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4-3679
  • 国内刊号:34-1304/R
  • 影响因子:1.86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55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年10期文献
  • 氯乙烯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肝细胞周期及mir-21和mir-19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乙烯(vinyl chloride monomer,VCM)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肝细胞周期以及microRNA21(mir-21)和microRNA192 (mir-19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斯普拉-道来(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5 mg/kg组,25 mg/kg组和125 mg/kg组)与一个对照组(25 mg/kg清洁空气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进行VCM染毒,每周3次(隔日染毒).染毒12周,处死大鼠并摘取肝组织.制备肝单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0/G1期、S期和G2/M期肝细胞所占百分比;提取肝细胞中的小片段RNA(<200 n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细胞中mir-21和mir-192的表达量.结果 VCM染毒大鼠G0/G1期、S期和G2/M期肝细胞所占百分比在各剂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125 mg/kg组S期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3,P=0.024).各剂量组之间mir-21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064,P=0.001);与对照组和5 mg/kg组相比,25 mg/kg组及125 mg/kg组mir-21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各剂量组之间mir-192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939,P=0.001);与对照组和5 mg/kg组相比,25 mg/kg组及125 mg/kg组mir-192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VCM亚慢性染毒导致大鼠肝细胞S期比例增加,mir-21和mir-192表达下调,具体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梁洁;胡君阳;高怡;田凤洁;吕懿;仇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常州市金坛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辖区2015年全年托幼机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根据病例组选取托幼机构年龄相差1岁以内、无手足口病症状和体征的幼儿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对手足口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家庭去年人均年收入、看护人受教育水平、家庭住房面积、接受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相关健康教育、7天内孩子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孩子经常吮吸手指、发病前7天因其他疾病就诊、幼儿园对教室进行消毒、幼儿园对厕所进行消毒、幼儿园教室通风状况、幼儿园儿童午休室通风状况为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均有P <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者的隔离,良好的居住环境、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意义重大.

    作者:吕云磊;朱凤才;杨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06-2010年陕西省克雅氏病监测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陕西省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6-2010年陕西省临床医院报告的42例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了42份血液标本、41份脑脊液及1份脑组织样品,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检测脑组织的异常折叠朊蛋白(prion protein scrapie,PrPsc)和脑脊液的14-3-3蛋白,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测序方法对血液中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或PrP)基因进行129位多态性及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共发现散发型CJD临床诊断病例18例,疑似诊断病例3例,家族型CJD 2例.病例的地理分布和职业无明显聚集性;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55.9岁,男女比例1.25∶1;快速进行性痴呆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占全部诊断病例的34.78%.结论 陕西监测到的CJD病例以散发型为主,病例的地理分布、职业、性别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随访有助于CJD正确诊断.

    作者:王丽;董建华;史伟;李慎;魏菁;郑媛;王敬军;余鹏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 ligand,ICO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5年3月1日~2015年8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的风湿科和肾脏科住院治疗的34例活动性SLE、15例非活动性SLE患者和3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可溶性ICOSL (sICOSL)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活动组血清sICOSL水平降低(P1=0.004;P2 =0.008;P3=0.003);但血清sICOSL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anti-dsDNA滴度、补体C3、补体C4、血沉、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无相关性(均有P>0.05),并且实验室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sICOSL的血清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此外,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未对血清sICOSL水平产生影响(t=-0.69,P=0.495).结论 SLE患者血清ICOSL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萧健萍;周强;张森;贺文涛;王雪荣;潘海峰;王德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视角下国内外近25年宫颈癌筛查之研究和分析

    目的 阐明健康视角下宫颈癌筛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逐步深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CNKI核心期刊库、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法,从历年分布、作者、研究方向、投稿四个维度勾勒出国内外1990-2014年宫颈癌筛查议题在健康视角下的研究脉络.结果 近几年该研究持续发展,国内上升趋势稳定;国内外高产作者较少,地区分布不平衡,科研力量的机构分布差异明显;除宫颈癌筛查的知识-态度-行为研究外,国内侧重研究其结果和技术,国外则倾向研究其影响因素、管理与促进;投稿期刊均以医学类为主,但国外已同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结论 国内外均迈入发展阶段,我国在研究深度与广度、学科交叉和各界关注方面有待提升.

    作者:秦美婷;张双;范懿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合肥市区不同区域大气污染时空演化特征及防污染对策

    目的 分析合肥市区不同区域2012-2014年空气污染状况,为城市规划者和居民出行提供污染控制建议.方法 利用合肥市环境保护局网站数据库中主要空气污染指标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2012-2014年合肥市区不同区域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合肥市区不同区域空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可能的原因.结果 2012-2014年间,合肥市空气污染状况在平均水平上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在此期间合肥市区三里街子站、长江中路、庐阳区子站、瑶海区子站以及包河区子站的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且冬季是合肥市区空气污染严重的季节.结论 合肥市区空气污染状况与地理区域和季节变化有关.

    作者:张天宇;薛骅骎;朱若平;刘桂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西部某大型国企员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西部某大型国企员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西部某大型国企参加体检的员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本次共调查4 180名员工,HUA患病率为16.6%,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3.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5%,标化后患病率为21.8%;女性患病率为4.0%,标化后患病率为4.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608,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夜班、野外工作、工作场所海拔≥3500m的员工HUA患病率较高(均有P<0.05),分别为61.3%、20.0%、21.5%和19.7%;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压以及超重/肥胖者HUA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P<0.05),分别为27.3%、31.1%、21.2%和24.7%.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其它混杂因素后,性别、年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血压、超重/肥胖、工作类型与HUA密切相关,其中性别因素影响大(OR=4.879,95% CI:3.538 ~6.728).结论 该大型国企员工尤其是男性中青年人群HUA患病率较高,建议针对重点人群和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申洋;张静茹;蒋莹;曾庆奇;王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29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伴发肌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伴发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9年2月~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硬皮病试验研究组(European scleroderma trials and researchgroup,EUSTAR)数据库中收集的SSc患者的肌肉合并症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SSc伴发肌病组和无肌病组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有资料完整患者429人纳入本研究,平均发病年龄为(39.3±12.6)岁,SSc伴发肌病的发生率为22.6%.两组比较,肌病组的早饱/呕吐(x2=16.29,P<0.001)、吞咽困难(x2=27.01,P<0.001)、浮肿(x2=17.74,P<0.001)及尿量减少(x2=4.59,P=0.032)发生率高于无肌病组.SSc伴发肌病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压升高的发生率(x2 =6.31,P=0.012)高于无肌病组.SSc伴发肌病组的血沉(t =1.06,P=0.011)和C反应蛋白水平(t=0.87,P=0.001)高于无肌病组.结论 SSc伴发肌病不少见,与疾病的炎症程度及肾脏受累、心脏和肺并发症相关,临床需加强对SSc伴发肌病患者的关注并警惕与心脏和肾脏相关的并发症.

    作者:吴婵媛;王迁;徐东;侯勇;曾小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以及防治对策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对确诊为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2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有98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0.33%;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烧、咳嗽、咯痰、肺部哕音和影像学改变及血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死率为21.43%.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种病原菌感染72例,混合感染26例.革兰阳性菌53株占47.32%,革兰阴性菌51株占45.54%,真菌8株占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严重程度、合并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浓度均是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多,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以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陈仁;廖金瑶;陈文莉;黄晶;马晓军;罗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东省人群多重耐药金葡菌的携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广东省部分人群(动物从业人员和一般人群)的多重耐药金葡菌(multidrug-resistant S.aureus,MDRSA)携带情况,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鼻拭子采样,对金葡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动物从业人员中金葡菌、MDRSA、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S.aureus,MRSA)的携带率均高于对照人群(分别为13.3% vs9.3%;9.5% vs 3.4%;7.0% vs 1.4%;均有P<0.01).金葡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MDRSA主要耐药模式是同时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除了青霉素外,动物从业人员金葡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对照人群;MRSA菌株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结论 本研究提示职业性动物接触可能导致从业人员感染耐药细菌.

    作者:余海峰;王晓霖;樊燕平;姚振江;陈思东;叶小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肝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旨在为该地区肝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7~8月对班玛县所属的5个乡镇中的2~3个自然村(每个乡)4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腹部B超检查.调查结果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1801人接受此次调查,B超检出肝棘球蚴病患者共217例(12.05%),其中囊型棘球蚴病(hepatic cystic enchinococcosis,HCE)47例、泡型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nchinococcosis,HAE) 17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2,P<0.001).B超检出肝棘球蚴病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1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0,P<0.001).不同职业中牧民检出率高(19.91%),职业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73,P<0.001).不同地区之间HCE和HAE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青海省班玛县存在较为严重的囊型和泡型肝棘球蚴病的流行(尤其在达卡乡人群),该地区50 ~ 59岁、女性和牧民是泡型肝棘球蚴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任利;张灵强;周凤声;樊海宁;邓勇;王海久;马洁;王展;洛桑达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晚餐-睡眠间隔时间和晚餐后散步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晚餐-睡眠间隔时间和晚餐后散步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癌病例428例,同期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441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晚餐-睡眠间隔时间和晚餐后散步等生活行为习惯.结果 较短的晚餐-睡眠间隔时间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ORadjusted=2.858,95% CI:1.893 ~4.314),晚餐后无散步相比散步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OR =2.909,95% CI:2.037 ~4.153).较短的晚餐-睡眠间隔时间且餐后无散步患胃癌的危险性比较长间隔时间且散步的大(OR=6.427,95% CI:3.964 ~ 10.419).晚餐-睡眠时间与晚餐后散步乘积项(ORadjusted=1.572,95% CI:1.361~ 3.769),交互作用系数为3.273.结论 较短的晚餐-睡眠间隔时间和晚餐后无散步与胃癌发生具有关联且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张曦;许乐;戴嘉喜;林仁琴;田芳曦;梁冰;郭谊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安徽省耐多药肺结核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安徽省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83名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对照组为98名已治愈的非耐药肺结核病人,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结果 居住地为农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少、外出务工、吸烟、服用抗结核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既往抗肺结核治疗次数多、既往有某个疗程中暂时停药或暂时中断治疗、首次确诊时X线检查肺内病灶多、空洞多、首次抗结核治疗效果未治愈都是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病人接受过结核病知识以及治疗过程中有关服药原则的宣传和教育、>7h的睡眠时间是耐多药肺结核的保护因素(均有P<0.05).结论 导致安徽省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适当的宣传教育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

    作者:余述凤;梅晓冬;阚晓宏;方雪晖;包训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09-2014年无锡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2009-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4年无锡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4年无锡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035起,累积报告病例4 959例,占同期总发病人数的6.2%(4 959/79 571),其中12起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聚集疫情每年发病高峰在4~6月和11月;聚集性疫情和病例数均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77.6%(803/1 035),且地区间托幼场所发生频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1,P<0.001);疫情发生后1d内报告的占21.3% (220/1 035),罹患率为0.02%~100.00%,中位数为1.6%,疫情持续时间1~46d,中位数为4.0d;疫情发生报告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及发病人数均呈正相关(均有P <0.001).共采集病例标本阳性率为42.2%(1 008/2 389),阳性标本中以EV71型(45.3%)和CoxA16(40.1%)为主.结论 无锡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应加大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可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作者:石平;钱燕华;朱晶颖;陈善辉;耿倩;庄鹭红;朱丁;施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短暂轻度阴囊热应激对小鼠睾丸的损害作用

    目的 探讨单次、短暂、轻度阴囊热处理(43℃,15 min)对小鼠睾丸的损害作用.方法 24只成年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将热处理组小鼠身体的下1/3部分浸于43℃恒温水浴中15 min,于热处理后0.5h、2h和6h取睾丸组织.将对照组小鼠下腹部浸入22℃水浴15 min,6h后处死取睾丸组织.采用HE染色对睾丸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睾丸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热处理后6h小鼠睾丸组织生精小管间隙增大,生精小管内细胞排列紊乱,胞浆空泡化明显,核固缩细胞增多,多核精细胞显著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阴囊热处理能够显著诱导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增加睾丸组织裂解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 单次、短暂、轻度阴囊热处理(43℃,15 min)能够明显引起睾丸病理组织学损伤,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作者:穆柯瀚;曹博阳;姬洋;吴一鹏;卫霞;刘洪茂;姬艳丽;徐德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3-2014年度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对儿童保护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2013-2014年度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2013-2014年度6~59月龄的实验室诊断流感病例为病例组,在广州市免疫规划系统中随机选择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保护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690名研究对象.2013-2014年度,流感疫苗对6~ 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为42.3%(95% CI:27.8%~53.8%),对3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高于6~35月龄儿童,完全免疫的保护效果高于部分免疫,性别间保护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流感疫苗对6 ~ 59月龄儿童具有中等保护效果,建议6~59月龄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作者:贺晴;许建雄;王鸣;沈纪川;张春焕;傅传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州市大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广州市大学生登革热的防控基本知识、疫情相关态度及行为,为更高效地遏制高校登革热传播,更好开展高校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市1 5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 564名大学生中有1.4%在调查前2个月期间被确诊为登革热,48.5%学生担心自己在这次疫情中受到感染;受访大学生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平均得分为(72.7±16.4)分,不同专业、地区的学生登革热防控知识存在差异;受访大学生登革热防控行为的总实施率为69.3%,其中“及时清理宿舍及周围积水”的行为实施率高(85.0%);大学生获取登革热防控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67.6%);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防控知识和防控态度是登革热防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本次受访大学生的登革热感染率较高,但防控态度积极,防控知识及行为仍需加强与完善,高校仍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宣教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疫情的再度复燃.

    作者:庞敏慧;王海清;饶珈铭;杨建卫;叶云凤;王声湧;董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口服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安全性的网络Meta分析

    目的 应用网络Meta分析评价8种口服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安全性.方法 检索收集2015年7月之前国内外发表有关口服铁剂与儿童缺铁性贫血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加载NetMetaXL宏命令调用WinBUGS 1.4.3软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8种口服铁剂之间的OR值及优劣顺序.结果 纳入文献31篇,3 417例缺铁性贫血儿童.与右旋糖酐铁相比,硫酸亚铁、铁叶绿素钠、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多维铁复合物、多糖铁复合物、富马酸亚铁的OR值及95% CI分别为0.00(0.00 ~0.03)、0.03(0.00~0.39)、0.02(0.00~0.23)、0.01(0.00 ~0.07)、0.01 (0.00 ~0.11)、0.02(0.00 ~0.19)、0.01(0.00~0.12).右旋糖酐铁发生不良反应风险小(SUCRA =0.999 4),而硫酸亚铁的风险高(SUCRA=0.034 1).结论 硫酸亚铁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选择硫酸亚铁治疗儿童IDA时需慎重.

    作者:旷满华;熊文婧;谢新鑫;刘也;刘洋;让蔚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蚌埠市4~6岁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蚌埠市4~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蚌埠市东市区、中市区和西市区各选取1所幼儿园,选择其中的4~6岁儿童478人,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的家庭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调查儿童中,有42.92%偏食,45.75%挑食,74.73%吃零食,82.35%喜欢喝含乳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以及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均有P<0.05);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与儿童吃早餐相关(均有P <0.05).结论 偏食、挑食及是否早餐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应提高父母的营养知识和示范意识,以促进儿童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作者:韩慧;汤建军;张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职业倦怠在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索职业倦怠在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从安徽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随机选择199名在职在岗护士接受本次横断面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Spearman 相关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职业倦怠在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以及离职倾向呈正相关(均有P <0.05),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以及去人格化与离职倾向之间呈正相关(均有P<0.05).路径分析显示,职业场所暴力通过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对离职倾向的间接效应分别为(=6.21,95% CI:0.021 ~0.059)和(t=5.39,95% CI:0.019 ~0.056).结论 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是影响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在工作场所暴力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作者:包满珍;吴丹;汪苗;陶莉;张淼;汪娜娜;唐友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安徽省各级医院丙型肝炎病例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丙肝病例报告的质量,为提高丙肝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丙肝病例报告数较多的不同等级医院,对选中医院2014年第1季度丙肝住院病例进行核查.结果 共抽取6市3县的19家医院进行核查,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0家,县(区)级医院4家.核查的662例丙肝住院病例中,150例漏报,总漏报率为22.66%,其中省级医院漏报率20.13%,市级医院23.54%,县(区)级医院2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74,P=0.679).通过对上报至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512例丙肝住院病例进行诊断分类核查发现,诊断分类误报率为39.26%,急慢性分类误报率为65.23%,其中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丙肝诊断分类误报率均明显低于县(区)级医院(均有P <0.05),省级医院丙肝急慢性分类误报率明显低于市级医院和县(区)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目前安徽省各级医院丙肝报告质量普遍较差,丙肝漏报率和诊断分类误报率均较高,尤其是丙肝急慢性分类.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丙肝诊断报告标准的培训,规范丙肝报告要求,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戴色莺;程晓莉;吴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

    目的 调查某院重症监护科发生的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 采取回顾病程记录、实验室检查和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2015年8月6日~27日该院重症监护科发生的5例下呼吸道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污染环境和物品进行微生物采样,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5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敏感和左氧氟沙星中介外,其他均耐药.5例患者2例经治疗好转出院,3例死亡.共采集环境物表标本84份,其中从监护导联线和保洁工人手分离到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取感染防控综合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 此次重症监护科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保洁工人手和/或监护导联线污染相关.

    作者:李连红;胡慧敏;周立英;周晓玲;饶友花;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美卫生检疫在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中的比较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卫生检疫体制的不同和两国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做法,分析两国卫生检疫的异同.本文主要讨论了中美两国在口岸筛查、指定口岸入境、援助疫情国以及感染病例回国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中国进一步做好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提出了“积极支援疫情发生国”,“强化交通运输检疫和口岸检疫”,“稳步提升本国公共卫生水平”国际间传染病防控三原则.

    作者:谢灿;毕玉国;谭绪良;朱兆银;田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上海市闵行区35岁及以上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35岁人群H型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获得有效数据3 059人.≥35岁人群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47.04%,H型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为87.9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4,95% CI:1.21~1.73)、年龄≥45岁(OR =2.05,95% CI:1.46~2.88)、超重(OR=1.67,95% CI:1.40 ~ 2.00)和肥胖(OR=2.80,95% CI:2.13 ~3.70)、血压级别≥2级(OR=13.42,95% CI:8.97 ~20.06)、患有糖尿病(OR=1.66,95% CI:1.35~2.04)、血清肌酐升高(OR=2.84,95% CI:1.35 ~5.99)、血清叶酸偏低(OR=1.46,95% CI:1.23~1.73)、血清维生素B12偏低(OR=1.22,95% CI:1.03~ 1.45)是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35岁及以上人群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高,有必要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社区H型高血压的防控措施.

    作者:张金玲;严玉洁;郦伦强;方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区高血压前期生活方式群组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通过社区群组干预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干预组188人参与群组干预,对照组234人进行常规指导,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开展前、开展后6、12、18个月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中所有指标随时间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其中饮酒量、吸烟量、油摄入量、盐摄入量、千步当量数、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7个方面呈线性趋势;其中饮酒量通过干预减少了5.94 g/d,油、盐摄入量分别减少了4.47 g/d和0.56 g/d,千步当量数增加了10.10/d,SBP从(124.54±5.87) mmHg降低到(122.40 ±8.32) mmHg,DBP从(79.47±4.86) mmHg降低到(77.14±6.05)mmHg;而对照组中只有吸烟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DBP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线性趋势(均有P<0.05).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量、盐摄入量、千步当量数、BMI和DBP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且后4个方面存在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结论 社区群组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有改善作用,同时也有控制血压的效果.

    作者:李洋;胡洁;郭海健;曲晨;张徐军;李小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辽宁省城乡居民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描述分析辽宁省居民正常高值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正常高值血压防控工作.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本省18岁及以上32 12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比较不同人群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居民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38.21%,标化率37.07%.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农村、男性、高年龄组、受教育程度低、高收入、吸烟、超重和肥胖是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辽宁省居民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防控工作,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指导.

    作者:李宁;游弋;潘磊磊;杨学良;武志林;郝庆志;卢春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柳州市市区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行为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柳州市市区≥50岁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及相关行为,为开展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与基础.方法 对柳州市柳南区和柳北区招募的1 176名≥5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全部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和高血压治疗应考虑哪些因素认知不足.仍有7.3%患者吸烟,18.6%饮食习惯偏成,12.4%过去一年没有进行户外锻炼;近一半高血压患者存在头晕、视力模糊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者中,57.3%的患者不能遵医嘱规律服药,≥65岁的老人和< 65岁人群在治疗后血压能够得以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P=0.021);患者对高血压管理主要采用医院检查和社区随诊,在管理模式上,更多人倾向于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结论 针对柳州市高血压患者在疾病认知、生活方式、用药情况等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管理技能.

    作者:韦红卫;赵梦琴;冯献湘;余东远;杨进;范引光;黎明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项目效果评估

    目的 评价南京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 于2014年4月~6月,以街道社区为单位,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共成立50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内容参考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建立的中国本土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ject,CDSMP).活动前和3个月后分别开展相同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以评估管理效果.结果 共登记愿意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的高血压患者586例,完成6次小组活动的患者575例,应答率为98.1%.与活动前相比,参与者高血压防制相关的10道题目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的6方面、生活质量的生理总评分((49.56 ±8.15)vs(51.29 ±7.61),t配对=6.254,P<0.001)和心理总评分((49.25±10.84) vs(51.66 ±9.62),t配对 =5.888,P<0.001)活动后均显著提升;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分别降低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配对分别为7.516、6.382、2.034,均有P<0.05).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南京社区推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CDSMP可在南京社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琛琛;洪忻;秦真真;陈旭鹏;周海茸;王志勇;徐斐;喻荣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