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8933
  • 国内刊号:34-1251/R
  • 影响因子:1.68
  • 创刊:200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203
  • 全年订价:16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临床护理杂志   2017年2期文献
  • 发声训练对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患者术后嗓音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发声训练对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患者术后嗓音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发声训练.比较治疗后嗓音康复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声音质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6个月声音质量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子喉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患者,术后可以进行发声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声音质量,促进声带的恢复,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永芳;戈燕;舒媚;黄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部神经缺损应用趾底神经移植修复术后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手部神经缺损应用趾底神经移植修复术后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神经缺损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均接受趾底神经移植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手部功能、手指感觉恢复情况及康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手部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满意率为91.30%,对照组为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部神经缺损患者在趾底神经移植修复术后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促进手部功能及手指感觉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作者:刘文绮;谢卫勇;钟小妮;叶鑫璇;路杰能;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妇科手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88%,明显低于对照组12.62%(P<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1%(P<0.05).结论 妇科手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需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苏丽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结构式心理干预措施.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3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不良情绪情况;通过测定患者心率及平均收缩压评估应激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及心率、平均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应激反应程度.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方法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给予改良PS给药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d内胸部X线检查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药物返流率、给药时间、症状缓解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应用PS治疗后2d内胸片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胸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h、48h胸片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时间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返流率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S给药方法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明显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药物返流率,提高症状缓解率.

    作者:梁凤华;彭间英;赖敏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及家庭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简易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段梯度随访模式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席福梅;李佩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眼部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眼部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接受诊治的ROP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儿均进行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眼部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视、远视及散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压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CD、AOD500以及ACA50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ROP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屈光状态、视力、眼压以及ACD、AOD500、ACA500水平.

    作者:郭金莲;何红辉;郑敏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完全护理管理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完全护理管理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行乳腺癌化疗患者9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完全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情绪、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许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疲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疲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疲乏护理干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疲乏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红;谢玉婷;姚怡莹;高瑞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合理情绪化疗法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化疗法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12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合理情绪化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3、5、7d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7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情绪化疗法能有效减轻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曾叶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失眠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7月我科收治的42例心肌梗死合并失眠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合并失眠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庆祝;赵齐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眼科儿童黑暗恐惧程度的社会影响因素初探

    目的 探讨眼科儿童手术后黑暗恐惧程度的社会学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604例眼科全麻手术患儿围术期黑暗恐惧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社会学因素对患儿黑暗恐惧的影响.结果 604例患儿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黑暗恐惧现象,表现为哭闹不安、抓掉眼部敷料等.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照看者不同,患儿的黑暗恐惧程度不同.在不同年龄患儿中5~10岁年龄阶段表现明显.大学文化程度父母的患儿黑暗恐惧程度较其他低,父母照看的患儿,黑暗恐惧程度要低.结论 社会学因素可以影响眼科围术期患儿黑暗恐惧程度,其中患儿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照看者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董翠兰;何芝香;杨娟;李芳华;陈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前列腺活检穿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前列腺活检穿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科73例疑似前列腺癌行前列腺活检穿刺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量表(SAS) 、抑郁量表(SDS) 、疼痛评分量表(VA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前SAS、SDS、评分及护理前后VA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出院前SAS评分为(31.5±5.2)分,SDS评分为(30.1±6.3)分, 护理后VAS评分为(3.16±1.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实验组发生率为5.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前列腺活检穿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活检穿刺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王春霞;宋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的预防效果,以期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2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10、14d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预防感染,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恢复,可为临床制定有效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谢向红;郭华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在多病种老年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基于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在多病种老年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2016年1月开始对出院并存两种以上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实施基于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选择预防性家庭访视实施前(2015年7月~12月)为对照组和实施后(2016年1月~6月)为试验组,各55例.比较两组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安全用药知信行评分和延续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对多病种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知信行水平及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魏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半月板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包括患者手术前后的饮食指导、疼痛干预及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出院时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LKSS)和关节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LKSS评分及ROM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吴昕霞;汪亚兵;夏玉姚;施广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程序性协同护理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程序性协同护理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科18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程序性协同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各91例.利用改进的《胃肠道症状量表》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患者、家属满意度测评,判断程序性协同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除形象外)态度、语言、穿刺技术、围手术期日常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协调能力、护患关系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程序性协同护理方法于手术治疗前后、住院、出院、居家整个过程,实施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通过经管护理人员、患者、患者家属、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关人员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涂燕;彭夏红;曾静文;熊春梅;胡晗;芦盛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衡和步态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衡和步态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随机分为训练A组(A组)、训练B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护理方法;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及暗示训练.B组在对照组及A组的基础上,利用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进行平衡及步态的训练.于干预2周后,比较三组功能状态、平衡能力以及步态特征.结果 干预前,三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SPS检测结果、步态时间参数、步态距离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运动障碍小;三组静态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优;三组站立相百分比、步频以及摆动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各指标优;三组步长、步速及跨步长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好.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平衡及运动能力的训练方面,采用Synapsys静动态平衡仪进行平衡及步态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小燕;肖碧妹;陈全丽;李蕤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信平台干预对双J 管留置患者院外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干预对双J管留置患者院外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9月我院留置双J管患者2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出院时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微信平台实施干预.两组出院后1个月返院取管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评价.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除自我管理环境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除腰痛、膀胱刺激征外)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实施干预能显著提高双J 管留置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秦朝霞;沈桂琴;刘重斌;王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的泌尿系结石26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针对性给予预防措施与护理观察.结果 26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血尿181例(68.82%),肾、输尿管绞痛47例(17.87%),石街20例(7.60%),高热9例(3.42%),便血4例(1.52%),咯血2例(0.76%).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ESWL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结石,并针对术后出现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金萍;应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综合气道护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对照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并发症、躁动发生率、复苏室滞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气道护理能够减少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和躁动的发生,加速患者复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詹惠敏;黄瑞晓;钟帝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重组人力,错开使用6台高压灭菌炉,实施应急流程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照组按原有人力资源上下班,无弹性排班,高压灭菌炉装载完成后使用.评价质量改进前后,急用器械供应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结果 急用器械从回收到等离子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82.63±10.56)min,对照组(101.23±15.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1).急用器械从回收到高压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116.07±7.60)min,对照组(136.03±12.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1).实验组合格率为97.8%,对照组为91.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P<0.05).结论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

    作者:蔡丽娥;杜合英;马君;冯艳青;梁金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中保温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中采用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低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苏醒延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血糖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保温能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低体温反应,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苏醒,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张培;应伊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模块化教育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模块化教育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对本院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应用模块化教育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分析应用模块化教育模式前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模块化教育模式进行指导,可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使手术室管理更加准确、规范.

    作者:高银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麻醉恢复评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行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麻醉恢复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PARS评分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入室及出室时PARS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镇静剂使用率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室时P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RS评分能有效反映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生理功能变化,可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留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苏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延续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后12个月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可有助于提高PCI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颜羽;杨奕;农湫雯;黄婷;梁振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在高龄初产妇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在高龄初产妇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6年6月开始实施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将实施前(2016年1月~5月)和实施后(2016年6月~10月)于我科分娩的高龄初产妇各7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干预后分娩效能、健康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分娩效能、健康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初产妇分娩效能和健康行为依从性,进而获取高度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作者:陈小燕;骆建梅;蔡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后出院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各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除足部病变并发症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南京市化工园区中小学生初期心肺复苏掌握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我市化工园区中小学生对初期心肺复苏的认知和需求态度情况,为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自行设计问卷,选择我市化工园区某中小学学生362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过心肺复苏知识的培训率为26%,中小学生对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合格率为0.6%;学习意愿不强,愿意学习心肺复苏仅为65%.结论 应提高中小学生对心肺复苏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教会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并增强培训频率,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贺丽君;施巧玲;黄道花;杨霞;余媛;常秋菊;张玉梅;徐露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非计划性拔管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UEX)工作坊(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UEX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对20名ICU护士进行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ICU 护士预防UEX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变化.结果 护士培训后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能提高ICU护士关于预防UEX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使知信行达到了统一,整体上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

    作者:潜艳;李先萍;董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BS联合PBL带教模式对实习护士专科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案例学习法(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带教模式(PBL)对实习护士专科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0名进入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CBS联合PBL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护士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带教中.于培训前后分别采用理论、操作测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CTDI-CV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BS联合PBL带教模式能够提高实习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作者:张先翠;奚卫珍;董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