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影响因子:0.87
  • 创刊:198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6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全国性科技期刊
  • 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11年10期文献
  • 槐花总黄酮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血清胰岛素、瘦素和C-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槐花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性大鼠糖尿病模型血清胰岛素、瘦素和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舌下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l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5组:槐花总黄酮高(600 mg·kg-1)、中(300 mg·kg-1)、低(150mg·kg-1)剂量组、二甲双胍组(208 mg·kg-1)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另取健康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于第10,20,30天分别测空腹血糖值,第30天测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瘦素和C-肽水平.结果 模型组从实验开始至第30天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第30天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显著降低,说明链脲佐菌素大鼠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槐花总黄酮各剂量组第20,30天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水平,第30天可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结论 槐花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性大鼠糖尿病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使血清葡萄糖及瘦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显著升高.

    作者:苗明三;李彩荣;陈元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测定小鼠存活时间: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测定小鼠喘气时间、脑乳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组织形态学、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银杏内酯K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缺氧缺血的存活时间:延长喘气时间,减少乳酸含量,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小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银杏内酯K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减少组织坏死.结论 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舒伟;陈旅翼;何盛江;梁军;刘红霞;张现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五灵胶囊中部分化学成分对脂多糖诱导枯否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五灵胶囊(Wuling capsules,WL)中部分化学成分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r,LPS)诱导大鼠原代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表达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调节炎症因子和介质的作用.方法 分离大鼠KC,采用60 μg·L-1 LPS诱导KC分泌炎症因子及NOS,ELISA测定TNF-α、IL-6、IL-8,比色法测定NOS,Western blot检测全蛋白ERK、p-ERK、NF-κBp50、NF-κBp65、p-NF-KBp65、p-IκK、p-IκB及核、浆蛋白NF-κBp65、p-NF-κBp65的变化.结果 WL明显下调LPS活化KC表达p-ERK、p-NF-κBp65、p-IκK、p-IκB蛋白,模拟WL混合成分(Mix)及6单体成分明显下调LPS活化KC表达p-ERK和p-NF-κBp65信号通路蛋白.各受试药物组均能降低核内p-NF-κBp65表达,减少p-NF-κBp65入核抑制炎性基因转录,降低活化KC过量分泌TNF-α、IL-6、IL-8和NOS.结论 WL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柴胡皂苷D是干预LPS诱导KC表达ERK、NF-κB信号通路蛋白,抑制炎性因子与介质基因转录而减少TNF-α、IL-6、IL-8和NOS分泌的有效成分.

    作者:赵辉平;王胜春;胡咏武;刘明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款冬花多糖抗氧化能力测定

    目的 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探讨中药款冬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款冬花多糖提取液加入3种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评价款冬花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结果 款冬花多糖对·OH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对O2-·、H2O2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在0.25~4.4 mg·L-1内清除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OH>H2O2>O2-·.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款冬花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刘彩红;王爱玲;李玉琴;李珂;贾宝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pH值对吲哚美辛芳基吗啉酯衍生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影响

    目的 测定盐酸吲哚美辛芳基吗啉酯衍生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并探讨pH值和结构改造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摇瓶法测定盐酸吲哚美辛芳基吗啉酯衍生物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现油水分配系数,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25℃时盐酸吲哚美辛芳基吗啉酯衍生物在pH为4时其表现油水分配系数大.结论 盐酸吲哚美辛芳基吗啉酯衍生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与介质的pH和结构改造中引入基团的极性等因素有关.

    作者:凌伟;唐静怡;石磊;戴智勇;徐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益骨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益骨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ICR小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给药组,采用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益骨口服液大耐受量.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采用高、中、低3个剂量(80,40,20 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28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小鼠口服益骨口服液的大耐受量为生药量358.852 g·kg-1,此剂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拟日服剂量的287.08倍.连续给药90 d时,高剂量组的碱性磷酸酶和白蛋白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停药28 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行为活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结论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该口服液安全无毒.

    作者:姚新苗;黄真;吴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复方JEYS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JEYS(TCCJEYS)的保肝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D-半乳糖胺(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TCCJEYS的保肝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 TCCJEYS能够显著降低肝脏指数(L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促进肝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和抑制自杀相关因子(Fas)蛋白的表达,HE染色也显示TCCJEYS组病变程度比模型组轻.结论 TCCJEYS对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胡勇;李淑芳;刘迪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GC测定山西产连翘中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目的 建立连翘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GC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用石油醚(60~90℃)-丙酮(4:1)混合溶液超声提取,Florisil-氧化铝固相柱净化,用GC-ECD同时测定了9种有机氯和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结果 所测定12种农药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在0.999 2~0. 999 9之间,回收率在80.69%~115.6%之间:17个样品(其中11个野生样品,6个栽培样品)中未检测到农药残留,3个栽培样品检测到γ-BCH和氯氰菊酯残留.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连翘中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测定:山西野生连翘生长环境优良,未受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

    作者:王秀文;张淑蓉;裴香萍;黄慧;张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GC测定奈拉滨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奈拉滨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E-54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流速40 mL·min-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为50:1,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50℃·min-1升至200℃保持5 min.外标法进行定量,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 甲醇、乙腈、二氧甲烷、乙酸乙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93~746.4 ng(r=0.999 4),1.950~97.45 ng(r=0.999 8),2.980~149.0 ng(r=0.999 6),25.12~1 256 ng(r=0.999 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6%(RSD=1.87%),101.0%(RSD=2.27%),99.7%(RSD=3.41%),100.4%(RSD=1.52%).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奈拉滨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刁岩忠;仪明君;贾佳;陈祥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提取方法GC-MS分析结合保留指数定性木香挥发性成分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木香挥发性成分.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定性.结果 可鉴定出顶空进样的木香中4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可鉴定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3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两种采样方法进行的GC-MS分析,有14种相同化合物,但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 两种采样方法,分别提供了木香中不同沸点的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木香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作者:张莹;刘朋;容蓉;吕青涛;巩丽丽;宫本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加合钠离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化合物的质谱分析

    目的 建立在加合钠离子条件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化合物质谱鉴定和分析的新方法.方法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注射泵直接进样.结果 在加合钠离子的条件下,都出现了特殊的重排离子,通过对碎裂离子的分析,总结了这类化合物在加合钠离子的条件下的质谱碎裂特征.结论 采用解析加合钠离子的准分子离子碎裂途径的方法,有助于对这类化合物的结构推断.

    作者:朱培曦;徐慧;王峰;李会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HPLC测定注射用复方三维B中盐酸呋喃硫胺、盐酸吡多胺与维生素B12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测定注射用复方三维B中盐酸呋喃硫胺、盐酸吡多胺与维生素B12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甲醇,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盐酸吡多胺峰计不低于3 000,柱温为30℃.结果 盐酸呋喃硫胺、盐酸吡多胺与维生素B12分别在2.04~20.4 μg,2.05~20.5 μg,0.020 6~0.206 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1.000,0.999 9,1.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101.6%,98.3%(n=9,RSD分别为0.5%,1.4%,0.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注射用复方三维B中盐酸呋喃硫胺、盐酸吡多胺与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子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汉防己甲素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改进和优化汉防己甲素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的色谱条件,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率.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650:350:3,用磷酸调pH至2.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 汉防己甲素在50~350μg·mL-1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8%,RSD=0.3%.汉防己甲素与相关物质分离良好.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汉防己甲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检测和控制,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好.

    作者:陈斌;朱彦丹;应志洪;郑育飞;程文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吡嗪酰胺片近红外定量分析通用性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近红外通用性模型,能对不同厂家吡嗪酰胺片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地测定,有效监控其质量.方法 采集9个浓度梯度的各3批自制样品及来源于20个不同厂家46批次的真实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校正集和预测集,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谱段和光滑点数的影响,选择建立了佳的吡嗪酰胺片的定量模型.结果 46个校正集样品经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5,相关系数为99.4%:27个预测集真实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962,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99.8%.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6%).方法精密度RSD为0.84%(n=6),方法稳定性RSD为0.5%(n=5).对6个厂家6批真实样品含量测定,相对误差均小于1.53%.结论 所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样品作出准确、快速的含量分析.

    作者:陈贵斌;杨伟峰;陶巧凤;王知坚;洪利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醋氯芬酸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

    目的 研究醋氯芬酸(aceclofenac,AC)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据此建立AC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方波伏安法(SWV).结果 AC在GCE上于0.59 V处出现一氧化峰,与在GCE上相比,AC在MWCNTs/GCE上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增大约8倍.同时考察了实验条件对AC伏安行为影响,测定了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参数,并采用SWV研究了AC氧化峰电流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表明氧化峰电流与其在2.0×10-6~2.0×10-4 mol·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1.2×10-7mol·L-1.加样回收率在98.8%~105.0%之间,RSD在1.1%~2.8%之间.结论 AC电催化氧化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MWCNTs/GCE对AC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的电化学测定方法可用于市售AC药品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

    作者:丁玲;段成茜;陈纪文;高作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炎消胶囊中非法成分土大黄苷的检测

    目的 建立妇炎消胶囊中非法成分土大黄苷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怀疑有非法成分土大黄苷的妇炎消胶囊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妇炎消胶囊中检测有非法成分土大黄苷.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作为检测非法成分土大黄苷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永海;朱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目的 探讨如何根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促进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的规范化建设.方法 对PIVAS建设过程进行总结和研究,以寻求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 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进行PIVAS建设非常重要,并应关注其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结论 调配中心的建设在硬件建设中需重点考虑其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各功能区的完整性、空调和新风系统的独立性等内容:在软件建设中需考虑其管理体系问题、规范化建设等:在开展过程中还必须加强与临床医生、护理部和院感科的沟通与合作,才能确保这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作者:谢升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80例,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和甲硝唑栓,疗程分别为6d和7d.分别于停药后3~5 d和停药后月经来潮干净3~7 d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停药后3~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月经来潮干净后3~7 d,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珍珠菜属(Lysimachia L.)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中多种植物在民间药用,过路黄(L.christinae)的干燥全草为常用中药金钱草的基源植物.本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提取物或某些成分在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作者:高飞飞;赵德;邓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司匹林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死亡1例

    病例:患者,男,65岁,主诉:患者十余年前渐出现反复发作头昏,活动后症状加重,诊断为“高血压”,平时服用硝苯地平降压,血压控制尚可.近日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呈加重趋势.3d前患者感头昏加重,伴周身乏力.头颅CT示“轻度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入院时体温36.5℃,脉搏80次·min-1,呼吸18次·min-1,血压140/9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入院诊断为: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腔隙性脑梗塞.

    作者:蔡伟;丁正萍;杜华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延胡索产地加工的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延胡索产地加工工艺技术.方法 开展了不同的水煮处理时间、水蒸、切片生晒、硫磺熏蒸等加工方法研究,测定不同加工方法对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含量及折干率的影响,并与传统初加工的延胡索饮片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蒸制加工样品及水煮加工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均随着蒸制及煮制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趋势,且两者都明显高于传统加工.蒸制延胡索的水浸出物含量要高于煮制延胡索,但煮制延胡索与传统加工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延胡索加工采用蒸制或煮制均可,但蒸制稍好,蒸制或煮制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流失,蒸制或煮制以延胡索内部无白心为宜.

    作者:孙乙铭;俞旭平;徐建中;任江剑;王志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贵州苗药无花果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贵州苗药无花果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无花果中补骨脂素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补骨脂素的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TLC图谱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多糖在0.039 878~0.099 695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7.449 4X-0.000 9(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1%(n=6,RSD=1.48%).补骨脂素进样量在0.000 625~1.875 μg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 106X+ 124 30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 03.6%(n=6,RS D=1.40%).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无花果的质量.

    作者:田源红;王建科;张英;张燕;沈沫凡;赵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草木犀中香豆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草木犀中香豆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粒度等因素对黄香草木犀中香豆素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的影响.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草木犀中香豆素的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结论 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物料粒度40~60目,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0 h.此条件下草木犀中香豆素萃取率为0.76%.

    作者:陈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提取薰衣草挥发油主要成分的GC测定

    目的 GC测定不同方法提取薰衣草挥发油中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间二硝基苯为内标,采用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 0.25 mm,0.25 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比20:1,流量:1.0 mL·min-1,检测器温度:220℃:程序升温:110℃保持3min,以10℃·min-1升至130℃保持4 min,然后以20℃·min-1升至250℃保持1 min.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芳樟醇、乙酸芳樟酯及内标物间二硝基苯均得到良好的分离:测得超临界CO2萃取的精油中芳樟醇的含量为38.02%,乙酸芳樟酯的含量为34.24%,而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芳樟醇的含量为59.09%,乙酸芳樟酯的含量为18.1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薰衣草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少姝;赵文彬;陈韩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国内外基本药物制度的比较

    目的 为我国在新医改形势下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了几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在基本药物生产、遴选、采购和配送等环节的做法.结果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逐步完善基本药物物制度,遴选出真正意义上的基本药物.结论 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作者:张若明;平其能;余丽丽;蒋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