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学报杂志

病毒学报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721
  • 国内刊号:11-1865/R
  • 影响因子:1.04
  • 创刊:198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27
  • 全年订价:86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生物医学工程
国际刊号:1000-8721
国内刊号:11-1865/R
邮发代号:82-227
创刊时间:1985
发行周期:

病毒学报杂志简介

本刊登载内容为人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和病毒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就,新进展。读者对象为病毒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以及病毒学的医务工作者。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MEDLINE、MEDLARS数据库,《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等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已经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主要栏目有论著、简报、综述、述评、信息。

栏目设置

病毒研究专题论著、流感病毒研究论著、人类病毒研究论著、动物病毒研究论著、昆虫病毒研究论著、病毒研究专题综述、综述、信息

杂志收录/荣誉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病毒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病毒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作者投稿编审平台成功后,2个工作日内会收到初审意见,10个工作日内完成同行专家评审。经评审后需要补充或修改的论文稿件,作者应在1个月内尽早将修回稿、修回盲审稿、高清图表以及作者答复意见上传至投稿编审平台;同时将上述文件以电子邮件发送到编辑部信箱。投稿刊登与否由《病毒学报》编委会审议后决定。

  论文学术审定通过后接受。出版审定(三审)达到出版标准后进行清样制作。《病毒学报》编辑部会将论文清样、资料版面费通知及稿酬发票等相关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等。作者认真校对之后需在清样首页右上角亲笔签名,在规定时间内发送清样扫描件至编辑部邮箱,并将校对清样签字原件邮寄至编辑部。作者需按时汇款至《病毒学报》编辑部指定的承办单位帐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并注明汇款用途(病毒学报资料版面费)及作者姓名和稿件编号等。作者将汇款单据扫描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病毒学报》编辑部。承办单位收到汇款后将及时开具发票并以快递到付方式寄给作者。

  《病毒学报》论文排版清样三校核红后定稿,论文单篇网络首发出版,优先数字出版传播,并编入国内外有关数据库,之后彩色印刷版出版发行。《病毒学报》编辑部将免费寄送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2册当期样刊;若需更多期刊或单行本,请及早申请并承担有关费用。论文发表后,作者稿酬将一次性发放给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第一作者¥100.00元/版;通讯作者¥200.00元/版,不含参考文献版面)。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病毒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病毒学报杂志发文量
病毒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仓鼠终末期脑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研究

    为了探讨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仓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数量及功能改变,利用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受染仓鼠各脑区中表达变化的特点,同时比较其与神经病理学改变及PrPSc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感染终末期仓鼠的脑组织中GFAP表达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相比,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区域GFAP着色细胞数量分别增高3.69、2.41和1.56倍.感染仓鼠脑组织NSE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小脑、海马CA1区和大脑皮质NSE着色细胞数量分别仅为正常对照相应区域的22.5%、54.2%和53.9%.这些变化与PrPSc在脑组织中的沉积程度和空泡样变性程度相吻合.结果提示,GFAP和NSE的检测可分别很好地反映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数量及功能状态,成为在朊病毒病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变化指标.

    作者:陈岚;张瑾;肖新莉;韩俊;高建梅;张宝云;许彩民;董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牛血液中一株新型环状病毒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我们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哨兵动物牛上采集的血液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暂将其命名为广西环状病毒(毒株号:V172/GX/2015).病毒接种C6/36细胞后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聚集、皱缩与脱落.高分辨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病毒基因组由10节段的双链RNA组成,在凝胶上呈现“3-4-3”的带型特征.通过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取V172/GX/20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9 889 bp,基因节段的大小在3 996bp(Seg-1)至829 bp(Seg-10)之间,可编码VP1至VP7等7种结构蛋白以及NS1至NS3等3种非结构蛋白.对环状病毒属保守的VP1、VP3(T2)与VP7(T13)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V172/GX/2015与蚊传播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Peruvian horse sickness virus以及Mobuck vir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在31.4%至69.9%之间;V172/GX/2015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其它环状病毒的进化分支.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环状病毒在牛上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环状病毒属病毒的认知,为开展新型环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性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杨恒;李占鸿;张怡轩;高林;谢佳芮;廖德芳;吴健敏;李华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及疫苗研究进展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炎病毒(RT-NANBH),1983年Balagan等应用免疫电镜技术从一名志愿受试者粪便中观察到直径为27nm~30nm的病毒样颗粒,从而证实该病毒为一新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作者:佟玉品;詹美云;毕胜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呼肠孤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计算机分子信息及模型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三维构像与结构模型、病毒的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已成为现代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其实质在于揭示病毒的复制与组装机制,探明病毒与宿主间的互相关系及遗传变异规律等,为终从理论上阐明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以及从实践上解决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20世纪50年代呼肠孤病毒的发现,首次证实了双链RNA病毒可作为稳定生命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呼肠孤病毒特有的分段RNA基因组结构与全保留复制特征,为研究病毒的毒力、转录调控机制、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型.正呼肠孤病毒(亦简称呼肠孤病毒)T1L、T2J和T3D为呼肠孤病毒三种血清型原型分离株,目前已研究得十分深入.本文就近年来呼肠孤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方勤;朱作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ICTV第九次报告对病毒分类系统的一些修改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于2012年发表了新的病毒分类第九次报告[1].在这个长达1327页的报告中,将目前ICTV所承认的2284种病毒和类病毒归入349个属、19个亚科、87个科和6个目,并公布了卫星病毒和朊病毒的种类.第九次报告是在前几个病毒分类报告的基础上,汇集了自2005年以来所有得到批准的病毒分类新建议[2-13]而成,表1列出ICTV 1-9次报告的主要变化.

    作者:张忠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马铃薯Y病毒蚜传辅助成分介导PVX/PVY协生作用

    构建了马铃薯Y病毒中国株系(PVY-C)蚜传辅助成分(HC-Pro)基因的正义、反义和缺失三种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NCg9.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HC-Pro基因及其突变体已经整合到烟草染色体中,Western blot分析证明,正义HC-Pro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在转基因烟草中有表达产物.攻毒试验结果证明,转正义HC-Pro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不仅能够提高T1转基因烟草中PVY-C的病毒积累和致病性,而且对异源病毒PVX具有同样的作用,而转反义HC-Pro基因烟草对PVY-C和PVX的致病性无影响.因此PVY-C HC-Pro基因介导PVX/PVY的协生作用.

    作者:鲁瑞芳;郭明;李为民;梁小波;彭学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TLR2和TLR4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的新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LR2和TLR4参与宿主细胞抗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为了进一步了解TLR2和TLR4的新作用,本文重点归纳TLR2和TLR4的细胞定位、活化的信号途径和介导的细胞因子反应及其共受体,详细总结TLR2和TLR4识别的病毒及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指出TLR2与TLR4互作的新方式,旨在为宿主抗病毒感染的新机制提供新思路.

    作者:于莉;潘靖丹;杜娈英;谢广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体应答研究技术在非人灵长类感染与免疫模型中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单个B细胞抗体筛选技术与深度测序 (Deep Sequencing) 的发展, 相应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内抗体应答研究中.但该类技术在非人灵长类 (Non-Human Primates, NHPs) 抗体应答研究中的应用较为有限.而NHPs由于与人类具有较为相似的免疫系统, 二者在感染或免疫后可以激起相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 尤其是对NHPs产生的针对病原体感染或疫苗的NHP抗体应答谱研究, 可以为人类免疫学研究、疫苗设计及生物药物临床转化提供关键信息.本文对目前常用非人灵长类抗体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实例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者提供较为完备的参考.

    作者:王一文;罗文新;夏宁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一个独特的RNA酶A抗性复合物在腺病毒L1 poly(A)位点的上游形成

    在腺病毒交替的poly(A)位点使用过程中,靠近主要晚期启动子的L1 poly(A)位点起着主导的作用.前期的实验已经发现,在L1 poly(A)位点的上游存在一个RNA的抑制元件叫URE,缺失URE可以使模拟小基因的poly(A)进入病毒晚期的感染方式.现将L1 poly(A)位点单独游离出来,用体外的紫外交联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没有紫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仍有一组小于30kD的独特的RNA酶A抗性共价复合物形成.这个复合物的产生完全依赖于核提取液中的蛋白因子,并且与URE中的特定RNA序列直接相关.这种独特的在没有紫外光照射情况下形成的RNA-蛋白质共价复合物说明,URE效应或许是通过与特异的核内蛋白因子反应而达到的.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这些蛋白因子提供了前提保证.

    作者:刘力;王树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国国内首次发现Ⅰ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

    对云南省参加健康体检人员中一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S区基因序列测定,以了解其分子生物学特点.利用巢式PCR扩增HBV S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将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上进行BLAST搜索,同时运用Mega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基因树,并将其核苷酸和氨基酸与已报道的A~I基因型参考株的同源性进行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比较结果证明,此标本病毒基因型为HBV I基因型.本文所发现的I基因型标本为国内首次报道.

    作者:康文玉;毕胜利;丁峥嵘;田炳均;赵智娴;李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病毒学报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病毒学报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