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利用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新蒸单体吡咯和羧基多壁碳纳米管聚合到电极表面,形成均匀牢固、富含羧基的修饰膜.导电聚合物薄膜使电极获得了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子传递能力.在偶联剂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AC)的作用下,亲和素与电极表面的羧基发生共价反应,进而与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结合,使探针固定到电极表面.结果 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对目的 基因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9mol/L~1.0×10-7mol/L,检测下限为5.0×10-10mol/L.结论 用聚吡咯/羧基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通过生物素-亲和素体系固定探针,制备一种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沙门氏菌毒力基因invA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快速检测.
作者:张玉雪;牟靖男;刘丽燕;王茂清;杜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团体训练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探索高校开展团体训练的有效形式.方法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选取40名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为期7周的认知应对团体训练,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归因方式问卷(ASQ)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为测量工具,在团体训练实施前、后1周对被试者进行测量,并在6个月后再次进行SDS回访测量.结果 ①实验组干预后抑郁得分有明显改善,前测(60.54±8.34)分,后测(49.64±8.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03);对照组前测得分(48.82±13.04)分,后测得分(51.63±11.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552).②实验组干预后应对方式有改善,积极应对得分前测(1.63±0.48)分,后测(2.08±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P=0.001),对照组前后两次应对方式的测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干预前后词频自评与自信心评价均有较大改善.④6个月后回访显示干预效果保持良好.⑤实验组干预前后抑郁程度分布情况发生改变,干预后抑郁程度均有所降低.结论 团体训练对大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效果比较理想,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模式,建议积极开展.
作者:董杉;董晓梅;代金芳;王畅;吴家栋;曾红;王声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定量检测儿童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标志物抗-HBs的含量;对儿童体内抗-HBs不同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其对HBV的免疫力.方法 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对3 480例非HBV感染儿童进行HBV抗-HBs定量检测.结果 抗-HBs含量在0~ mIU/ml 817人(23.5%)、在10~100 mIU/ml 1 142人(32.8%)、>100 mIU/ml 1 521人(43.7%),不同性别间抗-HB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P=0.735);不同年龄组之间抗-HB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 634.00,P<0.001),且年龄组与抗-HBs含量呈现负相关(rs=-0.217,P<0.001).结论 安徽省部分儿童对HBV的免疫力不容乐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水平呈下降趋势,因此定期定量检测抗-HBs含量和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非常必要.
作者:程邦宁;李林;金载璇;郝家砚;孙亮;许莉莉;张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北京市通州区2007-2009年从食品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方法 对20株食源性VP进行神奈川试验,脲酶试验,血清分型和核糖体核酸(rDNA)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20株食源性VP的神奈川试验均为阳性,其中有2株脲酶试验为阳性,血清分型显示20株食源性VP分属于14个不同的血清型别,rDNA指纹图谱将20株食源性VP分为16个核糖体型.结论 在通州区食品中检出的VP都具有致病性.在不同的年份,既存在着拥有同源关系VP的重复流行,也会有新的分子型别的VP菌株出现.本研究建立了通州区食源性VP的生化性状和分子图谱数据,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由VP引起的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扬;张兰荣;周景林;金岳;佟玲;甄博珺;迟复平;王宝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Feifel等编制的医学应对问卷、肖水源等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编制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5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存质量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低于常模,在精力方面的得分高于常模;社会支持与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呈明显正相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回避应对方式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水平;面对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呈正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与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和精神健康呈负相关.结论 应该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鼓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采用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更好的生活下去.
作者:张霞;张晓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比较急、慢性ITP的不同点.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的202例ITP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例ITP患儿,男106例(52.48%),女96例(47.52%),急性ITP 177例(87.62%),慢性、难治性ITP 25例(12.38%),6岁及以下患儿156例(77.23%),6岁以上46例(22.77%);有174例(86.14%)ITP患儿发病时血小板呈重度、极重度减少,但临床多为轻度出血(81.68%);急性组单用激素治疗有效率89.66%,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率73.33%,两者联合治疗有效率为88.98%;慢性、难治性ITP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率54.55%.结论 儿童ITP多见于6岁及以下,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该病临床发病急而症状轻.对急性ITP应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登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武县肺结核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于2010年6月在临武县梓木山村流调点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抽取研究对象2 362人,应检人口1 543人,实检人口1 473人,受检率达95.46%;摄胸片1 456人,痰涂片检查67人,同时均进行痰培养;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表明青壮年组、中老年组5题回答全对的正确率分别为76.88%和6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P<0.05),男、女5题回答全对的正确率分别为72.33%和7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P>0.05);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9例,其中已知在治疗者1例(涂阴),新发8例,新发病人中2例菌阳(涂阳1例、痰涂片阴性但痰培养阳性1例),6例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611.00/10万,菌阳患病率为135.78/10万,涂阳患病率为67.89/10万.结论 临武县肺结核疫情十分严重,应加强健康教育,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规定,严格实施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策略.
作者:苏小可;刘松山;侯僖硕;周贤文;文宏保;谭林林;袁轩;袁才;谭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在初中学生中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运动伤干预活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2008年中小学生伤害基线调查中运动伤发生率高的白云区的2所初中学校学生为干预对象,同区同类别另1所学校作为对照.对干预组学校学生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期为一学年,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学生的运动伤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运动伤相关保护行为发生率明显上升,危险行为发生率下降;干预后运动伤发生率(12.6%)虽略低于干预前(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81);干预后部分疾病负担明显降低,并且本次的运动伤干预可产生共147 316元的经济效益.结论 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运动伤干预措施在改善学生知识行为及降低相关疾病负担方面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仍需持续开展,观察其长期效应.
作者:张维蔚;刘伟佳;刘伟;林蓉;吴家刚;林琳;杜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前后人群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部分疫苗接种人群为受试者,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实验检测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与免疫后3个月的血清抗体水平,计算抗体阳性率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与3个月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64%(9.58%~18.61%)、83.63%(78.15%~88.20%)、77.06%(71.09%~82.32%),GMT分别为9.36(8.30~10.56)、122.53(100.29~149.70)、96.07(77.85~118.54).免疫前与免疫后1个月、3个月后相比,抗体阳性率与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个月与免疫后3个月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所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且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秦圆方;祁贤;李亮;祖荣强;吴斌;付建光;王慎骄;田华;嵇红;霍翔;汤奋扬;朱凤才;汪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长宁、杨浦、闸北、普陀、浦东新区和崇明县内接受甲流疫苗接种(接种组)和未接受甲流疫苗接种(对照组)的在校中小学生,分别收集接种组与对照组学生每日的发热和流感样病例数,通过计算疫苗保护率和保护效果指数,以评价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结果 甲流疫苗接种前,流感样病例的发病高峰是在2009年11月,流感样病例罹患率达6.19%.接种疫苗后,接种组发热的罹患率为0.98%,流感样病例的罹患率为0.61%;对照组发热的罹患率为2.37%,流感样病例的罹患率为1.75%.与对照组相比,接种组甲流疫苗接种后控制发热的保护率为58.65%,保护效果指数为2.42,控制流感样病例的保护率为65.14%,保护效果指数为2.87.结论 接种甲流疫苗可以降低中小学生发热及流感样病例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顾宝柯;陈健;张涛;于淼;王丹;蔡华;陈昕;刘杰;赵根明;袁政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山西地区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和α-内收蛋白(alpha-aduction,ADD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诱变分离聚合酶链反应(mutagenically separa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MS-PCR)检测山西地区EH患者299例(病例组)和血压正常者218例(对照组)的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DD1基因Gly460Trp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AGT基因的TT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0.426)与对照组(0.3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病例组ADD1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306和0.072).TT+TT联合基因型患EH的危险度增加(MT+GG:OR=0.410,P=0.041;MT+GT:OR=0.364,P=0.020;MT+TT:OR=0.262,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GT基因的TT基因型较MM、MT基因型患EH的相对危险度增加(MM:OR=0.502,P=0.019;MT:OR=0.306,P<0.001).结论 AGT M235T多态性与山西地区人群患EH相关,TT基因型可能与EH危险增加有关.AGT M235T多态性与ADD1基因Gly460Trp多态性间存在基因间的协同作用.
作者:李哲;王丹;李翠丽;才丽娜;率中泰;杨瑾;张玲;兰文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沙门菌属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文献报道的LAMP检测方法和分离培养法分别对135份食品标本进行沙门菌检测,评价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的一致性.结果 LAMP方法检出14份食品标本沙门菌阳性,阳性率为10.4%,电泳和加荧光染料染色后均能判断结果;分离培养法检出6份食品标本沙门菌阳性,阳性率为4.4%.LAMP法检出阳性率高于培养法(P=0.021).LAMP方法可在24 h内从食品中检测出沙门菌,而分离培养法检出沙门菌需要4~7 d,LAMP检测方法更快速.结论 沙门菌属LAMP方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分离培养法,LAMP方法可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核酸检测.
作者:叶文;杨柳青;张如胜;欧新华;宋克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糖耐量减退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预防控制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正常糖耐量组(A组)、糖耐量减退组(B组)、2型糖尿病组(C组),所有病例均测定口服75 g葡萄糖2 h后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并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校正的χ2检验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B、C组空腹血糖、口服75 g葡萄糖2 h后血糖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B、C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病变,且多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B组和C组间多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正常糖耐量者更为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纪敏;江冬梅;卢羽洁;吴春阳;孙伯华;黄卡亚;卢建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NOD1和NOD2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先天免疫反应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OD1和NOD2功能SNPs的频率差异.结果 携带NOD1 rs2906766 C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60岁及以上的个体(调整OR=1.30,95% CI=1.02~1.65)、吸烟者(调整OR=1.38,95% CI=1.05~1.82)和H.pylori阴性者(调整OR=1.36,95% CI=1.03~1.79)发生胃癌的风险,但没有发现NOD2 rs3135500位点A>G的改变与中国人群胃癌的发生有关联.结论 NOD1基因rs2906766位点C>T的改变与中国人群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联,但需要在更大样本中验证这一结果,并开展功能学研究以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作者:路滟;徐耀初;沈洪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087名高职护理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护理学生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常模,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江苏省大学生常模.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的躯体化、敌对、妄想因子得分高于三年制护理高职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共发现高职护理学生任一因子得分≥3分的心理异常者111人,检出率为10.2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异常与年级和专业满意度有关.结论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专业课程较重的二年级学生和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
作者:连燕舒;汪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家庭等因素对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从东莞市3个镇(街)4所中学的全体学生12 837人中筛选对象,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性别,母亲文化程度,食物偏好,父母行为方式是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 控制体重,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习惯有利于预防超重、肥胖中学生的代谢综合征.
作者:陈绍丽;陈裕明;李月欢;丁嘉顺;邹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2004-2008年风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4年报告的发病率0.38/10万上升至2008年的8.61/10万,2009年报告病例有所下降,为3.53/10万,发病高峰季节为3~6月,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逐渐向高年龄组转移.结论 黑龙江省近年风疹发病呈上升趋势,成人将成为危险人群.应加强风疹监测控制和免疫策略研究,降低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的发生,减轻麻疹监测和控制工作的负担.
作者:薄芳;马玉杰;闫滨;安立志;宋婧;赵亚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宿主淡水螺和鼠类动物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采集深圳4个行政区域的淡水螺类和鼠类,人工消化法分离检查螺内的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结合心肺病原学检查和血清抗体法检测,调查鼠类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结果 共调查深圳市4个行政区螺类358只、鼠类331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阳性螺76只、阳性鼠50只.捕获的阳性螺种为亚马逊瓶螺和褐云玛瑙螺,阳性鼠均为褐家鼠.两种阳性螺的总阳性率为39.79%,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88),但大螺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螺(χ2=10.06,P=0.002).针对鼠类的血清学抗体检查法具有与病原学心肺解剖法相当的诊断价值,褐家鼠的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5.38%,未成年鼠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成年鼠(P<0.001),雌鼠和雄鼠的感染率分别为22.22%和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0.002).结论 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淡水螺中间宿主为亚马逊瓶螺和褐云玛瑙螺,主要终宿主为优势鼠种褐家鼠.媒介宿主的感染率较高,是深圳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重要传染源.
作者:耿艺介;黄达娜;谢旭;邓平建;高世同;李晓恒;王敬忠;谭京广;张仁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掌握0~15岁儿童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 A16,CoxA16)IgG抗体的状态及水平,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易感人群感染及免疫状态的本底资料.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36名0~15岁儿童血清中CoxA16 IgG抗体含量.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血清CoxA16 IgG抗体含量逐渐下降.5岁以下儿童CoxA16 IgG 阳性率及含量与本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女性儿童CoxA16 IgG阳性率与抗体水平均高于男性儿童.结论 提示CoxA16型肠道病毒以轻型病例和隐性感染为主,其高感染率不一定导致手足口病高发病率.
作者:郭瑞玲;李燕霞;马艳霞;邓健;王峻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方法 利用2009年闵行区某社区糖尿病筛查资料,分析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异常代谢指标的分布等.结果 该社区1 146名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3.73%,其中24.63%的患者为4项代谢指标均异常;有1项或2项代谢指标异常的居民占总人数的52.10%.结论 闵行区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和患病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必须控制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奕男;方红;严玉洁;曹莉莉;周洁;张金玲;赵立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流感监测为评估本地流感疫情的严重性、预测流行趋势、评估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9年第34周~2010年第33周嘉定区流感监测数据为基础,按周分析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占门诊和急诊就诊者的比例,并对病毒型别进行常规分离鉴定,使用Stata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流感流行曲线总体走势呈双峰型,35周高峰时,流感病毒检出率高达90.0%,优势株为H3亚型(占88.9%),新型H1N1亚型(占11.1%);50周高峰时流感病毒检出率高达80.0%,优势株为新型H1N1亚型(占93.8%),B型(占16.2%).ILI%与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r=0.804,P<0.001);而与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之间无相关性(r=-0.247,P>0.05).结论 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对控制疫情的发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冬华;钱杰;钟培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餐饮具是人们进餐时的必需品,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餐饮具消毒一直是餐饮行业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其消毒效果的监管可以有效的遏制肠道微生物的侵害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为了解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餐饮行业的餐饮具消毒情况,现将2008-2010年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作者:盛洁;敖海英;王云;刘宝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s)分析技术探讨绵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绵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对VNTR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应用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对79株结核分枝杆菌的15个VNTR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各个位点的分辨能力不同,QUB-11b位点的分辨指数(Hunter-Gaston index,HGI)高,为0.880;ETR C的HGI低,为0.234;总HGI达到1.经聚类分析,79株菌可分为7个基因群、79个基因型,以Ⅲ群和Ⅴ群所占比例较大,Ⅲ群含37株菌,占46.8%;Ⅴ群含33株菌,占41.8%,其他菌株呈散在分布.结论 绵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VNTRs基因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主要流行菌群为Ⅲ群和Ⅴ群,应加强此两群菌株的监控.
作者:陈志;陈佳;李六林;先德强;岳蕴瑶;江智辉;周良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可以减少海洛因成瘾者感染或传播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相关危险行为,但部分参加者在治疗期间仍然会有吸毒等危险行为发生.治疗期间发生危险行为的原因受治疗前和治疗本身等多种因素影响.采用较高治疗剂量、提高保持率、加强综合干预措施等可以减少海洛因成瘾者治疗期间危险行为的发生,提高MMT预防HIV传播的效果.
作者:王常合;庞琳;吴尊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的办刊水平和影响力.方法 以该刊2005-2009年刊登的1 201篇有文献标识码的论文为例,利用中国知网和手工统计结合的方式,统计了不同地区刊登篇数、篇均被引频次、平均引文数、英文文献所占比例、基金论文比和核心作者所占比例,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地区进行归类.结果 该刊稿件及其高质量论文主要来源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广东和江苏,但仍有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论文质量较高如陕西,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且地区内部各指标也参次不齐.结论 该刊应结合自身实际特点以及各地区现状开展相应的约稿等活动,提高该刊学术质量、扩大该刊的学术影响范围.
作者:曹红院;孙业桓;潘和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