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以发表各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1.《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投稿人提交的作品应具有正式出版物的发表水平,不含法律禁止出版、传播或者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没有多字、错别字等错误,排版规范。
2.投稿人提交的作品不得有剽窃、抄袭行为,一经发现,所有不良后果概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3.投稿人在线投稿的同时需向本杂志社邮寄一份盖有所在单位公章的纸质版的稿件。并且该稿件不得同时投到其它的杂志社。
4.投稿人应经常登录本杂志网站,关注稿件的状态并及时交纳审稿费和版面费,以便尽量缩短发表周期。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桂林医学院2010级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A班学生为PBL教学组(PBL组,132人)和B班为传统教学组(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90人),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 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指标中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指标与LB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其它各项指标如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同学间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教师指标中PBL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教师的组织与指导满意程度高于LBL组(均有P<0.05),并且PBL组学生对本组所施教学方法满意程度高于LBL组学生对本组所施教学方法(P =0.016).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同学间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科技文献检索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流行病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作者:宋丽萍;江世伟;谭盛葵;石武祥;吕元明;余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大学生的性行为、性教育是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良好的性教育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有很大帮助.为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性教育状况,笔者对济南市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席庆兰;杨育林;魏霞;徐留臣;闫静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合肥市农药中毒的发病情况和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因素,为制定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合肥市农药中毒监测系统报告的1 386例农药中毒病例和主动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年监测农药中毒病例1 386例,死亡76例,病死率5.48%;非生产性中毒病例多于生产性中毒,生产性中毒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中毒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例年龄集中在15~55岁;杀虫剂中毒占74.7%,以有机磷农药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第3季度,占89.6%,病例多发地为县域区;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施药者的文化程度、施药时段、工作时间、个人防护状况、农药毒性与中毒关系密切(P<0.05) ,生产实行适当的个人防护、选择早晚凉爽时间、工作时间短、使用低毒农药可以有效防止中毒发生.结论 预防农药中毒,应采取多部门协作的政府干预策略,提高中毒预警水平和防范能力.
作者:方四新;吴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 于妇科门诊整群抽取23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法抽取产后42天来院体检,自愿进行UU-DNA及CT-DNA检测的240例妇女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女性UU-DNA及CT-DN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孕组女性UU-DN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不孕组中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UU-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孕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相比,CT-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UU感染可能与不孕症密切相关,故需在已婚育龄夫妇中加强UU感染监测及防治,降低不孕症发生率.
作者:胡凤琴;陈利春;李伟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伤害与学校及同伴因素的关联,为有效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广东中山两市初一到高三学生4 408名,采用自填匿名问卷调查其伤害发生情况、学校及同伴因素.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4 309份,青少年伤害总发生率为15.5%,再发伤害率为4.3%,伤害发生存在性别、学段和地区差别,男生(17.8%)高于女生(13.4%)、初中生(17.4%)高于高中生(13.6%)、广东中山学生(17.9%)高于北京学生(13.0%);同伴关系与伤害发生有关,而学校氛围、同伴对伤害行为的态度、同伴的不良行为与青少年伤害发生及再发伤害均相关.结论 学校氛围、同伴作用是青少年伤害发生的重要关联因素,以学校为伤害干预的主要场所,应关注学校支持性环境的营造,以及同伴对青少年伤害发生风险的作用.
作者:余小鸣;万幸;张译天;段佳丽;黄思哲;付筠;王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我国伤害死亡率为65.24/10万,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在我国的死因构成中,伤害死亡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居第四位,1990~1995年我国疾病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疾病负担占17%,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占24%.在各类伤害中以自杀死亡率高(19.58/10万),交通事故死亡率次之(13.55/10万),二者均高于世界其他各国,伤害的第三位致死原因是淹死(8.77/10万),是14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
作者:王声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江西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感染H5 N6禽流感病例诊疗和密切接触者信息,对感染来源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病例确诊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因呼吸衰竭死亡,密切接触者未发生H5 N6禽流感传播;病例有活禽市场和家禽暴露史,工作处活禽销售摊档外1份环境标本H5亚型禽流感核酸阳性.结论 江西省首例人感染H5 N6禽流感死亡病例为异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市场暴露有关.
作者:刘晓青;廖勇;谢春燕;傅伟杰;曾志笠;袁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将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12项(共计2 796例患者)关于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采用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血压、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率作为结局指标判定治疗效果.运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倍博特的临床疗效优于氨氯地平组(OR=3.36,95% CI:2.17~5.19,P<0.001)、缬沙坦80 mg组(OR =3.19,95% CI:2.40 ~4.24,P<0.001)和缬沙坦160 mg组(OR=1.61,95% CI:1.12 ~2.32,P=0.010);倍博特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氨氯地平组(OR=0.45,95% CI:0.27~0.74,P<0.001),而倍博特组与缬沙坦80 mg组及160 mg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星;唐海沁;张亚文;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CYT1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以261个由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以上样本进行PCYT1B基因型检测,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及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组和母亲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HRR)结果显示,传递和未传递的等位基因C、T的频数分布无统计学意义(χ2=0.892,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结果表明,杂合子母亲的两个不同等位基因传递概率没有偏离50%(χ2=0.916,P>0.05).结论 PCYT1B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作者:李文君;寇长贵;桑红;王珍琦;张萱;鞠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自1997年起采用针刀疗法加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洪四名;陈家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请问一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尊敬的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