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血竭外用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曾凡荣;黄涛

关键词:血竭/治疗应用, 褥疮/中药疗法
摘要:压疮易发生于长期卧床病人,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营养不良、水肿者.压疮的治疗一般采用增加翻身次数,按摩受压部位,抽出水泡内液体,涂以各种药物,用无菌敷料包扎等方法,效果不佳.2003年12月~2006年1月我科采用龙血竭治疗压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肝移植手术期护理进展

    1963年肝移植先驱Starzl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人体肝移植术后,临床肝移植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器官保存、抗排斥、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

    作者:倪蓓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口服红藤汤治疗炎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炎性肠梗阻多因腹部手术、炎症、损伤、出血、异物等所致,临床以腹部手术后多见,约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1].术后疼痛、不愿活动,依赖心理加重,均能引起肠蠕动减慢,肠粘连加重导致肠功能延迟恢复,继而引起炎性肠梗阻.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应用红藤汤口服,缓解炎性肠梗阻的肠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碳酸氢钠加如意金黄散治疗4例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盖诺又名长春瑞滨,是一种新型的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因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疗效明显而毒副反应较小的优点,现已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应用,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

    作者:兰恒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多见于28~50岁的女性,其发生与雌激素过多和长期刺激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贫血等.其传统治疗方法为粘膜下肌瘤摘除、肌瘤剔除、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

    作者:查安宁;郑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West综合征患儿静脉滴注ACTH护理干预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West综合征静脉滴注ACTH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49例静脉滴注ACTH治疗的West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采用规范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控制输液时间,适时检测患儿血压、脉搏,输液速度的调控等.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观察两组在静脉滴注过程中血压、面色、体温、心率、呼吸及精神等不良反应,比较其对ACTH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疗程中断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提高患儿机体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和减轻不良反应,尤其是输液时间以8h为佳.

    作者:吕复莉;吴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过氧化氢用于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观察

    急性阑尾炎是基层医院急腹症之首,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为农村医院,面对的是农村病人,经济较困难,多数病人腹痛来院就诊时症状已很重,多有腹膜炎体征,手术后伤口容易感染,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院手术室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00例阑尾切除术病人用3%过氧化氢局部切口冲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护理

    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经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狭窄的治疗.现将我科2004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支架治疗7例脑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侯小艳;是明启;赵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李秋香;郭金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肾移植术中配合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肾移植手术的配合与管理对策.方法 对18例患儿肾移植术中配合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用心理情感支持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减轻了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15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血压维持120~150/60~90mmHg,脉搏70~110次/min,呼吸20~26次/min,本组术中无1例出现体温过低.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及用药配合,术中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是小儿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合英;胡丽茎;李美清;丁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1].

    作者:马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中中年人2型糖尿病筛查相关指标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中年健康人群中空腹血糖水平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月~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0~60岁的中年人1480例,测定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尿酸、胰岛素、血压和BMI等指标,同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中年健康人群中空腹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血糖组人群的总胆固醇、血尿酸、血压和BMI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 健康体检中血糖升高与体检者年龄、BMI、总胆固醇和舒张压有关联.

    作者:林功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输入液体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时间、平均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故此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毕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死亡病例护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37例死亡病例进行护理讨论,分析患者临终前及患者死亡抢救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抢救技术水平、护理书写质量及增强护士法律意识.

    作者:周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5%碳酸氢钠漱口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

    目的 探讨2.5%碳酸氢钠漱口对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试验组给予2.5%碳酸氢钠液与0.1%洗必泰液交替漱口;对照组常规0.1%洗必泰液漱口.以咽拭子培养和咽拭子涂片查真菌,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口腔真菌感染率及感染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2.5%碳酸氢钠液与0.1%洗必泰液交替漱口可明显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

    作者:车恒英;周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持续管饲能全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经胃管灌注能全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影响.方法 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采取经胃管持续均匀灌注能全素;B组31例,采取经胃管间断注入能全素,观察两组排便情况、记录腹泻评分及腹泻发生率.结果 A组腹泻发生率17.9%, B组腹泻发生率4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胃管持续灌注能全素,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能全素肠内营养的腹泻发生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改进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往往需要留置胃管行鼻饲给药及营养,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由于患者意识障碍,在插胃管时不能配合吞咽或没有吞咽动作,气管切开者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导致胃管插入困难.

    作者:李业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品质圈活动在胃管固定方法改进中的应用

    品质圈简称QC小组,是本系统工作人员自愿组成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我科在进行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中,进行QC小组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云萍;覃小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与护理

    主动脉夹层(AD)的年发病率约1/10,65%~70%的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亡[1],胸主动脉瘤50%的病人在48h内死亡,70%的病人死于1周内,每h的死亡危险为1%[2].

    作者:辛玉杰;张晓红;沈艳萍;孙红珍;韩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阶段健康小处方对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每年平均死亡约15万人[1].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患病后通常要承受较大的生理、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2006年3月~2007年1月对40例食管癌患者,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制定有顺序、有时间性适宜的健康小处方,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体会

    目的 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过程、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及诊疗程序.方法 应用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142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双耳均通过者1258例,占88.6%;一侧未通过者40例,占2.8%;双耳均未通过者20例,占1.4%;未复查者102例,占7.2%.经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一侧或双侧阈值大于30dBnHL有5例,占3.5‰.结论 早期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以减低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作者:洪金串;蔡丽如;蔡芸;王盈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