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脑性疾病儿童血清痕量元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88例儿童分为四组,A 为健康儿童对照组,B为高热惊厥组,C为无热惊厥组,D为智力低下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清痕量元素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热性惊厥组患儿血清铜、锌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无热惊厥组患儿血清铜水平升高(P<0.05),智力低下组患儿血清铜水平也较对照组高(P<0.05)且锰水平明显升高(P<0.01). 各组血清铁水平无显著差异. 结论痕量元素铜、锌的缺乏可能是儿童易发作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而铜和锰过高则与非热性惊厥和智力低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江志雄;吴旅平;邢旺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恩格菲(金葡液)对抗术后化疗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将术后化疗患者4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间消化道毒性反应及血中白细胞变化程度发生率的不同,以评价恩格菲对抗术后化疗副作用的效果. 结果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结论恩格菲对抗术后化疗副作用有一定疗效.
作者:舒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65.2%的患儿有吃石蟹、蛄或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常见, 分别占87%及73.9%,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65.2%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78.3%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73.9%,17.4%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 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 肺吸虫抗原皮试和(或)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作者:陈小杰;汪天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在宫外孕保守治疗监测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4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在其保守治疗过程中对宫外孕进行动态监测.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45例患者早期诊断率达100%.在宫外孕保守治疗过程中,用药1周后包块缩小>30%占71.1%(32/45),2周后包块缩小>30%占91.11(41/45) .失败3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燕;程正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检查术中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效果.方法 40例妇科腹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麻醉完善后,A 组先静注丙泊酚1mg/kg,继之以3mg[J]5kg[J]{-1[J]}[J]5h[J]{-1[J]}微泵维持;B组静注杜冷丁50m g,氟派啶2.5mg.结果两组在给药后5min SBP、DBP、HR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 在CO[J]-2气腹后10min SBP、DBP、HR均升高,B组升高较A组更显著(P<0.05);两组在给药后5min和充气后10min,镇静评分较麻醉前均增加(P<0.05),A组较B组的镇静评分增加更显著(P<0.05),放气后10min两组的镇静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辅助硬膜外妇科腹腔镜检查效果较杜氟合剂好.
作者:王惠云;周亮;陈新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近9年本科的不同类型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治疗效分析.方法本科1992~2001年391例ANLL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ANLL住院患者以M2多,占[J]{33.2%[J]}.ANLL一疗程完全缓解率(CR)为54.5%.缓解率以M 3高 ,占87.3%.诱导缓解方案与完全缓解率有关,维甲酸对M3的疗效高,其它化疗方案间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ANLL中M3缓解率高,诱导缓解方案与缓解率有关,维甲酸对M3的疗效高.
作者:陈小会;童茵;陈峪;杨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简易血液透析滤过(SHDF)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治疗半年以上尿毒症患者8例,行SHDF治疗20 0例次,并同上述患者此前行常规血液透析(CHD)263例次进行比较.结果 SHDF组治疗后Cr下降率明显高于CHD组(P<0.001),KT/V显著高于CHD组(P<0.05) ,TACurea显著低于CHD组(P<0.05),高血压、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明显低于C HD组(P<0.05).结论 SHDF对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佳, 值得在无血滤机的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吴宇红;肖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我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措施.方法对90名教职工三次体检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 结果影响我校教职工健康常见的疾病依次是高脂血症、慢性咽炎、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脂肪肝,除慢性咽炎逐年下降外,其它5 种疾病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结论应加强保健措施,提高教工自我保健意识,重点是改变生活行为, 减轻心理和工作的压力.
作者:姚翠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6例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观察组),并与同期行经腹切除子宫(对照组)的50例,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病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改开腹;两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0.05),而在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病率等方面观察组有显著优势(P<0.05 ).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盛露芳;黄东;楼红英;刘志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 SGF)、糖链抗原(CA50)、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连续收集各类消化道癌患者共124例,同时设立非恶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或生物化学等方法检测血清CYFRA21-1、TSGF、CA50、CEA的含量,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消化道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TSGF、CA50、CEA含量分别为(8.74±17.15)ng/ ml、(81.76±16.01)U/ml、(18.80±62.02)U/ml、(16.89±51.53)ng/ml,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和/或健康体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YFRA21-1、TSGF、CA50、CEA测定对消化道癌的敏感度分别为41.1%、75.0%、11.3%、12.9%,测定对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分别为91.7%、83.3%、98.6%、93.1%.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等的TSGF、CYFRA2 1-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 结论 CYFRA21-1和TSGF测定在消化道癌的临床诊断和普查中都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TSGF、CA50、CEA含量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顾怡生;肖必文;蔡菊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浓度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锁骨骨折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的病例,其中50例以1.73%碳酸利多卡因10ml+0.9%生理盐水10ml+0.75%盐酸罗哌卡因10ml,另50例以1.73%碳酸利多卡因20ml+0. 75%盐酸罗哌卡因10ml进行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2例发生霍纳氏综合征,A组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低浓度的局麻药足可以满意地完成锁骨骨折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作者:单云平;徐菊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5年以上的原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本院住院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整体抽样且归类分析.结果可以院外生活却无家可归者6例(8.57%);可以院外生活家庭不愿接受者27例(38.87%);可以院外生活但本人不愿出院者3例(4.29%);病情不允许出院者32例(14%),这部分患者应在家庭的正确干预下辅以强大的社会支持功能促使其回归社会.
作者:朱哲柳;熊淑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时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来探讨罗哌卡因用于CSEA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用抽签法分为2组,罗派卡因( 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均在宫口(3~4)cm 时行CSEA分娩镇痛.腰麻用药R组为3.75mg罗哌卡因+25μg芬太尼,B组为布比卡因2.5m g+25μg芬太尼;硬膜外用药R组为0.1%罗哌卡因内含1μg/ml芬太尼,B组为0.0 625%布比卡因内含1μg/ml芬太尼.观察指标为:镇痛起效、完善、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镇痛强度;产妇舒适度;产程及分娩方式等. 结果 R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5),镇痛完善时间迟于B组(P<0.05),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罗哌卡因可以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并且较布比卡因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陈新忠;周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本院于2001年5月~2002年5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钳取术209例,钳出195例,吸引出14 例.年龄从出生2天至14岁,异物种类有花生仁、瓜子壳、肉骨头、甘蔗、鱼刺、菜叶等, 伴随疾病,如支气管炎等.术前行胸部X线检查.术前禁食、水4~6h,给阿托品(0.01~0.0 2)mg/kg肌肉注射,减少消化道、呼吸道腺体分泌,预防支气管痉挛,地塞米松3mg静脉推注 ,以预防喉水肿.
作者:韩英华;林海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国人均寿命延长,而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时间相对较晚.根据统计近年本科完成的白内障手术中,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占58.5%.高龄患者体质相对较弱,慢性疾病较多,对手术较谨慎,但对手术的期望值较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 不需缝合,恢复快等优点,很快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本科于2001年3月7月对86例70岁以上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亚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老年人适应能力差,患病后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且常伴有心、肺、脑、肾等其他它重要器官的慢性疾病,所以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术患者的护理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本文结合29例临床病例,对高龄高危TUVP术的护理作一分析总结.
作者:柳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在活体上对增生性瘢痕Ⅰ、Ⅲ型胶原的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对局部注射干扰素α-2b后3天及7天的6例增生性瘢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 进行了Ⅰ、Ⅲ型胶原蛋白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的测定. 结果①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7天,Ⅰ型胶原蛋白量减少(P<0.05),但Ⅲ型胶原蛋白量无明显减少(P>0.05);②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3天,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抑制 ,至注射后7天,Ⅰ型前胶原mRNA被进一步抑制,而对Ⅲ型前胶原mRNA抑制缓解.③干扰素α-2b对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要比Ⅲ型前胶原mRNA强. 结论干扰素α-2b通过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作者:徐少骏;鲍卫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使用生物磁石复合体的新型荧光免疫测定方法,高感度快速分离检测目标细菌.方法通过sulfo-SMCC及SPDP处理的方法将抗体固定于生物磁石粒子,制成生物磁石复合体,应用于目标细菌的荧光免疫测定.以生物磁石复合体来结合和移动混合液中的靶细菌,并通过外磁场控制生物磁石复合体.结果本实验以大肠菌为检测目标,使用生物磁石-大肠菌抗体的复合体, 约20min左右能从大肠菌混合液中分离出目标大肠菌,并在1h以内从大肠菌混合液中检测出大肠菌.采用生物磁石复合体的荧光免疫测定法还可以分离并测定出浓度在30个/ml以下的微量大肠菌检体.结论利用此项技术可以靶向性分离检测特定细菌.
作者:解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 in-2,rhBMP-2)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诱导作用.方法用rhBMP-2与羟基磷灰石(HA)复合,用于狗恒牙人为穿髓后直接盖髓,并与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照,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结果 rhBMP-2-HA盖髓术后3周,穿髓孔下方可见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团块周围有类造牙本质细胞;术后6周,穿髓孔下方可见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术后1 2周,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而且致密,牙本质桥近髓可见排列规则的成牙本质细胞.氢氧化钙盖髓对照组,术后3周,穿髓孔下方可见钙质团块形成,有炎症细胞浸润;术后6周,可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不连续;术后12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较rhBMP-2-HA盖髓后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薄而且疏松.结论 rhBMP-2-HA可以直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作者:严瑾;郭雯;严奉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对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的理论研究及抗肿瘤治疗方面的探索不断深入. 超抗原抗肿瘤是一种在90年代才出现的肿瘤治疗方式,目前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在该方面瑞典科学家Dohlsten等学者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超抗原理论得以迅猛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及方向.
作者:韦跃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炎症疾病时出现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释放炎症介质而引起的,而炎症介质包括脂类介质和肽类介质,在脂类介质中,关键的是n-6系列类花生酸物质,主要包括前列腺素E[J]-2(PGE[J]-2)和四系白三烯(LTs),他们是从n-6不饱和脂肪酸(PUFA)花生四烯酸(AA;20:4n-6)衍变过来的; 在肽类介质中,包括细胞因子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1β),它们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1,2].
作者:金赛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手术学是每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扎实的手术学基础是培养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必要条件.为取得良好的手术学教学效果,本教研组对以往的手术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了调整和改进, 并在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就改进前后两种手术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作了对比研究.
作者:江素君;周卸来;章志量;丁敏;倪有娣;刘雅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近两年来本教研室在本、专科各专业的病理学教学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现对病理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进行一些总结和分析,以期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钟本土;王虹玲;赵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专业特点强,局部解剖精细复杂,眼科检查必须采用特殊的器械,加之此课程学时数少,学生对考查课不够重视,后期临床实习无安排等,都给眼科教学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本教研室对临床医学专业1999、2000年级专科学生的眼科学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进,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中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lori,PGL)少见,为结外淋巴网状细胞所发生的恶性肿瘤,即非何杰金病淋巴瘤(NHL),来源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 ALT),又称为胃MALT-NHL.本院自1995年~2001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英;花海兵;韩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基因治疗已与手术、化疗、放疗共同构成当前肿瘤治疗四大支柱.从分子水平看、肿瘤病因主要有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突变失活、细胞周期控制基因改变,前者是发病基因并通过后者发挥作用.基因治疗主要有四个方面:靶细胞选择、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的基因转移方法、目的基因的正常表达和选择应用.
作者:王毓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种细菌芽孢微波染色方法.方法取破伤风芽孢杆菌作试菌,用石炭酸复红初染,孔雀绿复染,初染时用微波辐射进行加热. 结果破伤风芽胞杆菌的芽孢染成红色,菌体染成绿色,色泽鲜明,清晰可辨.结论本方法能使芽孢较好着色,并能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效果.
作者:袁红;倪有娣;缪利英;蔡铃斐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