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4-3679
  • 国内刊号:34-1304/R
  • 影响因子:1.86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55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年9期文献
  • 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头孢菌素应用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北京市十所三级综合医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资料,选取其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频率及种类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135 97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诊病例资料,病例年龄为(43.6±16.2)岁,男性占42.7%.抗菌药物总体使用率为71.2%,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率为55.3%.急性扁桃体炎头孢菌素的使用率高为64.6%,其余依次为急性喉炎和气管炎63.6%,急性会厌炎59.0%,急性鼻窦炎57.9%,普通感冒53.4%,急性鼻咽炎51.9%.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病例中,有45.8%的病例使用了注射剂.头孢菌素的应用种类以第二代应用多(J01DB,56.1%),其余依次为第三代(J01DD,42.8%)、第一代(J01DB,1.2%)和第四代(J01DE,0.0%).结论 目前我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头孢菌素使用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作者:席韩旭;武轶群;张洋;周子君;胡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龙岗区铬作业工人职业暴露情况调查

    目的 通过开展铬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与铬职业暴露人群呼吸系统健康损害检查,有助于详细掌握辖区内铬职业暴露人群的铬暴露量、健康状况和职业危害现状,为开展铬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评估、健康监护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方法 调查辖区全部五金电镀厂基本情况,对作业场所空气、作业工人血进行采样和检测,同时对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作业场所空气铬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012 mg/m3(浓度范围:0.01 ~0.24 mg/m3),低于国家容许卫生标准(0.15 mg/m3),未发现铬酸盐超标.对372名工人鼻部进行检查,发现鼻中隔黏膜糜烂2例、鼻中隔软骨部穿孔2例,总检出率为1.08%.工人工龄与血铬浓度两者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r=-0.04,P=0.445).作业场所空气铬浓度组间铬鼻部位征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18,P=0.140).结论 地方政府部门需要高度关注辖区五金电镀行业铬作业职业病危害的现状,积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控制铬职业病危害.

    作者:胡光丽;丁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卒中后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应用A2DS2评分预测卒中后肺炎的发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A2DS2评分对卒中后肺炎预测的准确程度.方法 收集4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2DS2评分对卒中后肺炎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卒中后肺炎发生率为23.92%.其中高龄、男性、吸烟史、吞咽困难、肺部基础疾病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NIHSS评分中5~15分及≥16分以上、房颤、留置胃管是卒中后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P<0.05).ROC曲线结果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88,在评分为5分时其正确指数高.结论 高龄、男性、吸烟史、吞咽困难、NIHSS评分中≥5及以上、留置胃管等是卒中后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2DS2评分可很好用于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预测,对于指导卒中后肺炎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锋;刘晓敏;陈银河;周树生;吴燕;任明山;胡伟;朱余友;常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07-2012年广西监测点脑膜炎症状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细菌性脑膜炎发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2年在广西贵港市及所辖市、县建立起以实验室检测为基础的脑膜炎症状监测系统.对符合筛检标准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脑脊液及血标本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 共评估了2 493名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95例,临床诊断444例,可疑病例1 954例.确诊及临床诊断的细菌性脑膜炎年均发病率为2.63/10万;死亡21例,病死率为3.90%.发病年龄呈增高趋势,确诊及临床诊断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7岁.由真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菌中新型隐球菌分别占42.55%(20/47)及16.36% (9/55);其次为猪链球菌,分别占14.89%(7/47)及7.27%(4/55)用PCR方法检出脑膜炎奈瑟菌2株、流感嗜血杆菌2株及肺炎链球菌10株.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谱发生了变化;敏感的症状监测系统加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对脑膜炎的发现、防控及临床诊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大斌;林玫;杨进业;李健龙;吴兴华;权怡;黎祖秋;谢一金;李艺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990-2010年我国城乡成年女性人群乳腺癌死亡率的流行趋势

    目的 探讨近20年我国城乡成年女性人群乳腺癌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方法 研究中采用了《卫生统计年报(/鉴)》的数据,将20岁及以上女性作为研究人群.分析中采用直接标化法进行乳腺癌死亡率的标化,采用Joinpoint回归估计死亡率的年平均变化率;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法探讨年龄、时期和队列三因素对乳腺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近20年我国农村人群乳腺癌死亡率平均每年增长1.79% (Z =4.44,P<0.001),快于城市人群,城乡的差距正逐步缩小(P=0.026).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女性时期效应对死亡率的影响作用不大(F=0.92,P=0.441),其他模型拟合良好(均有P<0.001);控制年龄和出生队列的效应后,1990-2010年农村女性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控制时期和队列影响后,女性人群6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加,乳腺癌的死亡风险升高,50~59岁达到峰值;控制时期和年龄效应后,出生年代越晚的人,女性乳腺癌的死亡风险越低.结论 乳腺癌的人群防治不但需要综合防治策略,降低全人群的发病风险;农村人群的二级和三级预防也不容忽视;也需要为乳腺癌病人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颈癌中vimentin和ki-67蛋白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并探讨两种蛋白是否可以作为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标记物.方法 选择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中vimentin和ki-67表达状况.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vimentin蛋白,患者临床资料及增值标记物ki-67之间的关系.结果 Vimentin有60例表达阳性(75.00%,60/80).Vimentin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72,P<0.001).Vimentin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局部侵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均有P<0.05).结论 在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易发生EMT现象,在宫颈癌组织中vimentin表达异常升高并伴随着高表达ki-67,预示肿瘤细胞易向远处转移.

    作者:万安;周颖;曲皖君;王晓丽;赵洪萍;徐兵;孙多祥;赵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南宁市3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城乡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对南宁市青秀区(城市)和横县(农村)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随访管理满1年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随机抽取城市300例,农村200例,共500例调查对象.以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率为99.20%.南宁市3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率为67.94%,其中城市为69.23%,农村为66.67%,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550).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有体育锻炼(OR =2.116,95% CI:1.308~3.421)和糖尿病病程(OR=2.721,95% CI:1.484~4.989).在规范管理模式下,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利的主要危害因素,其次是缺乏锻炼.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在随访管理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的指导,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周吉;周芳华;石健;叶琳;杨绍湖;江珊;梁宝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奶制品摄入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目的 研究奶制品摄入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在Pubmed 中以“dairy or milk”和“metabolic syndrome or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进行检索,收集研究奶制品与MetS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抽取每个研究中奶制品高与低摄入量相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利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RR值和95% CI,并进行分层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6篇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与低摄入水平相比,高摄入水平的合并RR为0.79 (0.70~0.90).按照地区、诊断标准、随访时间分层后,RR值无明显变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每增加一“份”奶制品摄入可以减少3%的MetS发病风险.结论 奶制品的摄入可以降低MetS发病风险.

    作者:李龙;沈丹萍;王小平;秦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某综合性医院84例膜性肾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84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改变及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膜性肾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理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73.81%,62/84)、镜下血尿(35.71%,30/84)、高血压(16.67%,14/84)和肾功能不全(17.86%,15/84),伴发高血压平均年龄(53.71±16.47)岁,肾功能不全平均年龄(53.80±17.71)岁.病理类型Ⅰ期占20.23%、Ⅱ期占36.90%.免疫荧光IgG阳性96.43%,C3阳性96.43%.男女之间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2004-2013年每年膜性肾病患者占同期肾活检比例分别为4.46%、5.13%、4.35%、5.83%、6.78% 、5.83%、6.84%、8.06%、10.74%、12.50%.结论 对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应积极行肾穿刺活检术.膜性肾病患者在同期肾活检患者中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近5年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呈增长趋势.

    作者:许秀华;梁萌;沈淑琼;许树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恩施已婚妇女产后一年意外妊娠发生状况及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已婚妇女产后1年意外妊娠发生状况及原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恩施州18 ~49岁已婚妇女8 096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8 096名被调查者中,10.3%报告产后1年发生过意外妊娠.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已婚妇女报告产后1年发生意外妊娠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31 ~4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报告意外妊娠的比例高(分别为11.8%、23.9%、12.1%).丈夫年龄为30岁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妇女报告产后1年意外妊娠的比例也较高.在产后1年发生意外妊娠的原因中,报告“认为哺乳期不会怀孕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高(51.0%),其次为“避孕措施失败”(27.4%).31 ~40岁组报告“避孕措施失败”的比例高达73.0%,高文化程度者和非农民职业者报告该原因的比例也相对较高.报告产后1年发生意外妊娠的妇女,77.8%选择手术流产终止妊娠,18.2%为药物流产,2.7%选择继续妊娠,1.3%为自然流产.结论 恩施州已婚妇女报告产后1年意外妊娠的比例高.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已婚妇女产后生殖健康保健及节育措施服务,并提倡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

    作者:肖汉;秦超萍;燕虹;李十月;徐德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体外耐药性分析

    目的 考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cal pneumonia,NP)患者致病菌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CAP和NP患者的痰液标本,实验室分离细菌,鉴定致病菌菌种以及检测耐药性.结果 CAP和NP患者主要致病菌均为G-,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CAP组患者致病菌总数的43.7%、11.2%;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则分别占NP组致病菌总数的31.7%、14.8%;主要致病G+菌和G-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具有一定耐药性,其中对致病G+菌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抗菌药有万古霉素和莫西沙星,耐药率均低于20%;对致病G-菌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抗菌药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和头孢匹罗.结论 及早的致病菌分析和耐药检测能提高抗菌药对CAP和NP的疗效.

    作者:彭松;张琳;周树生;刘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农村老年人群代谢性危险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群代谢性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农村社区5 45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代谢性危险因素与T2DM的关系,采用比值比(odds rate,OR)评价代谢性危险因素与T2DM的关联强度.结果 农村老年人群T2DM粗患病率为12.46%,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血压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45.91%、18.96%、33.67%和49.95%.主成分分析将4种代谢性危险因素信息成功降维,综合成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2.44%.结论 代谢性危险因素在农村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其与T2DM存在关联性.

    作者:刘晓田;李玉倩;张路宁;王高帅;郭奕瑞;李琳琳;王重建;别荣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安全性研究

    目的 对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freeze-dried,MPCA-Fd/A+C)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30 000名合肥市参与接种的6~24月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发放日记卡,搜集两剂次接种后全身及局部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际观察30 089人,第1剂次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12%和0.09%;第2剂次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率分别为0.60%和0.02%.两次接种导致住院、急诊或就诊的不良事件率分别为0.37%和0.43%.接种第2剂次后,各种反应发生率较第1剂次更低(x2=155.55,P<0.001).接种两剂次流脑疫苗后发生的各种反应>90%为轻度反应,未发生潜在的威胁生命的4级反应.结论 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6~24月龄接种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振武;王晓萍;靳玉惠;张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常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诊疗习惯的研究

    目的 了解当地农村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就医习惯等,为农村地区慢性病诊疗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本项目是一项大规模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生活饮食习惯、相关知识及现病史等,通过体格检查获得血压、身高、体重等数据.结果 调查研究对象共1 056人,男性533人,女性523人,平均年龄(64.56±7.54)岁;研究对象收缩压平均(147.33±23.43) mmH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24.42±3.85) kg/m2,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57.10%,其中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3.66%、7.96%、3.22%和2.27%;年龄、BMI是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适当的体力劳动是其保护因素;97.40%受调查者不知道每日推荐盐摄入量,79.40%受调查者没有每月至少1次找村医生看病.结论 当地居民血压值偏高,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且相关知识匮乏,村医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较弱.

    作者:李志芳;段培芬;武阳丰;阎丽静;姬忠保;刘新太;冯向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09-2012年济南市B型流感病毒基因特性研究

    目的 了解济南市2009-2012年间流感病毒亚型分布,并对部分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09-2012年间济南市2家哨点医院采集的2 442例流感样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并将病毒分离得到的27株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重链区(hemagglutinin 1,HA1)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除2009年外,2010-2012年间济南市流感病毒均以B型流感为主;27株流感病毒株,HA1基因进化分析表明,16株属于Victoria系,11株属于Yamagata系.Victoria系中基因大变异率为1.6%,与2009-2012年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一共有12个氨基酸突变位点.Yamagata系中基因大变异率为0.9%,与2008-2009年疫苗株B/Florida/4/2006相比,有9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分离到的27株流感病毒株的NA基因均属于Yamagata系,在济南经典的Victoria系已经不存在,所有Victoria系毒株均为重配株,不过其在进化树中存在3个明显的分支,与B/Yamagata/16/1988相比,存在53个氨基酸突变位点.结论 抗原变异在济南市2009-2012年的B型流感病毒中持续发生.

    作者:韩莹;杨国樑;张雯;赵红;韩秀云;潘晶;刘岚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的社会支持现况,分析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区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社会支持方面,两组的总得分、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两组在焦虑和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进一步进行了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比较,虽两组中无重度抑郁患者,但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病区人群因社会支持低于一般人群,导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希望相关部门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以改善病区人群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王金勇;石武祥;陈白云;刘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苏南农村居民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预防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在苏州吴江市松陵镇开展社区干预实验,在实验社区及对照社区各随机抽取高血压高危人群80例,对照社区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社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式健康教育、知己量化管理、镇村一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常规管理,干预前和1年后,分别调查两社区高危人群的高血压健康知识、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体检.结果 经1年干预,实验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不良行为流行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除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其余体检项目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和居民知识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对于提高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知、信、行水平,具有减低发病率、预防高血压、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的作用.

    作者:连燕舒;褚新春;娄德;胡晓江;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分析影响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接受国家免费一线抗病毒治疗时间大于半年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CD4+T淋巴细胞计数,了解调查对象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706例调查对象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为0.5~6年,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计数平均为(432±325)个/μl,其中171例(24.2%)患者调查时CD4+T淋巴细胞数计数<200 cells/μ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抗病毒治疗发生免疫学失败的危险因素是男性(AOR=1.480)、依从性差(AOR=1.765)和含去羟肌苷的治疗方案(AOR=1.724).结论 河南省部分地区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抗病毒治疗患者发生免疫学失败,建议加强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管理,选用适合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以更好地发挥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宏伟;袁源;王晓瑜;刘春华;杨丽婷;郑本锋;王霞;邢辉;阮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山东省AIDS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山东省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山东省1992-2012年确诊的AIDS患者的随访生存状况资料.生存率的计算和估计分别用寿命表法和乘积极限法,影响因素分析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1 345例AIDS患者中经异性传播占44.5%,经输血(血制品)或采血(浆)占23.2%,经同性传播占21.8%;医疗机构和检测咨询分别报告41.9%和39.5%;98.1%接受抗病毒治疗;320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中位生存时间为117.6个月,13年生存率为7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抗病毒治疗情况及AIDS确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扩大监测检测、扩大抗病毒治疗对延长AIDS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娜;王国永;朱晓艳;杨兴光;陶小润;康殿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室间隔缺损血清候选标志物锌指蛋白41的验证研究

    目的 验证锌指蛋白41(zinc finger protein 41,ZNF41)是否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的血清候选标志物.方法 收集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血清和与之性别、年龄、民族等频数相匹配的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各20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USA)检测各组血清样本中锌指蛋白41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锌指蛋白41在4组血清中均有表达,但VSD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均有P<0.05);ELISA检测结果可知VSD组的血清锌指蛋白41浓度为(136.72±56.44) pg/ml,ASD组为(94.54 ±41.98) pg/ml,TOF组为(100.69 ±37.08) pg/ml,健康对照组为(82.08 ±42.46)pg/m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进一步两两比较,VSD组与其他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其他3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锌指蛋白41在VSD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可能是VSD的血清候选标志物.

    作者:黄慧;仇小强;何武金;黄东萍;张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以医院为基础的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脑卒中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79例脑卒中患者和179例非脑卒中人群进行调查,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体质指数、吸烟率、饮酒率、体力活动强度、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简明智力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和卒中量表评分,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卒中量表评分.结论 体质指数大、吸烟、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低和卒中量表评分高的病人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大,高血压和卒中量表评分高的病人患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大.

    作者:刘辉;左群;陈首英;张宗光;蔡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浙江省手足口病与流感人群卫生状况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传染病病例社区、家庭和个人卫生状况及其健康教育需求,为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随机选取浙江省2012年8~10月各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病例,通过电话调查方式,随机抽查病例作为手足口病组和流行性感冒组,调查其病后就诊、卫生习惯、家庭及社区卫生环境和健康知识需求等信息,同时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 共调查有效问卷601份,应答率为85.2%,平均年龄(32.8±7.3)岁,男女比例为0.9:1.病例平均在病后(1.7±0.8)d去就诊,接触病例是重要的感染来源(36.2%,195/538).病例社区卫生设施可及性相对较差,且社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如动物粪便常见),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均不及健康人群;此外,手足口病组散居儿童比例高,病前接触类似症状病例比例高;流行性感冒组家庭卫生差,其社区开展传染病宣传比例低、疫苗接种比例低(均有P <0.05).人群对“传染病如何防护”(63.1%,379/601)感兴趣,欢迎使用宣传单、小册子和网络的宣传方式.结论 传染病病例所在社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传染病健康教育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剑;林君芬;柴程良;吕华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0-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流行特征,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今后流感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开展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简称ILI病例,监测结果、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和聚集性流感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本区共报告流感确诊病例301例,其中B型流感为优势毒株,占57.14%.2010-2011年共监测311 913例ILI病例,平均周就诊百分比为3.48%,各年龄组均有ILI病例报告,以0~14岁为主,占总ILI病例数的73.51%,ILI病例呈明显时间分布,高峰出现在2010年第35~39周和2011年第1~5周.2010-2011年浦东新区病原学监测阳性率为17.40%,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呈明显时间分布,高峰出现在2010年冬春季1~5周和夏秋季第35 ~39周和2011年的冬春季第1~5周.2010-2011年浦东新区共报告聚集性流感样疫情有21起,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等集体机构为主;12月为本区聚集性流感样疫情发病高峰期.结论 病原学监测阳性检出率与ILI病例流行高峰基本一致,加强ILI病例监测可有助于提出更好的救治、预防和控制措施.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流感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冬春季为流感防控重点时期.

    作者:邱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深圳市某区2009-2013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传播途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为本地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匿名询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 293-2008)方法确定感染者,输人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分析2009-2013年某区艾滋病监测资料.结果 2009-2013年共有新报告HIV感染者764例,主要通过异性接触传播(334,43.7%)、同性接触传播(262,34.3%)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144,18.8%);比较5年新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4,P<0.001),异性传播新报告病例数(x2=21.75,P<0.001)和同性传播新报告病例数(x2=50.3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接触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应针对性接触传播途径加大控制力度.

    作者:钱福永;彭涛;赖秀莲;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疆博乐和伊犁地区恙螨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调查

    目的 调查新疆部分地区恙螨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情况,探讨其作为恙虫病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 野外捕鼠采集其体表恙螨标本,分类鉴定后同种恙螨20只一组,提取DNA,根据Ot-Sta56kDa外膜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设计Ot种和型特异性引物,对标本提取的DNA先采用种特异性引物扩增,然后再采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型,并对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采集恙螨5种680只.其中,博乐纤恙螨(L.bolei) 220只,鼠幅纤恙螨(L.myotis) 200只,新疆纤恙螨(L.xinjiangensis)120只,二肩纤恙螨(L.dihumerale) 80只,岩栖纤恙螨(L.rupestre) 60只.从40只博乐纤恙螨、20只鼠幅纤恙螨中检测到Ot基因,经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分型均为Karp型.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碱基序列与Karp型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为97.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Karp株位于同一分支,证实了nested-PCR分型结果.结论 在新疆地区恙螨中存在Ot自然感染,Ot主要基因型为Karp型,应进一步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作者:邱尔臣;贾继民;张建江;李明;刘然;郑重;李海龙;党荣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广州市某哨点医院腹泻儿童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哨点医院门诊腹泻儿童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现状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5月广州市某哨点医院门诊腹泻儿童的人口资料学和粪便标本,采用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结果 348份粪便标本中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4.60% (16/348),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为主,检出率在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9,P=0.256),检出高峰为7~ 10月.检出的16株蓝氏贾第鞭毛虫经测序分型,14个分离株为集聚型A,2个分离株为集聚型B,其中A-Ⅰ亚型9株,A-Ⅱ亚型5株,B-Ⅲ亚型2株.结论 广州某哨点医院腹泻儿童存在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检出高峰在7~10月,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主要流行集聚型A.

    作者:姚月娴;陈惠芳;莫锦;胡婷婷;滕勇勇;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影响因素调查

    高血压发病率及患病率迅速增加,已是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公共卫生问题.齐齐哈尔市未曾进行过调查,故进行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减少并发症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岩;王书清;孙要武;程宇;金佰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结核患者住院临床特征与肝损结局的关系

    在抗结核治疗中,以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为核心的化疗药物均具有肝细胞毒性,联合应用加重肝损的程度,且目前对药物性肝损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清,影响因素也没有一致性的认同[1].本研究以临床上1 662例住院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的临床特征,旨在预防和干预肝损结局的发生,完善治疗方案.

    作者:蒋骏;张晓龙;洪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风险评估矩阵法的城市蚊媒疾病风险研究

    目的 建立城市蚊媒疾病发生风险评估体系,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方法 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影响蚊媒疾病风险发生可能性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通过风险评估矩阵,判断城市虫媒传染病的风险等级.结果 该指标体系确定了4个影响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6个影响风险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运用建立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南昌市发生登革热的风险等级为低级.结论 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用于多种蚊媒疾病风险的预测.

    作者:马红梅;柳小青;陈海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运用GM(1,1)模型进行安徽省流脑发病的灰色灾变预测

    目的 流脑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有一定的规律,但规律较为复杂,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发病趋势预测.本文旨在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相关方法,对1952-2009年安徽省流脑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安徽省流脑发病趋势,为流脑及其相似病毒的预防提供方法上的依据.方法 统计安徽省各年流脑发病率,定义并找出流脑易发年,根据流脑易发年序列,建立GM(1,1)模型,对安徽省流脑发病趋势进行短期灰色灾变预测.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安徽省1952-2009年中有10个流脑易发年,按照这10个易发年的序列进行GM(1,1)建模,计算结果为安徽省下一个流脑易发年为2016年.计算的平均相对精度为79.97%,模拟精度为95.63%,处于灰色灾变预测的合理预测范围之内.结论 可以用GM(1,1)模型进行安徽省流脑发病的灰色灾变预测,结合计算结果和误差分析,安徽省2016年及其前后两年可能有流脑易发年,考虑到目前安徽省流脑发病基数较小,很难呈现大规模流脑发病,但流脑发病波动规律仍然存在,计算结果可以为安徽省流脑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恒;柯资能;王昌忠;吕游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