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重庆市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情况,为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2005-2015年38个区县的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其发病率等级地图,OpenGeoda 1.2.0软件分析细菌性痢疾发病的空间相关性,SaTScan 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结果 2005-2015年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84/10万,0~5岁儿童发病例数多,占43.70%;散居儿童占比大,占41.75%;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5~10月为发病高峰.2005-2015年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均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区域主要位于主城区,低-低聚集区域主要位于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地区.时空扫描近一步发现细菌性痢疾发病一类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主要在6~10月份存在聚集现象.结论 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存在时空聚集特点,经济较发达的主城区是细菌性痢疾防控的重点区域,每年的夏秋季应为细菌性痢疾的重点防控时段.应对儿童、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防控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播和扩散.
作者:王雪;张燕;幸奠国;文童;孟秋雨;唐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及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状态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7年9月于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分娩的1 463例乙肝孕妇作为病例组,另按照1: 1个体匹配的方式选取前后一月时间内在该机构分娩的1 46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按照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分成正常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和HBeAg(-)组(单阳性组)、HBsAg(+)和HBeAg(+)组(双阳性组).收集孕产妇一般信息、妊娠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信息,分别比较上述三组的一般情况、各项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阳性组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是正常对照的2.74倍(95% CI: 1.09~6.90, P=0.033);双阳性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是正常对照的6.67倍(95% CI: 1.29~34.48, P=0.023).单阳性组剖宫产的发生风险是正常对照的1.15倍(95% CI: 1.03~1.29,P =0.010);双阳性组则为正常对照的1.53倍(95% CI: 1.24~1.88,P<0.001).结论 乙肝感染会增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以剖宫产作为其分娩方式的风险.
作者:陈红燕;李秀;彭松绪;杜玉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某市2002-2015年婴幼儿营养状况,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该市电子医疗记录数据库,提取孕妇首次随访数据与婴幼儿体格检查数据.采用Z值评分对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婴幼儿生长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48 827名体检的婴幼儿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31%、1.90%、2.62%、0.34%.不同性别间肥胖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164,P=0.023).婴幼儿超重、肥胖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低体重率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高文化程度是婴幼儿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的保护因素;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较高是婴幼儿超重(OR =1.063, 95% CI:1.057~1.069,P<0.001),肥胖(OR =1.074,95% CI: 1.060 ~ 1.088 ,P<0.001)的危险因素;高危妊娠是婴幼儿低体重(OR=2.214,95% CI:1.928 ~2..542,P<0.001)、生长迟缓(OR=2.543,95% CI: 2.193 ~2.949,P<0.001)、消瘦(OR =1.211,95% CI:1.062 ~ 1.380,P =0.004)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地区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总体良好,但仍面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母亲孕前BMI、文化程度及是否高危妊娠是儿童生长不良的影响因素.
作者:蒲柳艳;陈黎;王硕佳;姜雯;黄满仙;李敏超;姜舒莹;莫敏佳;夏木斯叶·木依都力;邵布勒;余运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卫市2所医院535名符合调查要求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孕妇睡眠质量及抑郁.结果 535名孕妇抑郁检出率为34.2%,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0.6%.有抑郁的孕妇睡眠障碍检出率(29.0% )高于无抑郁的孕妇(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018,P=0.001).PSQI总分和SDS得分呈正相关(r=0.680,P<0.001).文化程度低、夫妻关系差、有孕期并发症、睡眠障碍是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孕期并发症、担忧孩子健康、抑郁是妊娠晚期孕妇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抑郁呈正相关,应采取综合性T预措施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作者:田燕燕;拓明花;马若梅;张研婷;牛建梅;尚玉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 )基因多态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其交互作用与口腔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9月~ 2016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新发口腔癌患者300例及同期该医院体检人群445例.应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dd ratios,OR)值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分析AIF-l基因多态性、BMI及其交互作用与口腔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GG基因型在共显性模型(OR=0.522,95% CI: 0.319~0.855)和隐性模型(OR =0.573, 95% CI: 0.368~0.893)中均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进一步的分层分析表明GG基因型在男性、BMI≥24.0 kg/m2、吸烟、非饮酒亚组中同样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此外,结果还显示BMI<18.5 kg/m2可增大口腔癌的发病风险,而BMI≥24.0kg/m2则是口腔癌的保护因素,并且AIF-1基因与BMI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AIF-1基因rs2857595基因SNPs和BMI≥24.0 kg/m2能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且rs2857595与BMI存在相乘交互作用.
作者:包晓丹;陈法;刘凤琼;鄢灵君;伍俊锋;汪靖;王瑞;林亮坤;郑晓燕;蔡琳;林李嵩;邱宇;何保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蛋白的产生与负性共刺激分子2B4在慢性HCV感染中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慢性HCV患者(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CHP)的血液样本,检测F抗体(F antibody, F-Ab)的阳性率并依据结果分成(HCV-F(+)组、HCV-F(-)组)两组,收集健康者的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收集各孔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B4抗体阻断前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rferon γ,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2B4抗体阻断前, HCV患者PBMCs中IFN-γ和IL4分泌水平均较健康组高(均有P<0.05),且HCV-F(-)组分泌IFN-γ水平高于HCV-F(+)组(F=1.908,P=0.020),而IL-4分泌水平低于HCV-F(+)组(F =1.342,P=0.009).2B4抗体阻断后,健康组中IFN-γ和IL4水平较阻断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CHP IFN-γ分泌水平较阻断前升高(F=1.214,P=0.003),且HCV-F(-)组升高程度高于HCV-F(+)组(F =1.434,P =0.009);而IL4分泌水平较阻断前明显降低(F=1.505,P=0.015),且HCV-F(-)组降低程度低于HCV-F(+)组(F =1.444,P =0.032).结论 在慢性HCV感染中,F蛋白的信号调控机制与负性共刺激分子2B4具有相关性.
作者:石丽萍;李森森;肖雯;裴家平;季晓伟;蒋龙凤;王长军;邓小昭;张琪;韩一芳;张锦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35~74岁人群糖尿病流行现状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地理经济水平随机抽取河南省35 ~74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9 983人,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1.22% (标化率11.21%)、 11.83% (标化率11.77% )和10.75% ( 标化率10.82%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5~岁组糖尿病患痫率均高于女性,而65~74岁组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0,P<0.001;χ2 =4.188,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家族史是影响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河南省35 ~7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不良生活方式和肥胖是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这部分人群行为干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限酒减重,防控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梁森;韩冰;范雷;冯化飞;高莉;周刚;张玉华;朱文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在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利用相关因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筛选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利用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变量选择,通过交叉验证选择模型中的优调和参数λ,再建立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查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后,共纳入771名乳腺癌高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利用率为72.1%.交叉验证选择的优λ为0.044,经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后纳入的自变量为年龄、文化程度、既往乳腺疾病史和乳房自检行为,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 )分别为762.44和785.68, 均低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762.73 ,804.55).结论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可用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利用情况相关因素研究.年龄、文化程度、既往乳腺疾病史和乳房自检行为影响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利用情况.
作者:成娟;梁轩;郑森爽;王晶;丁兰君;王媛;芦文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昆明市2015-2016年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VP1基因遗传变异与其时间和空间分布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患儿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鉴定法分别扩增肠道病毒71型和CVA16的VP1基因全长,随机选取2015年9份CVA16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并与数据库参考株构建系统进化树.对不同年份来源的CVA16病毒株间遗传距离与分离年份时间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并分析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Mantel检测).结果 采样年度中大多数患儿为CVA16感染(咽拭子和肛拭子检出率分别为29.41%和15.69%),其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比率分别为2.5 : 1和2.0 : 1.VP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9株CVA16昆明分离株均属于B基因型B1b亚型,且进一步划分成两个亚簇;种系进化及统计学分析显示VP1基因变异与时间推移和地理距离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均有P<0.05).结论 2015年昆明市9株CVA16分离株为新生成的变异毒株,提示CVA16在昆明存在一定的地域流行特点.
作者:文婕;王鹏飞;李秀芳;曹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人群中高血压与吸烟、饮酒和膳食因素的相关性,为综合防治HUA和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对中国8城市成年人群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展开膳食与健康关系调查,并将334例患HUA的研究对象按是否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69例)和对照组(16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女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t=3.374, P=0.001),且超重或肥胖者占76.3%,对照组占53.3% (χ2 =21.512,P<0.001);饮食营养方面,高血压组脂肪供能比低于对照组(t=-2.416,P=0.016),但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高于对照组t=2.651, P =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A者中,超重、肥胖和适量摄入蔬菜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喝咖啡和禽畜肉摄人过多是患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调整年龄、性别后,仅超重=06,95% CI: 1.14~3.71)和肥胖(OR=4.55, 95% CI:2.11~9.81)是HUA者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HUA人群,在控制血尿酸水平的基础上,为避免高血压的发生,应注意合理膳食,控制身体质量指数保持适宜体重.
作者:邢慧媛;刘琰;赵艾;郑薇;李婷;郑迎东;王颜;张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女性出生体重与成年期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探讨出生体重及高血压的代际关联.方法 2012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卜.海闵行区11 660名有直系血缘关系的2~4代女性中进行了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出生信息、生活方式及疾病史等数据.对20岁及以上研究对象行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测量.采用线性、非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出生体重每增加1.0 kg,成年期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分别变化-0.2(95% CI:-0.6 ~0.7)、-0.3(95%-0.6 ~ 0.2)和0.3 (95% C1-0.2~0.8) mmHg(均有P<0.05).出生体重与成年后高血压患病风险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9,95% CI: 0.7~ 1.0,P=0.140).与出生体重2.5~kg的女性相比,调整年龄等混杂因素后,出生体重<2.5,3.0~,3.5~kg及≥ 4.0kg的女性成年后患高血压的OR(95% CI)值分别为0.8(0.5~1.2)、1.0(0.9~1.2)、0.8 (0.6~1.0)和0.7(0.4~1.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母女两代人群的出生体重、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状况均相关(均有P<0.05),但未见母亲出生体重对女儿血压水平影响.结论 女性出生体重与成年期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无显著的代际关联.
作者:方圆;陈铭灵;方红;严玉洁;秦国友;姚保栋;Cecily Kelleher;徐望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健康管理干预手段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效果,为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招募2013年3 ~ 12月到南京市某社区医院进行体检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筛选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654名,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进行为期18个月的健康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客观指标和生命质量改变情况.结果 健康管理干预后,管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控制平均降低(5.56 ±1.66) mmHg、舒张压控制平均降低(2.94±1.24)mmHg、血糖控制平均降低(0.70±0.12)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生命质量方面,管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得分平均提高(0.81 ±0.06)分、心理功能得分平均提高(0.75 ±0.07)分、社会功能方得分平均提高(0.81 ±0.09)分、糖尿病特异模块得分平均提高(2.07± 0.10)分、生命质量得分平均提高(0.95 ±0.04)分、而高血压特异模块得分平均降低(0.67±1. 1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由多水平模型町知,在管理期内,管理组生命质量得分每月增加0.03分,对照组生命质量得分每月减少0.04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随时间迁移有所提升.结论 健康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慢性疾病患者对血压及血糖的控制,且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吴晓丽;徐辉;余清;吴振春;王否;巢健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常营社区0-2岁儿童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为提高BCG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母亲孕期管理在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娩日期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年、北京分娩、且在北京预防接种BCG的儿童相关接种资料及母亲围产保健资料,计算研究对象BCG接种率和及时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因素.结果 北京市常营社区0~2岁儿童BCG接种率为98.8%,及时接种率为86.84%.2016年出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剖宫产是影响BCG接种率的危险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产时有并发症以及剖宫产是影响BCG及时接种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常营社区0~2岁儿童卡介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仍然有提升空间,加强妇女孕期保健、减少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可以提高儿童BCG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作者:熊月侨;刘民;闫红梅;马建;张晓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地区农村独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人SWB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某地区的679名农村独居老人,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679名农村独居老年人的SWB平均得分为(32.05±10.87)分,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独居老年SWB受到月收入、慢性病、体育锻炼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月收入为500~1500元(β=3.243,95% CI:0.824 ~ 5.663)、月收入 > 1500元为(β=2.940,95% CI:2.010 ~7.890)、体育锻炼(β =2.254,95% 610 ~3.898)、主观支持(β =1.314,95% CI:l.029~1.600)和支持利用度(β=0.486,95% CI:0.082 ~0.890)与SWB正相关,慢性病(β =-3.586,95% C/:-5.852~-1.321)和客观支持(β=-0.387,95% CI:-0.734 ~-0.039)与SWB负相关.结论 农村独居老年人SWB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的措施来提升SWB.
作者:任琼琼;李杰;余丹丹;赵冬冬;董宝;黄玉君;秦其荣;陈健;孙业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2014年间参与贵阳地区调查的女性7 330人,排除已确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未绝经女性和非正常绝经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信息不确定者,终纳入2 682例女性分析,通过问卷、体格检查、血清学及多普勒超声检测,获得初潮年龄、体质指数、血糖、血脂、PWV等指标,并依初潮年龄分为6组,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人群平均初潮年龄为(14.6±1.9)岁,随初潮年龄增加,6组PWV异常率依次为88% 、76% 、71% 、75%、76%、80%,呈近U型分布趋势(χ2 =20,P =0.040) ;13 ~14岁初潮年龄组PWV异常率是U分布的谷值;PWV的危险因素为初潮年龄、实际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均有P<0.05);不同年代出生女性初潮年龄对PWV异常风险影响不同.结论 贵阳地区40岁以上自然绝经女性的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王健雄;张巧;时立新;彭年春;张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主要宿主动物的密度、种类、感染率和感染菌群的分布情况,为钩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6年根据疫情选取14个调查点,采用笼夜法捕获鼠类并采集血液或肾脏标本进行钩体培养,测定血清抗体,分析感染状况和感染菌群.结果 共捕获鼠1 312只,鼠密度为6.29%,闽东高(9.98%),闽中低(3.25%).鼠种以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和针毛鼠为主,占87.57%,不同地区鼠种构成不同.分离10株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6.42%,感染菌群以秋季群、爪哇群为主,占73.50%.不同地区鼠感染率不同,闽北高(45.00%),闽中低(15.56%).黄胸鼠、青毛鼠和黄毛鼠感染率较高,依次为35.53%、31.58%、27.57%.结论 福建省鼠种构成复杂,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和针毛鼠为优势鼠种,鼠类钩体感染水平较高,不同地区鼠种及感染率不同.
作者:徐国英;林代华;肖方震;韩腾伟;刘维俊;周淑姮;刘菁;邓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猩红热的流行特征,并预测其发病趋势,为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2016年陕西省猩红热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对2017-2018年猩红热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陕西省2010-2016年猩红热的发病呈整体上升趋势,共报告病例10 88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4.13/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52 : 1;3~7岁组学龄前儿童占发病总数72.3%,尤以5岁组儿童发病数高;关中地区年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陕南、陕北地区,其中西安市发病数多,年平均发病率高;发病高峰为4~6月份和11月~次年1月份; ARIMA模型预测发现2017-2018年陕西省猩红热仍呈现较高发病水平.结论 托幼机构和小学是陕西省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幼托儿童、小学生和散居儿童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2017-2018年仍是陕西省猩红热的高流行期,应继续做好监测和防控工作.
作者:宁少奇;陈飒;曹磊;周体操;王维华;王舒;张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与婴幼儿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择按期体检与分娩的孕妇及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孕妇一般情况及分娩情况将由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受检对象共980例,按孕前BMI分组,孕前消瘦者占19.0%,孕前体重正常者占71.0%,孕前超重肥胖者占10.0%.孕期增重按美国国家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标准分组,孕期增重低于IOM推荐标准者占27.8%,符合IOM推荐标准者占31.4%,高于IOM推荐标准者占40.8%.贫血发生率为49.7%.单因素分析中孕前BMI、孕期增重对贫血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消瘦者027,95% 1.433 ~ 2.867),孕期增重不足者(OR =2.499,95% C/:1.772~3.523)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前BM、孕期增重情况可能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控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可以有效降低贫血的发生风险.
作者:吴明磊;李瑞;秦若芳;李潇岚;王俐俐;步仰高;曹秀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年2~8月在山东省荣成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和糖尿病患病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0 215名研究对象的调查数据,患有糖尿病的有9 353人,患病率达15.5%,其中睡眠质量好、一般、差人群的比例分别为50.4%、30.6%、 19.0%.经调整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后,与睡眠质量好相比,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09,95% C/: 1.03~1.16,P=0.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睡眠质量差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 高,提倡早睡早起等良好的睡觉习惯,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班倩芸;吴红旭;陈路路;马海;臧桐华;王滨燕;秦献辉;徐希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RIMAX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X,ARIMAX)在流感发病趋势预测方面的效果,为提高此模型在传染病发病预测方面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市(乌市)2013年1月~2016年12月的流感样病例(ILI)病例数和大气颗粒物PM2.5及PM10浓度数据,用R软件建立ARIMA及ARIMAX模型,并对2017年前10周ILI病例数做预测.结果 乌市2013年1月~ 2016年12月ILI病例总数161 773例,周平均发病数为777例;时序图显示呈冬春季高发的特点.流感周发病数建立ARIMA( 1,0,0)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 ) =2 549.03 ;以大气颗粒物PM2.5及PM10为影响变量,带入转换函数建立ARIMAX模型,AIC =2 535.51,且模型各参数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迭代法对前10期(10周)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仅预测3期(3周)误差小;两模型预测误差百分比绝对值均值(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12.019 74%,12.014 17%,显示两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论 ARIMA模型和ARIMAX模型均能较好预测短时间内ILI病例数的发病趋势,为流感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妥小青;张占林;龚政;叶勒丹·马汉;黄冰雪;田恬;阿比旦·艾尼瓦尔;陈珍;古丽斯亚·海力力;樊旭成;戴江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肺癌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现状,探讨心理困扰和社会支持对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作用机制.方法 便利抽取安徽省四所三级医院的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护理专业性支持需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困扰温度计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肺癌患者475名,其信息需求得分高为3.50(2.67, 4.00)分,67.16%的患者存在临床意义上的心理困扰,患者感知到的主要是家庭支持.心理困扰与支持性照护需求呈正相关(r=0.14, P=0.002),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5,P<0.001),领悟社会支持与支持性照护需求呈正相关(r=0.15,P=0.001).心理困扰能正向预测支持性照护需求(β=0.21,P<0.001),负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P=-0.35,P<0.001),领悟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支持性照护需求(β=0.17,P=0.003)o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困扰和支持性照护需求间起到遮掩作用,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比值的绝对值(la*b/c' l)为0.286.结论 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困扰,提供专业性支持,引导其表达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支持性照护,促进其心理社会康复.
作者:张甜;吕晓晴;何红叶;刘群慧;吴丹;洪静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表观遗传修饰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在早期发育阶段,经历两轮重编程过程,几乎所有的表观遗传标记均被清除.但在未直接接触环境因子的子代中仍能发现表观遗传信息以及相关表型的存在,由此提出表观遗传跨代继承的概念.深入探究表观遗传跨代继承,有利于全面认识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产生的深远影响,并为环境暴露早期阶段采取有效防御措施以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因此,本文针对表观遗传跨代继承的定义、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子机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述评.
作者:陈燊;李道传;陈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约翰·西蒙(JohnSimon,1816-1904)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卫生官.他以一名医学专家的身份投身于英国公共卫生运动,自创一套公共卫生工作体系,构建国家卫生防疫体系,推动公共卫生立法,开拓了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他超前的公共卫生理念和先进的公共卫生实践,加快了世界公共卫生历史的发展进程.
作者:赵玉兰;吴俊;钱柳玉;叶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