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8933
  • 国内刊号:34-1251/R
  • 影响因子:1.68
  • 创刊:200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203
  • 全年订价:16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临床护理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4例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护理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已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1],全身反应轻,脏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无传统术式皮瓣挛缩、阴道狭窄等,且腹膜柔软、湿润、形态及功能近似正常阴道黏膜,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2].

    作者:王芳;夏长华;倪观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West综合征患儿静脉滴注ACTH护理干预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West综合征静脉滴注ACTH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49例静脉滴注ACTH治疗的West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采用规范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控制输液时间,适时检测患儿血压、脉搏,输液速度的调控等.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观察两组在静脉滴注过程中血压、面色、体温、心率、呼吸及精神等不良反应,比较其对ACTH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疗程中断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提高患儿机体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和减轻不良反应,尤其是输液时间以8h为佳.

    作者:吕复莉;吴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分析与急救

    目的 分析小儿常见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急诊就诊的1451例小儿常见意外伤害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4~14岁是常见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意外伤害类型中创伤居首位; 8~14岁是中毒的高发年龄段;动物咬伤中狗咬伤常见;创伤、溺水和窒息是导致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各年龄段引起意外伤害的因素有显著性差异,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作者:吕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出生后2天新生儿胃镜检查的护理

    对儿童及新生儿胃镜检查的安全性虽早已得到证实[1],国外八十年代就有18天新生儿成功胃镜检查的报道[1],国内儿童胃镜检查近发展较快,省内对于出生1~2天的新生儿的胃镜检查还未见报道.我院近来成功地为1例出生后不到两天的新生儿进行了胃镜检查,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陈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42例AML患者随机分为CAG方案(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治疗组和DA方案(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组化疗,同时配合支持治疗和对症护理.结果 CAG方案治疗组13例达到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完全缓解率54.2%;DA方案治疗组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3例死亡,完全缓解率22.2%.两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AG方案对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的效果,针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给予良好的护理是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陆皖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体会

    目的 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过程、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及诊疗程序.方法 应用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142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双耳均通过者1258例,占88.6%;一侧未通过者40例,占2.8%;双耳均未通过者20例,占1.4%;未复查者102例,占7.2%.经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一侧或双侧阈值大于30dBnHL有5例,占3.5‰.结论 早期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以减低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作者:洪金串;蔡丽如;蔡芸;王盈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3例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颅脑损伤后尿崩症为垂体性尿崩症,因下丘脑-垂体受损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或缺乏,肾远曲小管重吸收水分下降,排出低比重尿,量可达到5000ml/d以上[1].

    作者:宋明芳;王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与护理

    主动脉夹层(AD)的年发病率约1/10,65%~70%的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亡[1],胸主动脉瘤50%的病人在48h内死亡,70%的病人死于1周内,每h的死亡危险为1%[2].

    作者:辛玉杰;张晓红;沈艳萍;孙红珍;韩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5%碳酸氢钠漱口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

    目的 探讨2.5%碳酸氢钠漱口对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试验组给予2.5%碳酸氢钠液与0.1%洗必泰液交替漱口;对照组常规0.1%洗必泰液漱口.以咽拭子培养和咽拭子涂片查真菌,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口腔真菌感染率及感染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2.5%碳酸氢钠液与0.1%洗必泰液交替漱口可明显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

    作者:车恒英;周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3例乳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护理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指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临床病症[1].约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是常见的男性乳房疾病[2,3].虽然对患者的机体没有严重的伤害,但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

    作者:蔡立春;刘健;郑力;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多见于28~50岁的女性,其发生与雌激素过多和长期刺激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贫血等.其传统治疗方法为粘膜下肌瘤摘除、肌瘤剔除、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

    作者:查安宁;郑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护理

    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经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狭窄的治疗.现将我科2004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支架治疗7例脑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侯小艳;是明启;赵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品质圈活动在胃管固定方法改进中的应用

    品质圈简称QC小组,是本系统工作人员自愿组成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我科在进行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中,进行QC小组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云萍;覃小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改进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往往需要留置胃管行鼻饲给药及营养,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由于患者意识障碍,在插胃管时不能配合吞咽或没有吞咽动作,气管切开者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导致胃管插入困难.

    作者:李业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ICC导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

    目的 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两种封管方法进行临床比较.方法 将74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脉冲式SAS封管,观察组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接头封管,对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导管堵管发生率,对照组为24.3%、观察组为21.6%,经χ2检验,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为18.9%、观察组为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使用可来福无针密闭接头封管与脉冲式SAS封管效果比较,导管堵塞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吴雪兰;疏利珍;杨敬平;夏黎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新的化学药物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现将其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介绍如下.

    作者:阮秋云;薛素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肾移植术中配合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肾移植手术的配合与管理对策.方法 对18例患儿肾移植术中配合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用心理情感支持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减轻了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15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血压维持120~150/60~90mmHg,脉搏70~110次/min,呼吸20~26次/min,本组术中无1例出现体温过低.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及用药配合,术中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是小儿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合英;胡丽茎;李美清;丁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方法的探讨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营模式必须由宏观粗放型向微观核算型转变.医院医用卫材成本支出一般占总收入10%以上,因此,加强卫生材料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在不加重病人负担情况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应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作者:王文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死亡病例护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37例死亡病例进行护理讨论,分析患者临终前及患者死亡抢救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抢救技术水平、护理书写质量及增强护士法律意识.

    作者:周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李秋香;郭金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床边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因其早期即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0%~30%[1].

    作者:王银娥;徐云霞;李宝丽;陈莲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救护理中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中毒后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因此,迅速彻底洗胃,及时清除毒物,合理应用阿托品和复能剂,加强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护理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谢梁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移植手术期护理进展

    1963年肝移植先驱Starzl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人体肝移植术后,临床肝移植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器官保存、抗排斥、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

    作者:倪蓓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濉溪县示范区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现状的分析

    目的 掌握我县示范区HIV感染的现状、分布特点及发生原因,给下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年2月~2007年1月示范区188例H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我县示范区188例感染者职业基本上为农民,以青壮年为主,男女之比为1∶1,文化水平较低,三种传播途径并存但以违法献血为主.结论 当前我县示范区HIV感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对HIV感染者提供支持和关怀,对中小学生及广大青壮年加强健康教育,遏制HIV感染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董恒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期床上康复操对偏瘫病人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床上康复操的临床介入对中轻度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例中轻度脑梗死病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并在3天内将病人肢体进行功能位置摆放,以防关节强直.实验组在7天内生命体征平稳后同时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训练2个月后进行下肢步行能力评价,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床上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下肢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荣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两种鼻饲法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降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将89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伤后早期即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43例,按传统的方法给予鼻饲相同流质饮食.结果 实验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以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实验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如腹泻、呕吐返流、血糖升高、误吸和堵管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李梅;张冬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中中年人2型糖尿病筛查相关指标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中年健康人群中空腹血糖水平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月~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0~60岁的中年人1480例,测定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尿酸、胰岛素、血压和BMI等指标,同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中年健康人群中空腹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血糖组人群的总胆固醇、血尿酸、血压和BMI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 健康体检中血糖升高与体检者年龄、BMI、总胆固醇和舒张压有关联.

    作者:林功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输入液体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时间、平均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故此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毕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病人腰硬联合麻醉前后留置导尿比较

    目的 探讨剖宫产病人在腰硬联合麻醉状态下无痛导尿的可行性.方法 将106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麻醉前在病区行留置导尿,实验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后5min行留置导尿,观察记录两组因留置尿管引起的血压、心率变化和疼痛、尿频尿急症状.结果 两组留置导管前后心率、血压、疼痛及尿频尿急症状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为减少导尿操作对病人的生理干扰,缓解疼痛,增加舒适度,宜选择在麻醉后留置导尿.

    作者:程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持续管饲能全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经胃管灌注能全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影响.方法 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采取经胃管持续均匀灌注能全素;B组31例,采取经胃管间断注入能全素,观察两组排便情况、记录腹泻评分及腹泻发生率.结果 A组腹泻发生率17.9%, B组腹泻发生率4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胃管持续灌注能全素,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能全素肠内营养的腹泻发生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膳治疗在产妇产褥期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药膳在我院产科产妇产褥期的食用情况.方法 2006年3月~5月对我院产科住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60份,回收246份.然后再从中抽取100例(其中剖宫产和平产各50例)产妇进行乳汁营养分析和排乳时间、剖腹产排气时间分析.结果 77.2%认为产科套餐对自己有帮助,89%食用套餐后继续食用药膳,82.5%认为药膳配制合理,84.1%每天食用药膳,85.4%认为食用药膳后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8.5%希望出院后继续食用药膳,92.7%食用过催乳药膳,36.6%对药膳中的药材性能能了解, 64.2%认为药膳的品种丰富.对100例产妇进行乳汁营养分析和排乳时间、剖腹产排气时间分析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药膳在产科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陈恒娇;朱翠凤;孙晶丹;于红杰;李冠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辖区387名常住居民进行连续性多样性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居民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及危险生活行为方式改变程度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及社区开展慢性病干预的有效途径.

    作者:丁景煜;李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被迫卧位舒适度的比较

    目的 提高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病人被迫卧位期间的舒适程度.方法 选择眼底外科术后病人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俯卧、坐俯卧和侧卧位交替)和对照组(俯卧位),每组19例,按常规方法采取被迫卧位,观察并记录卧位前后心率、呼吸变化及被迫卧位的舒适程度.结果 两组卧位前后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卧位后呼吸加快,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实验组为47.3%,两组舒适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坐俯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可减少病人不良反应,提高术后卧位期间的舒适程度.

    作者:张淑琴;吴静芳;熊静娟;汤秀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次性无菌肝素帽在气管切开后全堵管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为解除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而采取的急救措施,气管切开的病人拔管前均应先试行堵管,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拔管.现介绍一种应用一次性无菌肝素帽行气管套管堵管的方法.

    作者:王海燕;杨秀奇;程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7岁,2005年12月21日因外伤后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2h来院就诊,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左下肢末稍血运、感觉均正常.入院诊断:左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亚红;张栓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静脉滴注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7岁,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医嘱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氨溴索,无异常反应,3天后加用细辛脑注射液8mg+5% GNS 100ml静脉滴注.

    作者:钟素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致周围神经炎的观察与护理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铂类衍生物,是目前抗恶性肿癌新药,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愈希望,但其有突出的周围神经炎副作用,表现为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肢端皮肤发凉、苍白、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我科加强对其周围神经炎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刘淑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碳酸氢钠加如意金黄散治疗4例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盖诺又名长春瑞滨,是一种新型的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因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疗效明显而毒副反应较小的优点,现已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应用,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

    作者:兰恒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口服红藤汤治疗炎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炎性肠梗阻多因腹部手术、炎症、损伤、出血、异物等所致,临床以腹部手术后多见,约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1].术后疼痛、不愿活动,依赖心理加重,均能引起肠蠕动减慢,肠粘连加重导致肠功能延迟恢复,继而引起炎性肠梗阻.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应用红藤汤口服,缓解炎性肠梗阻的肠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龙血竭外用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易发生于长期卧床病人,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营养不良、水肿者.压疮的治疗一般采用增加翻身次数,按摩受压部位,抽出水泡内液体,涂以各种药物,用无菌敷料包扎等方法,效果不佳.2003年12月~2006年1月我科采用龙血竭治疗压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凡荣;黄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它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故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一旦发生,轻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费用,影响床位周转,重者发生子宫切口裂开,继发出血、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1].

    作者:马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过氧化氢用于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观察

    急性阑尾炎是基层医院急腹症之首,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为农村医院,面对的是农村病人,经济较困难,多数病人腹痛来院就诊时症状已很重,多有腹膜炎体征,手术后伤口容易感染,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院手术室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00例阑尾切除术病人用3%过氧化氢局部切口冲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使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病16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良生活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提高了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保证了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方秀萍;王晓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阶段健康小处方对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每年平均死亡约15万人[1].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患病后通常要承受较大的生理、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2006年3月~2007年1月对40例食管癌患者,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制定有顺序、有时间性适宜的健康小处方,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