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4-3679
  • 国内刊号:34-1304/R
  • 影响因子:1.86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55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7年2期文献
  • 尼古丁贴片的长期戒烟效果: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尼古丁贴片的长期戒烟效果.方法 通过高敏感性搜索策略搜索RCT,并应用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检,对所选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尼古丁贴片组的1 a戒烟率是安慰剂组的1.50倍(95% CI为1.27~1.78,z=4.68,P<0.00001).结论 尼古丁贴片有长期的戒烟效果.

    作者:刘翔;叶冬青;凌文华;姚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询问病史,检测血糖、血脂.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78.75%)、CCA内径及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发生部位以CCA多(64.2%),其次是BIF(29.4%);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01);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TG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糖尿病、血糖和血脂等代谢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的积极干预,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芹;庞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CAM)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与其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6例妊高征患者(轻度20例,中度24例,重度22例)和24例正常晚期孕妇(对照组)的产前和产后1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以及血浆E选择素(sE-selectin)及P选择素(s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各组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高征患者产前的sCAM 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轻度患者sVCAM-1、sE-select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度患者sVCAM-1、sICAM-1、sE-selectin及sP-selectin水平与轻度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重度患者sVCAM-1、sICAM-1、sE-selectins及sP-selectin水平与中度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相关分析显示,sE-selectin及sP-selectin与sVCAM-1及sICAM-1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42、0.498、0.503、0.487,P均<0.05).产后各组sCAM表达水平与产前相比大幅度下降(P<0.01及0.05).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妊高征的重要发病机理,sVCAM-1、sICAM-1、sE-selectin及s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升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丁芳林;李丽文;刘丛;邱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戊型肝炎基因重组研究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及其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HEV基因全序列,经过对齐、去除空位处理后,运用RDP 2.0软件进行筛查,然后利用SimPlot 3.5.1软件进行相似性分析和BOOTSCAN分析,对基因重组加以验证,并构建大似然比进化树,观察重组片断拓扑结构的改变.结果 利用RDP 2.0软件共检测到3个重组序列,分别是AF459348、D11093、D11092,都是I型HEV.相似性分析和BOOTSCAN分析都显示D11093、D11092重组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重组片断大似然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都发生在I型ORF1区.地缘分析表明D11092是基因重组的产物,而D11093极有可能是实验室内发生的重组.结论 HEV进化过程中也存在重组,主要发生在I型ORF1区;HEV基因重组对于未来HEV抗原性改变可能影响不大.

    作者:邵中军;彭文祥;熊成龙;徐德忠;姜庆五;居丽雯;郑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鱼藤酮对PC12细胞谷氨酸含量及其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与谷氨酸递质水平及谷氨酸转运体表达的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鱼藤酮染毒PC12细胞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毒细胞胞外Glu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谷氨酸转运体EAAC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0.25 μmol/L鱼藤酮染毒24 h即可引起PC1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渗出量显著增加;0.5 μmol/L以上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释放Glu增加,谷氨酸转运体EAAC1 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 鱼藤酮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可能与其增加Glu释放和降低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辉;张筱军;李云鹏;董兆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活质量与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15~39岁农村女性居民生活质量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农村女性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巢湖市居巢区2个乡镇1 062名15~39岁女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采用BSS和GQOLI-7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自杀意念发生率为5.0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躯体是否残疾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躯体残疾、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是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年女性、躯体有残疾、躯体功能差、心理功能差是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预防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女性的生活质量,大限度预防自杀.

    作者:孙美兰;叶冬青;范引光;潘发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1997~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合肥市1997~2005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合肥市1997~2005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24 562例,死亡66例,年平均发病率62.64/10万,年平均死亡率0.1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甲型肝炎呈直线下降趋势,发病率与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51,P<0.01);乙型肝炎呈稳中略降的趋势,但15岁以下乙肝的发病率下降明显并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32,P<0.01);丙肝和戊肝呈上升趋势.结论 使用疫苗能有效降低甲肝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的发病率.在使用疫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吴金菊;叶临湘;马尔健;刘怀珠;苏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福建建阳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及危险度评估

    目的 了解建阳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度及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建阳市农村地区8个村,年龄35~74岁的常住居民773人,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并收集其他相关资料.结果 建阳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42%,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P<0.01);高血压患者中,22.65%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9.94%正在服用降压药,1.10%(2人)血压得到控制(<140/90 mmHg).高血压患者并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龄、血脂异常、肥胖等所占百分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P<0.01);高血压患者中,中危占57.46%,低危、高危和很高危分别占11.05%,12.71%和18.78%.结论 建阳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偏低,而且治疗和控制率很低,高血压危险度评估以中危为主,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力度.

    作者:黎林森;曹杰;黎冉;吴畏;叶小莉;周其英;顾东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龙胆抗病毒有效部位RG2-1体外抗RSV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龙胆抗病毒有效部位RG2-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经水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离心后,得到龙胆抗病毒有效部位RG2-1,并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其在Hela细胞中对RSV的抑制作用.结果 RG2-1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0.66 mg/ml-1,抑制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42 mg/ml,治疗指数(TI)为25.38;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PE抑制率明显增高,且对RSV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5).结论 RG2-1在Hela细胞中对RS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鑫;李洪源;谢志平;陈振华;张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运用空间局部内插研究我国应征男性青年视力低下的地区分布特征

    目的 研究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检出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01年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检出率资料,在ArcGIS 8.1软件支持下,建立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发病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建立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图,以交叉评价指标为依据选择无偏优的空间分布图.结果 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图显示,视力低下检出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辽宁南部、内蒙中部、华北、华东及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宁夏一带,特别是江苏、上海的检出率高.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黑龙江和吉林北部地区视力低下检出率低.交叉评价指标显示,建立的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图是对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分布的无偏优估计.结论 空间局部内插法能很好估计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图对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尚磊;李沪建;徐勇勇;张治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深圳市两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309名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按年龄相差<5岁,性别、民族相同的匹配条件选取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其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ICAM-1基因K469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KK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携带EE、EK基因型是对照组发生脑卒中危险的2.49倍和1.65倍,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4~4.04,1.27~2.15,而携带至少一个突变基因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OR值和95%可信区间为1.76(1.30~2.37).结论 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易感性有关,E等位基因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遗传易感标记,纯合突变EE基因型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刚;程锦泉;彭绩;王峰;彭良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TALL-1可溶性功能片段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目的 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人TALL-1基因胞外区片段(sTALL-1).方法 构建酵母重组表达质粒pPIC9K-sTALL-1,电转化法将Sac I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转导入毕赤酵母菌GS115中,经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转化子及表型鉴定后,用含1%甲醇的培养基诱导其分泌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酵母重组表达质粒pPIC9K-sTALL-1;甲醇诱导表达后,sTALL-1在酵母培养基中得到分泌表达;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证实重组产物可以结合其特异抗体;MTT检测证实其对Hela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结论 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实现了人sTALL-1的分泌表达.

    作者:王蒙;杨媛;杨峥嵘;李广阔;粟永萍;罗成基;程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流行地区居民对艾滋病传播知识与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艾滋病流行地区居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以及采取预防艾滋病的措施等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随机抽取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组(HIV/AIDS组)、健康对照组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两组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高,HIV/AIDS组高于健康对照组,80%以上的人知道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对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在98%以上;两组被调查人员对HIV/AIDS的态度是理解和宽容的,90%以上的人认为HIV/AIDS应当受到同情、帮助和法律保护,艾滋病人有意向社会报复是犯罪行为以及在婚前性行为是不应该的认同率均在80%以上;愿意接触HIV/AIDS者或和其生活在一起的认同率较低;HIV/AIDS组的避孕率明显高于健康居民.结论 河南省HIV/AIDS组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较高,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也达到了全国较高水平.

    作者:郭金玲;张亮;梁淑英;马桂芳;王宇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消毒方法对污染HBV口腔器械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污染HBV口腔器械的消毒效果,探讨能在较短时间内灭活HBV的消毒方法.方法 将人工污染HBV的口腔器械分别采用戊二醛擦拭消毒法、戊二醛浸泡消毒法、压力蒸汽消毒法,消毒后的器械用ELISA法检测HBsAg,间接判断HBV的存在.结果 经2%戊二醛擦拭两遍后,HBsAg的转阴率为46.7%;经2%戊二醛浸泡30 min后,HBsAg转阴率为96.7%;2%戊二醛浸泡60 min后,HBsAg的转阴率为100%;经预真空压力蒸汽消毒4 min,普通压力蒸汽消毒20 min后,HBsAg的转阴率均为100%.结论 压力蒸汽消毒和2%戊二醛浸泡30 min以上处理污染HBV的口腔器械基本可完全破坏HBsAg的抗原性,用压力蒸汽消毒和2%戊二醛浸泡30 min以上处理临床口腔器械可作为杜绝口腔器械HBV医源性传播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海林;胡晨;潘发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国维和军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调查

    目的 研究赴利比里亚维和的中国军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意向和检测结果告知范围.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表调查518名23~51岁的男性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军人.结果 在听说过HIV的476名调查对象中,407名(85.5%)有接受HIV检测的意向.其中,91.2%(371名)的人愿将结果告诉配偶,80.6%(328名)愿告诉家庭其他成员,42.8%(174名)愿告诉朋友,37.1%(151名)愿将结果告诉邻居.统计学分析提示,与接受检测意向有关联的因素为HIV/AIDS知识水平较高者.结论 HIV/AIDS知识知晓程度影响中国维和人员接受HIV检查意向,应开展HIV/ AIDS 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维和人员对AIDS 的警觉性.

    作者:郭健;范颂杰;周全胜;周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市卢湾区麻疹流行特征及人群免疫水平分析

    目的 结合上海市卢湾区50 a麻疹流行特征,分析现阶段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与麻疹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传播状况.方法 对上海市卢湾区50 a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一般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分析麻疹流行特征与人群免疫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50 a来卢湾区麻疹的控制取得很大成绩,近年来麻疹的发病处在历史低水平,但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过去麻疹发病以婴幼儿为主,目前以婴儿和成人多见.血清学调查显示婴儿和成人抗体水平较低.结论 婴儿母传抗体不足,婴儿和部份成人已经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人群中存在着一定的免疫空白.

    作者:陆璐;刘骁;陈云华;朱宏幼;邱晓奋;姜庆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乳头抽吸液中癌胚抗原与乳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乳头抽吸液中癌胚抗原(CEA)的浓度与乳腺疾病的关系及其在腺乳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乳头抽吸液中CEA的浓度与乳腺疾病的关系,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CEA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的效果.结果 乳腺癌患者乳头抽吸液中CEA的浓度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经配比logistic回归分析,乳头抽吸液中CEA与乳腺癌有关联(P=0.009),OR粗=4.239,OR调整=5.392.当CEA浓度为307.61 ng/ml,灵敏度为35.42%,相应的特异度为85.42%,ROC曲线下面积为0.651(P=0.011).结论 女性乳头抽吸液中CEA的浓度与乳腺癌有关联,只能作为乳腺X线照相术的辅助诊断.

    作者:翟景花;高丹凝;庞达;薛明威;李康;赵亚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轻中度高血压人群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tHcy)的相关性.方法 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和南京六城市分析455位28~75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叶酸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叶酸水平低于15 nmol/L时,叶酸水平越低,tHcy水平越高,高tHcy血症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与血浆tHcy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汪国海;霍勇;王梦德;邢厚恂;刘平;臧桐华;徐希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云南省18~49岁男性居民/村民艾滋病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居民/村民艾滋病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5个县,采用概率抽样方法对18~49岁城市男性居民和农村男性村民共3 0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男性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过去1 a嫖娼比例分别为8.6%和9.9%,以少数民族和18~30岁的青年人较高.居民和村民近1 a与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6.3%和34.2%,调查对象与不同类型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报过去1 a中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0.8%和0.7%,未发现地区和民族间存在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报曾经使用毒品的比例分别为1.4%和4.3%,目前仍在吸毒的比例分别为0.54%和0.55%,少数民族吸毒比例(4.9%)高于汉族(2.9%),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的居民吸毒率高于低流行地区.结论 云南省因吸毒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持续存在,规模较大的性乱人群加大了艾滋病性传播的危险.建议加大对青少年、少数民族地区和吸毒严重地区的防治力度,将同性性接触人群的干预纳入防治规划中.

    作者:贾曼红;张强;陆继云;付丽茹;卢冉;罗红兵;梅静远;陆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光气染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浓时积与效应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光气染毒浓时积(Ct)的两个参数(浓度C与时间t)对染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探讨光气导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时积和固定浓时积不同浓度与时间进行光气染毒,测定肺脏湿干比、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血清中MDA含量.结果 随染毒浓时积增加,小鼠中毒死亡率增加(P<0.001);浓时积固定为12 ml·min时,染毒浓度增加,小鼠中毒死亡率增加(P<0.01),肺湿干比增加(P<0.001),肺脏髓过氧化物酶活力和MDA浓度升高(P<0.05).结论 光气染毒随浓时积增加,动物中毒死亡率升高,但在浓时积相同的条件下,暴露毒剂的浓度与暴露时间对急性中毒的影响不同;暴露毒剂的浓度高低对中毒程度的影响远大于暴露时间的影响,短时间高浓度的光气吸入会比低浓度长时间的光气吸入造成更为严重的肺部损伤.

    作者:席庆祥;海春旭;王鹏;刘瑞;杨薛康;于洋;高志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预测和监测的ARIMA模型

    目的 通过对1995年1月~2004年4月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逐月发病率数据的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建立预测与监测的ARIMA时间序列模型.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考虑非季节效应和季节效应,分析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小二乘法,应用残差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评价模型的优劣.1995~2004年我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逐月发病率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2005年1月~2006年4相应数据用于模型检验.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以年为周期,一年中6~9月为高发月,尤其是8月和7月为严重.ARIMA(0,1,0)(0,1,0)12模型是法定报告传染病拟合的佳模型,其拟合残差的方差为2.28,外推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4.利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建立了我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监测控制线,用于其发病情况的预测与预报.结论 对传染病发病率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是用于传染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所建立的ARIMA模型适用于对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与监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可以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和异常变化的检测.

    作者:冯丹;韩晓娜;赵文娟;生甡;YANG Hong;杨红;方立群;曹务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农村有偿献血AIDS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有偿献血AIDS患者心理状况、心理压力来源,为在有偿献血AIDS患者中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5名有偿献血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评定,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个人访谈.结果 95名有偿献血AIDS患者中,61人(64.2%)存在焦虑,80人(84.2%)存在抑郁.经济困难、子女的求学、婚姻问题、躯体症状、受到歧视是有偿献血AIDS患者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结论 有偿献血AIDS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

    作者:方桂霞;江启成;董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是我国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制约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1].安徽是中国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的省份之一,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结果显示,安徽省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病的患病率分别为504/10万和153/10万.怀远县位于淮河边远,人口132万,是安徽省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作者:陈文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2006年正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3 a的时间,有必要摸清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作者:钟文明;程锦泉;宇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2005年乙型肝炎发病状况监测分析

    广西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地区,1996~2005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始终处于全区各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的前3位.乙肝疫苗的普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乙肝病毒的流行,但是乙肝发病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广西近年来乙肝发病的规律,为乙肝防控和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整理分析了1996~2005年广西乙肝疫情资料,探讨其发病状况和影响因素,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沈立萍;杨进业;莫兆军;谭毅;李荣成;吴秀玲;韦增良;董邕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肥东县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2003~2004年肥东县辖区范围内县、乡、个体3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瑶海区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饮食卫生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餐饮场所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据报道,目前大部分餐饮业仍使用陶瓷、玻璃、金属等坚固材料制作餐具,同一餐具常供多人反复使用.而且现代城市人群因流动性大而带来的卫生问题更加复杂,由于管理上的原因,使得卫生死角比较多,特别是节假日和就餐高峰时段更容易引发卫生问题,甚至造成食源性传染病流行[1].

    作者:崔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及其周边地区3种常见性病的年龄构成调查

    据文献[1]报道,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以下简称非淋)、梅毒和尖锐湿疣为常见.为了解合肥市及其周边地区淋病、梅毒及非淋3种常见性病的检出情况,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性病中心就诊,有婚外性接触史或与性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就诊者,进行上述3种性病的病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文辉;杨森;张书梅;王红艳;王再兴;王培光;梁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小学一年级新生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调查

    学前和学龄儿童的生活与教育环境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了解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不仅反映学前阶段幼儿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对体质健康的影响,而且为制订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解新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笔者对某小学一年级新生进行了健康调查.

    作者:张俊黎;魏霞;李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农民工HIV/AIDS防制知识、高危行为和感染率调查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1].在艾滋病的流行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2].既往统计数据表明,在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居多[3~5].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占90%以上[6].及时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防制知识的认知情况、高危行为的特点和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可以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笔者于2006年2月~2006年3月对部分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梅毒、艾滋病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贤彬;张维;卢戎戎;郑建琼;曾艺;戴敏;王豫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5年福田区疾控中心门诊2 552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行为也在发生变化,饲养宠物的家庭增多,动物咬伤病例逐年增加[1].本文对2005年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门诊就诊的动物咬伤病例人口社会学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狂犬病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田华伟;王家庆;程慧;李波;孙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京津郊县高血脂人群疾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心脏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工作和劳动方式的改变,疾病的种类也在发生改变[2].

    作者:王义和;牟心红;赵小瑜;唐龙妹;刘殿武;王心;邸瑶;薄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校园突发性疫情的应急措施

    突发疫情是指突发的、群发的、对公众健康或经济、政治、社会等影响大的(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包括紧急采取措施的、与传染病有关的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文华;庄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如何审时度势处理好应急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时可能发生[1],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旦发生,如何能审时度势处理好应急疫情,是考验各级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的试金石.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哲学思维[2],应用审证求因方法揭示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3],审时度势处理好应急疫情.

    作者:钱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镇江市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解镇江市城市居民主要慢性病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根据《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基线调查实施方案》,结合该市实际情况,制定了《镇江市慢性病城市社区基线调查实施方案》,在镇江市区开展了慢性病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文;李世荣;邱玉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其对策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死亡5 200万人,其中1/7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每年有超过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住院,19.2万人因ADR死亡[1].

    作者:祝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徽省某职业学院6 778名新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区,据梁晓峰等[1]报道,我国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高达9.09%,乙肝病毒(HBV)流行率高达50.04%.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中场所,控制HBV的传播和流行是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李敬东;丁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登革热预警指标的探讨

    登革热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具有突然性、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极容易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1978年以来,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几乎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爆发、流行,而且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白蚊伊蚊在我国多数地区分布广泛,因此,登革热的防制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防止该病的地方性流行趋势和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 建立登革热预警系统和指标体系十分重要,本文将对登革热的预警指标体系作一简要探讨, 为登革热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曲江文;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回顾性体力活动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适度的体力活动能降低一些慢性病(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等)的发病风险,因此体力活动的健康效应受到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由于体力活动本身具有复杂而多样的性质,准确而可靠的测量和评价成为体力活动相关研究的关键所在.体力活动的测量方法也各有千秋,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问卷,所以,本文对回顾性体力活动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谭玉婷;项永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我国性病艾滋病流行概况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本文结合我国性病艾滋病的流行背景,分析了我国性病艾滋病的主要流行特征及近年来的变化规律;同时,针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当前防治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并提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性病艾滋病的建议.

    作者:刘杰;黄河浪;杨旭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及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2006年12月6日~19日,安徽省赴美国、加拿大艾滋病防治及公共卫生考察团,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讨论交流等方式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市、亚特兰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总部等进行公共卫生管理及艾滋病防治工作考察.现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情况简介如下,并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作者:高开焰;罗要武;杨立瑾;齐建华;杨金奎;韦晓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考察美国艾滋病防治的见闻与思考

    2006年12月安徽省赴美国、加拿大艾滋病防治及公共卫生考察团,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讨论交流等方式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市、亚特兰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总部和加拿大渥太华中心医院进行了公共卫生管理及艾滋病防治工作考察.

    作者:高开焰;罗要武;杨立瑾;齐建华;杨金奎;韦晓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