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1-1668
  • 国内刊号:11-2166/R
  • 影响因子:1.46
  • 创刊:195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98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首届国家期刊奖
  • 中医学
中医杂志   2013年9期文献
  • 舒脑欣滴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7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脑欣滴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73例(常规治疗+舒脑欣滴丸),两组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评价中医症状积分、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MPV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sP-sel、sCD40L显著减低,APTT增加(P<0.05或P<0.01);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舒脑欣滴丸可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干预内源性凝血途径有关.

    作者:张军平;徐媛媛;徐士欣;朱亚萍;吕仕超;仲爱芹;郝雅文;翟昂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57例和康复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方案,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治疗,针康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加康复治疗,针刺与康复均每日1次,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观察肺感染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5.96%,康复组为69.64%,针康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康组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两组患者肺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尹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肾软肝清化汤治疗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退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温肾软肝清化汤治疗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0例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服用温肾软肝清化汤加减方,每日1剂,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安络化纤丸,每次6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性功能减退、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症状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检测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睾酮(T)值的水平.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38%(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性功能减退、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症状病例数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性功能减退、纳差、乏力症状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周与治疗前比较,TBiL、ALB、AST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第4、8周与治疗前比较T值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与治疗前比较T值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第4、8周TBiL、ALB、AST、T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温肾软肝清化汤能促进男性肝硬化患者T值复常,有效改善患者性功能减退、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症状及肝功能.

    作者:陈梅;周毅德;李居富;徐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逍遥丸对人卵巢壁颗粒细胞ALK5/Smads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逍遥丸治疗不孕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肝郁证者21例(治疗组),其余3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案促排卵,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逍遥丸,每次20丸,早晚分服.测定两组患者成熟卵泡壁颗粒细胞激活素受体激酶5(ALK5)、Smad2、Smad3和Smad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颗粒细胞ALK5和Sma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mad3、Sma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逍遥丸治疗不孕症的机制可能与上调壁颗粒细胞受体ALK5和Smad2 mRNA及蛋白,调节ALK5/Smads信号通路而达到促进卵泡发育目的,调节卵巢功能.

    作者:梁莹;赵胜男;常秀峰;杜惠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小剂量氯米帕明片治疗强迫症81例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小剂量氯米帕明片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先经过药物清洗期2周后开始双盲治疗.研究组给予穴位刺激加行为疗法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并服用每片12.5mg剂型的氯米帕明片;对照组服用每片25 mg剂型的氯米帕明片并接受模拟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两组服药方法均为第1天1片,以后每隔1天增加1片,第11天增加至6片,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Y-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痊愈率为48.15%,对照组为30.38%;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为87.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8、12周Y-BOCS评分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第4、6、8、12周Y-BOCS评分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12周后Y-BOCS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评分、HAMD、BPR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Y-BOCS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HAM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小剂量氯米帕明片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斌;朱锐明;徐方忠;刘兰英;陈炯;吕洋洋;王佩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议经络本体

    经络是运行全身精、气、血、津液,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神一样,是藏象学说的重要概念,其不仅仅应用于针灸、推拿等学科.经络由客观存在的经脉和络脉组成,其本体即脉.根据经络的功能又将经络分为精脉和神脉两大类,更有利于揭示经络的本体.精脉即运行全身精、气、血、津液之脉,神脉即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之脉.古今多重视体廓神脉的研究,而对精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过揭示经络的本体,正确认识经络的解剖学概念和生理病理学概念,对应用经络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关于儿童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特殊性的几点思考

    参考国内外相关法规、技术指导原则及儿科学文献,从研发策略、儿童年龄分期与分层设计、用药剂量、安全性评价特点及儿童临床试验伦理学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对儿童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特殊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胡思源;钟成梁;杨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张锡纯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初探

    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他融会新知,衷中参西,在内、外、妇、儿各科都多有建树,尤其对外感热病诊治用药诸方面皆有创新发明,对热病病因,详审内外因,重二者的结合;治疗上重视培护正气,时刻以祛邪不伤正为念;理论上发皇《黄帝内经》《伤寒论》旨意,融合伤寒与温病学说并多有独到见解;临证组方,师古而不泥古,推陈出新,并吸收运用西医药的新成果,大胆创立了诸多垂范后世的新方,不少新方是中西药合方;对中西药物经实践验证,留有发明、解说和用药案例,他的治法、医论、药物解等学术思想都值得深入发掘和整理.

    作者:李旭鹏;赵兰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32例

    目的 观察头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4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头针加局部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加局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13%、93.75%,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71.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头针加局部常规针刺法.

    作者:叶险峰;张会芳;庞智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风引汤临证应用体会

    探索风引汤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重点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探讨用量比例,权衡病证如热、瘫、痫,并应用风引汤辨治高血压病、帕金森病、敌敌畏农药中毒后遗症所致肢体强直等.认为风引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肝热生风证的重要代表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运用风引汤不能局限于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肝热生风即可以法选用.

    作者:王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癌性发热辨治经验浅析

    总结临床治疗癌性发热的经验.癌性发热以“毒”、“瘀”为中心,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辨证施治,认为癌性发热可分为热毒炽盛、阴虚、气虚、血虚及痰瘀互结等证型,治疗往往将清热、透散、补虚、消积溶于一体,全面调节.

    作者:秦英刚;花宝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古代医家经验对艾灸温通作用研究的启示

    分析古代文献中关于艾灸温通作用的论述,思考古代医家关于艾灸的宝贵经验认识对现代艾灸温通作用研究的有益影响,发现火、热是艾灸主要的刺激特点,以温促通、通调气血是艾灸温通作用的主要效应,皮部、络脉是艾灸的作用部位,是艾灸温通作用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耀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失眠症中医药信息平台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对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更好地找出中医诊治失眠症的有关内涵和规律,提出将文献、实验和临床等信息,通过构建的失眠症本体把三者联系起来.对于文献采用网络爬虫、全文检索、中文分词等技术实现信息智能检索;对于实验可以全程记录、监控,并结合数据分析工具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此外,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生成临床科研数据库.借助信息技术将三者融合、分析、挖掘,探索一条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蔡晓鸿;游秋云;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采用现代医学辨病与中医学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医学整体恒动观的指导下,提出立足肝、脾、肾三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诊治常规和证治体系,该治疗方案以提出证治体系和方药选用规律为目标,强调分清主次,抑强扶弱,协调三脏关系;抓住本证,兼顾标证,调节人体内环境,治标以助治本;组方遵循中医理论体系,选药衷中参西.并基于临床实践与科研验证总结提出证治体系方药.

    作者:李鸿涛;马晓北;龚燕冰;秦培洁;高思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中医遣方汤剂制作溶媒及用量考析

    中医遣方的组分及其结构复杂,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甚至为微量或痕量,有效成分的析出和含量直接关乎其制剂的临床疗效.因此,正确选取汤剂制作的溶媒及用量,不仅有助于遣方组分性味的正确表达,而且也有利于遣方制剂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当前普通中医药制剂过程中溶媒及其用量选取的诸多误区,通过对敦煌遗书中中医遣方汤剂制作溶媒及用量的考析,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化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作者:僧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构建服务流,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分工的发展,经济学中提出服务流的概念.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医药科技成果的类型、特征及转化与应用难点,系统阐述了服务流的概念、内容、特征、作用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冀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史华新;刘保延;谢琪;王斌;曹馨宇;江丽杰;赵晔;王智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肾有两脏”理论探微

    中医理论认为,肾具有藏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其概念已非常明确.但对其解剖定位、功能界定,尚存在混乱,甚至是错解,严重阻碍了现代中医肾脏理论的发展.从中医经典理论的追溯、现代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的新发展及实验室、临床研究成果等方面,重新解读了中医肾的概念与功能.

    作者:姚长风;杨洲;周重建;施杞;王拥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秦艽不同配伍对风湿痹证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痹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1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组,每组再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组、单味秦艽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防己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羌活组,每组8只.采用佐剂诱导加外界施以“风寒湿”和“风湿热”致病因素制备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大鼠模型,并自造模第1天起各给药组给予制备的相应药液10 ml/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5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 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1).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中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风寒湿痹模型中,秦艽羌活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大鼠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秦艽羌活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大鼠的TNF-α水平低于秦艽防己组(P<0.05或P<0.01).风湿热痹模型中,秦艽防己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羌活组大鼠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秦艽防己组大鼠的IL-1β水平低于秦艽威灵仙组(P<0.05). 结论 秦艽配伍羌活、威灵仙、桑寄生降低风寒湿痹模型大鼠TNF-α、IL-1β水平效果明显,秦艽配伍防己降低风湿热痹模型大鼠TNF-α、IL-1β水平效果明显.

    作者:高慧琴;吴国泰;孙少伯;张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家兔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造模成功32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各16只,另设假手术组16只,只穿线不结扎.丹参注射液组给予丹参注射液0.5 ml/100g灌胃,每日1次,共3周,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饲养.各组分别在术后1周、3周观察家兔一般情况、体表心电图(ECG)、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dp/dtmax)、心输出量(CO)和心室重量(HW)、心室重量指数(VWI)、左心室腔内直径(D)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家兔食量减少、活动少、反应能力差,ECG显示出宽大的病理性Q波,而丹参注射液组家兔食量恢复,病理性Q波仅有2只.术后3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LVSEP、dp/dtmax和CO明显下降,LVEDP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丹参注射液组较模型组LVSEP、dp/dtmax和CO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3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HW、VWI升高,D明显增大(P<0.05或P<0.01);丹参注射液组与模型组比较,HW、VWI下降,D明显减小(P<0.05或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改善AMI家兔左心室重构参数,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雪芳;刘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复健方对瘦素调控肝纤维化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复健方抗肝纤维化(HF)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复健方低剂量组、肝复健方中剂量组、肝复健方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制备HF模型,每周2次,共8周.造模成功后,肝复健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1.4 g/ml、2.8 g/ml、4.2 g/ml肝复健方水煎剂灌胃;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片混悬液0.154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RT-PCR法检测瘦素(Leptin)及Leptin受体(OB-R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 (STAT3)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Leptin mRNA、OB-Rb mRNA、JAK2、STAT3表达明显增强(P<0.05);肝复健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较模型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并且肝复健方高剂量组较肝复健方中、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肝复健方抗HF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Leptin、OB-Rb表达,进而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娄莹莹;李佃贵;周文平;裴林;王春浩;康良;徐伟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王晖月经周期四调法阐介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介绍王晖月经周期四调法,该法遵宗《黄帝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旨,针对妇人月经周期的病机病理,即势调、养调、疏调、平调四法,谨察阴阳,西为中用,分期论治.

    作者:杨立波;陈靓;陈霞波;王建康;周开;龚文波;张业;顾颖杰;唐可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郁仁存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经验

    介绍郁仁存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经验及治疗方药,认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病机多是本虚标实之证,因虚致实,虚实相兼,虚者脾肾不足多见,实者气滞、痰毒、血瘀为主.初起多见标实之象,病久多见本虚之征.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通过扶正与祛邪相结合,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张青;胡凤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胃癌辨病学说及其方药研究概况

    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特色和优势.以辨病治则指导、支配和规范辨证治疗;以辨证论治充实、丰富和完善辨病治则,两者结合运用将为肿瘤患者提供佳的治疗策略.由于胃癌病因病机的复杂性,不同医家在综合痰、虚、瘀、毒、寒等病理因素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地提出相应病因病机学说,并制定了相应的辨病基本方,本文将其综述,以便为临床医师辨病治疗胃癌提供借鉴依据.

    作者:刘瑞;黎磊;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关联规则的清宫胸痹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分析清宫胸痹医案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临床诊治胸痹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清宫医案集成》中具有完整症、证、法、方药的典型胸痹医案,建立清宫胸痹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清宫胸痹医案的常用药物、药对及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医案81则.清宫胸痹医案常用的5味药为青皮、枳壳、瓜蒌、香附、厚朴;常用的5个药对为大黄-枳壳、龙胆草-青皮、沉香-青皮、当归-香附、赤芍-香附;常用的5个3位药团为当归+枳壳+香附、龙胆草+栀子+青皮、半夏+青皮+瓜蒌、沉香+延胡索+青皮、半夏+瓜蒌+黄连;常用的5个组方结构依次为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清化热痰药、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清热燥湿药、理气药+清化热痰药+清热燥湿药、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温化寒痰药、理气药+清化热痰药+温化寒痰药.结论 清宫胸痹医案的用药以理气为主,配伍清热、化痰以及活血法.

    作者:张京春;陈可冀;刘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僵蚕中毒2例报道及对策探析

    报道2例同时服用僵蚕粉2g蜜制药丸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2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后得到有效控制均未引起不良后果.僵蚕中毒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僵蚕自身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劣质僵蚕、变质僵蚕、炮制不当3种;僵蚕自身因素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如草酸铵、特异神经毒素、白僵菌素、蛋白质等导致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有关.规避僵蚕中毒的对策是:更新认识,建立僵蚕有毒新概念;严格控制剂量,临床尽可能避免使用僵蚕粉;加强僵蚕中毒原因的现代研究.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特征.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的遗传流行病学家系调查方法,对冠心病血瘀证家系(观察组)1565例和冠心病非血瘀证家系(对照组)1553例进行分离比、遗传度、遗传模式及多基因遗传方式等遗传参数的计算分析.结果 观察组亲属冠心病血瘀证的患病率(5.24%)显著高于对照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级亲属分离比为0.1296,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观察组一级亲属遗传度为58.04%,二级亲属遗传度为54.80%,属中度遗传.观察组一级亲属遗传度为0.5804时,其理论发病率为8.00%,与实际发病率5.89%呈接近趋势;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5480时,其理论发病率为6.20%,与实际发病率4.13%呈接近趋势. 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的倾向,其在家系中的分布符合多基因遗传特征.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王丽萍;李杰;王萍;喻松仁;简维雄;孙贵香;刘群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