用含G418的DMEM筛选.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nm23-H1对人HCC LCID20原位移植裸鼠模型进行体内转染,通过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nm23-H1对HCC转移的影响.[结果]原位移植模型nm23-H1对肿瘤肺脏转移有抑制作用.[结论]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体内转染LCI-D20对HCC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方国;林芷英;李晓明;钦伦秀;任正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腔静脉成形术治疗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11例分析

    [目的]观察上腔静脉成形术治疗肺癌局限侵犯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切除受侵的上腔静脉壁,然后用心包片修补上腔静脉缺损成形.[结果]所有患者解除了上腔静脉综合征,生存期达9~26个月,平均生存18个月.[结论]局限受侵的上腔静脉综合征肺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改善了晚期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其生存期延长.

    作者:张亚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在41例中晚期胰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对中晚期胰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1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1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健择+顺铂(GP方案)治疗,B组(40例)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对其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A、B两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46.3%和35.0%(P>0.05),A、B两组的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73.2%和50.0%(P<0.05),A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有明显提高(P<0.01),而B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有明显降低(P<O.01),生存质量A组高于B组(P<0.05),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化疗同时应用治疗胰腺癌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临床获益率、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陈小东;梁启廉;李小英;张英;李建文;梁柱;张远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2例膀胱肿瘤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丌)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定性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n)对52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进行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52例膀胱肿瘤患者中,良性组与恶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者阻力指数(042±0.02和0.65±0.0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动脉血流速度峰值(038±0.06m/s和0.42±0.07m/s)差异无显著性(D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膀胱内占位的血流显示等级和RI值可作为诊断良恶性的重要依据.

    作者:邓元;邬晓明;那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9例采用化疗联合rHuEPO;对照组48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为NP,化疗4周期后进行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体力状况评分(KPS)、生活质量(QO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rHuEPO联合化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肿瘤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宪真;陈随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剂量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剂量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常规放疗的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经过6~32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随访,治疗组1、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9.08%、49.60%、22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44%、25.10%、16个月(P=0.04).两组血液学毒性及急性放射肺、食管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剂量三维适形放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急性放射损伤与常规放疗相似.

    作者:赵景胜;丁纯志;陈群;涂向阳;龙剑;周观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活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原子级或纳米级水平上揭示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动态观察方法.[方法]在生理条件下,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直接观测培养中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对其超微结构动态成像.[结果]得到BIU-87活细胞实时扫描图像,细胞胞膜和细胞骨架成像清晰.[结论]AFM技术可用于对膀胱癌活细胞超微结构的实时成像研究,为阐明膀胱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陈斌;王琦;韩立;叶章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胃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SP法,对6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MMP-9单克隆抗体和抗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FⅧ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分析癌区组织、癌旁区组织、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各区域MMP-9表达和MVD.[结果]癌区组织MMP-9高表达率(59%)显著高于癌旁区组织(22%,P<0.01),癌旁区组织MMP-9低表达率(49%)明显高于切缘区正常组织(21%,P<0.01);癌区的MVD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区及正常区组织表达(P<0.01).MMP-9的表达情况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程度显著相关,无论在癌区、癌旁区组织MMP-9高表达的MVD值明显高于MMP-9低表达者(P<0.05).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的癌区组织MMP-9高表达及其MVD显著高于无相应转移者.[结论] MMP-9在胃癌的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可通过促进胃癌血管形成而影响胃癌的转移.

    作者:王荣国;林峰;沈洁;蔡清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射频透热治疗肿瘤94例副反应观察

    2002年1月至11月对94例肿瘤患者进行射频透热治疗,每周热疗2次,并结合放疔、化疔、基因治疗等方法.94例中完成热疗次数少的2次,多的达11次,平均热疗5次.主要副反应为:脂肪结节1例,水泡3例,皮肤红斑5例,恶心、呕吐及晕厥各1例,皮肤过热有11例,较重的副反应发生控制在6.4%以下,副反应少而轻,病人易接受.

    作者:陈亦萍;贺晓东;周道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报告

    报告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结合文献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和治疗.

    作者:张菊;陈晓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逆行肺叶切除术35例分析

    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使用逆行肺叶切除术顺利完成了因受肿瘤或淋巴结压迫,肺动脉显露困难的肺癌病人的肺叶切除共35例,对该组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并选择此前2年间使用常规肺切除术治疗的相似病例35例作为对照.逆行肺叶切除术能显著提高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减少全肺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作者:郭惠明;叶飞;陈建兵;徐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治疗,初始剂量25μg/h,每3天更换1次,然后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到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每位患者至少连续治疗16天.[结果]总疼痛缓解率达95.0%(25/6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疗效满意,使用简单、无创.

    作者:陈建华;彭静;欧阳玉林;邢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干扰RNA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的应用

    RNA干扰是一种由双链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RNA能特异性抑制同源基因的表达,siRNA在其中起直接而关键的作用.siRNA技术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有特异而强烈的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情景,但仍然有其稳定性有待解决的新问题.

    作者:王导新;张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铂在宫颈癌化疗中的应用

    全文综述卡铂的药理学特点和毒副反应,主要介绍卡铂用于宫颈癌的同步化疗、新辅助化疗和晚期与复发宫颈癌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朱滔;楼洪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OX-2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2(COX-2)作为体内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在人类多种肿瘤细胞中存在着过度表达,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COX-2抑制剂以多个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其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张有成;张辉;王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

    患者男性60岁.全身疼痛、无力3个月,于2003年2月5日入院.体检: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腹软,肝、脾未触及,心肺(-).实验室检查:WBC 5.2×109/L,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19,RBC 2.47×1012/L,HGB 68g/L,PLT132×109/L,尿蛋白(+++),尿M蛋白76%,本周氏蛋白2次(-),ESR 130mm/h,IgE 198IU/ml.

    作者:张中华;郝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过度治疗与实证头颈肿瘤学

    以头颈肿瘤为例,评论肿瘤的治疗不当或过度问题.

    作者:屠规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问题及对策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全文主要评述老年和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外科、放疗和化疗上常遇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其采取预防和处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毛伟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