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7-3299
  • 国内刊号:33-1207/R
  • 影响因子:0.60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肥达反应诊断副伤寒甲

    近年来副伤寒甲发病及流行屡见报道,其诊断主要根据血培养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为探讨肥达反应(血清凝集试验)在诊断副伤寒甲中的作用与价值,本院对1999年1月至2001月12月收治的甲型副伤寒168例(均经血培养阳性证实)进行血肥达反应检测,现总结如下.

    作者:毛伟长;刘静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虑平治疗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疗效观察

    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又称非微生物性尿道综合征,指仅有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症状,而无尿路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其病因尚不明了,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本院采用多虑平治疗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良富;厉立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碘伏治疗白血病口腔感染疗效观察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口腔粘膜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常见的并发症,既给病人带来疼痛,影响进食,又延长了治疗时间.由于疾病本身和化疗引起的粒细胞缺乏,患者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成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用碘伏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的口腔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潘美兰;李红;罗柳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价值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切割式肾活检针能使肾活检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本院自2000年3月起用此方法作肾活检53例,均获成功,且无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华朝;李新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75岁以上老年患者腹部手术81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均寿命逐年提高,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也逐年增加.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施行75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81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厉学民;许龙堂;沈蔚;郑樟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损伤可能起关键作用[1].作者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和P选择素(CD62P)两种血小板活化因子作为循环活化血小板(CAP)的分子标记物,测定了53例DN患者及其对照组外周血中CAP数量的变化,以探讨其在DN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仲农;钱小毛;许蓓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并发气胸及肺大疱12例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发气胸及肺大疱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2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气胸及肺大疱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气胸和肺大疱均发生在哮喘病程10年以上,发作时多数伴有感染,且病情相互影响,症状无特征性,容易漏诊或误诊.结论哮喘并发气胸和肺大疱与存在气道重构和炎症有关,应仔细体检,提出拟似诊断,及时作X线检查可确诊;治疗时不可偏废,在控制哮喘的同时,及时行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作者:茅月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破裂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69例(74个动脉瘤)在手术中10例(10个动脉瘤)破裂及其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74个动脉瘤在手术中破裂10个(13.51%):其中5个为复杂形态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在分离瘤体时破裂;4个为蛛网膜广泛粘连在解剖时破裂;1个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在夹闭时破裂.除其中1例因广泛紧密粘连无法暴露而失败外,余经紧急处理均成功夹闭或包裹.结论术中适当的暴露和主动阻断载瘤动脉能减少破裂机率.

    作者:楼林;毛宇震;张卫华;陈书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纳洛酮作为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因其具有拮抗内啡肽、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阻止迟发性的神经元损伤等作用,从而被推荐用于急性脑缺血的治疗[1,2],其用法与剂量为4.0~8.0mg/d,静脉滴注,本文对本院37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小剂量纳洛酮治疗(2mg/d,静脉滴注),以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施正祥;朱永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32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腹泻病好发于秋冬季节,尤其在农村发病率高.本文收集本院自1992年9月~2002年10月确诊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3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杜娟;吕瑞利;方锦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伤寒副伤寒118例临床分析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近年来,由于病菌变异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小儿伤寒、副伤寒呈轻症化、不典型趋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白马镇中心卫生院1999~2001年确诊的118例小儿伤寒、副伤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严标燕;赵玉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监视立体定向早期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

    本院于1999年5月开始应用安科公司生产的ASA-602型脑立体定向仪开展CT监视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道武;李先锋;阮立新;李新崇;黄其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严重的损伤常导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使得膝关节不稳、疼痛及功能障碍.本院在1997~2002年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接受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随访的40例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少波;陈作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附25例报告)

    目的探讨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至今存活1例,行膀胱全切3例,均存活.结论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上以膀胱全切为主,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侯岩松;蒋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hediak-Higashi综合征2例报告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又称先天性白细胞异常颗粒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1943年Beguez Cesar首次报告3例,1955年Sato认为Chediak和Higashi报告的资料相似,因而命名为Chediak-Higashi综合征.本文报道2例,结合国内已报道的12例资料作一综合分析[1~7],以加深对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认识.

    作者:杨云芳;林曦;杨幼萍;董幼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治(附11例报告)

    目的分析总结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治手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1例阑尾粘液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为少见病种,症状以右下腹痛及腹部包块为主.除1例术前诊断明确,余均为术中发现.行手术切除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术前诊断困难,应注意病史采集,钡剂灌肠及B超、CT有一定诊断价值.外科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有效方法.

    作者:丁耘峰;顾凤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意义

    本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102例,本文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值的变化以探讨对急性胰腺炎分类及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王宗立;钟玲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改善急性期颈动脉系脑梗塞的运动障碍及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相比较.方法将78例颈动脉系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奥扎格雷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进行相互与自身对照,并结合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血液粘稠度和血脂的下降,两组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两组相互对照生活能力评分及血液粘稠度亦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对治疗急性颈动脉系脑梗塞有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连妙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内血肿术后再出血原因探讨

    目的了解全麻下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后麻醉期间血压范围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近5年本院全麻下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26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9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占15%.39例再出血患者在麻醉清醒过程中均有中、重度血压升高.结论脑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与麻醉清醒过程中血压波动关系密切,保持麻醉清醒过程中的血压平稳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关键之一.

    作者:李锦泉;金国良;俞学斌;王建莉;王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结肠癌伴肠梗阻47例临床分析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本院自1991年2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病人4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养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道癌的Survivin表达与凋亡和放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和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35例胃镜标本的食道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INEL)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食道癌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60.0%(21/35);Survivin阳性的食道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组的Survivin阳性率低于部分缓解组.结论 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食道癌细胞的凋亡对食道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并对肿瘤的治疗反应有一定的预见性.

    作者:谢聪颖;吴式琇;陈必成;张萍;孙成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方法 8例小肝癌和1例微小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35秒、65~75秒和3~5分钟,对比剂用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结果小肝癌和微小肝癌多期增强表现并不相同,可分为5类.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反映出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表现,使其早期诊断变为现实.

    作者:陈再智;张燕;应申鹏;王森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2例成人UPJO手术资料,27例行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其中5例加行肾内翻折叠及肾固定术,单纯粘连带松解术2例,肾切除术3例.成形术均置支架引流管,其中置双J管21例.结果术后未发生感染、漏尿等并发症,支架管按期顺利拔除.27例成形术者25例获得随访,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肾积水明显好转.结论 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为成人UPJO佳术式.使用双J管内引流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对重度肾积水肾内腔明显扩大者加行肾内翻折叠及肾固定术不仅改善外观,更利于引流及功能恢复.

    作者:孙百鸣;郁建迪;朱振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评价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每日肌注甲钴胺0.5mg,共4周;对照组36例,单用甲钴胺每日肌注0.5mg,共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而对照组为68.4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作者:斯徐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塞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45例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及51例非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与38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结果前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C肽均高于对照组,ISI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组FINS,FCP高于非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组,ISI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和高胰岛素血症(HINS),HINS可能与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有密切关系.

    作者:裘国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nm23-H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nm23-H1基因表达.结果 nm23蛋白弥散于胞浆及胞膜,nm23-H1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有密切关系,有转移性癌组织nm23-H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癌组织(P<0.01).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是一个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陈贵平;张谷;李新德;曹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核素显像及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三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冠心病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先行潘生丁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门控心血池显像检查,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依次为:心肌灌注(93.3%)>心血池(87.9%)>运动平板(75.8%),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低.特异性依次为:运动平板(79.2%)>心肌灌注(54.2%)>心血池(33.3%),平板运动试验特异性高.结论同时检查核素显像及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温晓红;黄高忠;李舰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2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临床少见,本院近期收治2例,报道如下.

    作者:邵四海;王伟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白附子中毒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右侧面神经炎4月余,服卡马西平后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自行煎服制白附子2碗(约20克)分两次服下,20分钟后出现口舌及四肢麻木、头晕、心慌、言语不清,恶心、呕吐数次后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约10分钟后送当地卫生院,经洗胃、导泻、对症治疗后患者意识仍处于朦胧状态而转本院就诊,来院后无明显恶心、呕吐.体检:意识淡漠,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额纹存在,眼睑无下垂,口角无歪斜,心率7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无亢进,四肢肌张力无减低,病理征未引出,血生化检查:血常规WBC 1.2×109/L,RBC 3.55×1012/L,Hb 108g/L,钾3.8mmol/L,钠145mmol/L,氯98mmol/L,钙2.1mmol/L,血气、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无异常.给予输液、利尿、对症等治疗后观察24小时,意识清楚,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半个月后随诊无异常.

    作者:周晓霞;汪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2例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是一种少见的肺先天性发育畸形,易误诊.本院1993~2002年共确诊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斌;陈圣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脐带脱垂3例报告

    1 病例介绍例1 26岁,孕1产0,因孕38+5周,胎膜早破于1998年5月18日入院待产.宫高28cm,腹围85cm,胎儿估重2800g,骨盆外测量正常.肛查:宫口未开、先露全臀-1,胎膜已破,内骨盆无异常.家属要求阴道试产.5月19日宫缩自然发动,胎心正常,上午10时宫缩加强,阴道检查发现先露为单足+2,脐带与足一并脱至阴道内,宫口开7cm,阴道检查后胎心一度降至60次/min,立即输氧,静滴5%碳酸氢钠,静推地塞米松10mg,堵会阴,胎心监护维持在100~120次/min,进而产妇开始屏气,待宫口开全迅速以臀位助产娩出一活婴,Apgar 1分钟评分6分,5分钟评分9分.产后住院5天,母子痊愈出院.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切口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健康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入椎管内,致相邻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外科手术趋向有限和微创,以减轻病人痛苦.本院近年来开展了小切口开放式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现将护理和健康指导总结如下.

    作者:沈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亚低温治疗脑损伤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对策

    本院ICU自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对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其中12例并发肺部感染.现将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袁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室外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缓解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手术.引流术后对病人的观察和处理是保证引流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将本院52例脑室外引流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和护理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心脏介入术后拔鞘管时发生的血管迷走反射(VVRS),是一种较为少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对本院1998年10月~2002年8月行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发生VVRS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沈国花;吴巧元;孔丽娟;王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前庭大腺囊肿改良造口术100例

    前庭大腺囊肿系妇科常见病,近几年多采用保留腺体分泌功能的囊肿造口术,若操作不当,常导致前庭大腺开口移位、裸露,有时甚至小阴唇下2/3分成两瓣,严重者可改变正常的解剖结构,影响生活质量.本院自1999年1月始采用小梭形切口造口术,肠线缝合,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傅菊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后病变的诊断价值

    本院自1995年5月~2002年10月以来,应用富士能电子胃镜WG-88FP,行上消化道检查7479例,并将十二指肠球后作为常规必查部位,除3例因幽门完全梗阻未进入球后外,余均能完成对十二指肠球后的检查,共发现十二指肠球后各类病变93例,占同期总检人数的1.24%,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傅岳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用克氏针和吸痰管作甲状腺术后微创引流

    近年来本院用克氏针与吸痰管自制甲状腺引流管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临床使用1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邵初晓;朱锦德;夏旭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

    用单克隆抗体(单抗)来治疗恶性肿瘤的设想由来已久 ,开始企图发展一个靶向抗体,它仅对抗肿瘤组织,而不影响正常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直至1970年杂交技术的发展,可生产大量的鼠抗体而获得希望.但鼠抗体有很多缺点,因其非人类抗体,进入人体后,人体本身就可以对鼠抗体引起免疫反应,即产生抗体来对抗治疗用的鼠抗体(HAMA:人抗鼠抗体).在重复使用鼠抗体时,一旦该免疫反应发生,就会很快地将进入循环的抗体清除掉.为了减少鼠抗体的免疫性,已发展了不少人体化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它是通过融合DNA来形成嵌合体抗体,该技术主要是将鼠抗体中的某一直接和抗原(补体决定部位)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序列结合到人的某免疫球蛋白中具有特异的恒定的区域网络内,从而获得一系列产物[1].

    作者:耿宝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