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符合同步换血疗法的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生理生化指标、并发症等.结果:治疗后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糖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换血过程中出现8例并发症(20.0%),经过治疗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同步换血疗法后,可有效清除血清胆红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锦;汪利君;袁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优化药品库存管理.方法:运用CVA-ABC分类法对我院药品进行分类,确定各类药品库存上下限,引入平均月环比系数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结果:将我院药品分为A、B、C、CVA 4类,对A、CVA类采取重点控制策略,对B类采取适当控制策略,对C类采取简单控制策略,平均月环比系数能很好地反映出未来消耗的总体走势,药品周转天数和断货率明显改善.结论:CVA-ABC分类兼顾了药品的金额属性和功能属性,平均月环比系数解决了我院儿科用药的流行性和季节性等问题,2016年按此法实施后周转天数和断货率达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王臣建;周红萍;严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统计尿液常规检验周转时间(TAT),分析影响TAT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利用医院HS,对本院2016年1-10月尿常规检验TAT统计分析,建立TAT质量目标值,规定TAT合格率≥90%为达标,计算TAT合格率;于2016年10月17-31日抽取3个病区243份标本手工记录检验前TAT,计算实际住院尿常规检验前TAT合格率.结果:门诊尿常规检验总TAT目标值为2小时,合格率为100%;住院尿常规检验前TAT目标值为90min,实验室内TAT目标值为60min,医院HS统计的检验前TAT合格率为80%左右,手工记录统计的检验前TAT合格率仅为15.63%,实验室内TAT合格率为70%左右.结论:门诊尿常规检验总TAT完全合格;住院尿常规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合格率全<90%,特别是住院尿常规实际检验前TAT合格率极低,是需改进的重点.
作者:陈彩虹;曹利蕉;李国钢;张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常见基因突变或重排与地域分布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究.方法:在Pubmed中筛选2016年3月前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献,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RET、RAS基因突变或重排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指标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结果:BRAF突变在美洲、亚洲、澳洲、欧洲地区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期、复发、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多个指标相关;RET重排仅在美洲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性别、肿瘤大小、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突变和RET重排对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生物学行为可能因地区差异而有不同影响.
作者:忻莹;仲妙春;管丹丹;郭海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回顾分析1例以发热、胸水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胸水涂片结合细胞块免疫组化考虑髓系肿瘤.基因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ABL1激酶区发生E279K突变.骨髓检查:CML(急变期).胸水中能够及时发现白血病细胞对于临床判断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立;李绍刚;殷伟杰;金朝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验室安全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和科研的必要保证.随着各高校实验室资产的快速增加,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在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预防为主、全过程管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设完备的实验室安全设施;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实验室安全制度;有效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定期检查和评比保障制度等,有效地增强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作者:陈启云;莫清;何思颖;何新康;娄阳云;聂莉;花扣珍;覃江凤;周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说课可以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微生物学革兰氏染色法是药学专业学生为常用的知识点.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5个方面对该内容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
作者:冀磊;蒋锦琴;孙爱华;蔡大敏;花扣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教学秩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教学秩序管理制度的落地,归根结底在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实践.研究型高校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很有必要探索一套适宜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可操作的工作机制.课题组基于基层教学组织视角,借鉴PDCA循环基本理论,分析基层组织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积极实施,8年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励晓红;吕军;李程跃;孙梅;苌凤水;王颖;郝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探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台州医院2010级药学实习生设为对照组,2011级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以药房发药为主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成绩评价教学改革效果.结果:新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了实习效果.实验组学生的测验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实习带教模式有助于锻炼医院药学实习生的各项学习能力,适应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
作者:周鹏;厉世笑;陈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BL结合网络交流工具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2个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结合网络交流工具的教学法,分为课上PBL和课下网络平台(微信群)交流准备两部分.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能力应用测试,实验组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微信群的教学法能够克服传统PBL教学法的不足,效果更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作者:丁王辉;李文;蒋世杰;施洁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为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质量,提出了实验教学全程考核体系,从学习态度考核、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3方面对学生进行全程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了操作技能,更客观、全面、公平、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作者:岑叶平;陈菁;费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PDCA动态管理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通过测试—评估—干预—再测试—再评估—再干预的动态管理,对大学生进行2学年的体质健康个性化促进.结果:经动态管理后,2013-2015年,大学生一学年后体质健康测评得分均值分别为72.445、73.706、74.151,呈逐年上升趋势(F=32.504,P=0.000);二学年后体质健康测评得分均值分别为73.433、74.867、74.921,仍保持逐年上升趋势(F=27.521,P=0.000).结论:PDCA动态管理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蓉;周建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浙江省近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才的现状及未来5年的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市、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30个县(市、区)49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公共卫生人员共525人.各地区公共卫生人才招聘困难,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应招聘而未招聘率达94.0%.未招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聘.未来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结论: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才紧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针对目前“招聘难,需求大”的困境,我省急需增加应用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与输入.
作者:丁烨;钟要红;范春红;沈堂彪;顾亚明;沈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凝血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通过查检分析,找出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拟出对策并加以实施,确认效果并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血液透析中凝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降到0,目标达成率为138.9%,进步率为100%.所有圈员提高了对凝血的预防评估能力,同时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责任意识、脑力开发及品管手法均有明显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血液透析中凝血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
作者:王丽云;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髓髓内室管膜瘤术后康复指导及家庭护理干预对策在临床康复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例延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6例和试验组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健康教育,指导其自行康复.试验组尽早康复指导,系统化管理并行6个月家庭模式干预训练,对2组患者康复水平进行测评与分析.结果:系统化康复指导及家庭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髓髓内室管膜瘤术后及早落实正确有效的康复指导,重视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建立居家康复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作者:施海金;周跃;苏忠周;邱晟;李云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颅内表皮样囊肿(ECS)继发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配合要点.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987例三叉神经痛(TN),其中表皮样囊肿继发三叉神经痛28例(2.8%),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综合护理配合的要点.结果:经系统、精心手术及护理,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三叉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60个月,三叉神经痛均未复发,影像学证实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实施,保障了手术安全和疗效.护理配合的要点包括:术前做到心理干预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到常规护理支持和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庾莉萍;陈蕾;方碧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部管内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孕37~ 42周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初产妇80例,按照是否采用双侧阴部管内神经阻滞麻醉分成麻醉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会阴裂伤严重程度.结果:麻醉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组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部管内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地松驰会阴组织肌肉,减轻产妇分娩时及缝合时的疼痛,减少会阴部的裂伤,提高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成功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郑后;顾凯芬;余佩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市场由技术竞争向服务竞争以至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转变,医院服务文化建设引起了卫生界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调查住院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措施的满意度,对进一步改进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提出了若干建议,供医院在儿科护理中参考.
作者:宋珊珊;高红;胡蓉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浙江省建德市基层医院发展专科护士的现状,为制订符合基层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已取得护士资格的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专科护士及近6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现存问题包括专科护士的职责定位不明确,有66%的专科护士从事着本专科的临床护理工作,管理角色重叠;准入方面需要放宽;待遇方面无明显改善.受调查者认为优先开展领域依次是:伤口造口、急诊急救、肿瘤化疗、糖尿病、ICU、手术室.结论:受调查专科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普遍认同专科护士的作用,但在基层医院,社会认知、教育培训、使用管理等方面欠缺,存在人才流失风险.应加强专科护士资质管理,岗前培训,在职教育等措施,建立符合JCI认证后的专科护士培养办法.
作者:赵志勇;徐筱;吴清美;叶丽;黄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新护士护理信息系统(NIS)中夜间转科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新护士转科效率,促使新护士熟练高效地掌握和运用护理信息系统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在99名女性新护士中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培训,试验组加用思维导图,分别于培训1个月、6个月后对2组护士的夜间转科NIS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结果:经培训1个月后试验组NIS应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6个月试验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新护士夜间转诊NIS应用能力培训,对提高新护士处理夜间转科的效率,促使新护士掌握和运用NIS等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饶利红;辜娜;安辉;姜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