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液四项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定量酶免疫测定法(EIA)分别检测30例糖尿病、16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艮-微球蛋白(β2- MG)及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尿四项微量蛋白检测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组(P<0.01),糖尿病患者mAlb、RBP、β2-MG检测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组(P<0.01),糖尿病患者IgG检测均值与健康对照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Alb、RBP、β2-MG可作为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敏感指标,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宝囡;张义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婴幼儿CPB心脏病人血浆TNF-α,IL-6,IL-8,IL- 10的影响.方法:24例在CPB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婴幼儿,年龄2~28月,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TI组)和对照组.UTI组共给予乌司他丁2万U/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万U/ml,于麻醉后立即静脉注射1万U/kg,0.5万U/kg加入到CPB预充液中,随转流进入体内,0.5万U/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到CPB机内.对照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手术前(T1)、复温至36℃(T2)、CPB后30min(T3)、CPB后4h(T4)抽取颈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i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 10)浓度.结果:CPB前两组息儿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各时点,两组患儿血浆TNF-α,IL-6,IL-8,IL- 10浓度均较CPB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患儿血浆TNF-α,IL-6,IL-8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 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婴幼儿CPB术后TNF-α,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可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 10的分泌,从而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李绵绵;楼文文;梅永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病人多种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支原体、淋病奈瑟菌、念珠菌、阴道毛滴虫联合检测法,检测上述病人宫颈拭子及白带等标本中相应病原体.结果:上述病人单纯病原体感染的百分率明显低于混合感染百分率,混合感染在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中占主导地位.结论:临床上应对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病人进行联合病原体检测,以获得准确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并可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吴庆雯;吕霞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胸腺肽α1和乌司他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及APACHEⅡ评分水平、炎症反应指标和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1),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5),炎症反应指标(P<0.05)和血气分析也显著改善(P<0.01).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作者:徐俊龙;张宁;邱泽亮;颜碧清;许伟海;楼天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02例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术后留置双J管,统计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共有尿液返流38例,占18.7% (38/202);膀胱痉挛25例,占12.3% (25/202);尿路感染14例,占6.9%(14/202);输尿管穿孔2例,输尿管撕脱1例,占1.5%(3/202);明显血尿3例,占1.5%(3/202);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操作者娴熟的技术及护理人员对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月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超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分娩592例产妇产前一周内B超测量胎儿腹围、双顶径和股骨长以及胎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胎儿腹围、双顶径和股骨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以胎儿腹围≥35 cm为临界值,产前诊断巨大儿的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8.6%,阳性预测值86.8%,诊断效率高.结论:测定胎儿腹围有助于预测巨大儿,胎儿腹围等于或超过35cm时能确定近90%的巨大儿.
作者:沈秀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医学实习生的临床见习,是其学业中的重要阶段,在短暂的妇产科临床见习时间,如何提高妇产科见习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是妇产科见习带教的重要课题.通过妇产科实验室模型操作,对医学见习学生进行训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较快掌握妇产科的基本操作知识,使他们在临床见习中少走弯路,得到了见习学生的充分肯定.
作者:陈文兵;吕杰强;陈小鸣;黄秋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针对目前国内教学医院在护生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笔者根据在日本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研修的所见,建议在教学医院:(1)开展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实习模式;(2)教学医院护理理论的确立;(3)实行学校、护理部、病房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护理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对学生在正确的环境中实习的重视程度,让教学医院中所有的人员,都能真正理解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临床实习的关键的重要性.
作者:姜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完善教学管理框架、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等措施,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提高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沈丽娟;叶家薇;邹瑞芳;张菊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检验专业在临床实习阶段,不同的实习环节有其特殊性,带教老师必须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带教工作质量,教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将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以达到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的目的.本文从实习生岗前培训、带教老师的选择、工作技能的培养、综合考评细则的制订等4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陈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PBL教学法开展定期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并加强循证医学(EBM)引导对提高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和意义.方法:每月组织一次以临床专业实习生为主体、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病例讨论”,评价其组织形式及效果.结果:加强了医学实习生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医学生了解并掌握临床思维方法、“一元论”诊断原则以及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采史、文献查询、诊断分析、交流表达等能力.结论:加强EBM导向的PBL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莉;樊慧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模式,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素养,培养优秀护理人才.方法:对2007、2008年度来我院临床实习的16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即除临床带教老师外给每位护理本科生一名由科教科指定的护理导师,对其学习、工作、生活进行全面关注指导.将往年来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8名设为对照组,除临床带教老师外无一对一导师指导.结果:专科实习结束,进行多向评价,比较两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患者对护理本科生满意度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各项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能提高老师的带教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余利君;金技丽;杨百分;许敏迪;徐英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研究其对实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择业方向的影响.方法:结合肿瘤外科临床实际病例,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检索文献,寻找解决方法,老师再予以指导和评价.结果:循证医学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热情,加强其主动学习能力;实习结束后对本专业疾病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全面;毕业后选择本专业就业及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比例增高.结论:在肿瘤外科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循证医学的带教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学生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并可为本专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作者:周素梅;张筱骅;瞿金妙;李权;潘贻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临床护理查房中PBL和病例教学及以护生为主体的查房混合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8名护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人和常规带教组(对照组)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和病例教学及以护生为主体的查房混合应用的方法.分析比较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知识面、协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加强了护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教学互动,提高了查房效果.
作者:应爱芳;应君芳;朱蔚玲;孙伟;蒋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数据包络分析用来评价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本文基于两个DEA数学模型C2R和C2GS2的等价线性规划模型,利用Fxcel 2003强大的数字处理分析功能并结合其线性规划求解工具,运用Excel VBA语言实现了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的DEA分析方法.
作者:章燕丽;李显文;高越明;吕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医学促使检验医学朝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检验科窗口作为医院医患沟通的窗口之一,患者接触虽然过程短,言语少,看似简单,但由于检验科管理、医务人员素质、患者自身等因素,医患纠纷不可避免而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义务人员职业综合素质、迸一步优化检验流程,加强窗口管理,是有效地预防检验科医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吕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采用自编的工作压力量表和生理健康自测评定量表对浙江省不同医院的320名医务人员进行测量.考察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结构状况,了解它与生理健康自评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可以概括为7个主成分因素(解释率69.231%),工作本身的强度特征是主要影响因素(解释率24.878%);总压力与生理健康自评的开放式自评、封闭式自评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水平越高,生理健康状况自评越差;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娄阳云;吴新任;陈启云;张建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调整班次、重建工作流程的方法,更加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并维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童向红;徐兰玲;张娃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5S”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基层综合病房的实践和效果.方法:结合综合病房的特点,把与病人的有效沟通放在首位,拉近护患距离,在服务流程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营造人性化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结果: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护理质量持续提高,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结论:“5S”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增强医院竞争力.
作者:金可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内科学课程为浙江省高等教育精品建设课程.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各项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朱佩琼;邹立人;戴玉英;沈颖;邓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中两种常用实验方法的特点,为该实验提供更好的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3种药物,0.1%盐酸吗啡溶液、1%安乃近溶液、生理盐水溶液,学生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热板仪法和化学刺激法进行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采用单盲法.结果:在热板仪法中,吗啡在给药后15min起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而安乃近在给药后30min开始产生镇痛作用.在给药后60min,吗啡的镇痛作用远远大于安乃近的作用.在化学刺激法中,吗啡和安乃近在给药后30min均能产生镇痛作用,安乃近的镇痛作用较吗啡更加明显.结论:热板仪法和化学刺激法均能用于药物镇痛作用的实验,但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热板仪法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叶夷露;张琦;胡珏;张建亭;郑呜之;俞月萍;朱一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医药卫生类专业是健康所系、生命相关的专业,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质量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依据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教学论、质量管理与控制理论、教学测量学与系统论,结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自身特点与规律,对服务型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作者:张龙禄;许复贞;祁义霞;王建波;冯小君;章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